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词义宝藏论 深密精要金刚舌释备-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噶当教主仲敦巴之族嗣中,名为卓萨索南坚者,彼即此二人之子。孕中,母梦巨狮,于彼眉心齐爆二日光芒,融入己身。若其诞时,遍知吉美林巴以为第五绕炯土猴年(1308年)二月十日,此说吾以为是。或第五绕炯二月十三及初八之说亦有。若欲详查则对照年历可知,以他史中有二月鬼宿日降生之记载故。
大遍知降诞之时,一黑女持剑而来,言道:“此子吾将护之。”如是一抱,还母而不见。此事于遍知吉美林巴所著之《语赞》中有云:“此欲自在奎母 抱,不善逆障尽消除。”
一日,母有别作,遂置儿于田边襁褓,忽而雹降,初母相忘,急急独返于家,及室不见儿踪,始恍然田边,适疾至田所,已视无所见,遂心大惶苦,及返,但见前之黑女抱儿出于内室,叱之曰:“汝于化身如是相轻乎?”言而挥剑,几斩于身,遂不见。
所谓护法之施惩,为鲜活可受者也,故非但几伤,亦祸可实至,此吾亲身验之矣。若失于为教大事,则其惩定至,犹如严师护徒。故若需重惩,纵求生死而不可得;若需助救,纵于命尽亦可回护。
如是自龙钦巴之降诞,直至事业圆满间,奎宿瑞玛德多所化现,护助不离。大遍知龙钦巴,幼即具足智悲等过于他人之胜士征相,非常人也。年五岁,读写皆通。年七岁,父前亲受马面、普巴、莲师等修法、事业,并听闻医药、历算等,稍闻即达。约九岁,于名为扎信之集市地,诵《般若八千颂》及《般若二万颂》至百遍时,已可忆持。年十二出家,受戒于桑耶寺,法名慈诚罗珠,及后“桑耶巴慈诚罗珠”之名响彻四方。习律之当年,即已四方游学辩经及宣讲佛法。年十六,无分别而依止于众多善知识,广闻道果、六法、胜乐、时轮等新密诸续,及希杰当巴、玛吉之前中后教法等。年十九,至桑浦奈托寺,于拉仲巴?却巴降灿等上师前,听闻《弥勒五论》、《释量论》等教法,自是已至遍知所知之智者彼岸矣。此数年中,适时修持不动明王、妙音佛母等众多本尊,皆亲见之。尤以妙音佛母,置其于掌,七日间游观须弥四洲等,如是传记有载。彼时某日,以喉间受用轮脉口开启故,智无方隅而广得拓展。自是桑浦等佛学院中,“桑耶博教证”之名闻响遍。此时仍无分别而依止众善知识,于极广大之显宗及密续灌顶、传承、引导,尽皆听受。
彼岁某时,遭桑浦数康巴僧之排挤,无奈出离桑浦,此时所撰之《不悦违缘之三十字母》云:“噶林罗刹游行般,雪域盗贼康巴种,随处摧毁正道者,贪嗔傲行可见否?”又云:“三十字母此偈颂,驱离住处路口贴。”如是贴已,彼方离去。此时康巴人亦极粗暴,遍知仁增吉美林巴亦曾于吉美沃擦或名吉美郭恰言:“天生心善格则瓦,犹如刺中竹笋般,康巴之中温良者,或前善愿圆满故,夸山水险贩师前,除汝阿克康巴习,已具万能白药信。”此说意为,与阿克康巴喋喋请功于上师前之反复叨念者,亦即如刺蜇人者不同,汝如幼笋般软滑,不似任何康巴人,此诚奇矣哉。
遍知龙钦巴于桑浦奈托时,虽遭康巴之障,然此恶缘反成助缘,以得遇持明上师革玛燃匝,而得授记曰:“龙钦南喀囊觉者,未来当得成佛,名山王灯胜幢如来”之故。其离桑浦奈托后,于究拉诏时,得亲见度母赐予授记。后至亚多夏沟头,亲见持明上师革玛燃匝,见已师言:“昨夜得一奇梦,见一极稀有之鸟,有云即吾之神鸟也。彼以千鸟围绕飞至,衔吾法本,尽播四方。如是梦兆,正应于汝,故我之法脉,将以汝持。”言毕极悦。是时龙钦巴二十七、八岁。
若法之苦修,则倍受艰难。食则以三斗糌粑、二十一水银丸而过二月,卧则以铺盖两兼之破囊而度风雪,有载如是也。
所获之法者,总密续及别大圆满外内密三部、无上密部之四灌顶、甚深四函及小函等全部,及十七续注释、一百七十窍诀、护法一髻母、曜王、单坚三者之外内密修法仪轨等。总之诸教之正教灌顶尽皆具足受讫。若已得王位灌顶而自然摄受三界法王之高广法座者,即遍知法王是。
桑耶青浦闭关七年间,亲见众多本尊。多吉玉珍玛现前而誓从其令;莲师父母亦得现见,并赐空行心滴之授权,此时莲师赐名直美沃色,空行移喜措嘉赐名多吉嗣杰。以《阿德大庄严续》中云:“其下罗珠秋以持”,《声应成根本续》中亦同声同词而作大遍知之授记,《遗教》中亦云:“名罗珠者鸟般无碍翔”等及其他诸多授记,皆证其为大殊胜士夫。
后至贡日托嘎,三年修持精要之时。亲见布玛拉目扎,及与密主曜王、单坚相唔,如人与人言般,并摄受如仆。自《胜乘宝藏论》始,渐次撰写《七宝藏》之时,墨纸之事皆由一髻母、曜王、单坚承侍。亦约为此时,示现以神通修复厄日夏寺等众多神迹于人前,并取出多种器伏藏及法伏藏,当时事业兴盛十方。其信财皆作财施而未曾空费;若就法施而言,诸众生亦皆获利益也。其《三休息》、《三大车》、《四又滴》等扎革口气尚未消散之窍诀法门,是为留与后来所调之法。时于堪为利他之弟子而言曰:“汝等但应以无贪私而行灌顶、讲续及赐予窍诀之事业,勿为世间,应修胜法,安住彻却、托嘎之义中。若如是未悟,而欲除疑惑者,当观《又滴如意宝》,此即如意宝故,能除一切障碍、缪道。乃至净除一切障谬之时,即达穷尽轮回之涅槃矣。”总之,于其无穷法藏遗教中,有现今可见之法,另未得延续,今已遗失之典籍,据闻亦众也。
盖以身之代表、语之补处,即法身舍利之如是法蕴而遗留后,于56岁时,即水兔年12月18日,以平等住法身之势,敛色身于本初内界中。遍知龙钦巴融入密意法界之时,天空虹光幔帐,地上鲜花遍撒,大地震涌,吼音七发,心眼舌三之解脱瑞征,跃然面前,得五方佛帜五舍利,及诸小舍利,皆为能增生者,凡此种种。总之,于浩瀚刹土中三密幻化庄严之传记,纵以如来舌亦说不能尽,奈何凡庸之语哉?此处则以共前显现之利益,但作粗简之口述尔。
现今可见之显密经论及文学注释等,约二百五十以上,吉美林巴曰:“二胜六严令怯之?宣讲五明岂珍贵?六法本初怙主之,密意界中岂未会?”又言:“嗟乎,如海动静万法色,遍知广阔明镜中,不现所知影像者,纵十力者无从言。”如是而盛赞。于前述如来王第二佛龙钦巴之论典中,我等现今所讲者,即为《七宝藏》。

第二天开示
此为将虚空般无量众生,无余安置于三宝总体——法身本师普贤王如来果位之广大意乐菩提心,应以大悲于众生及以智慧于菩提之二边具足;而广大方便真言乘之发心,应以住、时、师、眷、法之圆满而观想。此五圆满亦分共同之五圆满及不共之五圆满。
共同五圆满者,即于本师传讲续部时,可知亦必具其传讲对境之眷属及讲法方处。此若具足,则讲法之时亦必具。如诸密续皆以具足五圆满而传讲般,我等在续义与教授相合,以窍诀讲解教授时,亦应观想共同之五圆满。
不共同之五圆满者,若以己之色识蕴聚 而言,于所调伏之不净五蕴,当以能调伏之五圆满教授而调伏。所调能调成立故。若究竟实相之五圆满与身体具足之五圆满相合,则住处圆满即为兹达大宝无量宫之如同八棱宝石般光华内;本师圆满即为自生光明之本觉王;眷属圆满即为五身、五本智、五光、五慧等具明点及细明点围绕之五五 者;法圆满即具三聚本智及法界唯一明点中归摄之自身经受窍诀;时圆满即正当此悟、修同时之时,共此五者。另外,如《大幻化网续》中所云般:“三界即净刹,五浊即极乐,五蕴圆满佛,一切除胜藏,无他不可得。” 此甚深窍诀教言之论典,应需不离于事实如是 定解之广大方便真言乘不共发心前提下以闻。
如是观想之应机,乃为密法所调之前世具足修心利根者,或普通随法利根之大乘所调于密法具足信心者。除此二者,其余则但以提及而已。
如是以首要不可或缺之共同道,尤为关要故。于此心趋于法,法趋于道,除道之迷,迷相成智四法中,一补特迦罗成佛之要道,全部圆满具足矣。故此遍知法王龙钦巴于《四法宝鬘论》中云:“闻法可断生死流,殊胜大乐恒不离,登寂胜法珍宝船,勤度三有烦恼海。”此说意为:听闻殊胜法门之后,若能思维及修持其意,则可断除生死轮番之轮回,并且恒时不离永久安乐之大解脱及永恒不变之胜乐。于此寂静清凉甘露般之无为殊胜法,如同为渡三界轮回之业恼涛极汹涌、边中不见及具众多损害之恐怖大海,需依宝船般,如是彼应精进行持。又《心性休息》中云:“获宝舟时若未渡,无边轮回此大海,永久于惑苦涛中,受逼迫时我何行?”故此,今世具有解脱道之顺缘时,若未修行殊胜菩提,非但过后如是之所依身不可复得,恐于善道之名亦难得闻,唯于无量恶趣中相续轮转不息尔。如是难获解脱,常处轮回之事,非仅空谈尔,必以内心思入,方为至要矣。
此外,今获暇满人身,亦非恒常稳固。以粗相续无常及细刹那无常相随之故,其定生迁变。如此于四大聚合之身蕴中,依心相续为因而众缘聚合以生之补特迦罗寿命相续,其何时断灭无定之事,应以内心深思而观修。
以外器世间思维,至坏劫时,则七火一水,劫风摧碎,纵发尖许微尘亦无剩余,最后一切尽归唯一虚空中。
内情众生亦如是无常,以刹那刹那摇变,不一而住,成他者故,名之曰趣。此天、阿修罗、人、旁生、地狱、饿鬼诸趣之一切众生,皆归死殁。陷入生死波涛之大海乃轮回法相故,自身亦不例外。如年、月、日、时及刹那无常动摇变坏已为所知;去年道友今日重逢,虽仍可恍然相认,然则一年人寿,过不可拾,且于死主,已渐趋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