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封地过几天太平日子。”
韩信明白其中深意,但是碍于面子,没说什么,取出兵符印信,送还刘邦,从军营中移出,自去驿馆安息。韩信的大元帅此刻完成了历史使命。
韩信正欲返齐,忽听汉王诏令,忙去听旨。
只听刘邦说:“项羽已灭,楚地无王,何以镇之?我考虑去考虑来,只有将军有此能力。将军本是楚人,熟悉楚地风俗,了解楚地民情。现改封你为楚王,将军不要推辞。齐地只有七十余城,楚地有八十九城,这也算奖赏将军大功!”
韩信明知原委,但也不便明说,只得交还齐王大印,换取楚王大印,自回下邳当楚王去了。
尽管如此,刘邦依旧十二个不放心。只因又发生了一件事,使刘邦下决心扳倒韩信。
项羽手下有两员大将,一个叫钟离昧,一个叫季布。项羽灭亡之后,两人都逃亡民间。钟离昧与韩信是好朋友,所以偷偷地投靠了韩信。刘邦曾经下诏,悬重赏追捕季布与钟离昧。当刘邦得知钟离昧在韩信处时,立即派使嘱韩信交出。韩信不忍,推说他那里没有此人,将刘邦使者遣回。
汉五年(公元前201年)冬,有人上书说韩信要谋反,注意,又是“有人”。刘邦大惊,忙召众将商议。
很多将领本来十分嫉妒韩信这个饿夫,抢了他们的职位,一听此言,纷纷表态:“发兵攻打,烹了这小子!”
刘邦何尝不想“烹了这小子”,但是他知道自己有多大能耐,他能够当皇帝,就是因为他有自知之明。刘邦沉默良久,又叫诸将退下,秘密叫人去请陈平计议。
刘邦当上皇帝以后,张良这位帝师借口有病,功成身退,刘邦有为难之事自然首先要找陈平商议。
陈平考虑再三,才问:“皇上怎么知道韩信要反?”
“有人给我说钟离昧藏在楚王韩信那里,我派人查实,事实如此。但是韩信上书说钟离昧不在他那里。他这是抗旨不遵,巧言欺朕。我因他平定天下有功,放他一马。但是近来又有人密告,说韩信准备谋反!”
陈平问:“诸将是什么态度?”
刘邦说:“各位都很气愤,劝我发兵,烹了这小子!”
“皇上的兵马,能不能战胜楚兵?”
“难说得很!”
“皇上手上大将,哪一个可与韩信相比?”
刘邦沉默一阵说:“找不出!”
陈平说:“兵卒不敌楚士,将领不如韩信,皇上如果出兵征讨,韩信本来不反,也只有反到底了!兵戈相见,胜负难料,实非良策!”
刘邦说:“不出兵征讨,又怎么办呢?”
陈平问:“韩信知不知道有人告他谋反?”
“想来不知。”
陈平献计:“古时,天子经常巡猎四方,召见各地诸侯。南方有一大泽,名叫云梦泽(潜江西南),皇上可仿照古人出巡云梦,诏令天下诸侯相会陈地。陈、楚交界,韩信必然会来拜会。到那时,一夫之力,足以擒拿韩信,何用千军万马?何况千军万马还不一定拿得住。”
刘邦闻言,连称妙计。立即下诏,遣使四出,告知诸侯,高祖要出游云梦,诏令诸侯到陈地会齐。
韩信得到刘邦诏令,心中怀疑不决,刘邦曾经几次夺去他的兵权,这一次是不是又有什么阴谋,显得格外小心。但是陈地与楚国边界相连,不去拜见,怕失臣礼,恐生祸端;如果拜谒,又怕被擒。韩信进退两难,焦急不安,在楚王府里走来走去。
食客说:“大王又没有什么过失?大王之所以受到皇上怀疑,不过是收留钟离昧之事。大王如果斩钟离昧之首送给皇上,皇上必然尽释前嫌,大王自可高枕无忧。”
韩信这时可能缺一个心眼儿,觉得此言有理,便请来钟离昧议论此事。韩信开口没说几句,钟离昧已知韩信意图。
钟离昧不高兴地说:“大王以为我在这里让你得罪了刘邦?”
韩信看了钟离昧一眼,不自然地点了点头。
钟离昧说:“刘邦不敢发兵攻楚,就是怕我和大王联合。如果你今天把我献给刘邦,刘邦明天就会擒你。”
钟离昧以为韩信这样精明的人必然知道其中利害。但是韩信却对此无动于衷。
钟离昧长叹一声:“我看错了人,我不该来投靠你!”
钟离昧说完,拔剑自刎而死。
韩信令人割下钟离昧的头装敛起来,准备献给刘邦以推卸自己的责任。
到了约定之期,刘邦忙从洛阳驾到陈地,安排好天罗地网,专候韩信。
韩信只带几个心腹,拿着钟离昧的首级,直到陈地去拜见刘邦。
刘邦听到报告,喜从心起,一颗心差点激动到了口腔里!
韩信进帐,对刘邦行礼!
只听见刘邦喝一声:“拿下!”
话音未落,旁边闪出一群如狼似虎的武士,只一刹那间,韩信这位百战百胜的大军统帅,被数条绳索,捆得结结实实。
韩信大呼:“皇上擒我,我有何罪?”
刘邦含在嘴里的那颗心慢慢地回到肚里,缓缓地说:“有人告你谋反!”
韩信双目微闭,也像刘邦那样缓缓地说:“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项王已死,我固该烹。”
……
刘邦听从陈平之计,智擒韩信,带回洛阳,颁诏发令,大赦天下。皇帝大赦天下,是因为有天大的事,而今抓了韩信,刘邦也大赦天下,可见他把韩信看得何等重要。
刘邦不是不想杀死韩信,但是韩信对于汉朝的建立,实在是功劳太大了。这样做,恐伤天下人心,特别是那些开国功臣的心。
刘邦抓了韩信,大夫田肯的一段话,的确耐人寻味。
田肯说:“皇上一下子就治服了韩信,三秦大地如握掌中。秦国故地山高险固,虎踞龙盘,东出威慑诸侯,犹如高屋建瓴,秦地两万之兵可阻诸侯百万之师。还有齐国之地,东有琅琊、即墨的富饶,南有泰山险固,西有黄河天堑,北有渤海之利,方圆二千里,也是英雄所居之地,齐国两万之兵可敌诸侯二十万之师,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东西二秦地。大王亲自镇守关中,而那东齐之地,如果不是自己的亲子亲弟,千万不能叫他当齐王。”
刘邦听了田肯的话,连连称“善”,“赐黄金五百斤”(《史记》语),但是他退而细思田肯之语,内中似乎含有求赦韩信之意。韩信的功劳主要有三大方面:一是平定三秦,二是平定魏、代、赵、燕、齐,三是垓下灭项羽。田肯的一席话,主要讲述秦地、齐地形势地貌,暗中告诉刘邦不要给韩信太过不去。
如此过了十多天,刘邦下诏将韩信降为淮阴侯,把楚地分为两国,淮东号为荆地,封从兄刘贾为荆王;淮西仍称楚国,封少弟刘交为楚王。齐地自改封韩信为楚王后,一直未封,刘邦封其外庶子刘肥为齐王,任命曹参为相;代地自陈余死后,一直未封,封二兄长刘仲为代王。刘邦于是大封功臣。
受封功臣,大部分都认为自己的爵位应该高一些,俸禄应该更多一点,尽皆心怀不满。心中最不满的,自然数韩信。但是韩信只有“日夜怨望,居常怏怏,羞与绛(周勃)、灌(灌婴)等列”(《史记》语)。
《史记·淮阴侯列传》载有这样一段故事:
信尝(曾经)过樊将军哙,哙跪拜送迎,言称臣,曰:“大王乃肯临臣!”
信出门,笑曰:“生乃与哙等为伍!”
可见,韩信心中是何等不满。
可是,韩信觉得他自己于国有功,没有反心,所以不断地向刘邦表示善意。韩信与刘邦谈到自己用兵“多多益善”的故事,足以说明这一切。但是,刘邦决心已定,决无再起用韩信之意。
史书记载,公元前200年,匈奴举兵伐代,代王刘仲弃国逃跑,被刘邦降为合阳侯,另封宠子刘如意为代王。刘如意当时只有八岁,刘邦派陈豨为相去代地镇守。陈豨去跟韩信告辞,于是有韩信勾结陈豨造反云云。
陈豨是刘邦心腹,曾带500人随刘邦入关,在韩信手下为将,得到韩信信任。其实,他不过是勇夫,缺乏大将之才。
公元前197年,陈豨反叛,刘邦亲征,关中之事,内托吕后,外委萧何!
吕后和萧何联手,把韩信杀了,还灭了三族。
刘邦平定陈豨之后回京,知道韩信已死,“且喜且怜之”(《史记》语),问吕后:“韩信死的时候说了些什么?”
刘邦可能以为韩信会骂他忘恩负义,可是,吕后说韩信“恨不用蒯彻计”。
经过一番舌战,刘邦赦免了蒯彻。
刘邦做事,可算浪漫得很,但是不失精明,蒯彻只不过一个弱者,杀之何益!而韩信作为一个智勇双全的大将,作为一个异姓王,即使他不反,最终难免被杀,所以到了刀已经架到脖子上时,他终于明白了蒯彻之语。
可惜世上没有后悔药卖!
韩信就这样身死家灭,令后世之人有许多议论。至今流传着这样一副对联,叫做:
生死一知己
成败两妇人
韩信的生死,全在于萧何一人,萧何是他的“知己”;韩信的成功与失败全在他曾乞食的漂母和吕后这两个“妇人”。
至今尚有一句话,叫做“成也萧何,败亦萧何”,其源也出于此。
韩信的谋反,历来受到人们怀疑。
韩信拥有三齐大地之时不反,兵权在手之日不反,当楚王的时候不反,而今竟去依靠一个匹夫陈豨而反,大大令人怀疑!韩信的能力和眼光,难道看不出陈豨为何等人?所以韩信被诛,主谋是刘邦,刽子手是吕后,帮凶是萧何,完全是一桩冤案。
我们来看看刘邦对韩信的态度,其实刘邦从来都看不起韩信这个胯夫。要不是张良留书荐韩信,萧何力荐韩信,刘邦是不会重用一个“胯夫”的,刘邦给的是萧何、张良的面子。刘邦多少还明白什么是英雄气节,虽然拜韩信为大元帅,后又封为楚王,但对韩信仍是戒备于心;虽然刘邦把张良、萧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