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在你心中-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反应为止,也是没有多大意义的事。 
    
美德如同爱与美一样,显然不是从累积的知识中产生的行动,而是在每个当下自发的一种东西。无论社会或我们本身,都出现了彻底失序的情况,但这并不意味我们心中有一个部分是井然有序的,其它的场域都是失序的;这只是另一种形式的二元对立,因此仍然有矛盾、困惑及挣扎。只要有失序,就一定会有选择性及冲突。只有困惑的心才需要选择,对事物了了分明的心是不需要选择的。假如我是困惑的,那么我的行动也将会是混乱的。 
    
心若是能清晰地看待事物,没有任何扭曲,也没有个人的偏见,而且已经了解了失序的原因,从失序之中解脱了出来;这样的心就是有美德的、井然有序的,不是根据共产党员、社会主义者、资本主义者或任何一个教派的主张,而是因为它已经了解了失序的整个内容。内在秩序与数学秩序十分相近。内在最高的秩序就是一种绝对境界,但它不能藉由培养、锻炼、压抑、控制、顺从或臣服而达成。只有一个井然有序的心,才可能是灵敏的、理智的。 
    
我们必须觉察内心的失序,觉察其中的矛盾、二元对立的挣扎、相互冲突的欲望、意识形态上的追求及其虚妄的本质。我们必须不带有任何谴责、批判或算计去观察眼前的「真相」。 
    
譬如我看到的麦克风就是麦克风,不是一个我喜欢或不喜欢的东西,也不去想它是好是坏,我只是如实地看着它。同样的道理,我们在看自己的时候,也不去论断自己是善良的或不善良的(但这并不意味为所欲为)。美德就是一种秩序;你不能依照某个蓝图来模仿美德;如果你这么做的话,就会变成失序与失德之人。 
    问:秩序是不是一种不失序的状态?     
克:不是的。我们曾经谈过,了解什么是失序,不是字面或头脑上的理解,便是从失序之中解脱出来,而失序就是冲突或二元对立的争战。从这份了解之中就会产生秩序,一种活泼的状态。你不能把这种活泼的状态画在纸上,然后去模仿它。 
    
我们的心智是扭曲的、歪曲的,因为我们太花力气去生活、做事、行动及思考了。任何形式的费力都是一种失序。只要一费力去觉察,就不是真的在觉知了。当我走进这座大厅时,我虽然在觉知着一切,但并不费力。我觉知到这间大厅究竟有多大,窗帘是什么颜色,光线如何,里面的人以及衣服是什么颜色,我觉知到这一切而没有费力的感觉。如果觉知之中带着费力的感觉,就等于失去了觉知。 
    问:有某种东西可以使我变得有觉知。     
克: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使你从不知不觉变得有知有觉。假设你大部分时候都没有在觉知,但是你意识到自己没有在觉知的那一刻,就是在觉知了。     
客观地看待某个东西而不带着任何论断,是很容易办到的事。观赏一棵树、一朵花、一片云或是水面上的光影,观察它们而不带着任何论断或衡量,是很容易办到的事,因为这些东西并不会碰触到我们内心深处里的东西。但若想以毫无衡量的心去看自己的妻子或教授,却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因为我们对眼前的这个人已经有了某些既定印象。这些印象是经年累月发生的一连串事件所造成的,其中有苦有乐,也有性爱带来的欢娱等等。我总是透过这些印象在看眼前的这个人。如果我是透过这些印象在看我的妻子或邻居,也许这位邻居是住在十万八千里外,那么我和他们之间还可能有真实的关系吗?如果夫妻都是透过既定印象在看待彼此,那么他们之间还有真正的关系吗?这些印象多半源自于长年的经验累积下来的记忆,譬如对方的唠叨、耀武扬威、掌控性,或是对方带给我们的快感等等。透过这些记忆及印象,我说「我认识我的太太。」或者她说她了解我,然而真是如此吗?其实我认识的只是一些印象罢了;我并不了解那个活生生的人,我只认识一些僵死的印象。 
    清晰地观看是没有任何既定印象的,也不带着任何象征或念头。试试看你就知道那种感觉有多美好了。     问:我能不能以这样的方式去看自己?     
克:如果你带着既定印象去看自己,就无法觉知任何东西了。举个例子,我发现我有深埋的恨意,于是我说:「糟透了,我的心真是丑陋。」当我的心中出现这些念头时,我就是在阻碍自己进行观察。念头、象征或见解都会阻碍我们观察。要想认识自己,就不能有先入为主的想法、知识、象征或印象;这样我就能在每个当下真实地觉知了。 
    问:人可能永远保持觉知吗?     
克:我不知道你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这是不是一种「贪」的形式?你的意思是:「如果我能做到的话,我的人生就不一样了。」因此你其实是起了贪念。不要去管你是否能永远保持觉知,试试看就对了。只要你开始觉知,就会发现保持觉知有多困难了。 
    问:(声音没有记录下来)     
克:透过我身体的感官,会出现一种视像;心理上也会出现视像;当我看着眼前的某个东西时,为什么会把内心的记忆投射到我所看到的东西上面?     
这一切都跟冥想有关。你不能说冥想是在这所有东西的结尾才出现的状态!这些都是生活的一部分,而觉知这一切就是冥想,这便是冥想的美之所在;美不仅仅限于建筑、山丘的曲折线条、落日或夜月,也不限于文字、诗词、雕塑或绘画,美就在生活中。我们看见的任何一个事物之中都有美。 
    
然而一个已经扭曲、破碎的心,还有没有可能清晰无碍地去看每一样东西?我们都是饱受折磨的生命,这是无可质疑的事;我们的心已经饱受折磨或者正在受折磨中,这样的心如何能清晰无误地去看事情呢?若想找出答案,我们是在觉知而非在口头上说说就算了,就必须深入探索「经验」这个东西。 
    
每一种经验都会留下痕迹或残留物,一份痛苦或快乐的回忆。「经验」这个名词意味着「完成」某件事,但因为我们从不真正「完成」任何事,所以才会留下痕迹。如果你有了一次震撼人心的经验,而你彻底变成了那个经验,那么你就会从其中解脱出来,这样一来,它就不会留下任何记忆的痕迹。
 
美德与爱(2)

    
但为什么我们的每一个经验都会留下记忆,储存在显意识或无意识里呢?,因为记忆阻碍了我们的清明及纯真。然而你又无法阻止经验的发生;如果你阻止它们,就会在自己的周遭筑起一道高墙,如此一来你就把自己孤立起来了;这是大部分人都在做的事。 
    
因此,我们必须了解经验的本质与结构是什么。譬如昨天傍晚你看到落日的美景,玫瑰红的余晖照射在水面上,所有的树梢也都沐浴在这璀璨的霞光之中。你看着它,享受着它,四处充满着欢愉、美、色彩及深度;几秒钟之后,你突然起了一个念头:「真是太美了!」于是你把这美景描述给某一个人听,你很想再拥有它,再拥有其中的美、享受及喜悦。或许你明天又回到了原处,在同样的时刻、同样的地点再一次观赏落日,不过你是带着昨日的记忆在看着它的,因此眼前崭新的景象已经受到昨日记忆的影响。同样的道理,你可能羞辱我或奉承我,而那份羞辱或奉承就在我的心中留下了苦与乐的痕迹。因为我一直在藉由经验累积一些记忆,所以我的心变得越来越粗劣、沉重、浓浊。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实,因此,我能不能在听到你对我的羞辱时不立即产生反应,而能够留心地倾听,思考你的话语?当你说我是个蠢人时,你的话也许是对的,也许我真的是个蠢人;或者当你奉承我的时候,我也留心地倾听。如此一来,无论是羞辱或奉承都不会留下任何痕迹,这样心就能保持警觉。不论是羞辱、奉承、落日或任何一种事物的美,我们都警醒地觉知。因为心一直保持警觉,所以它一直是自由的,虽然它已经有过千万种经验。 
    问:假设某人羞辱你,而你却很仔细地聆听他在说些什么,这样等到你听完了之后,就知道他到底说的对不对了?     
克:不!你其实立刻就知道了,因为你的心已经从过往累积的知识里解脱了出来,所以是很清明的。     问:那么它一定是警觉的……     
克:当然。其中带有极大的喜悦,反之则不然;因为那样的心已经被扭曲,已经饱受经验的折磨,因此永远不可能是清新的、年轻的、纯真的、活泼的。     
另外还有整个攸关爱的议题。你有没有思考过这件事?爱是不是思想的产物?爱能不能藉由思想而培育出来,变成一种习惯?爱是一种享乐吗?我们所认识的爱,大多是一种对享乐的追求,如果爱是一种享乐,那么爱也一定有恐惧,不是吗? 
    
但什么是享乐?我们并不是在否定享乐;我们并不是在说你不能享乐;如果是这样就太荒谬了。然而享乐到底是什么?你见到昨天傍晚的夕阳;在觉知到它的那一刻,你心中既没有苦也没有乐,只有与现实的立即接触。但是几分钟过后,你就开始思索这美景有多么令人愉悦。性也是同样一回事。你会建构一堆的意象及画面来对它左思右想;对它的妄想会带给你一种愉悦感。同样地,一想到快乐会消失,你就会生起恐惧,譬如未来可能会失业、单独一人、没有人爱、无法表达自己的想法等等。这种种思维的机制往往会引起痛苦与快乐的反应。


美德与爱(3)

    
爱是否能像种植物一样加以培育?爱是否能藉由思想而培育出来?,因为我们已经知道思想会助长快乐及痛苦。我们必须去觉察什么是爱,是觉察,而不是累积别人对爱的说法,多么恐怖的一件事!我们必须觉察它、观察它才行。爱,绝不能藉由思想而培育出来;爱是截然不同的一种东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