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328-你该怎样工作-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绝大多数人之所以平庸一生,之所以只能在历史的舞台上扮演无足轻重的次要角色,原因就在于他们缺乏内心的力量,他们只受外在力量的驱使,为工作而工作。    
    回溯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每一个伟大的建树每一项杰出的成就都是由那些志向高远的人所创造的,不论是像爱迪生、福特、贝尔、莱特兄弟这样的发明家,还是像马丁·路德·金以及从囚徒成为南非总统的纳尔逊·曼德拉这样的社会改革家。他们拒绝接受中庸之道,他们追求卓越,所以他们功成名就,这就是精华法则:最优秀的将会上升到金字塔的顶部。    
    但实际上,那些成功者无论是智力还是外貌,与我们并无大的区别,在资质方面也很普通,上天也没有对他们格外地眷顾。只因为他们懂得让好习惯替他们创造好机运。成功者和其他人中间有一条明显的界线。这条成功者的边界,只是标示着两者人生态度的不同,无关其他。    
    著名成功学大师告诉我们:人们都希望获得成功,都在探索成功的奥秘,其实,这比你想象中要简单,因为,那些成功的人们──奥林匹克的运动员、商业界总经理、政府领导人等和其他人们中间有着一条明显的界线。这个边界并非标示特殊环境或具有高智商,也不是高等教育或天赋差异的归类,更不是靠时来运转。成功的关键是积极进取的态度。    
    一个人的改变,源自于自我的一种积极进取,而不是等待什么天赐良机。对于那些还没有取得成功的人来说,不管现在他多么贫穷或者多么笨拙,只要他有着积极进取的心态和更上一层楼的决心,我们就不应该对他失去信心。对于一个渴望着在这个世界上立身扬名、成就一番事业的人来说,任何东西都不是他前进的障碍;不管他所处的环境是多么地恶劣,也不管他面临怎样的艰难险阻,他总是能通过内心的力量驱动自己,脱颖而出,勇往直前。    
    这个世界只为两种人提供成功的机会:一种是有着坚强意志的人,另一种是不断追求卓越的人。成功者与失败者最大的差别在于:成功者始终用最积极的内在驱动力支配和控制自己的人生。


这些道理,刚工作时就该明白与公司一起成长

    一家公司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吸引人才并为他们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通路。“与公司一起成长”是员工的最高追求,也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公司关注自己员工的成长与发展,就是关注公司本身的成长与发展。    
    我一直在努力劝说那些试图以逃离职场作为解脱的咨询者,我知道他们只是暂时遇到了困难,他们的厌倦情绪大多来源于对发展环境的不适应,或者是企业暂时无法满足他们的需要。当然,每个企业的环境都会有差别,但这些都是可以得到改善的,随意地选择离开、跳槽并不是一个明智的决定。就像一棵小树要长成参天大树,它不仅需要阳光和雨露的滋润,同样也要经受风雨雷电的考验一样,一个逃兵是不可能成长为一个将军的。所以,我建议他们能够继续留下来,和公司一起成长。参与公司的奋斗过程,这何尝不是一件好事?而且,这样的员工也是企业最看重、最需要的。    
    企业和员工是一个共生体,企业的成长,要依靠于员工的成长来实现;员工的成长,又要依靠企业这个平台。企业兴,员工兴;企业衰,员工衰。那些称雄世界的知名企业无不是这样,所有的企业也都是这样。    
    据我所知,世界上很多知名的大企业都把“让员工和公司一起成长”作为自己在竞争中赢得优势的重要手段。美国《时代周刊》曾这样评价IBM:“没有任何企业会这样对世界产业和人类生活方式带来和将要带来如此巨大的影响。”这恐怕是对一个企业的最高评价。探究IBM成功的原因,关心和积极帮助员工的个人成长,并把员工自身价值的实现与企业的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员工与公司一起成长,应该是IBM成功的真正奥秘。    
    因为企业发展需要,IBM要经常招纳新员工,补充新鲜血液。在招聘过程中,IBM最看中的是员工的个人发展潜力,因为IBM认为这关系到员工学习新知识、接受新观念、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关系到员工是否能够和公司一起发展。IBM对员工的成长有很大的期望,所以,IBM向员工提供管理和专业两种成长渠道,使员工有多种机会和广阔的空间去发展自己的职业生涯,实现个人的职业理想。同样作为国际知名大公司的微软,终身学习和成长则是其员工任职的首要条件。因为只有如此,才能确保自己在软件行业里的霸主地位。    
    没有一个企业不是把培养员工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的,他们知道员工就是企业的未来,著名管理学家斯隆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话,他说:“你可以拿去我全部的资产……但主要将人才留给我,我保证,在五年之内,我一定能够把你拿去的所有都赚回来,甚至赚得更多。”由此也可见人才对于企业的重要性。没有一个企业不在想办法留住人才,而作为员工的你是不是也应该从最起码的职业道德和理想出发,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会对企业造成的伤害呢?那些只想自己享受企业的成功,而不能与企业共命运同成长的员工,心中普遍存在两种错误的认识:    
    一是错误地认为个人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是相对立的;另一种错误的认识是认为个人的前途和企业前途没有关系。我在前面已经说过,企业就是你的船,船在,你就有胜利到达彼岸的希望;船翻了,你的命运也将随之覆灭。所以,个人和企业是为一体的,两者的利益是统一的。只有与企业同患难,才可能和企业同成长。不要在企业困难的时候当逃兵,那些最令人陶醉的成就,是那些历经艰难才取得的成就。    
    著名戏剧大师易卜生说:“青年时种下什么,老年时就收获什么。”由此我想到的是,你在公司的土壤中种下什么,公司就会回报给你什么。如果你愿意承担成长的责任,那么你就会获得成长的权利;如果你把公司的成长当成自己的责任,那么公司自然会为你创造成长的机会;如果你以积极的热情和全心全意的努力对待公司中的种种事务,那么你的事业、你的精神就会在公司中得到最了不起的进步;只要你的行为和态度切实推动了公司的成长,那么公司就一定会给予你相应的回报。    
    每位员工的进步都会推动公司的成长,当员工主动承担起推动公司成长的重任时,实际上就已经迈出了和公司一起成长、共同提高的脚步。善于成长的员工才是有价值的员工,成长是一种责任。唯有把成长当作是一种责任,才能创造更大的价值,才能实现不断成长的目标。    
    我观察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一些在大的、知名企业任职的人,会很愿意提及自己供职的企业,甚至有时带有炫耀性的说起;而供职不知名小企业的人,却羞于谈起自己的企业,他们觉得那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供职于知名企业的人愿意提及自己的企业,是因为这让他们感到自豪,别人也会另眼相看,其实,真正让你自豪的不是企业的名头,而是这个知名企业中有你的一份努力和智慧,企业的知名度也为你增添了光彩;相反,尽管那些小企业的人羞于提及自己供职的企业,他们也同样为企业贡献了智慧,但他们总觉得低人一等的原因就在于,人才的价值是随着企业增值而增值的,随着企业的贬值而贬值的。韦尔奇为什么能成为世界商界的风云人物,那是因为通用公司是世界商界的风云企业;比尔·盖茨为什么能成为世界首富,那是因为微软强大的行业霸主地位。而这后面却是因为这些商界风云企业都拥有一流的人才,是这些顶尖的人才推动了企业的发展;反过来,企业的强大又为人才提供了优越的发展空间和丰厚的待遇。    
    对员工来讲,很多人一直都在不懈地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最佳平台,薪酬已不是他们考虑的唯一因素!为未来做准备、为成功打基础、要自信力、要成就感,发展、成长,已成为他们关注的重点!    
    作为一名员工,如果不能主动与公司同步成长,不但会使公司的发展受到制约,而且最终难逃被企业淘汰的命运。    
    实际上,与公司一起成长是企业和员工双方对彼此的一种心理期望,这就是美国著名管理心理学家施恩教授提出的一个名词——心理契约,其意思可以描述为这样一种状态:企业的成长与员工的发展虽然没有通过一纸契约载明,但企业与员工却依然能找到决策的各自“焦点”,如同一纸契约加以规范。即企业能清楚每个员工的发展期望,并满足他;每一位员工也为企业的发展全力奉献,因为他们相信企业能实现他们的期望。    
    所以,企业和员工之间应该建立这种和谐的心理契约,这有利于企业增加凝聚力、建立良好雇佣关系。构建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的心理契约,对员工来说,必须融入企业的文化。国际著名的战略发展研究机构兰德公司经过长期研究发现,以企业理念、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他们还发现,优秀的企业文化在成功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名员工如果能够很好地遵守这些原则,就能使自己的工作符合企业的长期目标,就能很快地融入企业,从而取得大的发展。微软对员工融入公司的企业文化的要求是十分严格的,微软总裁比尔·盖茨说:“熟悉本公司是每个员工的必修课,因为只有熟悉本公司情况,才有可能把公司情况介绍给你的客户,反之,必会引起客户的怀疑。”    
    “与公司一起成长”,这应是你刚进入公司工作,就应该明白的道理,你应该从一踏入公司就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