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连队,由斯科增努在柏林附近的弗里登基地进行训练。到墨索里尼事发前,这支突击队已训练成熟,只待一显身手了。
〃这次元首紧急召见,莫不是与此事有关?〃在飞往腊斯登堡的途中,斯科增努不断地猜测着自己的任务。
深夜,他赶到了希特勒的大本营〃狼穴〃。〃狼穴〃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那种戒备森严的堡垒,而只是一处简陋的房屋,周围仅有一些伪装了的临时营房和简易掩蔽壕,警卫也只有一个营,重武器也只不过有几十门高射炮而已。如果说有点与众不同的话,那就是四周浓密的树林。没人知道为什么希特勒把大本营选在这儿。
当斯科增努跨进元首的地下室时,显然希特勒已等候多时。参谋人员给斯科增努简单介绍了墨索里尼事件的情况。〃你的任务很明确,〃元首有点急不可耐,那双不可捉摸的眼睛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斯科增努,〃必须把这位意大利领袖抢救出来!墨索里尼是个宝。巴多利奥靠不住,他一定会和同盟国搞幕后交易。抓住墨索里尼,他们可以和英美人讨价还价。而我们控制了他,则对稳定南线战局大有用处!你能办到吗?〃
听完元首的指示,斯科增努心中一颤,没想到他的小小突击队的首次使命竟如此事关重大,又如此棘手。但一向自负和喜欢冒险的他没有显示出一丝畏惧,立即站了起来:〃当然能办到!〃
〃好,〃希特勒最后指示说,〃准备把你调往空军,有关细节,请你听从空降兵司令施托尔腾的指示。除你之外,知道这件事情的只有5个人。你可以用你喜欢的任何办法去营救墨索里尼,问题是现在还不知道墨索里尼在何处。祝你成功,上尉。〃
〃是!我的元首!〃
墨索里尼在哪儿?
第2天,斯科增努飞赴罗马,与驻意德国空降部队取得了联系。随后,由第7空降团挑选出的60人和10名谍报专家也从弗里登赶来,他们同斯科增努的突击队一起,共同组成了一支精干的突击队。
抢救墨索里尼困难重重。最急切也最令斯科增努感到头疼的是,没有人知道墨索里尼被拘押在何处。意大利政府已充分考虑到德军劫走墨索里尼的可能性,因此关押地点不但高度保密,而且还不断转移。
墨索里尼被捕后,先被带到科因奇诺·塞拉大街的宪兵队宿舍里呆了大约1个小时,接着被送往英尼亚诺大街的警察宿舍。第2天,墨索里尼向巴多利奥元帅要求,希望回到故乡罗马涅,但遭到拒绝。新政府认为对他暗杀、绑架的可能性尚未清除,需要严加保护。7月27日,他被用品车转移到罗马东南的加埃塔。次日,又被秘密转移到位于罗马和那不勒斯中间的加埃塔湾的一个小岛——蓬察岛上,那里人烟稀少,不易走漏风声。
斯科增努通过各种渠道,想尽各种办法打探消息,半个月过去了仍一无所获,连神通广大的党卫军头子希姆莱都感到希望渺茫,他叹息说:〃只能去算卦了。〃
时间又过去了1个星期,斯科增努终于有了一丝线索。
据那不勒斯的一个小镇上的1名水果贩子说,他的大主顾家的1个女佣人同在蓬察岛上执行任务的1名警察订了婚,可20多天以来,上司既不准警察出岛探望,也不准未婚妻上岛约会。斯科增努据此推测,这个岛上肯定关押着重要的政治犯,那个警察正担任着极为重要的警卫任务。
几天后,一位年轻的意大利海军军官向他的德国同行吹牛说,墨索里尼是由他的柚赛福纳号猎潜艇从那不勒斯送走的。这一情况证明墨索里尼在蓬察岛是确定无疑了。
斯科增努立即将情况向大本营报告。希特勒急令:〃用德国军舰抢回墨索里尼!〃可正当德国人准备实施营救计划时,消息传来:目标又被转移,具体去向不明。
原来,生怕德军营救墨索里尼的意大利政府在8月6日那天,又把他转移到撒丁岛上的小村子里,后来又把他带到撒丁岛以北5公里处建有海军基地的拉·马达累纳岛上,监禁在一个叫做凯伦山庄的公馆里。
几天后又传来情报,安插在罗马邮局的一个德国情报员截获了一封情书,是一个意军中尉写给女朋友的。信中除道相思之苦外,还说明他这次突然调动是因被派去看守墨索里尼。发信的地址是拉·马达累纳岛。
斯科增努为了证实情报的可靠性,以南线德军司令部军官的身份,访问了驻该岛的一支德国海军分舰队。他从一个运送蔬菜和水果的农夫口中证实了上述情报的可靠性。那位农夫说,岛上的公馆里的确关着一位〃大人物〃。
斯科增努喜出望外,他决定用伞兵部队进行奇袭,因为凯伦山庄由配备重武器的重兵把守,戒备森严。为了执行这一计划,他返回了德国。
8月18日,斯科增努率领突击队乘上一架轰炸机,向拉·马达累纳岛飞去。突然,传来了〃敌机两架从背后接近〃的喊声,他回头一看,是英国战斗机在进攻。斯科增努抓住机枪一阵扫射。突然左边的引擎停转,飞机急速下降,连跳伞都没来得及,飞机就猛地跌落到海面上。斯科增努大难不死,只摔断了3根肋骨。他们被意大利船员救上了撒丁岛,斯科增努不得不返回德国进行治疗。
在晋见希特勒时,他提出了新制定的袭击方案,并得到了批准。几天以后,几艘正常巡逻的德国快艇靠上了拉·马达累纳岛的港口。舱面上是懒懒散散的水兵,舱里却隐藏着全副武装的突击队员。为了万无一失,尚未痊愈的斯科增努带人先上岸探听虚实。他们碰上了1名墨索里尼的看守,斯科增努问:〃好像墨索里尼死了?〃那名没头脑的看守一本正经地说:〃谁说的,今天早晨我还看到他,他正要乘一架白色飞机到什么地方去。〃
在码头附近的酒馆里,他们把刚结识的1名意大利军官灌得酩酊大醉。这名军官指着窗外说,墨索里尼就被关押在半山腰那个红色公馆里。
〃不过,〃醉汉继续说道,〃3个小时前,海军的1架飞机把他接走了。〃
斯科增努大失所望。意大利人说完,伏在桌上呼呼大睡,那鼾声似乎是对斯科增努的嘲弄。
他的计划又一次落空了。
在大萨索山上
墨索里尼到底又被转移到哪里去了?
不久,斯科增努手下的通讯人员截获了1份意大利内务部的电报,电报称:〃大萨索山一带的警卫措施已经完成。〃报尾署名〃库耶里〃。库耶里是负责警卫墨索里尼的将军,这份电报足以证明,墨索里尼已被转移到了大萨索山。
大萨索山位于罗马东北120公里,是亚平宁山脉的最高峰。在海拔1800米的山腰处,有一座冬季体育中心,其中有1座坎普将军饭店,里面囚禁着墨索里尼。饭店三面都是悬崖峭壁,只有一面和山下的村谷之间通有缆车。虽然有上山的小路,但小路崎岖陡峭,人们通常都乘缆车到达饭店。意大利人把墨索里尼囚禁在这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悬崖饭店,真可谓费尽心机。
9月10日,斯科增努乘飞机侦察了饭店附近的地形和意军防守情况。上山的各条路门都已被意军封锁,如果强攻,至少需要1个师的兵力,况且需要花费时间,即使成功,墨索里尼也早已死于乱枪之下。
斯科增努发现在饭店旁边有一块很小的杂草丛生的三角形空地——一个废弃的小型射击场,这是一个很好的空降场。不过问题又来了,高山上风很大,伞降很难保证准确的落点。机降,对,滑翔机!斯科增努脑际立即浮现出了用滑翔机营救墨索里尼的方案。
这时,飞行员发现从撒丁岛方向飞来了像是美国飞机的盟军战斗机编队,后面紧接着的轰炸机编队分几个波次向这里飞来。斯科增努连忙命令返回基地。
回到基地后,他立即开始制定具体营救计划。空军参谋们的意见是:〃若从地面强攻难以实施,那只有两种方案可供选择:一是用伞兵跳伞,一是用滑翔机机降。但是,旅馆后面的着陆场对实施这两种方法来说都显得太小了,参战人数只能限制在20人左右,而对付饭店250人的警卫部队,至少要用同等数量的兵力。〃
喜爱冒险的斯科增努对上述意见很不满,他毅然决定大胆采用滑翔机着陆的办法。
施托尔腾从法国给他调来了12架滑翔机和90名伞兵。斯科增努的具体计划有点像拍电影特技的味道:1、2号机先行着陆,掩护后续机着陆;他乘坐3号机,同4号机一起营救墨索里尼,其余各机载运伞兵视情况支援并攻占缆车站台,阻止意军向山峰增援,然后用1架轻型飞机在悬崖顶部降落,将墨索里尼送到山脉西部低地的阿奎拉机场,从那儿将起送到希特勒的统帅部。他还进一步研究了打进饭店、撤出战斗、掩护支援等行动要点以及有关问题的细节。
袭击前夜,斯科增努集合起132名袭击队员以及全体飞行员,详细说明了这一行动计划及其巨大的危险性。最后他表示:〃我们务必要争取成功。〃
魔鬼的杰作
9月12日,是预定袭击的日子。斯科增努本来打算在早晨山上气流较稳定时期飞,但滑翔机未能按时到达。为了避开盟国战斗机的袭击,德国飞行员进行了几次费时的长距离迂回飞行,才于11时驾着拖曳飞机和12架滑翔机降落在罗马以南25公里的普拉特克·德·马雷基地,随即接到攻击的命令。起飞时间定于下午1时。
意大利人有午休的习惯,这是一个有利的机会。利用袭击时间的推迟,斯科增努派副手拉道尔奔赴罗马,找到亲德的意大利苏莱蒂将军,告诉了他即将发起的袭击计划,要求他予以合作,到时说服监禁墨索里尼的意大利卫兵不要反抗。苏莱蒂将军听了这个大胆的计划惊愕不已,但又不得不答应拉道尔的要求。他立即被两个大汉塞进了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