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卢延让的另辟蹊径有如另类书家,前人将好字都写完了,再想出名就只能用木棍扫帚写字了。
还有一个人叫崔涯,此人在扬州一带的妓院颇有名气,他经常写诗评价妓院及其从业人员,诗一写成立即在行内流传。经他赞赏的当下身价倍增官客盈门,经他贬嘲的立马门可罗雀生意惨淡。有一次,崔涯写了一首评价妓女李端端的诗,形容李端端皮肤黑,晚上走在路上肤色和夜色浑为一体,不吭气别人看不出还有一个人在那里。
李端端看到这首诗后很不是滋味,自己形象受损事小,关键是影响客源耽误生意,她找到崔涯请求重新评价。于是,崔涯写了第二首诗:“觅得黄骝鞁繍鞍,善和坊里访端端。扬州近日浑成差,一朵能行白牡丹。”李端端将第二首诗广为宣传,一时间那些有钱人和公子哥们纷纷登门,采撷这朵白牡丹。有人说李端端是才从乌黑的墨池里爬出来就登上了洁白的雪山。
《迴波词》是一种乐府歌词,写出来配着曲子演唱。这种词四句为一首,每句六个字,第一句前四个字固定为“迴波尔时”。比如你要唱今天的天气哈哈哈,那么第一句就是:迴波尔时哈哈哈。
在唐中宗举办的一次宫廷宴会上,皇家艺人奉旨到现场演出助兴。一个演员唱了一首自编的《迴波词》: 迴波尔时栲栳,怕妇也是大好。外边只有裴谈,内里无过李老。
裴谈当时担任御史大夫,这位主管监察工作的官员是有名的妻管严,李老则是指唐中宗,人们都说他怕韦后。演员唱到,现在怕媳妇也是一件大好事,宫外有御史大夫裴谈,宫中有咱们敬爱的皇上李老。看来李显也是平易近人的,演员们可以当着他的面叫他李老,说他怕老婆。“怕妇也是大好”这句词让陪同观看演出的韦后心情舒畅,当场给演唱者发放了奖品。
唐肃宗上元二年七月,长期伴随在唐玄宗身边的高力士被贬往巫州。在唐朝,夜郎已是南荒地,巫州更在夜郎南。巫州治所在龙标县,天宝年间,著名诗人王昌龄就曾经被贬为龙标县尉。他的好友李白听到这个消息后满怀深情写下了《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七绝:“扬花落尽子规啼,闻到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首诗是李白七绝中的精品之一。
高力士在到达巫州后,看到路旁长满了荠菜没人采摘,不由的触景生情。后人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溜。高力士则是整日跟着唐玄宗,不会吟诗也能哼。于是乎他写了一首诗: 两京做斤卖,五溪无人采。夷夏虽有殊,气味都不改。诗言誌。高力士的诗也是有感而发。“两京做斤卖,五溪无人采”,想当年在京师时高力士是何等人物,太子叫他兄长,诸位王公叫他高翁,驸马一辈的叫他高爹爹。宝寿寺中,高力士举办大钟落成庆典,来宾们每撞一下钟就要给高力士捐出一百贯钱,那些讨好高力士的人争着抢着去撞钟,有的人一撞就是二十多下,就象跟领导打牌,争着抢着放胡。而如今流落五溪,孤身孓影。
高力士咏荠菜的诗水平如何暂且不说,真情出自胸中却是事实。“夷夏虽由殊,气味都不改”,高力士虽然被贬往巫州,但是对唐玄宗忠心不改,当他在遇到大赦返回京师的路上听到唐玄宗的死讯后,嚎啕大哭,吐血而死。
唐玄宗李隆基和唐肃宗李亨这父子两个有着许多说不清的事。北宋神宗年间要改年号,大臣们先擬了一个年号:元亨。宋神宗说,亨字不好,这是有子不成。亨字下面是一个了字,正是子字少一横。最后定年号为“元丰”。
李隆基给儿子起名李亨时大概没有想到自己晚年会被儿子抛在深宫高院之中。
唐时轶事之三
进士也有特批者
公元九〇一年是唐昭宗天复元年。之所以改元叫天复是因为自去年十一月起唐昭宗被迫下岗,当了太上皇。歌曲中唱到:“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九〇一年正月,新春开门红,昭宗重返工作岗位。天子复辟改元天复也是在理得。
天复元年春天,照例要考进士,要公布录取名单。唐昭宗心情不错,就下令选拔一些出身贫寒的,参加过多次高考却多次没有考中的,年龄偏大的考生成为进士,以表示皇上开恩。于是,主考官奉圣命选出五个老汉及第。这是五位特批的进士,唐昭宗在敕书中说:“念尔登科之际,当予反正之年,宜将异恩,各膺宠命。”
这五位进士中有两位已经年过七十,就是说已经超过了官员应该退休的年龄而且没有什么特殊的贡献,套用唐昭宗敕书中的话来形容就是:念尔登科之际,已过致仕之年。而剩下的三位进士也都过了六十岁,老态龙钟。当时的人把这次放榜叫做“五老榜”。
经皇上特批成为进士的还有晚唐时期的顾非熊,顾非熊是名人顾况的儿子,据说是因为人缘不好,可能还有不适应考试这种方式等原因,参加了二十多次科举考试,屡战屡败。屡战屡败当然心情不好,少不了写诗吐露,“见月长怜夜,看花不惜春。愁为终日客,闲过少年身。”和“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年最少”相比显然是天壤之别。好在顾非熊可以排着胸脯说:俺们一直在努力。机会终于来了,会昌年间,一次公布进士录取名单之前,国家的主人唐武宗突然过问顾非熊在不在金镑之上,主考官如实回答:顾非熊又没考上。唐武宗立即下达圣旨:那就把他添上。这时,工作人员已经去公布名单了,主管官员急忙派人将原榜追回,添上了顾非熊的名字。
当时落榜的考生努力将自己的思想统一到天子圣明这个标准上,认为圣上钦点顾非熊及第是对落榜考生的最大鼓舞与鞭策,使大家在黑暗中看到了光明,在落魄时看到了希望。和顾非熊一同参加这年的考试却不幸落榜的刘得仁也是考了十多年了,可谓是久经考验,得知顾非熊终于成为进士后,刘得仁写了一首诗表示祝贺:“愚为童稚时,已解念君诗。及得高科就,须逢圣主知。”俺还是小孩儿的时候,就已经在朗读顾君的诗句。现在你终于高中进士,那是得到圣明天子的照顾。
顾非熊如果不是皇帝特批,未必能够成为进士。给他写诗的刘得仁一生就参加了近三十次考试,最终仍未考中。论关系,刘得仁比顾非熊要强得多,他的兄弟有的是驸马,有的是朝廷中的郎官。
晚唐的时候,越来越多的考生感到考试不公。沆瀣一气这句成语就是出自考生口中。唐乾符二年的主考官叫崔沆,他的一个门生崔瀣榜上有名,人们就说“座主(指主考官)门生,沆瀣一气。”崔瀣未必就没有真才实学,这种说法实际上反映了一种情绪。到了唐末,贿考已经是公开的事情,进士往往会根据贿赂多少排定名次。所以就有“及第不必读书,作官何须事业”的谣语。
盛唐的时候,某个人即便是经皇帝打了保票也未必能够成为进士。唐玄宗时期,有一个人在玄宗身边工作了很长时间,表现也不错,玄宗决定放他到外面去做个官。这个人在拜谢了皇上的大恩大德之后斗胆提出一个请求,他说臣的女婿王如泚今年已经报考进士,希望圣上将原本赐予臣的恩德转授给臣的女婿,让他成为进士。唐玄宗答应了这个请求,让礼部有关官员给安排一下。礼部侍郎接到圣旨后去请示宰相,即便是圣恩也还是要按规矩来。右相李林甫询问:以王如泚这个人的水平能考上进士吗。礼部侍郎回答:有可能考上,也有可能考不上。李林甫听罢说出一番话来:这种水平的人是不能给他进士这个头衔的。明经、进士考试是国家选拔人才的手段,只有那些成绩优异的人才可以由此进入仕途。如果让一个能不能考中还在两可之间的人成为进士,那国家将用什么标准来衡量人才呢?当天,李林甫就将自己的意见上报给唐玄宗。
话说王如泚得知圣上已经同意特批自己成为进士后,认为这是十拿十稳的事,就广发邀请贴请自己的亲朋好友前来参加庆贺酒会。两天之后,王如泚的家门口车马盈门,前来道喜的客人络绎不绝。就在王家沉浸在一片欢乐祥和的气氛中时,从礼部传来了最新消息:中书省正式就王如泚一事给礼部下发了公文,公文中强调指出:王如泚应该依照正常程序参加科举考试。
这喜庆的酒是没心思喝了。
《旧唐书》李林甫传中说,李林甫“自处台衡,动循格令。衣冠士子非常调无仕进之门”。抛开非奸即忠的观点看人,李林甫能够成为唐朝在位时间最长的宰相也还是有他的特点的。
实际上,有些事的决定权掌握在办事的官员手中,唐宣宗时的李景荘能够成为进士就是因为宰相打了招呼。
李景荘的哥哥李景让名气很大,有一次中央部委的丞、郎级官员在一起会餐,吃到一半时,日后成为宰相的蒋伸突然站了起来,只见他斟满一杯酒对在场的官员说:在座的各位有谁认为自己孝于家,忠于国,名重一时的,请喝了这杯酒。估计蒋伸是多喝了二两酒,定这么高的标准实在是难为人,在场的官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人敢认领这杯酒。这时候,李景让站起来拿过酒杯一饮而尽,蒋伸当场评论说:也就是李公您有资格喝这杯酒。据说李景让是有机会成为宰相的,只是由于唐宣宗任命宰相是采用的是差额抓阄的方法选择人选,李景让没被抽中。
讲了一段李景让的故事是因为李景荘成为进士和李景让有很大的关系,不过可不是走后门递条子这一类行为。
李景让的老母亲家教是很严厉的,她老人家一旦认为在某一件事是李景让犯了错误,就二话不说动用家法鞭打一顿,尽管李景让已经是胡子一大把下属一大批的朝廷高中级干部。李景让的弟弟李景荘考了几回进士都没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