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通线路一样,立即可以通话,与打电话时拨电话号码完全一样,只不过伊丝
雅本人只是担当听筒而已。
至于为什么伊丝雅的脑袋会突然变成一部电话机,专家们至今也未能做
出合乎科学的解释来。
不是动物也冬眠
世界上只有青蛙、蛇、熊等一些动物能冬眠。但是,在英国却出了个能
冬眠的人,令科学家们百思不得其解。
这个名叫甘纳德的英国人是个渔民。每年从 11 月份起,他便沉沉入睡,
不吃也不喝,一直到第二年 3 月份才苏醒过来,开始撒网捕鱼的营生,过正
常人的生活。
科学家们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完全能够像动物一样,进入
“冬眠”状态,然后再复苏过来。但是,对于甘纳德这种“自我冬眠”的原
因,他们又至今还未找到。
有一次,法国一支科学登山队在攀登阿尔卑斯山一座险峰时,意外地发
现了一名被埋在冰雪里的青年人。经检查他随身携带的物品和证件,才知道
他就是 20 年前,即 1962 年攀登这座险峰时,遇上雪崩而被埋在冰雪之下的
瑞士人韦尔。
他们把韦尔运回法国,将他送进一家医学院。负责研究的丹杜曼博士经
过详细检查后说,韦尔全身各种机能由于被冰封,仍未丧失。因此,他与同
事们尝试着给韦尔解冻。他们先将韦尔的血液抽出加温,再输入他的体内,
韦尔终于慢慢地苏醒过来了。
当时,韦尔已是 51 岁年纪了,但是看上去却仍像冻僵时那般年轻的模
样。
科学家们解释说,韦尔这种现象,实际上是雪下“冬眠”。等到他们全
部掌握了一切原因后,就可以使任何一个人也像韦尔一样“冬眠”几十年后
再复生了。
猿女
1989 年夏季的一天,人们在缅甸中部原始森林中,发现了一名可能是 10
多年前失踪的少女。她与野生猿生活在一起,由它们养育长大。
这位年约 17 岁的白色人种少女,靠四肢行走;有着端正的五官,但却没
有笑容;她拒绝穿戴衣帽,动作和黑猩猩一模一样。
这是一些猎人为了给欧洲动物园里捕获灵长类动物,用网将一批熟睡的
猕猴围住,在猿群中捕获到她的。
一位猎人描述了当时的情景:当我们将网围好后,走近一看,简直不敢
相信自己的眼睛,网内竟有一名裸着身体的少女,她和其他猿猴一样,用手
抓着猎网,但还是可以看出来,她显然不是猿,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那
女孩子被带出猎网后,因为举止和猿猴一样,十分凶狠,我们只好把她关进
笼子里。她在笼内来回走动,像一名疯女一样。后来我们把两只猿猴放进了
她的笼子里,她才渐渐平静了下来。
现在,她已和其他猿猴一样驯良,开始吃些水果和蔬菜了。但还是和猿
猴一样,用四肢走路。
后来人们把这个猿女送到附近一家教会医院,努力将她当做人一样来对
待。但到目前为止,她仍然没有能够恢复人性。一位护士说:“我们想为她
穿上衣服,但她却发疯似的把衣服撕掉了。她力大如牛,我们对她毫无办法。”
有人认为,这个猿女,可能就是 1976 年随父母从新西兰到缅甸旅行,因
车祸而失掉双亲的萨拉·朱金桑。因为当年人们在车祸现场,并没有找到她
的尸体,她失踪时,年纪大约 5 岁左右,与这个猿女的年龄相仿。
至于她是不是那次车祸中失踪的朱金桑,警方则不敢肯定。可惜的是,
猿女已经无法证实自己的身份了。因为她除了相貌外,已丧失了人性,在猿
猴的养育下,已变成了猿女。
380 万年前的猿人脚印
1978 年秋天,一个国际考古调查团在坦桑尼亚勒埃德地区,即著名的塞
伦盖蒂野生动物园附近,发现了几个猿人的脚印,成为近年来考古领域的一
件奇闻。
脚印一共有 3 个。一个是幼年猿人的脚印,比较小;另外一个是成年猿
人的脚印,长度有 25 厘米左右;还有一个也是成年猿人的脚印,长度与第二
个脚印相差不多,脚印的位置与第二脚印有点重迭,脚印后跟印子深,脚掌
心不着地部分较明显;第一至第五趾的脚趾呈圆卵形,大脚趾与其他四趾一
致向前,而脚趾印都很深。
猿人的脚趾比现代人的略长一些,但比现代类人猿黑猩猩的脚趾要短得
多。科学家们认为,这 3 个猿人脚印属于两足直立猿人,是 380 万年前生活
在这里的猿人留下来的。由于这里曾发生过多次火山爆发,形成了一层又一
层火山灰,火山灰一遇水分,就会像水泥一样凝固起来。这 3 个猿人留下的
脚印,正是在火山灰上,遇上天降大雨,火山灰凝固,因此便永远保存了下
来。
发现了这 3 个猿人脚印,科学家们揭开了古猿人许许多多的谜。比如,
这项考古新发现,把当地猿人生活期提前到了 380 万年前;380 万年前,这
里的猿人已经直立行走;他们与现代人及现代类人猿脚构造上的一些相同点
与不同点,等等。但是,围绕这 3 个猿人脚印,也留给了科学家们许多尚待
揭开的谜,比如:这一带猿人的形成和生活期是否还会提前几万、几十万,
乃至几百万年?他们的生理构造与现代人到底有多大差别?他们当时的生活
状况如何?为什么只留下 3 个脚印?附近是不是会留下其他更多的脚印或者
别的什么?
黄土成因之谜
我国是黄土分布最广的一个国家。黄土,色黄褐,实际是颗粒均匀的、
砂粉质的黄色尘土物质,一般由易溶解的盐类和钙质结构组成,比较松散,
遇水后极易崩解。我国大西北的黄土高原即由黄土构成。它厚 80~120 米,
最大厚度可达 180~200 米,覆盖面 63 万平方公里,堪称世界之最。
这厚厚的黄土来自何处?有些科学家认为它们是风成的,它的原籍在新
疆、宁夏北部、内蒙、乃至远在中亚的大片沙漠。荒漠上干燥气候的机械风
化,使顽石崩裂成无数细小石粒,这些大量细小的沙粒,在强大的反气旋、
猛风吹扬下,腾云驾雾,万里迢迢来到我国黄河流域一带沉积下来,久而久
之,就堆成一片黄土高原。人们发现,黄土的颗粒越往西越粗,这也是风成
的一个证据。这一学说还有许多佐证,首先是历史事实,据前汉书记载:公
元前 32 年(汉帝建始元年)4 月的一天,“大风从西北起,云气亦黄,四塞
天下,终日夜下着地者黄土尘也。”无独有偶,历史在近年来重演了,1984
年 4 月 26 日,陕西关中地区天色骤然昏暗,空中黄尘纷纷扬扬地飘落,西安
市蓝天丽日不见了,街道上汽车得亮着大灯慢慢行车。原来,这场罕见的黄
风暴源自南疆,途经甘肃、宁夏,一路上裹胁着大量黄土尘埃呼啸而来,最
后在陕西降落。这又给黄土是风成的,黄土来自新疆、中亚的见解提供了一
个证据。
然而,不少科学家经过细心考察,否定了黄土是风成的说法。理由有二:
一是黄土的分布高度有一极限(高度各地不一),超过这一高度,黄土就不
再出现了,这就否定了黄土是风带来、由天上落下的假说;二是人们发现黄
土层的底部有一砾石层,而这浑圆的砾石层却是典型的河流沉积物。于是这
些科学家认为:黄土是水成的。黄土的原藉在黄河的上源。
此外,对黄土的成因还有各种看法:一种认为黄土既不是风成的,也不
是水成的,它的“原籍”就在本地,是“土生土长”的。一种认为,黄土既
来自西北、中亚,由大风刮来;又有源源不绝的河流携带而来的;还有本地
土生土长的基岩上风化的,它是 3 种作用共同形成的。至今对于黄土的原籍
何在?仍然争论不休。
石油成因之谜
石油是当今世界使用最普遍的能源和最重要的化工原料。然而关于石油
的起源,自从 100~200 年前,俄国两位有名的科学家分别提出了石油的有机
成因和无机成因以来,学者们也就分成旗帜鲜明的两大学派,各持一说,至
今仍争论不休,难分胜负。
世界上第一个试图探索石油成因的是俄国的罗蒙诺索夫。早在 1763 年,
他就提出了以下观点:地下肥沃的物质,如油页岩、碳、沥青、石油和琥珀……
都起源于植物。因为油页岩不是什么别的东西,而是古代从结果实的地方和
从树林里被雨水冲刷下来的烂草和烂叶变成的黑土,它像淤泥般沉在湖
底……树脂和石油以它们的(重量)轻和树脂的可燃性表明它们的成因也是
同样的。”
1876 年,俄国另一位著名人物、元素周期表的创始人门捷列夫提出了一
个截然不同的观点:地球上有丰富的铁和碳,在地球形成初期可能化合成大
量碳化铁,以后又与过热的地下水作用,遂生成碳氢化合物,而碳氢化合物
类似于石油。已生成的碳氢化合物沿地壳裂缝上升到适当部位储存冷凝,形
成石油矿藏。“碳化说”在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曾流行一时,但不久因为在
地球深处并没有发现大量碳化铁的迹象,而且地球深处也不可能有地下水存
在,此说渐渐被人们所否定。
这一期间,天文学家利用光谱分析,发现太阳系某些行星大气层和彗星
核部都有碳氢化合物存在。它们显然与生物作用无关。俄国的索柯洛夫即于
1889 年推出石油成因“宇宙说”,认为地球在诞生伊始尚处于熔融的火球状
态时,吸收了原始大气中的碳氢化合物。随着地球不断冷却,被吸收的碳氢
化合物也逐渐冷凝埋藏在地壳中形成石油。反对者则指出,地球形成的大气
成分与现代大气差不多,不可能存在大量碳氢化合物;即使有的话,遇到高
温有熔融状的地球也早就分解了。
人们把“碳化说”、“宇宙说”称为无机成因说。还有一种无机成因说,
叫“火山说”。持“火山说”的人不多,他们认为石油是火山喷发作用的产
物,但世界上位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