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史学家认为古时奥特拉人和格岭伽人曾先后在这地区建立过王国,因而得
名。奥特拉人建的王国叫奥特拉国,奥特拉一词逐渐讹为乌里萨即奥里萨。
后来格岭伽人又在这里建立王国,名为格岭伽国,即历史上有名的羯陵伽国,
格岭伽国分两个部分,南部叫蒂利岭伽,北部叫乌特伽尔。格岭伽和乌特伽
尔都是梵文词。佛典里称奥里萨为“乌伽尔”或“原始民族国”,从语音上
看,乌伽尔交际上是乌特伽尔的简化形式,意思仍是北部,即北格岭伽。现
在的奥里萨人仍喜欢称自己为乌特伽尔人或奥特拉人。
古时奥里萨邦有三个名称,即奥特拉、乌特伽尔和格岭伽(即羯陵伽)。
史学家认为古时奥特拉人和格岭伽人曾先后在这地区建立过王国,因而得
名。奥特拉人建的王国叫奥特拉国,奥特拉一词逐渐讹为乌里萨即奥里萨。
后来格岭伽人又在这里建立王国,名为格岭伽国,即历史上有名的羯陵伽国,
格岭伽国分两个部分,南部叫蒂利岭伽,北部叫乌特伽尔。格岭伽和乌特伽
尔都是梵文词。佛典里称奥里萨为“乌伽尔”或“原始民族国”,从语音上
看,乌伽尔交际上是乌特伽尔的简化形式,意思仍是北部,即北格岭伽。现
在的奥里萨人仍喜欢称自己为乌特伽尔人或奥特拉人。
该邦气候炎热,绿林蔽野,花果俱繁。该邦以农业为主,全邦
90%以上
的人口从事农业,盛产水稻、小麦、高粱、油菜、黄麻、粟类、甘蔗等。奥
里萨邦自然资源丰富,是森林和矿物之库。矿产丰富,主要有铁、锰、铬、
石墨、煤和石灰石等。其中铁的储藏量最为丰富。主要工业有纺织、水泥、
钢铁、造纸、制糖和化肥工业等。
奥里萨邦交通不便,铁路、公路甚少,每逢雨季,许多地区往往同外界
断绝。
(六)梅加拉亚邦
梅加拉亚邦原属阿萨姆邦,1970年
4月
2日从阿萨姆邦划分出来,成为
独立的新邦。面积
2。2万多平方公里。人口
177万(1991年)。
梅加拉亚邦位于西隆高原,最高部分为西隆毕戈,神话传说,古代有个
名叫西隆的神仙,曾在这里住过,因而得名。整个梅加拉亚邦为群山环绕,
统称西隆高原,处于布拉马普特拉河套南部,同卡斯山、柬迪雅山、迦洛山、
米格尔山等山脉连成一体,最高处海拔
5000英尺以上。东部是斜坡,有许多
起伏不平的山峦。发源于西藏的雅鲁藏布江(在印度境内称布拉马普特拉河)
经阿萨姆流到这里,再向孟加拉湾流去。东南季风从布拉马普特拉河套吹进
山区,被西隆山所阻,随季风飞来的云彩便长期飘浮在这里,故取名为梅加
拉亚。“梅加”即云雾,“拉亚”即地方,意思是“云雾聚积的地方”。
当地雨量很大,气候潮湿。尤其是乞拉朋齐附近有个叫袍森拉姆的地方,
那里年降雨量占世界第一位。
梅加拉亚邦以农业为主,主要产水稻、小麦、玉米、黄麻、棉花、甘蔗。
主要工业有石油化工、水泥、木材加工业或食品加工业等,煤和石灰石的储
藏量很多。
西隆为该邦的首府,有小印度之称,而且风景之美难以形容,所以又有
“天堂”之称,在那里可看到印度古今文明的奇特结合。
(七)哈里亚纳邦
哈里亚纳是
1966年
10月
1日从旁遮普邦划出来的一个新邦。靠近德里,
总面积为
4。4万多平方公里。人口
1646万(1991年),是印度面积较小的
一个邦。
关于哈里亚纳这个名字的来历有几种说法。有的学者认为哈里亚纳是由
“哈里”和“扬”两个词构成,意思是“天之辇”,也就是毗湿奴神之辇。
哈里亚纳的某些人至今还认为古时候哈里亚纳这个地区是哈里(即毗湿奴
神)的乘骑。
还有人认为,古时候哈里亚纳地区一片葱绿,密林蔽野,因此得名,故
有“哈里阿兰若”之称。“哈里”即绿色,“阿兰若”即森林,合起来“哈
里阿兰若”就是绿林密布的地区。喜萨尔县人现在还认为,在古时候,哈里
亚纳是一片绿色的林海。
有“哈里阿兰若”之称。“哈里”即绿色,“阿兰若”即森林,合起来“哈
里阿兰若”就是绿林密布的地区。喜萨尔县人现在还认为,在古时候,哈里
亚纳是一片绿色的林海。
古时候,哈里亚纳地区比现在还大,除了今天的哈里亚纳邦外,还包括
今天的德里、北方邦的西部和拉贾斯坦邦的一部分地区。这一地区流行哈里
亚里语,它属印地语的一支。
哈里亚纳邦以农业为主,该邦的农业生产和旁遮普邦一样,富庶而较先
进。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小麦、大麦、甘蔗、棉花等。主要工业有机器制造、
水泥、制糖、纺织、造纸和铜器制造业等。矿藏资源主要有铁和石灰石等。
哈里亚纳邦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历史名城和文物古迹很多。
(八)古吉拉特邦
古吉拉特邦北靠拉贾斯坦邦,南接马哈拉施特拉邦,东邻中央邦。面积
18。7万平方公里。人口有
4130多万(1991年)。
关于“古吉拉特”一词的来历,说法不一。一种认为,“古吉拉特”是
由梵语“古尔贾尔”(瞿折罗)的变音“古贾尔”发展而来。另一种认为“古
贾尔”很可能是五世纪时随匈奴人一起入侵印度的一个名为“古贾尔”的民
族,他们分布在克什米尔和现在的古吉拉特一带,而其主要定居区是拉贾斯
坦。他们初入印度时是处于游动状态,所到之处都有一部分人留下来,并把
他们的居住区命名为“古贾尔”。现在的古吉拉特、古贾朗瓦拉、古贾尔康
以及西旁遮普一些城市名称的来历都同这个民族有关。据说现在北方邦的萨
哈兰普尔城
18世纪时也叫“古吉拉特”。公元
7世纪玄奘在印度时,西拉贾
斯坦还叫“瞿折罗”(古尔贾尔)。9世纪时,拉贾斯坦的北部和中部叫“古
尔贾尔特尔”。11世纪初,拉贾斯坦的部分地区仍叫“古贾尔”。由此推断,
古代的古尔贾尔比今天的古吉拉特邦面积要大。
古吉拉特邦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全部
75%人口在农村。农作物主要有
水稻、小麦、棉花、高粱和玉米等。该邦海岸线长,长达
960英里,占整个
印度海岸线的
1/3,因此盛产食盐,盐产量占全印度的
70%。主要工业有纺
织业、制盐业、水泥、化肥和机器制造业等。另外有相当规模的军工业。主
要矿产有原油、锰、石灰石等。
(九)旁遮普邦
旁遮普邦位于印度的西北部,面积为
5万多平方公里。人口有
2028多万
(1991年)。
旁遮普的意思是五条河流域地区。按照印地语的发音,旁遮普这个名字
应该为班贾布,即旁遮普。最早的时候,班贾布(旁遮普)叫班吉那德。阿
克巴大帝时,根据波斯语习惯,把梵文词“那德”改为波斯词“阿布”,于
是“班吉那德”就变成了“班贾布”,即旁遮普。
根据《梨俱吠陀》记载,原来的五条河是夏得德鲁河(今萨得鲁季河)、
维巴夏河(今沃亚斯河)、伊拉沃迪河(今拉威河)、金德拉帕迦河(今吉
那布河)、维德斯达河(今切勒姆河)。这五条河中,现在只有两条河仍在
旁遮普邦境内。
旁遮普是印度农业最发达的富邦之一,有“印度粮仓”之称。盛产小麦、
水稻和棉花等。主要工业有纺织业、丝绸业、自行车、化肥、制糖、面粉加
工业以及汽车业等。
(十)马哈拉施特拉邦
(十)马哈拉施特拉邦
有
30多万平
方公里。人口有
7983多万(1991年)。
关于“马哈拉施特拉”这个名称的来源有几种不同的说法。多数人认为,
古时候有些国王喜欢说自己的国家比其他国家大,比其他国家好,所以总在
国名前加上“马哈”(大)一词,以显示其威风。“马哈拉施特拉”就是根
据统治这里的第一个王朝拉施特拉古特的名字而来的。该王朝灭亡后,人们
便把该王朝统治的国家称为“马哈拉施特拉”。原来的“拉施特拉古特”一
词,后来演变成“拉特”或“拉德”,据说,这是公元
1500年以前的事。
还有一种意见认为,马哈拉施特拉是由“马哈”和“拉施特拉”两个词
组成的,“马哈”是指的马哈尔族;“拉施特拉”是指“地区”、“国家”,
马哈拉施特拉的意思就是马哈尔人居住的地方和国家。再有一种意见认为,
古代有个叫拉特的民族曾居住在这个地区,后来雅利安人从北方来,并把吠
陀文化和梵语带到这里,两个民族同化后,自称为马哈拉塔,即大拉塔族,
后来这个族建的王国就被叫成马哈拉特或马哈拉施特拉。
梵文和普拉格利特语中所说的马哈拉施特拉、马哈拉斯特里格、马哈拉
特、拉特、拉塔、拉蒂迦、拉斯蒂、拉斯特里格等等都是指这个地区当时的
王国而言。
马哈拉施特拉邦的历史文物和名胜古迹很多。该邦农业发达,主要农作
物有水稻。也盛产椰子、香蕉等。又是印度重要的工业邦之一,有很多大中
型企业,如自行车、水泥、化肥、造船业等。矿藏资源丰富,产煤、铁、锰、
铁矾土、硅砂、石云石、蓝晶石等。
(十一)孟加拉邦
盂加拉邦一般称西孟加拉,东接孟加拉国和阿萨姆邦,南濒浩淼的孟加
拉湾,西连奥里萨邦和比哈尔邦,北傍不丹和锡金。全邦面积
8。1万多平方
公里。人口有
6807万(1991年)。
据《往世书》记载,金德拉族国王巴利有五个儿子,分别叫恩格(安伽)、
温格、格岭伽(羯陵伽)、崩德拉和宋木赫。兄弟五人各自建立了自己的王
国。恩格王国在今天比哈尔邦东的乔塔那格尔普尔地区;格岭伽王国在今天
的奥里萨邦;其余的三个王国都在现在的孟加拉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