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说以上征兆都只是说说而已,那么真刀真枪的时候也出现了这样令人不解的神奇。
刘邦去汉中,火烧栈道,麻痹项羽;拜将韩信,还定三秦;兵出关东,轻取彭城。刘邦不听张良、韩信苦劝,为义帝发丧,纠集天下诸侯之兵达五十六万之众,虽然轻松地占领了项羽的首都彭城。但是刘邦手下的这支大军,看起来声势浩大,其实是乌合之众,临时充当元帅的魏豹又是一个言过其实的人,刘邦等人又“日置酒高会”(《史记》语),不作防御项羽进攻的准备。
项羽听说彭城失守,忙从齐国率领三万精兵返救。三万人马,打败了刘邦五十六万大军,刘邦大军被杀死“十余万人”(同上)。汉军败走,楚军追到灵壁(安徽东北部)以东的睢水边上,“大破汉军,多杀士卒,睢水为之不流”(《史记·高祖本纪》语),汉军几十万人被赶入睢水溺死。
项羽立即派兵“围汉王三匝”(《史记》语),真是里三层外三层。刘邦百般厮杀仍然冲不破楚军的包围,眼看就要小命不保。碰巧此时,神奇出现了。
《资治通鉴》载:
正好大风从西北方向吹起,折木发屋,飞沙走石,天昏地暗,直向楚军刮去,楚军大乱,围散,刘邦带着数十骑,突围而去。
这真是神风,早不吹,晚不吹,正好项羽围住刘邦的时候吹;这真是怪风,东不刮,南不刮,专门从西北方向刮来,刮散了楚兵的重围。这风真神真怪,怎么只刮散了楚兵,让楚兵看不清方向,而让刘邦得路而出呢?
明·甄伟《西汉开国演义》:
(刘邦被)楚兵围绕三匝,如铁桶一般。汉王回视随身士卒,止(只)数百骑。渐近黄昏,叹曰:“吾必死于此矣!虽腾空亦不能出此重围也!”
正在危急之际,忽见狂风大作,飞砂走石,自东南而来,黑雾弥空,黄尘四塞,周围楚兵皆掩面站立不住,惊惶迷乱,四散奔走。汉王见马头前隐隐有白光引路,遂策马前进。行二十里,风色渐息……
刘邦就这样脱围而去,我们只能违心地说:天意。
而今的西北一带,春夏之交经常出现这种自然现象,人称“沙尘暴”,大风到处,黑气弥漫,土味呛人,咫尺之间不见光亮,睁不开眼,吸不了气,开不了口。
刘邦是不是也遇到了这种沙尘暴?
这场沙尘暴刮得正是时候,救了刘邦一命,使得更多的人相信,刘邦才是真命天子,有神的护佑。
神风救了刘邦,但神也要了刘邦的命。关于自己的神奇传说,开始的时候,刘邦可能只是一笑置之而已。
而到了后来,他对此真的信以为真,可能还对此入了迷。以至于相信神会护佑自己,讳疾忌医,最终送了自己的小命。
刘邦五十三岁就死了,就是因为他太相信这类奇迹,乃至讳疾忌医!
刘邦虽然当上了皇帝,但是为了消灭异姓王,几乎年年征战!在他临死之前的那一年,征讨英布被冷箭射伤,回家途中,病情加重,《史记》说“病甚”!
古代汉语之中,“疾”和“病”区别较为明显:“疾”指“小病”,“病”指“重病”。“病甚”就是“重病”、“病危”之意!
《史记·高祖本纪》载:
吕后专门求人请来良医。良医入见刘邦,给刘邦看病,刘邦问医生病情。良医说:“皇上之病不难治,只要精心料理,按时服药,可保无虞!”
刘邦却骂开了:“我本来是一个布衣百姓,手提三尺宝剑斩蛇起义,而今夺取天下,这难道不是天命吗?我的性命在天,即使扁鹊在世,又有什么作用?”
刘邦拒绝良医给他治病,赏赐良医五十斤黄金而送出宫门。
这便是刘邦的浪漫!
刘邦有病不治,宁信天命不信医,不久病死。
刘邦迷信天命到了有病不治,有药不吃,听凭上天安排的程度,也算虔诚到家了。天命要了人命:刘邦就是这样一个一生都笼罩在神秘色彩中的平常人。
后人对此,多有评论。
明代·李贽《史纲评要·卷四·后秦纪》说:
吕后望气,老妪哭蛇,英雄欺人耳!
葛剑雄《泱泱汉风》说:
就拿刘邦来说,汉朝的史官记载了他很多得天命的征兆和事迹,实际上都经不起深究……说他左腿上有72颗黑痣,就更玄了,因为当时不兴在公共场所穿三角裤或裸体,除了他的父母妻妾,谁能看到这些痣并数一下究竟有几点?
这可算是妙语,似乎要认真考究了。
关于刘邦的这一系列神话,自然不是科学的说法,只不过反映出古人的一种文化观念而已,可是这对于鼓舞刘邦的斗志,树立他的信心,无疑发挥出了极大的作用。
在后来刘邦争雄的过程中,对于巩固他的地位,更是发挥了不少作用。以至于刘邦浪漫得宁信神而不信医,因此送了卿卿我我的小命,真是可笑可叹!
这种神话可说是中国民间文化之一,从古至今,一直缠着中国人的心。刘邦这只狡猾的狐狸借助神话,得到了百姓将领的支持,自己也获得了自信的资本……
打造关系网,增强凝聚力
一只狐狸失足掉进了井里,无论如何挣扎也出不去。
一只山羊口渴了,来到井边,看见狐狸在井下,便问井水好喝不好喝。
狐狸说:“这是天下第一好泉,清凉爽口,快下来一起痛饮。”
山羊信以为真,不假思索跳了下去。咕咚咕咚痛饮之后,山羊不得不与狐狸一起商议如何出去。
狐狸说:“我有一个好办法:你把前脚扒在井墙上,再把角竖直了,我从你后背跳上去,然后我再把你拉上去,不就行了!”
山羊同意了。狐狸踩着山羊的后脚,跳到山羊的背上,再从角上用力一跳,跳出了井口。
狐狸上去之后,哈哈大笑,山羊在井里大吼大叫,狐狸很快溜走了……
井成为了狐狸的陷阱,也是因为井,狐狸才骗得山羊跳下来喝水,自己才得以逃出这个陷阱。弱势的狐狸能在优胜劣汰的世界中生存下来,因为他不仅依靠自身能力,还懂得利用身边的一切资源。
一个小小的亭长算不了什么,可是刘邦当上了这样的亭长,居然自在得很,他更能干自己愿意干的事情了。他因此与官府攀上了关系,营造了一个广阔的关系网。
亭长这个职位只不过为官府跑跑龙套而已,大多数时间里无所事事。刘邦仍然四处吹牛,四处游逛,有人把他当成无赖,有人却把他当成了宝贝。吕公把一个如花似玉的女儿嫁给了他,用时下的话来说,真是一枝鲜花插在牛屎上。刘邦刚和吕雉洞房花烛,夫妻恩爱,在家缠绵数日,就回到了泗水亭去做他的亭长。
刘邦耐不住寂寞,又勾搭上了一个曹氏女人。男有情,女有意,两人成了露水“夫妻”。曹氏居然比吕雉怀孕还早,后来生下了长子刘肥!这个刘肥就是后来的齐王。
不能说刘邦不喜欢吕雉,但是吕雉不过是个女人,曹氏也是个女人,在刘邦的身上,谈不上什么爱,也不知道什么是爱,在他的眼里,爱与肉欲就是那么一回事儿,只要自己喜欢,只要自己快乐,他才不管那么多。与大多数农民一样,天黑上床睡觉,天明出门干活,日出而作,日没而歇,他被完完全全地淹没在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里。
刘邦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他和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一模一样,看不出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从他的左邻右舍中,就可能找到一个个和刘邦一样的人。刘邦性格上的这种大众化特征,最根本的特点就是与环境相一致。
他为什么不去追求更高的生活目标呢?
人们知道这样一句名言,叫做“刘邦从来不读书”!
刘邦的文化水平低下,他不可能从所见所闻之外获取更多的信息,他的眼光最先盯在社会现实的荣辱毁誉之上,他最先看到的是功利。刘邦缺乏足够的自我意识,干事情往往情绪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跟着感觉走”。他兄弟四人,时时注意着协调,并且还有一个跟他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卢绾,他的大哥们儿、小哥们儿,他能够和他们一团和气。他之所以很善于听高人的意见,与这些经历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不管怎么说,当上了泗水亭长这个职位,既可以吃点小小的俸禄,又可以干一些自己愿意干的事,刘邦这样的人,自然喜欢干这样的差事。虽然是一位小小的亭长,但是,他因此可以结识更多的人士,特别是县衙里的那些县吏。这期间,刘邦与萧何、曹参、夏侯婴、任敖等人更是打得火热。而且,这些人还甘愿替他背黑锅,为他两肋插刀。
夏侯婴与刘邦关系很好,经常到泗水亭和刘邦一起饮酒。
一次,刘邦与夏侯婴饮酒之后戏耍。由于刘邦做事情的随意性很大,戏耍居然也不知轻重,出手打伤了夏侯婴。有人将此事告到了县衙。县令正好报一下刘邦“夺妻之恨”。按照秦法规定,差官伤人,应该重罚。刘邦被传到了县衙,县令升堂,审理此案。
县令问跪在堂下的刘邦:“刘邦,你怎么将夏侯婴打伤,从实招来!”
刘邦一口否定说:“回大人话,夏侯婴昨天的确在小人那里喝过酒,但是从未发生打架斗殴之事,请大人详查。”
县令传令:“传夏侯婴堂下问话!”
夏侯婴被传了进来,头上带伤,跪在堂下等侯县令问话。
县令问:“夏侯婴,刘邦是如何将你打伤的,从实说来!”
县令的确是有意为难刘邦,否则,怎么使用这种带有前提的问话呢?
夏侯婴也一口否定:“回大人话,我昨夜酒醉后撞在树上受伤,不是刘邦打的。”
县令知道夏侯婴替刘邦开脱,但又苦无证据,只得迁怒夏侯婴,把他“掠笞数百”(《史记·樊郦滕灌列传》语),关了一年多。
夏侯婴为刘邦受过,可见他与夏侯婴交往之深。刘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