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科普-中华学生百科全书-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它能胀大变软,才肯定了旧本草的见解;又对鲮鲤(即穿山甲,一种食蚁动
物)进行解剖,证实其胃中确有“蚁升许”。他的严谨的治学态度,使《本
草纲目》具有较高的科学水平和实用价值。
经过李时珍 20 多年的辛勤劳动和许多人的热情帮助,《本草纲目》于万
历六年(1578 年)全部脱稿。
李时珍晚年非常关心《本草纲目》的出版,但这部书于公元 1596 年在南
京出版(金陵版)时,他已与世长辞了。之后这部书被辗转翻刻过 30 多次,
以清合肥张氏味古斋本最精。随着国际间的文化交流,《本草纲目》早在万
历年间就已流传日本,并在日本翻刻过 9 次,以后又传到朝鲜和越南。17、
18 世纪传到欧洲,先后有德文、法文、英文、拉丁文、俄文的译本或节译本。

徐光启与《农政全书》

比李时珍晚约半个世纪的徐光启是明末一位优秀的科学家。徐光启(1562
—1633 年)字子先,号玄扈,上海人,出身于小商人兼小土地所有者的家庭,
早年从事过农业生产,对土地利用问题深有体会。
对科技研究,除天文、历算之外,徐光启用力最勤、收获最广的要算在
农业方面的研究了,因此他著作中也以《农政全书》最为重要。它是徐光启
几十年心血的结晶,是一部集我国古代农业科学之大成的学术著作。
《农政全书》共 160 卷,50 多万字,分农本、田制农事、水利等 12 项。
在徐光启生前,《农政全书》虽已编成,但未定稿。现在的《农政全书》是
经陈子龙等在出版时增删过的,因此书中存有一些自相矛盾的错误,很可能
是增删时造成的。
《农政全书》转录有很多古代和同时代的农业文献,这部分可以说是前
人成就的选编。徐光启自己撰写的有 6 万多字,虽只占全书的 1/8,但都是
他亲自实践和观察之后写成的,科学性较强。
徐光启曾与耶酥会传教士利玛窦等人有往来,并与他们一起共同翻译了
许多科学著作,如《几何原本》、《泰西水法》等,成为介绍西方科学的先
驱。

近代科学技术——清末民初时期
西方科技的传入

耶稣会士来华是从 16 世纪下半叶,即明中叶以后开始的。他们知道,在
一个文化悠久、经济力量也还不弱的东方大国,要达到通过宗教以左右中国
的目的,不能不用近代的科学技术作为敲门砖。这在耶稣会士写的各种传教
记述中就有很明确的自白。当时,在我国传教比较著名并掌握有一科学知识
的耶稣会士有利玛窦(意大利人,1582 年来华,任会长)、汤若望(德国人,
1622 年来华)等,他们都与在朝做官的士大天如徐光后、李之藻等人有来往,
也颇得自万历至乾隆时一定些皇帝的赏识。在他们实现传教目的的过程中,
传人的科技知识主要有天文、数学、地学、物理、火器等。
在天文学方面,首先是利玛窦介绍了有关日月蚀的原理,七曜与地球体
积的比较、西方所测知的恒星以及天文仪器的制造等,他还著有《浑盖通宪
图说》、《经天该》和《乾坤体义》等(多为李之藻笔述)。1605 年,利玛
窦在对我国情况有所了解之后,向罗马教会献策,请派天文学者来中国从事
历法改革这件大事,以便进一步开展他们的传教工作。此后,来中国的果然
有不少是懂天文的耶稣会士。
明代历法,一直使用大统历(实即元代的授时历)和回回历,因时间已
久,误差大。万历三十八年十一月(1610 年 12 月)的一次日蚀,钦天监又
未测准,于是有人提出组织翻译,介绍西法。当时虽然已有改历要求,但未
实现。崇祯二年五月(1629 年 6 月),钦天监所报日蚀再一次失验,而徐光
启用西法预测日蚀却相当准确。这样,徐光启才被委任主持修改历法工作。
徐光启聘请龙华民(1559—1654 年,意大利人,1597 年来华)等耶稣会士编
译天文学书籍,其工作成果体现在《崇祯历书》的完成上。《崇祯历书》完
成后,由于守旧派的反对和明室的衰亡,新历法实际上并没有实行。
西方数学的传入主要有欧几里得几何学、算术笔算法、对数和三角学等。
利玛窦口译、徐光启笔述的《几何原本》,是传教士来中国翻译的第一部科
学著作,底本用的是利玛窦的老师、德国数学家克拉维斯的注解本,全书共
15 卷。利玛窦译完前 6 卷时,认为已达到他们用数学来笼络人心的目的,因
此没有答应徐光启希望全部译完的要求。关于耶稣会士讲授科学的用意,这
里又一次做了很好的回答。虽然如此,《几何原本》传入后,对我国数学界
产生了一定影响。介绍西方笔算的著作《同文算指》,是由利玛窦和李之藻
合作编译的,对我国算术的发展有较大影响,清代学者很重视该书内容并加
以改进,笔算的应用遂即日渐普遍起来。此外,还有《圆容较义》和《测量
法义》等,前者是一部比较图形关系的几何学,后者是关于陆地测量方面的
著作。
至于计算工具,传入我国的主要有耐普尔的算筹和伽利略的比例规。
世界地图是利玛窦进入我国传教时传入的。他从澳门到肇庆后,就根据
绘有五大洲的西文世界地图制成一幅较原图还大、用汉文注释的世界地图,
该图由岭南西按察司副使王泮刊印,赠送要人。该图以后在南昌、南京和北
京又重绘和修订过多次,经刻版或上石的至少有 8 种,形状或为一椭圆形图,
或分东西两半球图。其中以 1602 年刊行的《坤舆万国全图》最为完善。为了
迎合中国人的心理,在这幅椭圆形的世界地图中,特意把南北美洲绘在亚洲
的东面,这样中国的位置就在地图中部了。利玛窦精于数理,在我国已注意

各地经纬度的测量。他测得北京、南京、杭州、广州、西安等地的经纬度相
当精确,因此能顺利地编制新图。他在改绘世界地图时,把西方的经纬度制
图法,有关五大洲(亚细亚、欧罗巴、利未亚——即非洲、南北亚墨利加、
墨瓦蜡尼加——指南极的地方)的知识,地球说和五带(热带、南北温带、
南北寒带)的划分等传入中国。这在士大夫阶层中引起很大的震动,但完全
能接受的人不多。图中译名如亚洲、欧洲、大西洋、地中海、罗马、古巴、
加拿大以及地球、南北极、南北极圈和赤道等一直沿用至今。
西方光学知识的传入是从汤若望《远镜说》开始的。书中介绍了望远镜
的用法、制法和原理。对于光在水中的折射现象、光经凸透镜以放大物像等
都有解释。
关于西方制造火器的技术,当时有一部带有保密性的书叫做《火攻奇器
图说》,此书来历已不清楚了。明末清初,由于军事上的需要,汤若望和南
怀仁都奉命设计铸造过铳炮。明末铸造有 1,200 斤重和几百斤重的火炮,但
数量都不多。崇祯十六年(1643 年)完成的著作有汤若望口授、焦勖笔录的
《火攻揭要》,内容包括各式火炮的铸造法、运用法、安置以及子弹和地雷
的制造等。清初南怀仁编译的《神武图说》,叙述了铳炮的原理并有附图。
此后,我国没有在这方面进行认真地研究和提高。
火器传入后的情况是这样,西方科技知识传入后总的特点也是这样。其
中只有天文和数学发展的情况与此不同。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明朝政权很
快衰亡,封建统治者对科技作用认识有局限,社会发展缓慢,不具备科学技
术大踏步前进所需要的条件。具体到各学科,当然还有自己的问题。例如地
学,在当时明清战争的政治环境和闭关自守、抑制工商的政策下,地理视野
很难开阔,地学的实践积累极少,地学知识离开了广泛与深入的实地考察与
研究,是难以得到发展的。
耶稣会传教士来华,一方面传入了西方的科学与文化,另一方面也把中
国的科学介绍到西方。传教士写回去的报告、书信、专著,以及他们带回的
许多中国典籍,对西方社会和科学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我国的哲学
思想对于 18 世纪法国和德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起过作用。在科学技术方面,例
如我国的园林建筑技术,于 18 世纪中叶传到欧洲后,对英、法、德、荷兰等
国的园林建筑都发生一定的影响。研究中国园林的专著有英国的园艺专家钱
伯斯的《东方园林论》和德国人翁则尔的《中国园林论》。又如我国天文学
中的宣夜说传入欧洲,促进了西方水晶球说的崩溃。

著名数学家李善兰和近代数学知识

中国古代数学,正如本书以前各章所述,曾经取得过不少杰出成果。到
了近代,西方数学由于对数、解析几何学和微积分的产生,中国数学已显得
落后许多。但是在中国近代,仍然有一些数学取得了某些成果。这些成果虽
然比西方先进的数学水平低得多,时间也晚得多,但这些成果却大都是他们
自己独立地取得的。在这些数学家中,较著名的有:项名达(1789—1850 年)、
戴煦(1805—1860 年)、李善兰(1811—1882)等人。
这一时期最著名的数学家是李善兰。
李善兰,字壬叔,号秋纫,浙江海宁人,从小喜爱数学,“方年十龄,
读书家塾,架上有古九章,窃取阅之,以为可不学而能,从此遂好算”,“三
十后,所造渐深”。1852 年到上海参加西方数学、天文学等科学著作的翻译
工作,8 年间译书 80 多卷。1860 年以后在徐有壬、曾国藩手下充任幕僚。1868
年到北京任同文馆天文学算馆总教习,直至病故。李善兰的数学研究成果集
中地体现在他自己编辑刊刻的《则古昔斋算学》之中,里面包括有他的数学
著作 13 种。其中《方圆阐幽》、《弧矢启秘》、《对数深源》3 种,是关于
幂级数展开式方面的研究。李善兰创造了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