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才有了“无”及“无”的观念,而这个不存在,这个“无”又是“有”的前提,所以它不可能是绝对的“无”,绝对的不存在。人类的语言也是伴随着意识与意识对象的遇合而产生的,只有在这时,才有了“有”的观念、“无”的观念,它们同时是语言概念,是“名”。这种“有”、“无”浑然一体的存在,老子用“道”这个概念指称它,这个“道”也是“名”,但它不是平常人所说的“道”,也不是后来孳生出来的各个个别事物的“名”,而是包容一切而又消融了所有差别的总名。
只要从整体上把握老子哲学,我们就会知道,老子哲学中的宇宙万物不是一个自生的过程。它不同于西方的自然哲学,不同于西方的唯物主义学说。它考察的不是客观世界发展变化的规律,不是人对客观世界的改造,而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的意识的发生发展及其对意识中的世界的影响。它是一种文化哲学或意识哲学。在老子的哲学里,世界的分化、浑然一体的“道”向宇宙万物分化的过程,是由于人的意识的产生与发展。“道”是意识与意识对象的浑然一体的状态,但这种状态只是人对意识对象的初始的意识状态,是无意识中的意识,非自觉、非自动的意识,是在这种意识状态中意识对象的存在形式。但人的意识是处于流变过程的,它是向着由朦胧到明晰、由恍惚到确定、由抽象到具体的方向演化的。这种意识的流变不是纯粹意识的流变,而是同意识的对象同体共生的流变,因为老子不承认有脱离开意识对象的意识,也不承认有脱离开意识的意识对象。这导致了浑然一体的“道”的分化。“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浑然一体的,所以它是以整体一的形式存在的。“一”就是“道”,“道”就是“一”。有了“道”的观念,有了“道”这个概念,这个“名”,也就有了“一”,有了“一”这个“数”。当意识进一步向明确化的方向发展,这个浑融的整体就有了分别,有了不同的感觉,“一”就变成了“二”,一个统一的概念就变成了两个概念,一个统一的观念就变成了两种不同的观念,一个统一的世界就变成了两个不同的世界,一个统一的“名”就变成了两个不同的“名”。其中的每一个又要继续分化,就有了“三”,这个“三”实际已经是“多”。这样不断分化下去,一个统一的世界就成了万事万物的世界,一个纷纭复杂的世界,人们的意识世界也就随之分裂成各种不同的感觉、感受、感情、意志和认识,“道”这个统一的“名”也就孳生出了人类的全部语言。“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我认为,老子在这里说的实际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的过程。在天地的观念产生之前,整个宇宙是浑然一体的,这样一个浑然一体的宇宙是惟一的存在,是自然,是永恒,是绝对,没有任何外在于它的力量能够改变它的存在形态,它自身周而复始地运行着,没有终极,没有灭亡。这就是老子所说的“道”。“道”也可以被命名为“大”,而一当我们将它命名为“大”,它就离开了我们,成为了我们所命名的一个对象,一个客体。在这时,这个浑然一体的“道”就分化为客体与主体,分化为人和人所意识的对象。“一”生成为“二”。二者之间有了距离,所以“逝”也即意味着“远”,而“远”同时又意味着“反”。“反”即“返”,客体离开主体,同时也返回主体,成为主体意识中的存在。人的意识的进一步明确化,使浑然一体的外在世界也发生了分化,宇宙分化为“天”和“地”,“道”在这时就分化为“三”:天、地、人。作为“天”、“地”、“人”的总名的“道”,是一个整体的“一”,是“大”,作为“天”、“地”、“人”也各自是一个浑然的整体,也是“大”。在这里就有了四“大”:道大、天大、地大、人大。人是这四“大”之一。“人”是一个浑然整体,是“大”,但它已经不等同于“道”,不是惟一,而只是四“大”之一。天有天道,地有地道,人有人道,但它们都已经不等同于那个总体的“道”。“人”与“天”、“地”分裂开来,“人”与“道”也分裂开来。人要重新返回到“道”的浑然整体之中去,必须以“地”之“道”为“人”之“道”,从对“地”的感受和理解中建立人的生存原则。而“地”之“道”则应以“天”之“道”为“道”;“天”之“道”应以那个作为宇宙整体的“道”为“道”。而作为宇宙整体的“道”就是“自然”,就是没有任何外力干扰下的自在自为、“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的状态:“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这里,老子就从他的自然哲学中引申出了他的人生哲学的。
老子人生哲学的最高原则就是“自然”。自然在人与世界没有发生分化的那个浑然整体中、那个“道”中才是存在的。宇宙间的一切矛盾和斗争都是由于人类的意识把原本浑然一体的世界区分成了各自独立的万事万物,人类不再把万事万物都视为一个浑然的整体,而是把它们都视为有独立存在价值的个体,世界就失去了原有的和谐性,差异和矛盾就产生了。万事万物要重新获得自己的和谐性,就必须放弃自己的独立性,回归到那种无意识的浑然整体的状态。“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万物怎样才能回到和谐的浑然一体的自然状态呢?首先必须放弃自己的独立性,不以物自身的要求为“道”。具体到人自身,就是不以人自身的要求为“道”,因为它们是从浑然一体的“道”的分裂过程中产生的,它们之间的愿望和要求是彼此矛盾的,是相互斗争的。它们的独立性越强,彼此之间的矛盾越尖锐,斗争得越激烈。它们要重新获得自己的统一性,首先要以“地”之“道”为己之“道”。“地”是生养万物的,是负载万物的,是包容万有的,没有“地”就没有万物,就没有存在的根据,万物的统一性不是从各个物体自身获得的,人的统一性不是从各个人的个性中取得的,而是从“地”获得的。万物和人各以自身为根据,万物就没有统一性,彼此就是有差别有矛盾的,就是彼此对立的,就有彼此的斗争。只有以“地”之“道”为己之“道”,彼此才能获得统一性,才能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才能返回到浑然一体的“道”之中去。“地”是怎样生养万物的呢?地为万物和人提供的是一个空间,在这个空间中流动的是“气”,“气”的流动使空间成为一个浑然的整体,但却没有占有这个空间,它就是空间的存在形式。“气”没有排他性,空间没有排他性,万物在“气”、在空间中是自由生长的,是和谐相处的。万物和人只有像“地”一样,像空间一样,能够容纳万有,才不会相杀相残。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人”就完全等同于“地”,就完全等同于地之道。而是使自己首先具有了“地”的性质,才能获得“天”的性质。“地法天”,天覆地载,“地”是承接“天”的,“地”是应当以“天”之道为己之“道”的。“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万物只有立于地才能承接“天”,才能生长发育,具有向上的力量,具有生命的活力。这种向上的力量就是“天”之“道”了。“地”之“道”是空间之“道”,是“气”之“道”;“天”之“道”则是生命之“道”,生长之“道”。万物和人需要空间,而空间提供的则是生长的条件,是生命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地”属“阴”,“天”属“阳”,所以万物和人要“负阴而抱阳”,立“地”向“天”,阴阳混同,融为一体,返回到原初的浑然一体的“道”的状态。
第9节
在过去,我们把老子关于人生哲学的所有论述都视为对“道”本身的阐释,我认为不是。“道”是一个惟恍惟惚的浑然整体,是没有天和地、阳和阴、动和静、刚和柔、尊和卑、高和下、大和小、先和后等等这些差别的,而老子有关人的一切,都是纳入到这些有分别的关系中来论述的。这种分别,实际是“地”之“道”与“天”之“道”的分别。“地”之“道”与“天”之“道”不是作用于一个没有差异的浑然一体的世界,而是作用于万物和人生成后的大千世界。我认为,它们实际都属于老子所说的“德”的范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爵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盖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万物是从浑然一体的“道”中分化而来的,是在“德”的包容涵蕴之中的,它们各以自己的具体形象表现出来,并以自己的特定用途作为一种器物存在着。“道”与“德”不同,“道”是万物未生时的浑然一体的状态,“德”则是在万物已生之后包容涵蕴万物的,使万物生长发育并依然成为一个和谐的整体。它养育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它为万物提供了生长发育的条件而不视为自己的功劳,它处在很高的位置而不限制束缚万物的自由。这就是德,是宇宙、人生之大德、玄德。这个“德”首先是立于“地”之“道”的基础之上的,是“负阴”、“守静”、“贵柔”、“处卑”、“处下”、“知小”、“不敢为天下先”的,是“无为”的。但是,德者,得也。“地”之“道”只是“德”的表现,“得”的手段,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