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的自我价值马上就提高。
九、 布施定律:布施就是“给出去”的意思。这个定律是说,你布施出去的任何东西,终将成倍地回报到你身上。例如:你布施金钱或物质,你将会成倍地获得金钱或物质回报;你布施欢喜心,让他人衷心愉悦,你将会成倍地得到他人回报给你的欢喜;你布施安定,让他人心安,你将会成倍地得到安乐。相反,如果你施加于别人的是不安、憎恨、怒气、忧愁,你将成倍地得到这些报应。
十、 不图报原则:这是布施定律的补充。这个原则是说:你布施的时候永远不要企望获得回报,你越不望回报,你的回报越大。“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例如类似的情况不知你有没有碰到过:一天你开车赶着去会见重要客户,路上看到一对年老夫妇的汽车爆胎了。你因为赶时间不想管,但又觉得必须管,于是你停下车帮他们换轮胎。你把轮胎换好了,老人家想付你一笔钱表示感谢,你婉拒了老人家并且祝他们好运然后你继续上路。当你赶到约会地点,却发现客户比你来得还晚,而且客户很爽快地就和你签了协议。你会不会觉得很走运呢?但这不是运气,而是定律。所以请记住:施比受更有福,施本身就是很大的福,而无需从受者处获得回报。给大象(施)称重量,大家说如果再给大象加一条丝巾(回报),大象的重量会增加多少呢?
十一、 爱自己原则:一切利他的思想、语言和行为的开端,就是接受自己的一切并真心喜爱自己。只有这样,你才能爱别人,才能爱世界,你才可能有真正的欢喜、安定和无畏,才可能有广阔的胸襟。你如果不喜欢不满意自己,那么你是无法真正喜欢别人的。这点非常重要。有些人把爱自己等同于自私自利,这是误解。如果仔细体会,就会发现你如果对自己不喜欢、不满意,就会很容易生出嫉妒心和怨恨心。自己也是众生中的一员,爱众生的同时为何把自己排除在外?所以请先好好认识自己,先跟自己做好朋友,再谈爱其他众生。
十二、 宽恕原则:如果把消极思想比作一棵树,那么其树根就是“嗔心”,把这个树根砍掉,则这棵树就活不长。要砍掉这个树根,必须懂得如何宽恕。第一个需要宽恕和原谅的对象是父母,不管你的父母对你做过或正在做什么不好的事,都必须完全、彻底地原谅他们;第二个需要宽恕的对象,是所有以任何方式伤害过或正在伤害你的人,记住你无需与他们勾肩搭背嘻皮笑脸,你无需与他们成为好朋友,你只要简单地、完全地宽恕他们,就可以砍掉消极之树的树根;第三个需要宽恕的对象,是你自己!不管你过去做过什么不好的事,请先真诚地忏悔并保证不再犯,然后——请宽恕自己。内疚这一沉重的精神枷锁不会让你有所作为,相反会阻碍你成为面貌焕然一新的人。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十三、 负责原则:人必须对自己的一切负责,当人对自己采取负责任的态度时,人就会向前看,看自己能做什么;人如果依赖心重,就会往后看,盯着过去发生的、已经无法改变的事实长吁短叹。事实上,对你负责的也只能是你自己。请时刻提醒自己:“我对自己的一切言行、境遇和生活负完全的责任”
十四、 不对抗原则:切忌有与命运对抗的想法和心态,这容易使人生不平之心。你想和命运对抗,其实是在和自己较劲,这样越对抗越难摆脱。最好的心态是不管命运是好是坏,我只管修自己,一日修来一日功,这样坏者变好,好者更好。所以“改变命运”应称为“修造命运”。
十五、 除草原则:人的杂念妄念就像花园里的杂草。杂草不需要专门的照料和养分,它自己就能长得茂盛。如果不管它,花园就会“杂草丛生”。所以一个好的花园,必须时常进行除草。所谓“时时勤拂拭”。相反正见善念就像花园里的花朵,必须细心种植栽培,才能生长得好。所有善知识和有用的有利的资讯,都必须时时接触和复习。重复重复再重复,把性格修造这种脑力劳动彻底变成体力劳动。
十六、 行动原则:有行动才有吉凶,无行动则无吉凶。例如一个人有了病,却不配合治疗,不进行体育锻炼,病会好吗?做了善事种了善因,就会產生一股力量,把人的行动向吉处推,但是没有行动,这股力量如何显现呢?所以学佛行善所带来的吉祥,也必须在行动中才显现出来。
如果说我们所看到的前世资料是可信的,透过这些资料的归纳分析,就可以窥见到轮回与因果的蛛丝马迹;如果人真的有前世,那么人们世世循环轮回的规律或原则,就成为非常重要的一门学问。
虽然这已经进入了宗教哲理的范围,我们仍然必须在此提出并加以讨论,因为这是关乎到每个人在这个地球上怎样生存下去的切身问题。
为了运用催眠所得到的前世资料,以便将来可资证明为宇宙人生的真实学问,使人类正确地继续在这个地球上生存进化下去,我们就必须认真地,把我们所见到的因果轮回的原理,说出来让大家知道。
以下就是目前我将已知的个案资料加以归纳整理后,所推论出来的几个轮回因果的原则加以列举,谨供关心这件事情的每一位读者参考。
原则一:每个人生都有一个主要的课题
(所有的困苦灾难都是针对这个课题而来,今世做不及格,来世得从头再来一次,世世做不及格,就必须好几世在同一个小圈圈内打转,无法超升。所以用自杀来解决今世痛苦的人,很可能来世会遭遇更深的痛苦,使得课题更大、更复杂,生命更加麻烦。)
我们进入肉体生命的最大理由是从经验中去学习智慧及技巧。
不幸的是,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竟无可避免地犯了“做人”方面的误差。
这种错误就像佛教所说的“业障”,和基督教所说的“世人都犯了罪”那种与生俱来的原罪,两者的道理是相通的,同样会影响到我们生命的进化。
在催眠状态中的人,都会有形地或无形地感到这种业障的力量。
我们每个人在重新来到这个物质世界之前,其实或多或少地了解到我们此行是要做什么的,也就是说,我们的潜意识其实相当清楚此生的目的何在,在催眠中,大多数的人都能找到这种灵识。
至于生命的真正目的,不外乎继续所学习的过程及处理前生所造成的业障,不管是哪一个,都是我们今生的主要课题,需要我们全力以赴,才能完成我们在地球上的生命轮回。
在催眠中,我们经常看到许多人碰到的艰难困苦,往往是因为他们的业障所产生的;还有一些是为了训练自己而安排的,无论如何,我们都必须以最大的智慧和能力去克服。
对于业障所产生的因果轮回,其义甚明,不必举例;至于自我磨炼的说法,可能大家不太清楚,容我简单举个例子:有一对情侣,历经两、三世以来,必须千辛万苦,才能有短暂相聚的时间,为的是要学习如何应付环境所施加给他们的压力,进而学习到一件事:面对事实,不管多么艰难,都要为了爱情,继续下去。
明白这个道理: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今世所受的痛苦,并非全部由我们的业障产生,更有一些是完成人世的学习过程所必须经过的劫难。
很多人好几世都有前世类似的命运,几乎都在同样的小圈子里打转,很可能就是没能冲破这些困苦的障碍,无法完成他们的课程,一直在同一个课题上转圈子,无法超升。
不管是哪一种痛苦与困难,我们都必须用耐心与智慧去忍受它、处理它、解决它,甚至于巧妙地避开或化解它,使我们能够顺利地继续学习的过程。
绝对不可以因为太痛苦就用自杀来逃避,因而破坏或中断了生命进化的程序,这种破坏对于我们自己的生命所造成的伤害将是难以估计的。
原则二:人与人之间的一切恩恩怨怨,必须以慈悲、仁爱、宽恕来终结
(慈悲仁爱是消除人们业障的第一个良方;忍受冤屈是消除人们业障的第二个良方。)
人与人之间的恩怨,若不互相宽容,互相慈悲,任凭人们去冤冤相报的话,就像钟摆那样一直摆过来摆过去,永远没完没了,被牵连到的人就会生生世世在轮回里翻滚,超越不得,永远无法跳出这个噩梦圈子。
人世五伦之间的情爱,也是脱不出这一个原则,良好的亲子或朋友之情、美丽的男女爱情,绝非上天所赐予的,乃是根据每个人的恩怨业绩,使人们消仇报恩而刻意安排的。
所以,得不到爱情的人没有仰天悲鸣的必要,自爱情中得不到甜美甘果的人,也没有埋怨的权利,只有努力去学习慈爱宽容,才能消除恶因,确保今生以后得到较好的缘分。
拿夫妻之间或情人之间的关系为例,更可以把这种道理看得更清楚:夫妻之间很多是有累世的恩怨情仇的,一世没有把恩怨解决,再世就会互相碰面,直到有一世两个人恩爱和谐为止;有时候,一种关系没有成功,来世可能就以另一种伦常关系出现,必得两人以爱心互相对待以后,才能消解仇怨;今世若能互相慈悲仁爱,消去了仇怨,来世就可专注于生命的进化,或享受生命的乐趣,甚至于选择世世结善缘下去,不再受恶缘干扰。
如果你今世得到的爱情是苦的,心有不甘,硬是要去报仇解恨,往往就会造成更大更多的业障,不是今后更痛苦,就是来世更凄惨。
如果了解苦果是一种业障,而欢喜地接受下来,消化它,以慈悲仁爱来看待对方,顺利地化解了你们之间的冤仇,一定会在今世得到平安,来世得到更大的幸福,让生命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