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尤-世界列国国情习俗丛书-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脚镯在这一时期已很流行。

11~16世纪,印度文化艺术受到穆斯林的影响。尤其到了莫卧儿时期,
其影响的程度达到了顶峰,致使印度原有的文化和莫卧儿文化高度融合,出
现了建筑、艺术、手工艺再度繁荣的局面。所有这些,在首饰业里也有充分
反映。花朵、孔雀、鱼、星辰等成了包括首饰在内的莫卧儿艺术主题图案。

在吸收外来文化影响的同时,印度首饰保留了印度河流域流传下来的主
要文化特征,形成了永恒的传统。今天印度首饰的制造艺术就是由此而来,
这种艺术既有传统发扬,又有新时代条件下艺术的更新,满足了人民新的追
求和爱好。今天的首饰,除了装饰作用外,还有很好的保值作用,尤其是金
首饰。为满足这两种需求,既生产保值作用的贵重首饰,又生产美化生活的
精美首饰。

如今,传统的艺术和古老的工艺已经远远不够了。人们除了喜欢传统的
形式外,还喜欢色彩绚丽的首饰,所谓“半真宝石”和新工艺开始在首饰业
中崭露头角。以半真宝石代替真宝石,做工精细,价格适宜的首饰,越来越
受到人们的欢迎。

首饰的材料也有所变化。过去认为不合时宜的白银、白色金属和合金,
如今也得到了广泛使用。

今天改造传统模式以适应新的市场,是首饰商和工匠的新潮流。通过不
断革新,与古今风格相结合的印度首饰已打入国际市场。正在出口美国、日
本、德国、西班牙、意大利、比利时、瑞士等国。出口量也呈上升趋势。

(四)发饰

印度人注重发饰,妇女更是如此。远在印度河文明时期,人们大多留有
长发,一般向后梳理,有些人也留短发。女子的头发梳好后,用发卡和发针
结牢,有的人把头发从中间分开,头发上插花。妇女也包头巾。据史书记载,
当时男女的头饰基本相同。到了吠陀时期,人们喜欢留长发,男女头上束有
发辫,名叫格巴尔德。姑娘头上梳四个辫子,然后再把它们扎在一起,头上
再戴上一种叫古里尔的发卡,把整个头发缠在一起。在史诗时期,有夫之妇
时兴发路(即把头发从中间分开)头上也梳辫子,大多一至三个。若丈夫已
出国,其妻只梳一个发辫,在发缝中间插蕃红花或涂朱红,在前额上要点吉
祥志。婆罗门一般让人理发,而刹帝利则时兴留长发。到了笈多王朝时期,
男人头上梳有发辫,然后用线或金丝结扎。有些人把头发从中间分开披至两
肩。当时的女子梳有发辫,或把梳好的辫子盘在头上。阿旃陀石窟的壁画上
就反映出当时的各种发型,壁画中有些女子的头发,从中间或偏右分开,前
额上的头发,或梳向后边,或向前卷曲,头上的辫子向后垂至脖子。发饰结
构的不同形式,反映了当时居民的兴趣和艺术的发展。公元 
7世纪,玄奘对
于印度人的发饰也有过描述:“男人留长发,妇女有不同的发型,发辫梳向
后边,辫上扎有香花,有些人在辫上系有小花环,这样既美观,又气味芳香;


婆罗门理发剃须,但刹帝利留有长须。随着时代的前进,人们的发型大有改
变。今天印度男子当然不再梳辫子,一般长短适宜。不过也有人的头发偏长。
锡克教徒则除外,他们终生不剃胡须,不理发,把头发梳好之后蛇型盘在头
顶上,然后用几米长的大头巾缠绕。印度女子梳辫子的并不很多,但儿童除
外,青年女子有留长发之俗,尤其当姑娘快到结婚年龄,非留长发不可,否
则会遭到家中老人或亲戚朋友的指责。一个女子头发不长,似有碍于找对象
结婚。事实上,也有不少女子,不论中年或老年,对头发的长短不再讲究,
大多不是很长。

婆罗门理发剃须,但刹帝利留有长须。随着时代的前进,人们的发型大有改
变。今天印度男子当然不再梳辫子,一般长短适宜。不过也有人的头发偏长。
锡克教徒则除外,他们终生不剃胡须,不理发,把头发梳好之后蛇型盘在头
顶上,然后用几米长的大头巾缠绕。印度女子梳辫子的并不很多,但儿童除
外,青年女子有留长发之俗,尤其当姑娘快到结婚年龄,非留长发不可,否
则会遭到家中老人或亲戚朋友的指责。一个女子头发不长,似有碍于找对象
结婚。事实上,也有不少女子,不论中年或老年,对头发的长短不再讲究,
大多不是很长。

吉祥志是印度妇女、小孩的一种装饰,其颜色不同,形状各异,在不同
情况下表示不同含意,但总的讲,它是喜庆、吉祥的象征。从前,吉祥志用
红色,是女子已婚的标志。未婚的姑娘或寡妇不能使用。今天情况发生了变
化,人们认为,在额头上点个红志非常时髦,因此,不管是印度教徒还是其
他教徒,已婚,还是未婚,甚至几岁的女孩,也都开始点红色吉祥志了,而
且也不只限于女性使用。但是一般寡妇无资格,也不敢在头上点红色吉祥志,
不过也有例外的。现在吉祥志的颜色也有变化,除红色外,还有黄色、紫色、
绿色、黑色等等,视衣着条件而定。若一个女子身着以红色为主的纱丽,她
就点个红志,其余类推。当然主要根据个人的爱好,并无一定之规。虽有黑
志,但比较少见。如有的小孩长得又白又胖,活泼可爱,人人喜欢,也许就
会故意给小孩的前额上点个黑志,主要是为减少其美丽程度,避免夭折。吉
祥志的形状除圆形外,还有三角形的、五角形的等等,根据个人的喜好而定。
吉祥志的做法也有变比。从前吉祥志是用几种颜料合成,贴在额上,今天有
许多现成各种颜色和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每逢喜庆活动,女子非点吉祥志
不可。平时有夫之妇也必点,否则,会受到家中老人和亲友的批评。

(六)迈何迪

在印度,你会发现不少妇女的手、脚等处画有红色的各种图案,当地人
叫它“迈何迪”。

迈何迪的历史悠久,自古有之。从前女子在结婚时才画,现在无论婚丧
嫁娶,还是节日庆典,总有不少女子喜欢在手上、脚上等处画上迈何迪。

迈何迪也是印度的一种传统艺术,从前只流行于北印度的局部地区,今
天,在印度的北方邦、比哈尔邦、孟加拉邦、哈里亚纳邦、古吉拉特邦、奥
里萨邦等地区甚至南印度有些地方也很流行。迈何迪随时可画,但随着季节
的变化和节日的不同而所画的图案有所区别。当然也有不少人根据自己的兴
趣和爱好而选择不同的图案。

迈何迪的原料简单,用一种树叶的汁液,涂在手心、手背、脚心、脚背、
以及手指甲和脚指甲上即可。人们还往往在这种汁液中加有少量的柠檬汁、
糖水、茶水,滴几滴煤油,有的还加有少量的香油等等,混有这些物质,目
的是为了增加光泽,更加鲜丽,而且不易退色。

随着历史的前进,这种迈何迪的艺术也在不断发展。今天,除了保持传
统的图案外,还出现了新的时髦图案。迈何迪除了表示吉祥、美丽外,还象
征着花、太阳、月亮、欢乐和忠贞的爱情等意思。

涂迈何迪既无种姓高低之分,也无贫富贵贱之别,凡有条件的,只要乐
意,都可以画。


二、饮食文化

二、饮食文化

印度虽然没有什么典型的饮食,不过他们比欧洲人更加喜欢吃大米、蔬
菜和调味品。北印度人觉得南印度人的食物难以下咽,而南印度人也不爱吃
北印度人的食物。有些人吃鱼、肉和蛋类;很多人宁愿饿死而不肯吃牛肉,
而另外一些人却没有这些禁忌。所有这些饮食习惯的形成并不是由于食物味
道的好坏,而主要是由于宗教信仰的原因。同时,由于地理条件各地千差万
别,饮食也千差万别,丰富多彩。

印度食物多种多样,早在印度河文明时期,人们就以小麦、大麦等为主
食,以肉类、鱼类、蛋类和各种水果等为副食,同时也种植蔬菜、瓜果和油
料作物。

在吠陀时期,除大量食用上述食物外,有烙饼、布洛塔、阿布巴、格冷
坡、耶瓦吉等比较讲究的食物。在《梨俱吠陀》中虽然没有提到大米,但在
后来的《阿闼婆吠陀》中提到了五种大米。有的史书还记载,当时有把牛奶
或芝麻同米饭混在一起的吃法。可见当时大米是人们的主要粮食之一。雅利
安人初到印度时,仍以狩猎为主,不善于农业,故吃肉较多。在《梨俱吠陀》
中提到“用马、牛、羊等肉向火神祭祀”的事情,直到吠陀后期,据《百道
梵书》中记载,还有“招待客人要杀一只羊或杀一头水牛”的风俗,以后随
着农业的不断发展,肉的重要性逐渐减少。虽然也有禁止食肉之俗,例如《百
道梵书》记载:“谁吃什么肉,死后他将变成什么,而最后被吃。”所以到
了后来,祭祀活动有所减少,食素者增多,食肉者减少。

在史诗时期,对于食素更加重视。例如毗湿摩向坚战强调指出:“一个
人要想美丽,长寿,力大无比,智慧聪明,记忆力强,那么他应该不杀生。”
这说明了食素的重要。后来佛教和耆那教也宣传净化食物,禁止食肉。著名
的阿育王(公元前 
3世纪)特地颁布了限制杀生的法律。他自己以身作则,
厨房里不做肉食。虽然法律规定如此,但实际上食肉者仍大有人在。在《本
生经》中就有吃鱼的记载,并且有了做干肉和储存肉的方法,干肉在当时是
很受欢迎的,不少人爱吃干肉。据有的史书记载,当时为了招待客人,肉是
必不可少的。至于粮食的种类也很多,在《利论》中除了提到小麦、大麦、
水稻以外,还提到了高斗(一种粗粮)、印度黍、菜豆等农作物,这些在当
时都普遍生产,已成为人们的主要食粮。

笈多王朝时,中国僧人法显提到:人们一般食素,大多数人以大米、小
麦、大麦等作为主要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