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暗访淮河-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路桥上,环保专家和群众一起目睹了洪水团过桥:鱼虾等水生物急速夺命奔逃,一尺多长的鱼跳到岸上逃生。污水的先头浅黑带亮,深沉中透出杀机;中间是黄绿色,表面水藻眼睁睁长出一层;最后污浊的“大部队”,满河道浩浩荡荡走了近两天(采访后污水还在推进,全程共9天左右)。胡局长说,这几天来了很多记者,很多人拍了大片死鱼照片。“现在污水大部队已到三河闸,正往入江水道里走。”  
  在盱眙环保局里等我们的还有监测站的袁站长,一个健壮的中年女士。她打开电脑,给我们解释说:“这次污水指标特别高,氨氮尤其突出。平时洪泽湖水体只是0。1到0。5,这次是6。1。”  
  我出行前接到蚌埠环保局杨局长的材料:据安徽省环保部门监测,仅沙颍河下泄污水形成的巨大污水团包含的主要污染物接近安徽省2003年全年排放量,污染总量3。8亿吨,COD(化学需氧量)12万吨,氨氮2万多吨。涡河又注入1。6亿吨污水。蚌埠市环保局局长杨军华告诉我:蚌埠环保部门测定分析,这次巨大污水团“先头部队”以生活污水为主,氨氮严重超标,中、后段工业污水居多,COD、高锰酸盐大幅度超标。21日起,蚌埠等沿淮城市淮河取水泵被迫停车。以茨淮新河为水源地的阜阳二水厂,停产到10月份以后,仍无法恢复。  
  为了加快污水流速,蚌埠闸加大流量,每秒由平时的500立方米,加大到3100多立方米,推动污染水团迅速下移。  
  这原本是不该发生的“历史之最”:一是2003年特大洪水冲刷过整个流域,现在又值江淮地区梅雨刚过,长时间丰水量减轻了污染积存;二是今年四五月份新闻媒体集中披露了淮河污染“反弹”现象,国家环保和有关部门采取极为严厉的措施打击沿淮污染源排污,莲花  
  味精、丰原生化等特大污染源企业一度停产,客观上减少了污染物积累;三是淮河水利委员会一直保持以淮河干流流量4∶1的比例下泄污水的方式“调度污水”,用工程措施防止污水集中下泄酿成事故,取得一定效果。但一场暴雨使污染的迅速积累向人们作了集中展示,    
  揭淮河10年治污之丑(2)    
  淮河治污十年效果如何也就昭然若揭了。  
  中午在环保局附近的小饭店里吃饭,环保局的人还在说污水。上了一盘南瓜,胡局长不敢吃,说是污染水浇死的。倒是没有洗干净的大龙虾,一桌人吃了3脸盆。据说龙虾现在是盱眙县最有特色的物产了。  
  下午,我们就近到了明祖陵镇的洪泽湖大堤上。这个镇有一个明太祖朱元璋的衣冠冢,因而得名。我们到时污水先头已过,在洪泽湖堤上极目远眺,只见昔日清澈的洪泽湖昏黄一片。有几个中老年养殖户在河堤的草棚里吃饭。听说采访污染,妇女们大骂安徽人,说都是安徽人放下的污水,祸害洪泽湖周边和下游的人。两名男子名叫王慎发、黄玉春,话不多,挺实在。他们说,一亩养殖水面,买蟹苗鱼苗,以及雇工、承包费,一户投入都要七八万,大多数是靠贷款。黄玉春去年遇上污水赔了8万多,今年又要赔进去。“赔多了,只有像赌博一样押下一桩。去年盼今年,今年想下年。我们这些没有文化、技术的人,只有靠这些水面生存了”。说着,两名男子都快要流出眼泪了。  
  湖上渔民王庆璋买来塑料桶、气泵把鱼、蟹搬到船上黄玉春说,他们22日晚发现了污水,一种绿藻眼睁睁就长出来了,把湖水弄得像纸浆一样。鱼、蟹见水就死。他的虾笼里有些活虾,准备去集市上卖。本放在水底,拎起来全都死了。死了的蟹,壳子都胀开了,沉到水底。  
  我们问有没有保险或环境污染补偿。一位老年妇女抢着回答:“哪里有!听说去年一亩赔偿了4块钱,还充上缴了。”王慎发更正说:“是9块钱,充上缴了。”他提示我们去灾情更重的老子山镇看看。  
  临行时,两位养殖农民依依不舍地和我们告别。也许,损失惨重的养殖户太需要关怀了,哪怕是陌生人的一声问候。  
  我们又绕行数十公里,去老子山镇。传说中春秋时老子在洪泽湖中的一座小山修炼,山附近的村镇就叫老子镇了。这里是淮河水流过湖的重要地点,污水在此更为集中。  
  车到湖岸边,一开门,一股死鱼味扑鼻而来,加上潮热的空气,我们的汗水立即流下来。我摆弄相机时,汗水就流到眼睛里。  
  湖上捞死河蚌、螺蛳的老人湖岸边有几名老头老太太,用小木船捞水底的螺蛳、河蚌。还有一些船只,我们登上其中一艘,不大的船上全是塑料箱子和桶。船主王庆璋说,污水来了,他看到水中没有活的东西,就买了这些桶、箱子,还有一个气泵,用于养些还活着的鱼、虾。“不能绝了种啊”,他哀伤地说。  
  人们的情绪都很低落,特别是损失较大的人,几乎不愿意吐一个字。隔壁船上66岁的周广来老汉过来,把双手、腿伸过来给我们看,上面像害过严重的癣病一样,蜕了一层皮。“没想到这次水这么厉害,长这么大没有见过。”  
  毛泽东“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口号被刻在石碑上从洪泽湖上看到淮河什么?这次污水流轻而易举地让我们看到河与湖的关系,看到上下游的关系。这次水养殖业直接损失肯定非常惨重。  
  我们没有找到直接的统计,盱眙县负责人有个说法:全县在养水产价值6亿元,这次至少损失一半。但是,生态损失,沿淮、沿湖及湖以下的长江、大海的损失,流域居民健康的损失,无法估算。洪泽湖因黄河夺淮成地上湖,湖底比蚌埠淮河底高出2米。据说,与淮安城的镇淮塔持平。镇淮塔高为11米。  
  我沿洪泽湖周边走了几十公里,看到这个苏北地上湖烟波浩渺,风景优美。湖堤绿树参差,层叠有致。开车的经师傅告诉我们:过去湖堤决口后,就在决口处围堰再补起来。洪泽湖的湖堤九曲十八弯,就是因为补得太多形成的。经师傅在分社开车多年,送过很多记者采访洪泽湖,他的说法也许有一定的依据。  
  我们在距洪泽县城不远的湖堤上还专门去看了朱元璋洪泽碑。据说这个碑原为朱元璋书写的,后被铲除,重新刻上毛泽东手书“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碑高约3米,石料较粗糙,不像是朱元璋时期的碑石。但在远离淮河干流的地方,人们刻上毛泽东这句名言,反映了下游人民期盼淮河变清的殷切心理。    
  寻访入海口    
  黄河夺淮的最大恶果就是使中国第三大河流淮河丧失自己的入海口。1951年11月开工,仅用6个月建成的169公里的苏北灌溉总渠,底宽60—80米,为一条全新人工入海通道,后演变为以灌溉为主的工程。本世纪初兴修了人工入海道,与苏北灌溉总渠并行,呈三堤二河,规模相当。刚竣工约1年,总投资30多亿元,由洪泽湖东直入大海。另整修了一条淮沭河,发生大洪涝时引水北上入海“曲线救淮”。  
  淮河入海咽喉三河闸淮河日常主要出水道还是由三河闸入高邮湖而后进长江。此处离老子山不远,但要绕道盱眙县城附近,才有公路。我们结束老子山采访后,立即奔赴三河闸。三河闸如洪泽的咽喉,地图上只见一条细线,但我们到河堤上一看,还是非常壮观:河面宽阔,对面护坡远看是一幅漂亮的几何图画。  
  河面上横亘一座数十孔闸门的长闸,由于水面太宽,闸门显得修长。  
  只是闸顶装饰像农家红瓦白墙房,显得有些土气。  
  我们站在三河闸,感觉还是非常雄伟。闸上是浩渺无际的洪泽湖,只因污水刚过,水色发黄。闸口处,还见污水团中繁殖的绿色水藻,滞留在水湾中。闸下河面比干流的淮河要宽一些,只见极少数小舟,还停靠在岸边。  
  哀苦无告的梅宋华,送丈夫到岸上取水、买药我们走到一个坐着老年妇女的小舟边,询问有关情况。妇女一脸哀苦,说名叫梅宋华,和丈夫一起以船为生,平时都在入江水道上捕鱼捞虾,只是这几日污水来了,他们无水可吃,还用了河里的水,导致头晕、腹胀。只好停在这里。丈夫则去岸上买药去了。“除了河,我们没有取水的地方,就是知道污染了,也只能这样。只不过不知道这次污染这么厉害。”梅宋华的小船里什么东西都没有,只放一个盛水的塑料桶。  
  就在三河闸头的岸上,还有几个卖死鱼的农民。见天色已晚,死鱼无人问津,也就散了。另一家四口人在整理渔网,并没有理会我们。  
  这家人老两口带上一对中年夫妇。我们走过去拍了一些照片,他们仍一言不发。问及污染水情况,30多岁的高福林让我们看了他的手和脚。边上一位告诉我们,污水过洪泽湖,已经稀释过了,大家觉得没什么。下水时没有注意,结果皮薄处全都溃烂了。所以他们家把渔网拉到岸上,不再下水了。  
  高福林溃烂的手我们在盱眙县、洪泽县都了解到,污水团到来时,湖水呈劣五类。  
  但在数十亿立方米水量稀释后,仍有如此“威力”,让人不可思议。  
  我们在三河闸边还闻到一股来自厂房里的恶臭味。公路上的人指给我们看,约一公里处有一个农民院落式的企业,气味就是那里散发出来的。闸边有一条小河,流出的是红色的水。要我们看,这味、这水,不可能是“达标”的。借用杜牧的一句诗“改造”一下:纵使下游再下游,也应无计避污流!  
  淮河过三河闸后进入高邮湖。高邮湖661平方公里,水量约7—8亿立方米,是南水北调东线的重要输水线。正常情况下,淮河及沂、沭、泗南下污染水体经洪泽湖、白马湖大水量稀释和自然净化后,对高邮湖影响相对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