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本文摘自 检察日报 (孙德平)
广州侦破网络诈骗案13名嫌犯落网
广州市公安局今天宣布,一个利用互联网发布虚假信息进行诈骗的特大案件日前告破,警方共抓获诈骗疑犯十三人,破获诈骗案五十多宗,涉案金额三百多万元人民币。
今年二月,广西南宁的事主周某向广州警方报案,称不久前在其电子邮箱收到一自称广州市某公司发来的电子邮件,声称有大量廉价电脑配件出售,周某按要求电汇五千多元到指定的银行帐号,此后货物杳如黄鹤,才发觉上当。
广州警方经过缜密调查,破获了这个有组织、有分工及利益提成明确的特大诈骗犯罪团伙。据初步审查,该团伙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四月,首先通过总部设在福建安溪市的“信息部”,在互联网上向全国各地发送“大量廉价电脑配件、手提电话、进口汽车出售消息”的电子邮件,诱骗事主联系。然后,要求事主将货款电汇到其指定的银行帐号,等待发货。如果事主不肯先汇款,他们就约事主在广州面谈,假扮“业务员”和“经理”,借口要核实事主的帐户存款才发货,骗取事主的银行资料,最后调包提款转走。该团伙共与全国一百三十多个事主进行联系,其中三十多人受骗。
广州警方表示,利用互联网或手机发送虚假信息,以低于市场价的紧俏货引诱客户上当,然后以换卡、调包等手段进行诈骗,是目前经济诈骗的新手法。由于这类网上诈骗活动涉及面广,传播速度快,手法隐蔽,给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广州警方将坚决加大对此类案件的打击力度。
* 本文摘自 中新社 (陈建)
厦门警方摧毁网络诈骗团伙
3月27日,厦门市公安机关出动警力,查获了位于开元区莲花广场34号、35号的5个犯罪窝点,摧毁两个利用电子商务网站发布虚假商品信息的特大诈骗犯罪团伙。
这是厦门市近年来侦破的最大网络诈骗案,共抓获以福建人李全才、李胜杰等人为首的两个犯罪团伙的犯罪嫌疑人和涉案人员25名,缴获电脑20台、手机39部、赃款10万余元现金及大批存折、银行卡等犯罪工具。
据初步查明,这两个犯罪团伙通过设立网页等方式,在电子商务网站上发布虚假的商品信息,以远低于市场的价格销售电脑配件、笔记本电脑、汽车、手机、数码相机、摄像机等货物,留下手机和电子邮件等联系方式,让受害人预交定金和补交税款等手段骗取钱财,该案涉及全国,危害严重。
* 本文摘自 新华网 (卢志勇 马翠琳)
南京破获一宗巨额网络诈骗案
日前,南京市警方成功破获案值高达170余万元的网络诈骗串案。犯罪嫌疑人曹某被刑事拘留。
犯罪嫌疑人曹某今年40岁,原是某国际集团南京有限公司的业务员。2002年初,曹某以英文名maltz-laham在国外的网站申请了邮箱,然后打电话询问到泰兴市某化学工厂经理潘某该厂某化工产品的价格。潘某告知其销售价每吨9.5万元。曹某当即让他报价不低于36万元,并答应事成后,给潘三分之一的利润。潘满口答应。
随后,曹某以“加拿大某有限公司”业务员的名义,在网上向吴江一外贸公司网站发出购货信息,并伪造了定单。吴江公司收到定单后,即上网查询。很快就和“国内惟一”的厂家潘某取得联系。吴江公司最终以每吨34.5万元的价格购得2吨该产品。就这样,曹某按照和潘的约定,轻轻松松拿回26万元。
曹某一击得手,便如法炮制,又从连云港某公司骗得货款70万元,从石家庄某企业骗得货款30余万元。
吴江公司按照“合同”,将2吨货发往美国纽约,遭美方拒收。再打加拿大的传真电话,被告知是一部私人电话。后几经辗转,这2吨货被运回国内,成了废品。吴江公司这时才发现,“合同”竟是从南京传过来的,遂于今年2月向南京警方报案。
白下公安分局经侦大队接报后,在市公安局网监处的配合下,经过近2个月的缜密侦查,最终将曹某抓获归案。
* 本文摘自 新华网 (宋霖)
一女大学生上网诈骗网友手机被抓获
本报讯昨天凌晨,一个通过网络骗取手机的女大学生在南京孝陵卫被抓获。
7月6日下午,南京某高校2000级一男生在学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与一位女性网友会面时,被骗走了摩托罗拉998手机一部。次日晚上,这名男生到校保卫处报案,并附上嫌疑人使用手机的话费清单一份,随后又向孝陵卫派出所报了案。警方调查人员立即展开了调查,很快获悉另一新情况,这位网名为“SKY”、自称是上海交通大学一年级学生的俞萧女生,现在又与南京河海大学的一学生(网友)相约外出游玩,调查人员随即组织人员前往该大学学生宿舍外守候。晚上8时许,这名大学生回来了,可是那名女网友却已前往东南大学的另一男网友处。调查人员立即又通过电话清单分析查出东南大学网友的电话,很快找到该男生,但两人却又在十分钟前分了手。于是调查人员决定让这名男子立即上网,与“SKY”争取联系上。昨天凌晨1时许,该男生终于在网上会到了这位女网友,并约定于1时30分在太平商场西侧某餐馆见面。调查人员随同这名男生一同前往守候。1时40分,这名女网友出现后即被抓获。
据初步审查,这名女网友姓李,是安徽某学院2001级数学系学生。她通过网上聊天与在校大学生交往,获得联系方法后即约定见面,骗取手机后再溜走。7月以来已骗取手机4部,现警方正对其作进一步审查。
* 本文摘自 扬子晚报 (贾冰 陈岩)
网络诈骗又出新招
现在,网络发达了,各种网络诈骗层出不穷,且不说在岁末评选出的十大网络诈骗案。说说身边的,也时常遇到。我是个很普通的热线电话接线员,前几天收到了好几个用户的电话,内容居然是惊人的相似。首先是山东的一位先生,问波导是否搞了一个抽奖活动,一等奖是电脑一台。我很茫然,心想公司什么时候搞了这样的活动,我居然一点都不知道。倒是那位先生提醒了我,他说,我心想啊,波导是做手机的,要送也得送手机啊,怎么现在送起电脑来了?对啊,即使公司搞促销活动也不会劳神费力的还要和电脑公司去联系啊。我当时就提醒这位先生,小心上当。
事情完了,越想越蹊跷,于是便打电话到公司企划部去询问,得到的答复是没有这回事,公司只是在网上搞了一个有奖问答的活动。一等奖是一台Q1600的手机。企划部的同事还很幽默地说,用脚趾头想想也知道,波导自己做手机,会花钱去买电脑来做奖品?
后来一连又接到了几个这样的电话,这次我留了心,将双方的号码都记了下来。一位山西的李先生,接到一个手机短信,也是说他中了电脑,需要他给一个银行帐号寄298元钱,作为奖品的邮寄费用。还有一位新疆的李先生也是接到骗子的手机短信,诈骗手段一样,竟然还发送了存钱的银行帐户号。
后来,企划部的同事也接到了几个这样的电话,于是这位同事便到派出所备了案,一来是为了维护公司的名声,二来也是为了防止更多善良的人上当。同时,他也让我写一篇文章记述这件事情,说要挂在网上,提醒广大网民提高警惕。我被赶鸭子上架,记叙了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希望能帮上一点忙。 其实做接线员的这几年,这样的事情也不是第一次遇到了。一般来说,网络诈骗都会有一定的特征:
首先:骗子会选择一家信誉较好、实力较强的公司做托儿。
其次:就是云里雾里,天南海北,人在A地,诈骗对象会在B地,银行帐户会在C地。
其三:诈骗的契机可能会是从网上得到了启发。
其四:不论怎么天花乱坠,最终都会归结到一个问题上,要寄现金给他。
再想想,那位骗子先生真的不高明,手段虽然新颖,但是现在采用的都是实名制,一查银行帐户,他就会浮出水面。并且诈骗的(骗术研究网 163164 )金额也仅仅是两百余元,为此而去蹲班房,实在是太不值了。我倒是希望,这件事情也是像千禧婴儿一样的闹剧才好。
* 本文摘自 搜狐网
“网络精英”骗了1000多万 太原乘警抓获诈骗犯
号称“网络精英”的李伟在网络上诈骗1000多万。8月23日,在网络上“神奇无比”的李伟却在列车上出现“网络塞车”。
8月23日,当太原开往成都的1485次列车行至运城站时,车上乘警接到运城市公安局技侦大队侦察员通报,称涉嫌网络诈骗的犯罪嫌疑人李伟可能乘坐本次列车,乘警接报后立即对车厢展开清理、巡查。
当乘警清查到15号车厢4号上铺时,发现铺上的这名旅客十分可疑。经乘警合法搜查,在这名男子的提包中找到厂他的身份证,证明此人就是要找的网络诈骗犯罪嫌疑人李伟。35岁的李伟是四川省成都市天坝金人,精通网络技术,在运城利用电脑网络诈骗了1000多万元。
* 本文摘自 新华网 (刘曼)
电子商务遭遇网络诈骗
电子商务把互联网作为一种互动的商务工具来使用,如果不能建立一整套完善的网上信用保证制度,那么,电子商务可能成为某些不法之徒手中的欺诈工具。6月1日,雅宝竞价交易网的客户服务中心收到了一封不同寻常的email。一位山东泰安的王先生反映:他在网上通过竞价的方式购买了一部Nokia8810手机,他汇款给卖主之后,就和这位名叫kiss590069的物主失去了联系。雅宝客户支持中心根据王先生提供的线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