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881-1950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是信自己,第二是信他,他是谁?释迦牟尼佛跟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为我们介绍西方极乐世界,决定真实,没有怀疑,那你才信。信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愿愿都落实,没有一愿是虚愿。我们只要发心往生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没有一个不往生。这叫信他。然后跟我们讲,信因、信果、信事、信理,说六个信,自他、理事、因果,这是性德。我们现在这个信心完全丧失,所以自己的生活很苦,没有自信,那就随业流转,你造的善业,你享福;造的恶业,你受罪。这个事情细说,都在因果。所以你看看,佛教导我们,第一个是建立信心,跟大乘教里面常讲的「一切法从心想生」是一个意思。我们业障消不掉,症结在哪里?就在信心不足,不相信自己,这是头一条。怎么样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本来是佛,佛要我们相信这个,我们本来是佛。迷了,糊涂了,现在回头,我们好好修行,修什么?修止、修观,回头是岸。这个事情是个难事,那我们遇到阿弥陀佛,事情就不难,决定要生极乐世界,决定要亲近阿弥陀佛。有很多人说,现代这个世间灾难很多,假如我们有这个认知,有这个信心,灾难对我们就构不成威胁,我们一丝毫不恐怖,没有畏惧之心。为什么?灾难来了,正是我们往生极乐世界的时候。说实在话,不是坏事,是好事。没有这个灾难,我们往生可能延后很多年;有这个灾难现前,把我们往生的这个缘提前,好事。所以我们没有害怕,我们很清楚、很明白,这心里头有止、有观。
  第二个是「念心」,从信心再生起念心。这个念心最重要的,十方诸佛菩萨教给我们,祖师大德教给我们,一心念阿弥陀佛,不再有别的念头,我们这一生就决定成就。不要再有妄念夹杂,再有妄念夹杂,麻烦就大!第三个是「精进心」,精是纯而不杂,进是往前进,没有后退。这个意思就很明显,就是古大德教给我们,「一门深入,长时薰修」,那就是精进。我们这一门就是净宗法门,我们依据的经典是净土五经一论。《华严经》实在讲就是五经一论的详细讲解,《华严经》末后,普贤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华严经》最后方向目标是极乐世界。所以夏莲居老居士告诉我们,普贤菩萨是娑婆世界净宗初祖,这话有道理。慧远大师是中国净宗的初祖,娑婆世界的初祖是普贤菩萨。从什么地方知道?从《华严经》知道。释迦牟尼佛出世,第一部讲《华严》,在华严会上提倡念佛往生极乐世界的是普贤菩萨,《华严经》末后导归极乐,他是娑婆世界的净宗初祖。莲公很难得,他从这再往上推,还有个初祖,比这个还大。是什么?遍法界虚空界的初祖,净宗初祖,那是谁?大势至菩萨。菩萨是法界净宗初祖,普贤是娑婆世界净宗初祖,慧远大师是中国的净宗初祖。我跟黄念祖认识的时候,那时候我在美国,黄老就跟我说:净空法师,你在美国传扬净宗,你将来是美国净宗初祖。这地区性的。那我们在美国也离开了十年。这个是我们讲到精进,一门深入,决定不改变方向、不改变目标,没有一个不成功,真的叫万修万人去。
  第四信位是慧,「慧心」。因为是讲十信心。那就是心里面充满智慧,智慧的反面是烦恼,转烦恼为菩提就是慧心。烦恼能不能断?给你说老实话,烦恼断不了。为什么?烦恼断掉了,慧心就没有了。烦恼跟智慧是一个性,迷了这个性就是烦恼,觉了这个性就叫智慧。所以智慧跟烦恼是性德这一分迷悟的名号,我们把烦恼转变过来它就是菩提。这就是烦恼真的没有了,我们称它为断了,这个断不是真断,它已经变成智慧。性德有无量智慧,迷失了性德,有无量的烦恼。怎么转变法?一切慧菩萨教给我们真止、真观,就转过来。真止是定,真观就是慧。第五是「定心」。十信心,你看他先讲慧心,再讲定心。二住位的菩萨,一切慧菩萨,跟我们讲,先讲真观,后讲真止,他相应的,这是对一般普通人说的;如果是上上根人,定慧等运,这平等的,同时的。我们这些凡夫,必须是先看破,后再放下,这是入门第一步。我们如果不能够了解,我们对佛法生不起信心。所以当年章嘉大师教我「看得破,放得下」,跟《华严经》上讲的顺序完全相应。看破是真观,放下是真止,你要不把事实真相搞清楚,你怎么肯放下?这是对中根人讲的。对下根人讲不是这个讲法,先叫他放下,然后他就看破,这也很了不起。下下根人,愚夫愚妇,没念过书,不认识字,人很老实,教他放下万缘,他真放下;教他一心念佛,就老实念佛。念个二、三年,他开悟了,他预知时至,他往生。这就是古大德常常赞美的,「唯上智与下愚不移」,这两种人最好教。上上根人,一说他就通,定慧等运;下下根人,教他放下,他真肯。当中这一部分人是占绝大多数,上不上,下不下,那怎么办?先要跟他讲,搞清楚、搞明白,然后劝他放下,他才肯,最难度的人。先观后止,先看破,后放下,慧心,定心。
  心里面有了定慧,不退了,所以第六信位是不退,「不退心」,这才是真正能保住了。也就是佛法里常常讲的三不退,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他到哪个阶段?他到行不退。念不退还没有达到,念不退要初住菩萨,到初住才是真正念不退。所以方向目标纯正,一丝毫偏邪都没有,向著无上菩提圆满的佛果迈进。十信心,到第六都是自己成就,自己成就才能帮助别人,自己不成就不能帮助别人。所以下面到第七「回向心」,心量拓开,把自己所修学的智慧德能、所有一切功德,与一切众生共享,心量拓开,不为自己,回向是拓开心量。三种回向,第一个回向众生,就是四弘誓愿里头一条「众生无边誓愿度」。这一条很重要,把众生忘记了,菩提心就没有了,就迷了;念念为众生,念念为别人想,把这个摆在第一条。然后再回向菩提,对自己,自己一生求的是什么?菩提是觉悟,求智、求觉,除智觉之外,一概不求。用什么心态对一切?随缘,普贤菩萨教导我们,恒顺众生、随喜功德。他回向菩提。最后回向实际,实际是什么?我们这道场叫实际禅寺,实际是法性,那是真的,只有这是真的,法性是真的,这是总的回向。普贤菩萨末后的三愿就是三种回向,恒顺众生是回向众生,常随佛学是回向菩提,普皆回向是回向实际。所以十愿,给诸位说,愿只有七条,后面三条是回向,回向说三个。就是以回向心,回向心是真正的菩萨心,真正落实了四弘誓愿。四弘誓愿我们细心去观察,确实就是这三种回向,第一愿「众生无边誓愿度」,回向众生;第二、第三断烦恼、学法门,是回向菩提;末后「佛道无上誓愿成」,那是回向实际。你看佛怎么个说法,它是圆的,它是通的,真的一法即是一切法,一切法就是一法。哪一法?任何一法,法法皆如,没有一法不如。所以一法通了,一切法全通了。
  我们现在希望十个同学每个人学一个法门,大家在一起学。我们不是说十个同学大家一起学一个法门,给诸位说,古时候那个道场是这样道场,不杂,这个道场所有住众,出家、在家,就是一个法门,专科大学。现在我们为什么想出这么个主意,十个同学学十个法门,二十个同学学二十个法门?在原理原则上并不违背,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那是现前我们佛门宗门教下都衰了,没有人发心续佛慧命,所以我们希望同学们,每个宗派有兴趣的都可以在一块学习,把佛法每个宗派都复兴起来,这样子才能普度众生。法门尽管不同,归宿相同,统统归西方极乐世界。这个事情古大德为我们做出很好的示现,你看天台智者大师,他是学法华宗的,天台主修的是《法华经》,「教宗法华」,教是依《法华》,「行在弥陀」,智者大师是念佛往生的,做样子给我们看。华严宗就更不必说,近代,我们说近代是民国初年,华严宗的大德,应慈法师,他是「教宗华严,行在弥陀」。民国初年还有两位大居士,非常出名的,江味农居士,注《金刚经讲义》,他那个讲义,是自古以来研究《金刚经》这些大德们他们的注疏他都读,都真下了功夫,可以说是《金刚经》注疏的集大成。专门搞《心经》的,周止庵居士,有一本《心经诠注》。这都是给我们做榜样,一生专攻,用多少时间?四十年,专搞一部经。我们今天学《金刚经》,也非看他的东西不可;你要学《心经》,一定找周止庵,变成权威了。他们两个提倡的是「教宗般若,行在弥陀」,全都是念佛往生净土。由此可知,十个宗派,八万四千法门,哪一法都可以学,但是归宿一定是念佛求生净土,这就对了。这跟《弥陀经》上六方佛的劝导,实际上玄奘大师的译本是十方佛,同一个道理。西方世界要没有特别殊胜之处,这些诸佛如来为什么会劝我们?不是一尊佛,二尊佛,三、四、五佛,劝我们,几乎一切诸佛如来都是这样劝我们,机会难得,不能错过。所以研教是很重要,为什么要研教?是我们想把佛教再复兴起来。念佛是大事,我们这一生能不能成就全在念佛上。念佛要想成就,把握这三个原则,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你心上真有佛,那就行了。
  回向心,用现在的话来讲,念念不忘正法久住,念念不忘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破迷开悟,这真正回向心。有一个念头为自己,错了,完全错了。有个念头为自己是增长我执,增长无明。那这个心叫轮回心,因为六道轮回是这个心变现的,你天天还把这个心再加强,你轮回怎么能出得去?阿弥陀佛想帮忙都帮不上,这个重要。所以后面这四个心,七、八、九、十是菩萨心,也就是我们讲菩提心。
  第八「护法心」,有回向心你才能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