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服药3剂,咳嗽次数及幅度均大减,继服4剂,诸证俱解而愈。
9.燥痰在肺,不予凉润,反以清肺化痰,肺阴因损,咳嗽难愈
耿××,男,38岁。
4个多月来,咳嗽少痰,有时连续数十声方得暂时停止,停止半小时后又连续咳嗽数分钟,夜间经常因咳嗽难于睡眠片刻。为此曾数次住院检查治疗,虽经x线拍片,B超,cT检查数次迄未阳性发现,但药效始终未见。审其除阵发性剧烈咳嗽之外,并见咽喉不利,口咽干而喜饮,舌苔薄白质嫩红,脉弱而缓。因思病久者尤当审脉,脉弱而缓者,肺虚也;虚火相兼而成火逆上气之势,故阵阵剧咳也。仲景《金匮要略》云:“火逆上气,咽喉不利,止逆下气者,麦门冬汤主之”。《金匮编注》云:“此阴火上逆也。真阴之虚,阴火上逆刑金,为火逆上气,咽喉不利,惟当壮水之主,以镇阳火。”再检视所用药铒。云:除博利康尼喷雾吸人有几秒钟的症状缓解而后加剧外,西药遍试均无效果。中药清热化痰、温肺化饮不但不效反见加重,即使养阴泻火亦功效不显。又思阴虚火旺者当养阴而效,而其不效者何也?脉数者热也,而本证脉不见数,反见弱而缓,弱而缓乃气阴不足而无火也,且燥痰阻肺,故但用养阴泻火不效也。治拟加减麦门冬汤:麦冬10克,沙参10克,半夏10克,紫菀10克,桑皮10克,甘草10克,百部15克,竹叶10克,炙杷叶10克。
服药4剂,咳嗽骤减,继服4剂,愈。
10.但治肺咳,不知五脏,久治不效
郑××,男,成。
咳嗽3个多月。医诊急性支气管炎。先以西药治疗1个多月不效,后又配合中药止咳化痰等亦不效。细审其证,咳嗽尤甚于早晨,且咳痰不多,口苦口干,烦躁易怒,大便干燥,舌质红,苔黄,脉弦数。综合脉证,早晨者,肝胆之时也,且脉见弦数,亦属肝火;大便秘结者,胃与大肠实火也。肝胃实火,上烁肺金,肺失肃降,则咳嗽也。治以清泻肝火。处方:当归10克,川芎10克,大黄4克,栀子10克,羌活6克,防风6克,青黛4克。
服药2剂,咳减六七,继服2剂,愈。
某医云:咳本在肺,为何以泻青丸法治之?答曰:《素问·咳论》曰:“黄帝问曰:肺之令人咳,何也?岐伯对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肝咳之状,咳则两胁下痛,甚则不可以转,转则两肱下满。”今证见脉弦数,且烦躁易怒,故为肝咳也。肝咳者,当调肝为主,今肝火为主,故当以泻肝火之法治之。
慢性支气管炎
1.肺肾俱虚,水泛为痰,但从治肺,不予补肾,久咳不除
周××,男,40岁。两年多以前,在感冒之后发现咳嗽,经用西药治疗半年多不效,于是改用中成药进行治疗,治疗近8个月,仍然时好时坏,医生多次劝他休息,但因讲课任务太重,一直不能休息。最近七八个月来,常因咳嗽影响讲课,有时一开始讲课即连续咳嗽二三十声,停止后,再讲课十几分钟,又连续咳嗽十几声,平均每节课少则咳嗽两次,多则四五次。为此不得已,又连续服药近60剂,但至今仍然不见改善。询其咳嗽之状,云:干咳少痰,常常咳嗽二三十声才能停止,它无所若。察其舌苔薄白,脉濡缓。再察前医所处之方,有以养阴润肺者,有以化痰止咳者。有寒者,有热者,然效均不著。因思《景岳全书·咳嗽》云:“外邪证多有误认为劳伤而遂成真劳者,此必其人气体柔弱,而医家望之已有成心,故见其发热遂认为火,见其咳嗽遂认为劳,不明表里率用滋阴降火等剂,不知寒邪既已在表凉药不宜妄投,若外既有寒而内又得寒,则表里合邪,必致邪留不解,延绵日甚……但以金水六君煎不数剂而可愈矣。”又说:“治肺肾虚寒水泛为痰或年迈阴虚血气不足,外受风寒咳呕恶多痰喘急等证神效。”此证虽无呕恶多痰喘急之苦,然其久咳已及于肾,故宗之。处方:半夏10克,陈皮10克,茯苓10克,甘草10克,熟地10克,当归10克。
服药4剂咳嗽大减,继服20剂,愈。
2.虚实并见,寒热并存,不判比例,难用药铒
尝治患者郝×x,男,37岁。5年前,感冒以后即经常咳嗽,经中、西药治疗一直没有明显效果。3牮前,因工作比较劳累,日渐感到气短乏力,某院检查治疗后,确诊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纤维空洞性肺结核,肺源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心肌劳损。住院治疗一年多,不见改善而出院。出院后,又请中医治疗一年多,亦未发现明显效果。审其除咳嗽微喘,气短乏力,心悸心烦外,并见其消瘦乏神,面色.青紫,口唇、舌均发绀,浮肿,手、臂、腿、足亦紫暗浮肿,手指呈杵状,指、趾厥冷,舌苔黄白厚腻,脉虚大弦数。按其胃脘硬满不适,深按则气短难于忍耐。思之再三,难于措手。不得已,乃求教于前医所处之方及其服药后之疗效得失,患者乃举其要者40余尽陈之,云:射干麻黄、小青龙加减方药后不但咳喘不减,反见口干舌燥,心悸烦乱;定喘、苏子降气大都半剂有效,再药则诸证加剧;生脉散加味大都前一剂有效,再剂腹满气短则加;人参蛤蚧、金匮肾气药后诸证不减。亦不增加,如此等等。再思历代医学大家医案,难治之疾尤重脉象。因云:脉大者,虚也,病进也;虚大者,气血俱虚也,气阴俱虚也;弦者,肝胆也,伏饮也,寒也;数者,热也,无发热而脉数者亦阳虚也。脉证相参,乃阴阳俱虚,寒饮内伏。久郁化热,肝邪凌肺,五脏俱病之候也。此病补之难功,泻之难效,非重视补泻之比例难效。因处黄芪鳖甲散加减为剂。处方:黄芪15克,地骨皮10克,紫菀10克,人参10克,茯苓10克,柴胡10克,半夏10克,知母10克,生地10克,白芍10克,麦冬10克,肉桂10克,甘草10克。
服药6剂,咳喘气短,浮肿尿少,神疲乏力俱减,食纳大增,全身紫暗之色亦稍变浅,患者因感到此方有效,求某医抄方再与7剂服之。医云:人参补力太大,喘证不可服,应予党参;肉桂大辛大热,舌苔黄厚有热者不可服,应去之。乃将上方去人参、肉桂,加党参服之。药进7剂,诸证加剧,再邀余诊。处方仍宗原方6剂服之。药进40剂,诸证消退七八,再以原方继服2月,果安。
3。心下痞坚,喘满支饮,不消其痞,但治其喘,喘证
曾治患者贺××,男,45岁。10年前,感冒后一直咳喘不止,近4年来,咳喘日渐加重。为此,不得不住院治疗近一年多,诊为慢性支气管炎合并感染、支气管扩张,肺气肿、肺心病、心肌劳损、慢性胃炎、十二指肠炎、胆石症。好转出院。出院后,诸证又见加重,虽予中、西药近一年亦不见效。审之,除咳喘短气难于接续外,并见其全身均呈紫暗色,消瘦浮肿,心下痞满胀痛,饮食难入,稍进饮食则非但痞满胀痛更甚,亦且心悸气短更加严重,指趾厥冷而手心反热,舌苔黄白厚腻,脉沉紧数。综合脉证,思之:气血大衰,痰饮内伏,寒热并见。宜处予黄芪鳖甲散加减方(同前)。
药后诸证非但不减,反见加剧。又思仲景《金匮要略》曾云:“膈间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其脉沉紧,得之数十日,医吐下之不愈,木防己汤主之。虚者,即愈,实者三日复发,复与不愈者,宜木防己汤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主之。,’木防己汤者乃化中焦痞坚之方也,若喘满而痞坚较剧者当治痞而消喘,此前方不效者乃治上焦而未治中焦之故也。处方:防己10克,生石膏15克,肉桂10克,人参10克,半夏10克,陈皮10克,紫菀10克,葶苈子4克,茯苓6克,芒硝3克。
服药2剂,诸证稍减,继服20剂,喘而气短消失七八,食纳大增,痞坚稍减五六,继服50剂,诸证全失。
4.痰阻中焦,反治上焦,痰所不符,焉能取效
张××,男,55岁。感冒之后8个多月来,经常咳嗽,痰难咯出,有时连续咳嗽十几声才能停止。为此曾连续两次住院检查治疗。除西药外,仅只中药即服80多剂,但始终效果不显著。审视其证,除咳嗽痰多难于咯出外,并见心下痞坚不适,舌苔黄白,脉沉弦紧而数。检视诸方,多为宣肺化痰之品,有泻白者,有止嗽者,有金沸草者,有麻杏石甘者,种种不一。因思仲景《金匮要略》云:“膈间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其脉沉紧,得之数十日,木防己汤主之。”尤在泾《金匮要略心典》云:“不特碍其肺,抑且滞其胃矣,非木防己、桂枝,一苦一辛,行水气,散结气不得解。”中焦乃三焦之轮轴,中焦不得斡旋,则肺气不降,肾气不升,咳嗽不愈。前方之所以不效者乃未治中焦之疾耳。因拟木防己汤加味。处方:防己10克,桂枝10克,生石膏15克,人参10克,半夏10克,陈皮10克,紫菀10克,茯苓10克。
服药3剂,咳嗽大减,继服6剂,诸证消失,愈。
5.痰热阻肺,不佐温阳,阴霾难散
尤××,女,35岁。
咳嗽数年,近两个多月来加重。医始以西药治之不效,后又以中药止咳化痰,化饮止咳、清化痰热之剂仍不效。审其咳嗽阵阵而作,痰难咯出,且咽喉有阻塞感,舌苔黄白而腻,脉滑而数。因思滑数之脉者痰热阻肺也。治宜化痰清热。处方:制南星10克,半夏10克,橘红10克,杏仁10克,川贝母10克,瓜蒌15克,黄芩10克,枳壳10克。
服药3剂,寸效不见。因思热者寒之乃千古不移之真理,然其不效者何也?久用抗生素亦不效,又何也?又思痰饮者阴物也,阴物者非阳光不能散,正如仲景《金匮要略》所云:“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前之用化痰不愈者,乃未佐用温散之味所致也。因拟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