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铮∑涫担鐾夹瓮枷窨衫氩豢苈胙Ц闵盍艘怖氩豢6遥诤芏嗫蒲Чこ讨械挠τ眉扑悖家允档奈鳌U饷趴斡辛礁黾说慕卜ǎ阂桓鍪枪诺涞摹ㄊ捣治觥ǎ耆彩г砗退惴ǎ涣硪桓鍪窍衷谌涨髁餍械摹ǹ蒲в牍こ碳扑恪ǎ纱嘟萄萌砑喑獭N腋鋈巳衔扑慊档难欢ㄒ鲜肚宄颐羌扑慊档难裁匆д饷趴危沂呛芷蛴谘Ш美砺酆笥眉扑慊迪值模詈檬褂肅语言或C++编程实现。向这个方向努力的书籍还是挺多的,这里推荐大家高等教育出版社(CHEP)和施普林格出版社(Springer)联合出版的《计算方法(putational Methods)》;华中理工大学数学系写的(现华中科技大学),这方面华科大做的工作在国内应算是比较多的,而个人认为以这本最好,至少程序设计方面涉及了:任意数学函数的求值,方程求根,线性方程组求解,插值方法,数值积分,场微分方程数值求解。李庆扬先生的那本则理论性过强,与实际应用结合得不太紧,可能比较适合纯搞理论的。
'3'也谈离散数学
每个学校本系里都会开一门离散数学,涉及集合论,图论,和抽象代数,数理逻辑。不过,这么多内容挤在离散数学一门课里,是否时间太紧了点?另外,计算机系学生不懂组合和数论,也是巨大的缺陷。要做理论,不懂组合或者数论吃亏可就太大了。从理想的状态来看,最好分开六门课:集合,逻辑;图论,组合,代数,数论。这个当然不现实,因为没那么多课时。也许将来可以开三门课:集合与逻辑,图论与组合,代数与数论。(这方面我们学校已经着手开始做了)不管课怎么开,学生总一样要学。下面分别谈谈上面的三组内容。
古典集合论,北师大出过一本《基础集合论》不错。
数理逻辑,中科院软件所陆钟万教授的《面向计算机科学的数理逻辑》就不错。现在可以找到陆钟万教授的讲课录像,cas。ac/html/Dir/2001/11/06/3391。htm自己去看看吧。总的来说,学集合/逻辑起手不难,普通高中生都能看懂。但越往后越感觉深不可测。
学完以上各书之后,如果你还有精力兴趣进一步深究,那么可以试一下GTM系列中的《Introduction to Axiomatic Set Theory》和《A Course of Mathematical Logic》。这两本都有世界图书出版社的引进版。你如果能搞定这两本,可以说在逻辑方面真正入了门,也就不用再浪费时间听我瞎侃了。
据说全中国最多只有三十个人懂图论。此言不虚。图论这门科学,技巧性太强,几乎每个问题都有一个独特的方法,让人头痛。不过这也正是它魅力所在:只要你有创造性,它就能给你成就感。我的导师说,图论里面随便找一块东西就可以写篇论文。大家可以体会里面内容之深广了吧!国内的图论书中,王树禾老师的〃图论及其算法〃非常成功(顺便推荐大家王先生的〃数学思想史〃,个人认为了解科学史会对我们的学习和研究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一方面,其内容在国内教材里算非常全面的。另一方面,其对算法的强调非常适合计算机系(本来就是科大计算机系教材)。有了这本书为主,再参考几本翻译的,如Bondy & Murty的《图论及其应用》,人民邮电出版社翻译的《图论和电路网络》等等,就马马虎虎,对本科生绝对足够了。再进一步,世界图书引进有GTM系列的〃Modern Graph Theory〃。此书确实经典!国内好象还有一家出版了个翻译版。不过,学到这个层次,还是读原版好(说实话,主要是亲身体验翻译版的弊端,这个大家自己体会)。搞定这本书,也标志着图论入了门。
离散数学方面我们北京工业大学实验学院有个世界级的专家,叫邵学才,复旦大学概率论毕业的,教过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最后转向离散数学,出版著作无数,论文集新加坡有一本,堪称经典,大家想学离散数学的真谛不妨找来看看。这老师的课我专门去听过,极为经典。不过你要从他的不经意的话中去挖掘精髓。在同他的交谈当中我又深刻地发现一个问题,虽说邵先生写书无数,但依他自己的说法每本都差不多,我实在觉得诧异,他说主要是有大纲的限制,不便多写。这就难怪了,很少听说国外写书还要依据个什么大纲(就算有,内容也宽泛的多),不敢越雷池半步,这样不是看谁的都一样了。外版的书好就好在这里,最新的科技成果里面都有论述,别的先不说,至少?quot;紧跟时代的理论知识〃。
原先离散数学和数据结构归在一起成为离散数学结构,后来由于数据结构的内容比较多,分出来了,不过最近国外好像有些大学又把它们合并到了一起,道理当然不用说,可能还是考虑到交叉的部分比较多。比较经典的书我看过得应算是《Discrete Mathematical Structures》了,清华大学出版社有个影印版的。
'4'续谈其他的一些计算数学
组合数学我看的第一本好像是北大捐给我们学院的,一本外版书。感觉没有太适合的国产书。还是读Graham和Knuth等人合著的经典〃具体数学〃吧,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有翻译版。
《组合数学》,《空间解析几何》还有那本《拓扑学》,看这三本书的时候是极其费事的,原因有几点,首先是这三本书无一例外,都是用繁体字写的,第二就是书真得实在是太脏了,我在图书馆的座位上看,同学们都离我做得很远。我十分不自然,不愿意影响同学,但是学校不让向外借这种书(呵呵,说起这是也挺有意思,别人都不看这种书,只有我在看,老师就特别的关注我,后来我和他讲了这些书的价值,他居然把他们当作是震馆之宝,老师都不许借,不过后来他们看我真得很喜欢看,就把书借给了我,当然用的是馆长的名义借出去的。)不过收获是非常大的,再后来学习计算机理论时里面的很多东西都是常会用到的。当然如果你没看过这些书绝对理解不到那个层次。拿拓扑学来说,我们学校似乎是美开设这门课程,但是这门课程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没有想到的是在那本书的很多页中都夹着一些读书笔记,而那个笔记的作者及有些造诣,有些想法可以用到现代网络设计当中。
抽象代数,国内经典为莫宗坚先生的《代数学》。此书听说是北大数学系教材,深得好评。然而对本科生来说,此书未免太深。可以先学习一些其它的教材,然后再回头来看〃代数学〃。国际上的经典可就多了,GTM系列里就有一大堆。推荐一本谈不上经典,但却最简单的,最容易学的:math。miami。edu/~ec/book/这本〃Introduction to Linear and Abstract Algebra〃非常通俗易懂,而且把抽象代数和线性代数结合起来,对初学者来说非常理想,我校比较牛的同学都有收藏。
数论方面,国内有经典而且以困难著称摹冻醯仁 邸?(潘氏兄弟著,北大版)。再追溯一点,还有更加经典(可以算世界级)并且更加困难的〃数论导引〃(华罗庚先生的名著,科学版,九章书店重印,繁体的看起来可能比较困难)。把基础的几章搞定一个大概,对本科生来讲足够了。但这只是初等数论。本科毕业后要学计算数论,你必须看英文的书,如Bach的〃Introduction to Algorithmic Number Theory〃。
计算机科学理论的根本,在于算法。现在很多系里给本科生开设算法设计与分析,确实非常正确。环顾西方世界,大约没有一个三流以上计算机系不把算法作为必修的。算法教材目前公认以Corman等著的《Introduction to Algorithms》为最优。对入门而言,这一本已经足够,不需要再参考其它书。 深一点的就是大家作为常识都知道的TAOCP了。即是《The Art of puter Programming》3册内容全世界都能看下来的本身就不多,Gates曾经说过〃若是你能把这书上面的东西都看懂,请把你的简历发给我一份〃我的学长司徒彦南兄就曾千里迢迢从美国托人买这书回来,别的先不说,可见这书的在我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中的分量。
再说说形式语言与自动机。我看过北邮的教材,应该说写的还清楚。有一本通俗易懂的好书,MIT的sipser的 《introduction to theory of putation》。但是,有一点要强调:形式语言和自动机的作用主要在作为计算模型,而不是用来做编译。事实上,编译前端已经是死领域,没有任何open problems,北科大的班晓娟博士也曾经说过,编译的技术已相当成熟。如果为了这个,我们完全没必要去学形式语言用用yacc什么的就完了。北邮的那本在国内还算比较好,但是在深度上,在跟可计算性的联系上都有较大的局限,现代感也不足。所以建议有兴趣的同学去读英文书,不过国内似乎没引进这方面的教材。可以去互动出版网上看一看。入门以后,把形式语言与自动机中定义的模型,和数理逻辑中用递归函数定义的模型比较一番,可以说非常有趣。现在才知道,什么叫〃宫室之美,百官之富〃!
计算机科学和数学的关系有点奇怪。二三十年以前,计算机科学基本上还是数学的一个分支。而现在,计算机科学拥有广泛的研究领域和众多的研究人员,在很多方面反过来推动数学发展,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孩子长得比妈妈还高了。但不管怎么样,这个孩子身上始终流着母亲的血液。这血液是the mathematical underpinning of puter science(计算机科学的数学基础),也就是理论计算机科学。原来在东方大学城图书馆中曾经看过一本七十年代的译本(书皮都没了,可我就爱关注这种书),大概就叫《计算机数学》。那本书若是放在当时来讲决是一本好书,但现在看来,涵盖的范围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