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宇宙和生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闹沃蟹缂案骼嘈耐醇敝ⅰL拼锼煎愕摹侗讣鼻Ы鹨┓健犯嵌哉刖闹瘟浦蟹纭⒈┩卤┬埂Ⅰ铡⒈缆⑼卵⒀住⑸咭Ъ翱袢恕⒕锏燃敝⒂邢晗讣窃兀伊菩Ш芨摺�

  最近,我的诊室里就来了一位有高热昏迷史的急症病人,他对各种药物都过敏,且浑身布满药物疹,西医对他是束手无策。当时病人高烧不退,并开始出现呼吸不畅等症状。我就用针只在病人耳尖处放了5…7滴血,不到5分钟,高热即退。疗效之显著,令其家人称奇。

  为什么用针在这耳尖处放血几滴就能起到西医吃药、打针都难以取得的效果呢?

  这得从耳与脏腑的关系说起,且听下回分解。

  在上篇文章中,我谈到针灸能治疗急症。其实,对大部份病人来说,都是因为急症才来求医的,如急性腰扭伤、惊厥抽搐、中暑昏迷、三叉神经痛、偏头痛、牙痛、面瘫,等等。这些症状都很严重,是等不得的,也不会自愈,病人感到十分痛苦,所以不得已前来投医。在以后的文章,我会举出大量类似的医案。

  上次我举了一例,说的是用耳尖放血的疗法使一位高烧不退病人的体温在5分钟内降到正常,令其家人称奇。为什么这一针下去就能立竿见影呢?这是因为此刻在耳尖放血,犹如打开了一扇天窗,立即换进新鲜空气,从而将体内湿热毒气释放出去。这不起眼的耳朵与身体内脏腑的关系可不一般。

  出于职业的缘故,我对人的耳朵特别留意,有时会因为太注意别人的耳朵,竟忘了听他说了什么。人的这两只耳朵啊,真是绝了,犹如一所展览馆,把人的一切,心肝五脏、性命、历史一一展示在外面,一眼望去,尽收眼底。真的不想再问什么了。对我来说就看病人说不说实话了。

  耳穴在耳廓上的分布似一个倒置的胎儿,头部朝下,臀部朝上。身体各部位在耳朵上皆有相应的位置。因此,在耳朵上可以观察到身体任何部位的病理变化也就不足为奇了。如:冠心病人可以看到耳垂斜皱纹;肝癌病人可以观察到在耳廓肝区周围的环形凹陷,梅花样改变;精神分裂症病人的耳甲压痕;就是掉一颗牙,在耳朵上都暴露无疑。

  耳廓是一个独特的能反应整体的全息的微观世界。人体的十二经都直接或间接上达于耳,故《灵枢·;口问》篇云:“耳者,宗脉之所聚也。”在《素问·;金匮真言论篇》中有: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藏精于心。”因此从耳的颜色、位置高低、厚薄、扁圆、硬软可知其人先天的体质,从形态和长相可知后世的病理。

  怎么通过观察耳朵的颜色、形态、厚薄来判断内脏的虚实呢?《灵枢·;本脏》篇中指出:(耳)黑色小者则肾小,粗者则肾大,耳高者肾高,耳后陷者肾下,耳坚者肾坚,耳薄者肾脆。肾小既安难伤。坚则肾不受病。肾大,大则虚,虚则肾虚,耳聋或鸣。

  大家可能不知道,耳穴治疗的一个最大特点是可以用来止痛,而且有明显的疗效。

  有一天,一位患牙痛的病人来找我,他说:“医生,我这几年花在牙医上的钱,足可以买一栋楼房了……”耳针一穴,立即止痛,他从此再也没有牙痛过。

  中医有耳穴图,身体的任何部位都能在耳朵上找到对应的穴位。耳朵就象勾头弓身倒悬的人体,五脏六腑俱全。

  这是一副典型的全息图,一个局部能反映全体的信息。事实上不只是耳朵,手掌也对应着全身,脚掌也对应全身,一节手指也对应全身。儿科医生就经常从手指诊断疾病,其实身体任何一个微小的部份都带着全身的信息。西方有科学家做过实验,发现一个脑细胞,就带着全部的记忆。

  为什么一个局部能带着全身的信息,为什么有全息现象呢?人的身体不只是在一个空间存在,身体里还有在微观,比如经络与穴位那样的层面,还有身体的存在。这边空间的一个点,对应着微观就是一个连绵的面,身体的所有信息都在那个微观的面上。所以“掌中盛无限”也就不奇怪了。 

  五行说认为宇宙万物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和变化而成。在《国语?郑语》中有“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万物”,《尚书·;洪范》中有“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墙;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墙作甘”的记载。它指出了“五行”和“五味”(咸、苦、酸、辛、甘)之间相互的内在的联系。

  中医根据五行的特性,来描述五脏的某些生理特性和功能作用。如木性可曲可直,条顺而畅达,肝属木,其特点是喜条达而恶抑郁,并有疏泄之功能;火性温热而炎上,心属火,其特点是心阳有温煦之功能,心火易于上炎;土性敦厚,有生化万物之特性,脾属土,其特点是有消化水谷,运输精微,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的功能,又为气血生化之源;金性清肃收敛,肺属金,其特点是具有清宣肃降之功能;水性润下,有下行、闭藏之性,肾属水,其特点是主水液代谢之蒸化排泄,并有藏精功能。

  五行说认为,五行之间存在着生、克、乘、侮的关系。相生即相互资生和相互助长。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即相互制约和约束。五行的相克次序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如果五行相生相克太过或不及,就会破坏正常的生克关系,而出现相乘或相侮的情况。相乘,即五行中的某一行对被克的一行克制太过。比如,木过于亢盛,而金又不能正常地克制木时,木就会过度地克土,使土更虚,这就是木乘土。相侮,即五行中的某一行本身太过,使克它的一行无法制约它,反而被它所克制,所以又被称为反克或反侮。比如,在正常情况下水克火,但当水太少或火过盛时,水不但不能克火,反而会被火烧干,即火反克或反侮水。相生相克是密不可分的,没有生,事物就无法发生和生长;而没有克,事物无所约束,就无法维持正常的协调关系。只有保持相生相克的动态平衡,才能使事物正常的发生与发展。

  相生相克的关系在中医中被广泛应用于解释五脏之间的关系,脏腑间的病理影响,和相应的诊断和治疗。

  五脏之间相互资生的关系,可用五行相生来阐明。如肾(水)藏精,肝(木)藏血,肾精可化生肝血,此即肾水滋养肝木,即水生木;肝(木)藏血,心(火)主血脉,肝之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功能正常,则有助于心主血脉功能的正常发挥,此即肝木上济心火,即木生火;心(火)主血脉,又主神志,脾(土)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又主统血,心之阳热可以温运脾阳,心主血脉功能正常,血能荣脾,脾才能发挥主运化、生血、统血之功能,此即心火温脾土,即火生土;脾(土)能转输精微,益气以充肺(金),从而维持肺主气之功能,此为脾气生养肺气,即土生金;肺(土)主气,职司清肃,肾(水)主藏精纳气,肺气肃降则有助于肾精之闭藏和气之摄纳,肺气肃降,水道通调,又能促进肾主水功能的发挥,此即肺金滋养肾水,即金生水。

  同样,五行相克的关系也用于五脏间相互制约的关系。如肺(金)气清肃下降,气机调畅,可以抑制肝(木)阳上亢,此即金克木;肝(木)的条达,可以疏泄脾(土)的壅滞,此即木克土;脾(土)的运化,可以制止肾(水)的泛滥,此即土克水;肾(水)的滋润,可以防止心火的亢烈,此即水克火;心(火)的阳热,可以制约肺(金)清肃的太过,此即火克金。

  五行生克也用于解释脏腑间的病理影响。如肝病可以传脾,是木乘土;脾病也可以影响肝,是土侮木;肝脾同病互相影响,即木郁土虚或土壅木郁;肝病还可以影响心,为母病及子;影响肺,为木侮金;影响肾,为子病及母。其他脏腑病变也是如此,都可以用五行生克乘侮的关系,说明这些在病理上相互影响。

  中医根据五行说来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如木克土,联系五脏,肝属木,脾属土,那么肝就可以抑制脾,治脾往往肝脾共治,因而有“扶土抑木”的原则。再如,肝色属青,味属酸,如有面色发青,喜食酸味等见症,一般可诊断肝经受病。象这样的例子很多,不胜枚举。总的说来中医无论在诊病、辩证、治疗、用药等各方面,都离不开五行说的。

  五行生克关系,也用于精神对五脏功能的影响。《素问》说:‘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等,即是运用五行相克关系来调整情志,从而治疗精神性病症。

  人体是一个小宇宙,五脏之间就是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的,共同维持整体的内环境稳定状态,五行说以相生相克论述五脏之间相互联系和协调平衡关系。当五脏之间正常的生克制化调节受到破坏,就会出现相乘相侮的现象,就是病理状态。在临床,用五行生克乘侮规律不仅能说明疾病的传变,了解病情的预后;而且能调理各脏腑功能,做出相应的诊断和治疗。

  传统中医不仅认为人体自身是一个整体,是一个小宇宙,它还认为人体的五脏六腑、五体、五官等与自然界的五方、四季、五味等有相应的关系,这样就把人体与自然环境统一起来,反映了人体与宇宙之间的相互收受通应关系,恰好体现了“天人合一”观。如春应于东方,风气主令,故气候温和,阳气生发,万物滋生,人体之肝气与之相应,故肝气旺于春。

  此外,关于人体与外界环境,如四时、五气,以及饮食五味的关系,中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