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真正的希腊人。
阿基米德的童年,是在保姆和奴隶们的照料下度过的。全家人对他要求
很严,行走坐立、穿衣吃饭都有规矩,不准他淘气,也不许他交坏朋友。他
8 岁时进了学堂,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在奴隶的陪伴下走很长的路到学校上
课。阿基米德的家里很富有,但他从不骑马或坐车。
阿基米德学习非常刻苦,有时看书,一看就是一天。随着阿基米德年龄
的增长,他的许多与众不同的地方开始显露出来。他把大部分时间用在思考、
探讨、学习和写作上,极少想自己的事。为了研究一个问题,常常忘记吃饭,
忘记洗澡。连穿衣服、脱衣服这类事情,都得由别人帮助来做,只要他一思
考问题,就会忘掉自己的一切。
阿基米德对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的研究简直着了魔,与它们形影不离,
一天总画呀画呀,那么聚精会神,专心致志,好像周围的一切都不存在了。
有一次,在他跨进浴盆洗澡时感觉到身子入水越深,水越往外溢,身子就越
轻,突然,他兴奋地大叫一声,从浴盆里跳出来,一丝不挂地在大街上奔跑,
一边朝家跑嘴里一边喊:“我想出来了,我想出来了!”
人们望着这个赤身裸体奔跑着的怪人,非常惊异,他们哪里会想到,阿
基米德就在洗澡时,发现了一条重要的流体静力学规律——“阿基米德定
律”,即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所排开
的液体的重量。
“医中之王”阿维森纳
阿维森纳(约 980~1037),阿拉伯医学家和哲学家,被誉为“医中之
王”。他在地质、天文、物理、化学、文学等文面也不相当成就。他的科学
著作《医典》代表了当时阿拉伯医学的最高成就,影响西方学界达数百年之
久。
阿维森纳出生在中亚细亚布哈拉附近的阿法西纳小镇(今乌兹别克附
近)。他的父亲是一个很有学问的人,任地方税吏,很重视对孩子的早期教
育。在阿维森纳出生后,全家迁至布哈拉。布哈拉当时系萨曼王朝首府,是
阿拉伯经济、文化的中心之一,学术上比较开放。阿维森纳两岁时,父亲便
教他识字写字,6 岁以后便以通俗的语言向他讲述各种各样的知识。阿维森
纳幼年时聪明过人,嗜书成癖。他 10 岁时就能诵读阿拉伯和波斯文学作品。
他对数学也很感兴趣,学了 6 种几何图形以后,就能举一反三地演绎出当时
已经很深奥的全部几何学。布哈拉有一所藏书丰富的图书馆。阿维森纳如饥
似渴地阅读图书馆中的藏书,既攻文学,又深入钻研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对
其中的物理学、哲学、伦理学、美学、逻辑学等内容均感兴趣,他还广泛阅
读了神学、医学等著作。在医学方面,阿维森纳更显露了他的非凡才智。16
岁时,已掌握了广博的医药知识,并且积累了一定的治病经验。17 岁时,已
成为远近闻名的医师和学者。
这一年,布哈拉的苏丹曼苏尔身患重病,虽经多方延医,病情仍未好转。
后来,有人便将阿维森纳推荐给苏丹治病。当这个稚气犹存的少年出现在宫
中的时候,好多人对他的医术将信将疑。然而,当苏丹服用了阿维森纳开出
的药方后,却药到病除。闻者莫不敬服。苏丹为了向这位妙手回春的少年医
师表示谢意,特许他利用藏书极为丰富的宫廷图书馆。对此,阿维森纳喜出
望外,因为,只有极少几位博学之士才能得到这种优厚的待遇。他充分利用
这个难得的学习机会,博览各种珍贵罕见的图书。他几乎把整个图书馆的书
都读完了,自己卓越的记忆力和理解力得到了充分的运用。越来越丰富的知
识积累,为他以后进行科学研究和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尤其在医学方面,
他得益最多,他不仅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而且掌握了系统的医学理论知识。
阿维森纳在科学上勇于探索,涉及的领域很广泛。他留给后人的著作达
99 种之多。其中,属于神学和哲学的有 68 种,属于自然和天文学的有 11 种,
属于医学的有 16 种,诗集 4 种,他是中世纪世界上最有学问的人之一。
无所畏惧的哥白尼
哥白尼(1473~1543),波兰天文学家。他创立了“日心说”,否定了
“地心说”,是天文学上一次伟大的革命,沉重地打击了封建的统治。
哥白尼诞生于波兰托伦城。10 岁时,父亲去世,他便跟随舅父生活。他
的舅父是一位学识渊博的主教,哥白尼深受其影响,爱上了天文学和数学。
早在上学的时候,就被天上的星星月亮吸引住了。他经常在晚上坐在窗前,
乐趣无穷地凝望繁星闪烁的天空。有一天,他哥哥不解地问:“弟弟,你为
什么老是对着天空发呆?是不是在向天主祈祷?”
“不,哥哥,我是在观察天象,想探寻天上的奥秘。”哥白尼解释说。
“什么,你要管起天上的事情?天上的事有神学家操心,我们怎能去干
预!”
“为了让人们望着天空不感到害怕,我要一辈子研究它!我还要叫星星
和人交朋友,让它给海船校正航线,给水手指引航向。”
“你要不听我的劝告,这一辈子你可有罪受了!”哥哥以教训的口气厉
声说。
“我主意已经打定,什么都不怕!”哥白尼斩钉截铁地说。
沃德卡是哥白尼少年时期最敬重的一位老师。一天,哥白尼去沃德卡家
作客,老师不在。他顺手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打开一看,老师在折了角的
地方写了一条批注:“圣诞节晚上,火星和土星排成一种特殊的角度,预示
着匈牙利的皇上卡尔温有很大的灾难。”
正在这时,沃德卡推门走进来。他见哥白尼在家里看书,高兴地说:“孩
子,又看什么书了?”
哥白尼毕恭毕敬地把书递过去,老师边接书边关切地问:“能看懂吗?”
哥白尼认真地回答说:“老师,我看不懂。火星也好,土星也好,都是
天上的星星,他们与卡尔温毫无关系,怎么能预示他的祸福呢?”
“怎么不能呢?”沃德卡反问道,“命星决定一切!”
哥白尼当仁不让,大声反驳说:“如果是这样,那人还有没有意志?如
果有,人的意志和天上的星星又有什么关系?”
对于哥白尼尖刻的反驳,沃德卡并没有生气,他明白,信不信天命是关
系到天文学命运的重大问题。对这个问题,他对传统的偏见有过怀疑,但又
说不出道理。他踌躇再三,深情地对哥白尼说:“孩子,天命决定一切,这
是几千年以来的一条老规矩,我不过是拾前人的牙慧罢了。至于你提的问题,
确实很有意思。但我没有能力回答你,你如有毅力的话,以后研究吧!”
老师的希望,不久就变成了现实。几十年后,哥白尼创立了“太阳中心
说”的伟大理论,宣告了“天命论”的彻底破产。
大胆质疑的伽利略
伽利略(1564~1642),意大利物理学家、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他发现
了摆动定时性定律,提出了自由落体定律,发明了比重秤、空气温度计,发
明了枷利略望远镜,证明了哥白尼的日心说是正确的。
枷利略从小多才多艺。他会画画、弹琴,非常喜欢数学,会制造各种各
样的机动玩具。他本可以成为一个大画家或者大音乐家。
但是,他更爱自然科学。他的心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疑问。他老是问父
亲,为什么烟雾会上升?为什么水会起波浪?为什么教堂要造得顶上尖、底
层大?长大以后,他的疑问就更多了。他深入钻研了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常
常陷入沉思之中。他想,亚里士多德的许多理论并没有经过证明,为什么要
把它们看作是绝对真理呢?
伽利略少年时代提出的许多个为什么,后来都由他自己找到了答案。
在伽利略的故乡比萨城里,有一座既庄严又华丽的大教堂。一天下午,
伽利略来此参观。一个司事开始给一盏油灯注满油,把灯挂在教堂的天花板
上,漫不经心地让它在空间来回摆动。伽利略看到,吊灯开始以一个很大的
弧度摆动着,弧度变小时,摆动的速度也变慢了。他觉得链条的节奏好像是
有规律的,虽然往返的距离越来越小,但吊灯每往返一次所用的时间似乎都
一样长。没有钟表,他用右手按住自己的脉搏,默默地数着吊灯摆动一次脉
搏跳动的次数。他发现,吊灯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确是相同的。
伽利略心里突然一亮,他想到:“亚里士多德说过,摆经过一个短弧要
比经过长弧快些。亚里士多德是不是弄错了?”他回到家里找来材料,做了
几个摆。他把短摆挂在屋子里,长摆挂在大树上,然后精确计算一个摆从弧
的一头运动到另一头所花的时间。实验结果证明,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是
由绳子的长度决定的,不管摆的重量如何,与振幅也无关。
但伽利略还有些不明白。因为亚里士多德说过,物体从高处落下时,速
度是由重量决定的。物体越重,下落速度也越快。但是,摆不也是从高处落
下吗?为什么只要摆的绳长相同,摆落到最低点的时间都相同,而跟重量没
有关系呢?
他决定到比萨斜塔上进行下一步的试验。他发明了一个小机关,只要一
碰按钮,盒中的物体就能同时落下。试验的一天,他让学生们拿着盒子站在
二层、三层、五层及塔顶窗口,他发出了信号,二楼的学生打开盒子,把一
个 1 磅重的铁球和一个 10 磅重的铁球同时从塔上落下。这样一层一层地试
验,每一次试验下来,不同重量的铁球都同时到达地面。
著名的比萨斜塔成了伽利略推翻亚里士多德错误的落体理论的历史见证
者。
数学天才——帕斯卡
帕斯卡(1623~1662),法国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他在几何、二项
式、概率论、组合论、三角函数、气体压力和液体静力学方面都取得了重要
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