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登尼亚登上了好几座山峰——有特莱芬山、戈莱德弗尔山、卡奈德留林山,
还有莫尔希亚伯德里斯山。这些远征大都需要先进行一番骑车、乘火车或搭
公共汽车的辗转旅行,继而步行,然后才开始攀登。所有这些都是按能赶上
回去的火车或公共汽车来安排时间的。当图林一家第二次登上斯诺登山时,
不巧遇到茫茫浓雾,因为旅店不开门,结果只好在餐馆里硬梆梆的椅子上过
夜。在上莫尔文山的路上,他们还遇到了威尔弗雷德·诺伊斯,那时他还是
个小伙子,在他父亲和兄弟前面大踏步地向山脊方向前进。后来当诺伊斯先
生成为一位著名的登山运动员时,图林谈论说,唯有那一次我们的登山路线
比诺依斯先生走的路线更艰难。
在下一个学期,另一位教师称图林为“一个敏锐而有能力的数学家,”
还说他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令人喜爱的孩子,思想丰富、目光敏锐。”由于
在前一学期受到了告诫,他开始有所改进,但教师们仍然强调他不够整洁。
霍恩斯比·赖特先生对他自然科学的学习情况提出了批评:“他的实际工作
方法在目前是很难使人满意的。”为了通过考试他仍旧依靠一种特别的临阵
磨枪的办法。
奥汉伦先生似乎带着一种超然态度留意着图林——先得到一个很糟糕的
期中成绩报告单,继而在期末考试中又名列前茅。有一次,当这种事情发生
后,奥汉伦先生看到正在走廊里的图林就喊道:“好啊!图林,这下你又把
他们打败了。”他在图林的成绩报告单上写道:“他考得非常出色,使很多
人困惑不解……他很有头脑而且富于想象力。”他还看到图林在个人外表方
面也有了改进的迹象。在1927年米迦勒节的那个学期末他写道:“毫无疑问,
他有时的确十分让人恼火:到现在他总该知道我可不喜欢看到他在没有防护
的窗台上点上两根蜡烛,借着随风摇曳的火苗煮什么“巫婆的酿酒”。不过,
他总是表现得很快活,同时勿庸置疑,他也变得更加刻苦,比如在身体锻炼
方面。我对他还是充满信心的。”至于“巫婆的酿酒”,唯一使图林感到遗
憾的是奥汉伦先生未能看到实验的高潮:经烛焰的高温加热而产生的蒸气点
着之后出现艳丽夺目的火焰。
这还不是让舍监感到吃惊的唯一事例。一个星期天,奥汉伦先生从学校
的小教堂回来时,发现楼梯的墙上用绳子吊着一个重锤。原来图林在去教堂
之前把它装了上去并让它摆动起来,他希望根据重锤在一上午的时间内摆动
方向的变化来证明地球的自转。虽说这个实验主要是出自科学上的兴趣,但
很可能还包含着一个顽皮的愿望:试试自己究竟可以闹到何种地步而又不至
于破坏纪律。
1927年圣诞节期间,15岁半的图林就爱因斯坦有关相对论的一本著作为
母亲写了一篇内容概要,以帮助她理解这方面的问题。他的母亲一直保存着
这份写得相当潦草的概要。它表明,图林惊人地熟悉其他科学家和数学家的
… Page 8…
著作。无疑,这要归结于他在高等数学中的漫游和探讨。而他这种做法正如
他的教师们所说,已经到影响自己基础功课的程度。甚至在那种年龄,图林
的独立思考能力就已明显地表现出来:“你会注意到这些结果正是第12章的
结果。我的表述与该书相当不同,因为我认为用这种方法,这本书看起来就
不会那么 ‘不可思议’。”他尽力做到“对娇弱的羊羔和风细雨”,利用在
括号内加说明的办法让母亲更容易理解这些问题。第6章的一条注解是这样
写的:“相对的,相对地,等等字眼并不是在比例的意义上使用的。或许用
‘由……系统来测量的’代替‘相对于……的’会使它的意思更清楚。”为
了鼓励母亲读这个概要,他在第8、9章的简介里加上了自己的看法:“安排
得非常简单。”图林认为爱因斯坦的一个证明过于复杂,他写道:“但我有
一种证法,它可以直接导出第17章的结果,如果你愿意的话,还可以导出洛
伦兹变换公式。”他又说:“现在读第17章吧,它会使你特别感兴趣。”他
建议只把第15章通读一下(因为这章不需要非常仔细地阅读)并让妈妈考虑
一下什么使自己感兴趣。
学校的成绩报告单使图林的父母联想到潮汐——它表现出某种进步和退
步的节律。退步给他们的印象尤为深刻。父亲定下一条规矩:不许在早餐时
打开图林的成绩单,要一直等到他读完泰晤士报,抽完一两斗烟,提足了精
神才能面对这个单子。图林的意见是:“爸爸应该看看其他一些孩子的成绩
单”,“爸爸总希望学校的成绩报告单写得像晚宴后的演说那样好。”
1928年,又到颁发中学毕业证书的时候了,在学校的教员公共休息室
里,文科教师与数理科教师之间发生了激烈争执。前者坚持认为:图林考试
不合格,而后者则抗议说不应该让图林留级。当时的校长博伊投票允许他在
一个学期后再考一次。为了帮他继续学下去,在这个学期中他父亲利用复活
节假期给他辅导英文,母亲给他辅导神学,同时请私人教师为他补习拉丁文。
但负责毕业班的本斯利先生(他称这个班为“Vermisorium”,意为毕业班的
证书)却许愿要是图林竟然能通过拉丁文考试,他就向任何一个图林点名的
慈善机构捐上一万亿英镑。不管怎么说,图林照例搞了一阵突击,结果7门
功课,包括拉丁文、英文和法文,全部合格 (当然,并没有哪个机构获得那
子虚乌有的一万亿英镑)。
这使奥汉伦先生高兴极了。他在表示祝贺的同时还挖苦了那些贬低图林
的人。
在图林获得这次成功后,情况开始有了起色,他变得爱交际,对人也更
友好了。大概就是在这个时期,他成了他们宿舍的“常任数学家”,常有其
他孩子请他帮助预备功课,这可能使他更加关心自己的伙伴,也更愿意交朋
友。图林对其他孩子的帮助可能就是奥汉伦先生说他具有无私品格的原因。
大概在十六七岁时,图林为了打赌进行各种花样的胡闹:一月中旬游过
约河,6月份参加军官训练营游行时不穿上衣却穿着大衣。还有谣传说他和
一个伙伴买卖冰激凌,直到舍监取缔这项活动为止。这些异端冒险表明他在
学校对学习以外的事情抱着一种轻松愉快无忧无虑的态度。
图林有一本平时锁起来的私人日记。可是不幸的是,一个男孩子不知出
于调皮还是出于其他动机把锁橇开,而且无法弥补地毁坏了这个本子,其中
可能记录了一些数学方面的研究。这种肆意胡为使我们丧失了可以从中追溯
图林早期成长过程的宝贵记录。这个损失使他极为痛心。
1929年夏天,图林通过高中毕业资格考试,尽管他当时把一个问题答得
… Page 9…
过多未能使整个答卷最佳而丢了分。第二年的考试他也通过了,这回他心不
在焉地把一张答卷连同草稿一齐拿走了。1929年12月,他参加了剑桥大学
奖学金考试,由于他只取得了获得奖学金资格而未获得奖学金,父亲决定让
他明年再试一次。图林在剑桥的空闲时间都用来制定城镇规划图了。
1930年12月,图林再次参加剑桥奖学金考试,这次考试对图林来说丝
毫不是负担,因为他乐于考试。他兴高采烈,豪情满怀,还到外面来寻开心。
由于图林在这次考试中赢得了剑桥王家学院数学奖学金,他被任命为学校的
级长。对待这一任命,图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实了自己是当之无愧的。有
一位老师在信中写到:“如果曾经有哪个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奖学金的
话,图林就是一个。”
图林在舍本学校的多少有点起伏不定的经历,最终以获得毕业奖学金、
西宿舍奖学金并且荣获国王爱德华六世数学金质奖章而宣告结束。
… Page 10…
三、在剑桥
图林作为一名享受数学奖学金的学生,于1931年10月来到剑桥王家学
院。作为一名天生的学者,他感到自己如鱼得水。自由与纪律对他来说安排
得松紧适度,恰到好处。
他一去就开始参加划船运动,1931、1933和1934年他都是八人一队的
选拔赛划船手之一。因为是奖学金的享受者,图林偶尔被要求在王家学院的
教堂里朗诵《圣经》,对此他只好“欣然”从命。
到王家学院不久后,图林在家信中写道:“有一天我推导出一个定理,
使我的一位讲师颇为高兴。他发现定理以前曾被一个叫西尔宾斯基的人用一
种很麻烦的方法证明过,但我的方法很简单,这样,西尔宾斯基就输给我了。”
这清楚地说明,图林继续独自进行着研究。
在1932年剑桥数学荣誉学位考试的第一部分考试中,图林只得了二等。
这件事说明他仍旧忽视那些他当时正在学的但不感兴趣的功课。相反,依照
他的性格,他很可能一直埋头于高深的研究。而对新环境的兴趣分散了注意
力,也可能是造成这种令人失望的重要结果。在荣誉学位的第一部分考试结
束之后,他和父亲到黑森林徒步旅行,结果却很扫兴,图林在途中染上了花
粉热,躺倒了。回来以后,他照常到王家学院上了一段暑假假期课。
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