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182-2049,相信中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民族失去利益;    
    2.美国财富占世界财富总比率的份额在下降,它已无力将世界融入美国社会;    
    3.美国的历史文化沉淀甚少,它的文化是短暂的快餐文化,并没有深厚的哲学基础,难以引起人们真正的认同;    
    4.美国军备还无法完成征服世界的使命,它比任何一个国家都强大,但比世界总和要小得多;    
    5.美国缺乏征服世界的大策略,美国的政策表现为典型的临时性实用主义,每一届政府都是依据当时的客观环境制订政策,但都缺乏连贯的大策略意识;    
    6.核武器的存在,使任何梦想征服世界的人都不可能恣意妄为。    
    如果把1492年算作全球化浪潮开始的那一年的话,那么至今也有500年了,如果说曾有征服世界,建立大一统世界格局的思想的话,那么西班牙、大英帝国、纳粹德国、日本都曾尝试过、努力过,但它们无论从军事、经济、政治、文化上都只是一次扩张,而不是像秦王朝那样具有明确的统一目的。全球化的这500年到今天的程度来看,也只是处在全球化的初期上,还完全没有成熟意义上的全球高度融会贯通,各种国界线、贸易条例、人员流动限制等随处可见。自然,现代社会比以前的各个社会都复杂得多,不是简单的军事征服就能完成的。    
    全球化是建立大一统世界的基础,而全球化也是要遵循历史发展的规律。如果不能形成统一的全球政府,那么,就必然会形成几个势力核心来代替,这也是全球化的脚步之一。    
    汤因比在其《历史研究》中对未来是否会出现大一统的全球政府加以讨论过,汤因比也肯定世界将走向大一统,但绝不会一帆风顺。


崛起之路中国路线图的设想(8)

    “人类今天渴望一个和平、自由、统一的世界,但是在历史上,只有当长期的分裂和战争发展成让人无法忍受的混乱和苦难时,这种痛苦的经验会驱使人们用暴力削平群雄,把各个地方性政府统一起来,解救饱经苦难的社会。”    
    “一个未来的真正世界大一统国家,可能会具有过去五千年历史上出现过的所谓大一统国家的许多特点。与它们一样,它将会是实现某种目的的手段,而不是仅仅维持自己的存在。”    
    “未来的大一统国家是真正具有世界性的,但这就意味着它不一定像过去那样是一种文明的产物。西方人往往想当然地认为,他们自身文明的价值观和目标将会永远处于支配地位,这是错误的。……总之,一系列的文明或文化传统将不得不学会如何在一个政治体制下和平共处。”    
    可见,汤因比也不相信今天四处侵略的西方文明就是将来大一统世界的主体,也不相信大一统世界就只有一个文明。汤因比认同大一统世界的发展趋势,也对它加以阐述,但汤因比并没有为它制定时间表,也就是说,这个大一统世界将有一个历史过程,不是简单预测所能做到的。    
    汤因比认为大一统既是目的也是一种手段。的确是这样,在历史上曾出现的许多大一统国家都证明了这一点。在今天,大一统是我们这个世界共同追求的目的,而实现它的手段就是世界各国、各种势力的分化组合。    
    自冷战结束至今已有十多年,世界各个国家分化组合的目标也越来越清晰,那就是走向三极世界。    
    世界三极化的可能性有多大呢?    
    因为现在世界存在这样三个极化现象:一个是已经形成的一极,那就是美国,它是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它现在的国力是其它国家的数倍,综合国力遥遥领先于其它任何国家;第二极是已经初具规模的欧盟,早在二战结束后,欧洲的政治家就已发现,欧洲已经失去了世界重心的地位,如果欧洲想重新赢得尊重,那就只有用“同一个声音”讲话,显然,一个欧洲国家不行,分裂的欧洲更不可取,只有让欧洲重归罗马时代才能确保欧洲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第三极也许就是刚刚开始形成的亚太地区,这里的情况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现在看起来好像还是混乱大于条理,但这个地区欣欣向荣,蓬勃向上的经济是为世界所瞩目的。政治上,上海合作组织、东盟等都显示出十分强大的生命力,也显示出这一地区在地区政治上有统一组合的倾向。    
    美国是当今的超级大国,尽管极不情愿,但它也清楚这种多极分化的趋势不可避免,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成立就是一个美国发起针对欧盟、亚太自由贸易区的对抗性举动。在全球化的浪潮下,区域联合并不是简单的混合,而是在竞争合作的基础上缓慢融合,这其间谁都要努力维护自己的利益,否则就有可能被判出局。在多极化中,最弱的就是亚太地区——在北美,美国是当之无愧的核心;在欧洲,英、法、德是拉动欧盟的三驾马车;而在亚太,谁是核心呢?日本?印度?    
    要想在亚太地区有所作为的话,中国只有在走完了第一步和第二步。之后还要处理好中、日、印三者的关系,可能还会有一个阶段是处在今天英、德、法那样的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时期。之后只有当中国的经济、科技、军事、人力等综合国力充分发展,才有可能真正开始恢复中国历史上的辉煌。


崛起之路支配他人的三条途径:金钱、信仰与武力

    中国如果要想保护自己的和平发展,还要同时使用黑白两只手,即武力威慑和利益分流,即如何运用国际政治中的第一、第二原则。武力威慑要求有能随时保护中国的利益,如海上石油供给线、重要的商业航运等。中国还要有一个让周边国家和支持中国的国家享受到中国繁荣的利益,让它们品尝到共同繁荣的甜头,让它们与中国产生共鸣,进而更加支持中国走向强盛。    
    中国如果采取这种做法,将会首先在东亚产生效应。在现代国际关系中,任何人都清楚,不会再出现那种古老的藩属关系,中国会尊重小国的主权,双边会以贸易关系建立新的合作体系,况且这种贸易关系既灵活又紧密,而且从主权的角度来看双方是平等的,不会让小国颜面尽失。即使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与不负责任的欧美、日本相比,中国也是稳定的核心,这一点早在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时候就得到印证了。同时,一个强大的中国会拥有巨额的外汇储备和经济承受能力,这同时也是亚洲经济的防波堤。对世界而言,有多个经济核心要比只有美国一个经济核心好,这更容易化解风险。    
    还要让亚洲得出这样的历史结论:欧洲诸国崛起为全世界带来了殖民主义,日本和德国崛起为世界带来了战争,美国和前苏联崛起为世界带来了冷战,而中国崛起将会为世界带来和平——因为中国一贯奉行和平外交政策。    
    这对亚洲来说更为重要,因为亚洲除日本外都是第三世界国家,中国为它们提供了质量和日本、美国商品一样好的东西,但价格十分低廉。中国发展的同时也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尤其对亚洲正走向工业化的小国来说这点很重要,中国需要各种各样的商品,从自然矿石到法国香水,从马来西亚的硬盘到欧洲的空中客车,只要你能制造出来的东西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市场。中国的市场相对开放,如中国和东盟之间有自由贸易协定,这样就比欧美市场的百般刁难要好得多。即使对日本这样的经济大国来说,中国分流利益的做法同样有效,日本自签订广场协议后就陷入了长达10年的经济停滞,而中国与日本的贸易挽救了日本,日本凭借出口中国的贸易额大幅增长而走出困境。即使对骄傲的跨国公司而言,中国同样可以用市场教训它们,据估算,如果失去中国市场,三星、摩托罗拉、诺基亚等这些公司的营业额都将缩减20%。这就是巧妙运用财富的威力,并且当它与武力同时运用的时候效果会更佳,如同非洲的一句谚语——当你手持大棒而温柔说话的时候,你将随心所欲。


大外交大外交

    ——丘吉尔有一个当演员的女儿萨拉,她曾经嫁给了一个剧院杂耍演员魏克?奥里夫。但丘吉尔一直很讨厌这个女婿。    
    一天,丘吉尔和这个女婿碰到了一起,奥里夫问丘吉尔在二次大战中有没有最敬佩的人,是谁?    
    丘吉尔出人意料地说:“当然有,就是墨索里尼。”女婿惊诧地望着他,接着丘吉尔又不紧不慢地说:“他有勇气枪毙了自己的女婿。”(墨索里尼的女婿齐亚诺伯在1944年以叛国罪被枪毙。)    
    ——在亚洲,谁都知道中国人尊敬的是丘吉尔而不是墨索里尼,因为他是睿智的和平捍卫者和理智的同盟者。


大外交阿拉伯人:文明冲突中的盟友(1)

    从文明的角度来看,未来的世界将是一个“春秋战国时代”的世界。将有六大势力存在:美洲(盎格鲁?萨克逊联盟),包括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白人英语国家和南美洲及海洋中的一些西班牙语国家;东亚,包括中国和日本及印度,而东盟很可能将解体,分属到美洲势力、东亚势力和阿拉伯势力中去;阿拉伯势力,这是一个在真主和石油名义下存在的势力集团,现代基督教国家的入侵不能改变什么;俄罗斯势力,包括俄罗斯和一些中亚及东欧斯拉夫民族国家,只要俄罗斯的经济状况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俄罗斯必将要求划分势力范围;黑非洲势力,它现在的问题是落后与混乱,并且缺少一个坚强的核心大国,但这种局面不会长久,必然有一个国家将主导黑色非洲,但两端的埃及和南非很可能不是这个角色的候选人,它们分属阿拉伯集团和盎格鲁?萨克逊集团;欧盟势力,法德轴心是这个联盟的核心力量,这个联盟也是目前实力仅次于盎格鲁?萨克逊联盟的势力,而两者之间是较为亲近的,无论从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