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于丹庄子 心得__心约乐园-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得到,为什么呢?这是时运不好。在真正的治世,清明太平之中,是没有穷困
                              可言的。而在暴君当道、虎狼之道的时候,也没有个别的通达之士,可以显赫出
                              来。他说,这一切是我们躲不过去的。 
                              孔子还说,世界上有很多不同的勇敢:一个人在水中穿行不避蛟龙,这是渔
                              夫之勇。一个人在陆地行走不避猛虎,这是猎人之勇。而一个在白刃相交于前,
                              能视死若生,这是烈士之勇。临大难而不惧,这叫圣人之勇。孔子说,穷困或通
                              达,有它自然的道理,你要知道时运如何,心中有所秉持,这样才能够突然之间
                              有大难当前,能做到泰山崩于前而不瞬,心中有镇定的勇敢,这就是圣人的勇敢。
                              他安慰子路说,由处之。你就少安毋躁,在那待一会吧。我知道我的命数如何,
                              我自己知道我命数如何,这事你不必恐慌。过了一会,果然有带着兵甲的人进来
                              了,对孔子说,对不起,我们搞错了,我们围的是一个叫阳虎的人。《论语》中
                              对这事也有记载,阳虎的面貌跟孔子的面貌有点相似,所以弄错了,把孔子当作
                              阳虎了,原来是一场误会。那么,为什么庄子在《秋水篇》里要用这个寓言呢?
                              用这个故事的寓言,是为了告诉人,只有内心的安静,勇敢,在外在上,才能处
                              变不惊(于丹心语)。这就是内心有所秉持,视为“不化”。 
                              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太容易受外在言论的干扰,外在世界在这样一个丰富
                              的物质时代,稍微有几个人跟你说一说,三人而成虎,再来七八个人,那就很容
                              易改变你的想法。我看见过一个很有意思的小故事。有一个人,他的朋友跟他打
                              赌,说,人太容易受外在干扰了,你信不信。今天你在房子里挂一只空鸟笼子,
                              不用几天,你非养鸟不可。朋友说你信不信?他说不可能,鸟笼子就是个东西,
                              而我想要养鸟,那是我的一种生活方式,是我的一种寄托。我怎么会因为一个东
                              西就让自己的行为改变,不可能。朋友说那我们打个赌,你挂个鸟笼子试试。他
                              就真在屋里挂了个鸟笼子,说我挂上个十天半个月,最后如果还是一只空鸟笼子
                              就把它扔了。结果从他挂上鸟笼子那天起,到他家来的人,不经意都要看一眼笼
                              子,然后就问,你的鸟死了,还是飞了?你原来养的是什么鸟?要不然我再送你
                              一只新的?他就跟人解释,没有,我没养鸟。第二天,又来人说,你的鸟死了多
                              长时间了?你是不是特伤心?你是不是不会养鸟?我给你一本养鸟的书就给你
                              搁在那儿了。到后天,就开始有人就捧着小鸟来了。说大伙儿都看着空一笼子,
                              挺可惜的,你们家里是不是养猫了,猫把鸟给吃了?还是喂食不当,鸟给撑着了?
                              你看我不光送了鸟还有鸟食。我告诉你怎么养鸟,喂食。后来就因为这只空笼子,
                              来的人就不是随意地在谈这个养鸟的事,而是所有家里养鸟或者有养鸟经验的人
                              都无比同情挂着一个空笼子的人,所以,拿鸟的、拿食的、拿书的,来的实在让
                              这个人不堪其扰。没过一星期,他说算了,我就养只鸟吧,省得别人成天到这问
                              这个鸟到底是怎么回事。所以这个笼子里就真的养上了鸟。这像是一个寓言吗?
                              其实它多像是我们的生活。我们在年轻的时候,内心都是有所坚持的,都在想我
                              坚持一种生活方式,我绝不妥协。比如说,有些人在单位里边想着说,我单位在
                              十层,但是我每天爬楼梯,我就坚持锻炼身体,我就不坐电梯。但是你看一看,
                              你在爬楼梯的时候,就总会有人跟你打招呼,很奇怪,哎哟,你怎么这么清高?
                              你是不是怕烟味啊?你是不是不愿意等电梯啊?你今天上班迟到了吧?你为什
                              么一定要爬楼梯?你看有很多很多人在说的时候,终于有一天你想说,我坐一次
                              电梯吧。这其实跟空笼子里终于挂上鸟是一个道理。也就是说我们为什么会改变
                              一种习惯呢?是因为我们内不化的力量太弱。 
                              [画外音]庄子所说的内不化是指无论外界如何变化,一个人的内心,不要
                              受外界的影响,一定要有所坚持。而庄子所说的外化,则是指在与外界的相处时,
                              要使自己的行为与社会相顺应。但一向超脱的庄子,为什么会提倡顺应外在世界
                              呢? 
                              可能有些人会说,那我外也不化,我内心怎么坚持的,我在外面我自己特立
                              独行,我做一个桀骜之人,我像庄子,庄子真的提倡那种生活吗?庄子其实也提
                              倡在外在一定要很通达。在他的《人间世》里,说了说什么是人间世,他说人间
                              万事,有很多的潜规则,有两种东西是必须遵守的,天下有大戒二,其一命也,
                              其一义也。子女事亲,对父母尽孝,这是你的命,命定你必须要这么做。第二,
                              作为人臣事君,在国家尽一份忠诚,这叫义。这与我们了解的庄子,有一点点理
                              解上的不同。大家说庄子不是一概提倡要特立独行,遨游天地,庄子不是提倡一
                              个人在外在的行为上,可以抛开别人不管吗?不是一个人心游万仞就够了吗?其
                              实我们想想看,在当今世界,哪一个人跟他人没有关系呢?我们哪一个人,光凭
                              内心的骄傲,光凭着内心的一种秉持,没有无生存上的迁就,可以安身立命呢?
                              仅凭内心的秉持,而无自下而上上的造就,就无法安身立命(于丹心语)。 
                              有一个典故,说有一个使者,他去考察天堂和地狱。他下到地狱的时候发现,
                              被罚到这里来的这些人一个个面黄肌瘦,大家都像饿死鬼一样,嗷嗷的每天都非
                              常痛苦。说是不给他们吃的吗?吃的是给的,问题是他们手里吃饭的勺子太难用
                              了。每个人都拿着一个一米长的勺子,勺子上装满食物,怎么也放不到自己嘴里
                              去,所以地狱的人越想吃东西,内心越受煎熬,久而久之,就形容槁枯。 
                              这个使者又去天堂考察,他看到天堂里的每一个人,都是红光满面,精神焕
                              发。有一个现象,让他大吃一惊。天堂里食物跟地狱没有多大差别,每个人手中
                              拿的也是一米长的长把勺子,为什么天堂里的人是那么和美而精神欢畅呢?就一
                              个奥秘,天堂里的人用长把子勺子互相喂,喂别人。其实,这就是我们的社会,
                              我们每一个手中可能都拿着一米长的勺子,这是生命给我们的,你必须接受的一
                              种规矩,这社会的法则。为什么要提倡人的外化呢?当你真正为他人的时候,你
                              内心真正有所坚持的东西,才会真正实现。大家互相扶助之间,都会其乐融融。
                              庄子也提倡这一点,也说一个人必须做到这些。但是庄子说,在处世,人外在的
                              事情里面,有更难的事。是什么事呢?就是言语。 
                              [画外音]言语说是说话,说话可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最基本的工具。但庄
                              子为什么说,说话是处世之中最难的一件事呢。我们在说话时,应该注意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