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182-2049,相信中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赫鲁晓夫一如1962年6月在维也纳举行高峰会议上对肯尼迪的吼叫一样,“肯尼迪表现欠佳,颇多怯场,粗线条作风的赫鲁晓夫存心欺负后生小子,在会议桌上咆哮。”开始了对肯尼迪的讹诈。    
    说赫鲁晓夫认为肯尼迪是一个后生小子,就贸然将核武器运进古巴难以让人相信,政治绝非儿戏,前苏联人也不会愚蠢到没有这种常识,美国总统也绝不是孤家寡人,美国总统历来有一套相当有效的决策集团。“肯尼迪要求执委会拟订对策。经过六天的闭门辩论,执委会提出五种对策:一、侵略古巴;二、轰炸古巴;三、封锁古巴;四、要求联合国调解;五、不闻不问,任其发展。”肯尼迪说,“最坏的对策是动武。”10月22日晚上,肯尼迪首次告诉美国人民,前苏联在古巴部署攻击性核弹,美国决不容忍这种挑衅。他选择了相对中性的封锁古巴,“海军船舰对所有开往古巴的轮船实施‘隔离检查’”。    
    “两个家伙比赛瞪眼珠子,结果那个家伙(指赫鲁晓夫)先眨眼。”这是10月24日,国务卿腊斯克听到一批前苏联船队驶进封锁线后,调头回转或停驶的消息后兴奋地对国家安全顾问说的一句话。这也是世界一般认为的结果。10月28日,前苏联宣布从古巴撤出攻击性武器,包括核弹、轰炸机和驻军。


现实主义国际政治下的游戏规则瞪眼睛比赛:这是艺术!(2)

    赫鲁晓夫则说:“先眨眼的人并不一定是个弱者,有时他是个智者。”    
    肯尼迪也说:“我们不要因恐惧才谈判,但我们也决不畏惧谈判。”    
    实际上,前苏联赢了。美国撤出了其在土耳其的核弹,也保证了古巴政权的安全。前苏联的代价仅仅是虚设的一步。其实前苏联是输在了宣扬上,美国只宣扬了前苏联在古巴的撤退,而没有宣扬美国在土耳其的退让。    
    在巴西人克劳迪亚?福丽娅蒂的《卡斯特罗传》中,也描绘了古巴人对这场发生在古巴,却无视古巴利益的交易产生的愤怒:    
    “27日,控制着地对空导弹的前苏联军官击落了一架2万英尺上空的U~2飞机,克里姆林宫一片惊恐。菲德尔承担了责任,因为他一贯主张开火还击。当日,莫斯科电台广播了美苏协议的消息。美国除了口头允诺不侵犯古巴外,协议规定土耳其和古巴导弹对等撤除。菲德尔收听了广播,他内心感到一种屈辱。他狠狠骂了一句,就像偶尔被激怒时一样。终于,通过媒体他完全了解到危机已经结束,古巴是危机的舞台和对象。”⑨    
    显然,古巴只是一个舞台,戏剧结束了,该收场了,观众和演员都满意而归,只有古巴一无所获。


现实主义国际政治下的游戏规则中国来了,世界在窃窃私语(1)

    中国奉行的和平发展既有历史渊源也是考虑到中国的现实状况,同时,这种和平理论更符合国际社会的要求——全球化过程毕竟已经历时500年,已经不再是欧洲殖民时代的血腥时期,而是一个谋求和谐共处的时代。自然,这并不表示全球化没有孕育矛盾,但如果中国这样的大国力主和平的话,显然符合普遍的心理。伴随着亚洲力量的崛起,传统的亚洲和平意识必然会为今天充满竞争情绪的世界带来和谐的希望。    
    雨果?格劳秀斯是现代意义上的国家安全最早的法理界定者,他的这种对安全的解释和维护就是源于对个人安全的定义和保护。基本可以归纳为五条:一、不侵占他人所有,包括财物、人身生命、名誉、精神伤害等的个人所有;二、如果有过侵占,则必须归还原主人,包括利息或由此衍生的其他利益;三、人人都应该保持良好的信用;四、个人失误造成对社会或他人的伤害和损失应该有所补偿;五、有罪当罚。我们可以轻易的得到比较结果,这与孔子、孟子所宣扬的仁、义、礼、信、廉、耻、智几乎完全相同,可见人类对公平、合理、秩序、和谐的社会有着不谋而合的一致。这也证明中国主张的和平崛起所包含的儒家哲学思想是一种十分符合人性的政治,如俗语所言,人心向背关乎天下得失。政治自古就与人心息息相关,这不仅体现在中国历史中,同样也将印证在未来的数十年里。    
    英国国际关系学家赫利德?布尔在30多年前就提出与格劳秀斯大致相同的国际安全论调。他同样先谈个人在社会中的安全愿望,再谈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安全要求。“人们在通常生活中希望的社会秩序不是那种由某个个人或群体关系随意制订的、一成不变的模式,而是一种有预计的目标、进而实现某些预期目标或利益的生存计划。”在赫利德?布尔的绕口令中,他显然是在说维持生活就需要不停地工作和计划,而能保证这些得到执行的则是一个安全的环境,这是基本需要。他要求的这个社会必须保证三个条件:一、这个社会的多数人能够幸免于难;二、社会契约能得到认真对待和执行;三、成员应有的私有财产权及其他公民权利必须得到尊重。依此类推,国际环境中的国家如同社会中的个人,国家安全也有相似的三条要求:一、国家不受威胁和侵略;二、国际条约和政府间协定得到共同的遵守;三、国家主权和领土得到完整保持。    
    赫利德?布尔进一步论证应维持国际社会的存在,而不是让它演变为一个全球帝国的内部社会,也防止产生国家等级化,如产生权力强大的超级大国、拥有众多势力范围的地区强国和落魄的小国等。历史上,欧洲的教皇曾经成为西方世界的神圣领袖,导致欧洲经历过一段黑暗时代,神圣罗马帝国同样使欧洲产生了一个超级大国,威胁到许多欧洲小国的存在,今天的联合国会不会有朝一日成为世界的神圣罗马帝国呢?它如今拥有对绝大多数国家的制裁权,甚至军事干预权力,还有强大的跨国公司,它们对许多弱小国家而言都是庞然大物,它们甚至可以用金钱的力量操控一个国家的政治,还有各种极端原教旨主义、恐怖主义、种族主义等众多超越边界的组织都是威胁一些国家——有时甚至是大国的国家安全。    
    现在,中国参与进来了,世界一直在窃窃私语,这究竟是福还是祸?当日本在20世纪60~80年代重新崛起为一个大国的时候,欧洲人也在危言耸听,猜测日本会不会取代美国,美国对日本的防范之心也日益昭显,从加强驻日美军到逼迫日本签订广场协议,美国遏制日本上升势头的用意再明显不过了。但最终世界不得不接受日本强大的事实,日本从军事实力到软实力都在影响着世界,甚至美国国内。中国的潜力远比日本巨大,故此,世界对中国的疑虑也远比日本深刻,只是中国不像日本那样迅速和来势汹汹,而是颇为温文尔雅,这也许正是中国和日本的不同之处。日本第一次崛起的时候整个亚洲都受到它的攻击,它的崛起实际上是建立在亚洲的血腥之上的;日本第二次崛起(上世纪战后至90年代),只有日本自己变得富足了,其周边国家并没有得益于日本的富强。但中国不同,中国仅在上升的初级阶段,其周边的十几个邻国都感受到了中国经济蒸蒸日上的好处,最典型的莫过于中国和东南亚签订的自由贸易区协定和中国在1997年金融风暴中的中流砥柱作用,这赢得了东南亚国家普遍的信任。无论这是出于中国睿智的外交考虑还是中国的切实需要,都证明,当世界要求中国放弃威胁的时候,世界也必须放弃对中国的敌视,当要求中国接受世界的时候,世界也必须接受中国,只有这样中国才能利用世界资源和市场,世界也才能从中受益。    
    在这场谈判中,主动权显然是在世界,而不是在中国,中国的历史表明,中国是一个和平大国,并不善于向外侵略,它的经济发展也不像欧洲那样要依靠建立在庞大的殖民统治基础上,中国的发展历来是自我发展型的——中国的汉、唐、宋、明、清等强大朝代都不是依靠向外侵略而建立的,而是自我经济发展的结果。相反,中国强盛之后周边诸国都会从与中国的贸易中得到利益。    
    在世界与中国的交往中,世界实际上至今还没有学会尊重中国,自二战后,世界应该认识到,与中国打交道至关重要的一条是:安全,即要保障中国的安全,这种安全是全方位的,而不仅仅是军事方面的,众所周知,现代经济是建立在对世界范围内的资源和能源运用上,中国的安全也需要这种关乎国计民生的经济要求。中国对此的担心并非毫无道理,自1840年以来,中国历经了100多年的屈辱,这不是轻易能忘记的,中国时刻在提醒日本不要忘记过去的战争,实际上也是在提醒世界,若是世界想要一个和平的中国,那也要证明世界不会再对中国构成威胁。


现实主义国际政治下的游戏规则中国来了,世界在窃窃私语(2)

    中国的经济这些年是最为世界所瞩目的,世界应该使中国拥有正常的经济成长空间,而不是刻意地排挤中国——这些年经常能听到对中国商品的反倾销浪潮。中国的人口占世界的20%,而中国的国内总产值只占世界的5%,相比之下,欧洲与中国的人口和面积相当,却占世界的20%,美国则占25%。世界不可能永远让中国保持在贫穷状态,这不公平,中国理应成为一个富足之地。其实,无论世界怎样看待中国,中国都将有能力重新崛起,中国改革25年,中国在全球贸易中份额就增长了4倍,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能保持8…9%的年增长率,这在世界是绝无仅有的,而且最重要的是,中国没有为这种增长建立一块殖民地,完全是自我努力的结果,这充分证明了中国的能力。自然,中国的增长打乱了欧洲为世界划定的经济地理格局,这先前已经被日本打乱过,现在是中国。那么,欧洲人和美国人应该明白,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