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881-1950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媒涠ɑ郏悴挥谜飧龇椒憔突夭涣送防矗溆蟹鹦阅慵坏椒鹦裕溆蟹ㄐ阅阋布坏椒ㄐ浴�
  清凉在此地讲,「此性即第一义空」,什么叫第一义?没有起心动念才叫第一义,起心动念就变成第二义、第三义,以后愈演愈复杂。道家讲宇宙的源起叫「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又说「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万物」。第一义是什么?第一义是道,第一义是太极,没有起心动念;起心动念就是第二义,一起心动念就变成二义,二义是什么?阴阳。在佛法里面,没有起心动念是自性,起心动念就变成阿赖耶。这个动我们没法子想像,我们今天讲起心动念,那是非常粗的现象。佛法里面讲起心动念极其微细,「一念不觉而有无明」,无明就是阿赖耶,所谓是「无明不觉生三细」。三细相就是:「无明业相」,业是动,它不是静的,它是动的,非常微弱;这一动就产生「转相」,转是转变,就是见分;从转相就变成「现相」,现相是相分,阿赖耶的四分就现前。对於这些境界清清楚楚、明明了了,那是证自证分,那一分就是智慧,我们通常讲的佛性,觉智所依。见相所依,实在讲,法性里头有没有佛性?有,一个性不是两个性,法性是一切法所依,一切法里面有佛性。不仅仅是有情众生有佛性,无情众生也有,有情众生佛性显,明显,无情众生的佛性隐,不显,不是没有。如果没有,这个话讲不通,大圆满怎么讲法?动物、植物里头没有,不叫圆满。
  我们在《华严》前面念过,一微尘里面有大千世界,大千世界没缩小,微尘没有放大,大小不二。那你就想想,大宇宙里面这些性相、理事、因果圆满具足,一微尘它能不具足吗?我们从动物身上去观察、去体会,大象很大,解剖之后,里面五脏六腑样样具足;小麻雀很小,你把它解剖,里头也是五脏六腑样样具足,一样也不差。这是怎么回事情?西方有不少宗教对这桩事情是个迷,解不开,到最后只好说这是神造的。那我们要再问,神是谁造的?这个问题不可以提,提出这个问题对神大不敬;换句话说,这个问题永远存在那里。佛告诉我们,真性法尔如是,本自具足,不是从外来的。它现相,现在微尘里面,我们看不到五脏六腑,隐。这个经上跟你讲的,条件有具、有不具,有情,在动物身上它条件具足,它现;植物、矿物它条件不具足,不是它没有,它还是圆满的,它不现。从江本博士水实验我们很明显的看出来,在科学实验这个条件之下,把它的见闻觉知这个隐藏一部分的德能,也能够显示出来让我们看到。可是它还有声音、还有香、还有味,这个就是现在科学技术不足,只能现出色,后面声香味还没有办法显示出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它具足,这是事实真相。所以你要晓得,整个宇宙就是自己,然后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的真性,为什么?那是自己真性变现出来的。就好像佛在经上讲的,我们尊重水泡就是尊重大海,不尊重水泡就不尊重大海。所以普贤菩萨才教我们「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忏悔业障」,这有道理。要不然普贤菩萨教这些,我问他,我为什么要这样做法?有个道理在。道理搞明白、搞通了,普贤菩萨说出我们自然就点头,就肯定了。所以,我们晓得第一义空是怎么回事情,第一义空就是佛性。
  下面说,「又上性无所有,正因性也,前解此了,皆了因性」,你能够明了,你能够理解、你能明了这叫了因;讲性无所有,讲第一义空,这是正因。这个地方讲到三因佛性。佛在经上讲佛性有很多种讲法,这就是说一桩事情从方方面面去观察、去体会,然后才能搞清楚。有一种说法,佛性有三,「自性住佛性」,什么叫自性住?「真如之理,自性常住,无有改变。」所以性,性的意思是永恒不变,这才叫性,如果常常变化的那就不叫做性,所以自性常住。自性真的是常住,它永远没有改变,为什么没有改变?它没有形相,它不是精神,也不是物质。精神是受想行识,物质是地水火风,这是物质,物质的性,物性。心性,心性是见闻觉知,物性是地水火风、色声香味;物性就是法性,心性就是佛性。一切众生本有佛性,佛在《华严经》上说的,「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所以我们要肯定,一切众生本有佛性。堕在地狱,他的佛性也没有失掉,堕饿鬼、变畜生,佛性也没有失掉。我们今天得人身,佛性在不在?在,没有佛性我们接触佛法就不能理解。我们能信、能解、能行、能证,这个能是佛性,那些事是法性。
  虽然本有,如果要没有缘显不出来,所以第二个讲「引出佛性」,引出就是缘,我们把佛性引出来。「一切众生,佛性虽具,必假修习」,假是藉,你一定要藉著修行,修是修证,习就是在生活当中落实,把所有错误的修正过来。错误是什么?是违背了自性,一切不善的、一切迷惑的都是违背自性。佛给我们表演的是自性的流露,佛给我们所说的是自性的现前,你要是真正体会到,你就会对佛法无比的热爱,为什么?你热爱自性,不是别人。释迦牟尼佛是自性释迦,不是别人,正是我自己佛性变现出来的,心现识变。我想学佛,佛就现前;我想学菩萨,菩萨就现前;贪心重的,鬼现前;瞋恚心重的,地狱现前。实在跟你说,鬼、地狱哪有?佛、菩萨哪里有?心现识变。真有个极乐世界吗?真有阿弥陀佛吗?不能说真有,也不能说没有,你心里想就有。这个「想」意思很深,不是我们一般人说你打个妄想,不是那个想。妄想跟佛经里面所讲的想,受想行识的想,不一样。这个想是什么?想是你心里真有,我心里真有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现前。现前是从你心想生,这是真话,这是事实真相,哪一个人想哪个人见到。每一个见到的阿弥陀佛形像不一样,为什么不一样?你的善根福德因缘不相同。
  好像是在八0年代,我在香港讲经,圣一法师第一次回到祖国,仁德法师邀请他在九华山讲《地藏经》。他来问我,因为香港很多法师告诉他不要来,恐怕政府不能接受,他来告诉我。我说:这有没有障碍?他说:大概没有障碍,他们地方政府书记都同意,在九华山讲一部《地藏经》。我鼓励他,我说:这个因缘难得,你去,不要紧。他很小心、很谨慎,每次讲演他都写出讲稿,讲完之后回到香港,他把讲稿给我看,我还给他写个序文出版了。这是大陆上文革之后第一次法师讲经。他也顺便到普陀山去拜观世音菩萨,他说在梵音洞,他们三个出家人,还有两位法师陪他一道去的,在梵音洞的洞口拜观世音菩萨。拜了半个小时,观音菩萨出现,三个人都见到了,非常欢喜。耽误时间太长了,陪他的这些人劝他要离开了。离开之后在路上三个人谈到,你见到观音菩萨是什么样子的?圣一法师讲他见到的,全身是金色的,戴毗卢帽,就像地藏菩萨这样子,戴毗卢帽,手上拿著净瓶,杨枝净瓶,统统是金色的,站在那个地方,立相。另外一位法师他说他见到的是白衣观音,完全是白的,像我们通常画的白衣观音的像。第三位法师说他见到是比丘相,是个出家人的相,现的比丘身。三个人同时拜,拜半个小时,每一个人看的不一样,这只有「唯心所现,唯识所变」才能讲得通。三位法师善根福德因缘不相同,观世音菩萨真的现身,都见到了,三个人见到的身相不一样,真是「佛以一音而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佛并没有意思,观世音菩萨也没有意思,各人看到的不一样,那是你的性识变现的。这在唯识里面讲得就详细,观音菩萨是本质相,你所见到的是你阿赖耶识里面的相分,从本识变现出来的相分,你缘那个相分。本质相是一,各人所缘的各个不相同。这个理很深,事很秘,奥秘,不是秘密,佛法里面没有秘密,深密,理太深了,事非常复杂,无量因缘。
  所以必须把自己迷失自性,由烦恼所做的种种善、不善的这些业、习气,要把它修正过来,修正的标准就是戒律。这个一定要知道,戒律是我们觉悟之后本来面目,你破迷开悟之后自自然然就是这个行为,不是谁约束谁,没有这个道理。不是哪一个订这些规矩叫你守,这都是我们自己把佛菩萨认错了、看错了,以为他订这些规矩给我守,不是的,你自性本来是这样的。那叫什么?那叫本性本善,本来就是这样的。现在你的想法、看法、说法、做法错了,跟你本来的错了,你本来是对的,你现在搞错了。我们的学习,在事上、在外表上,外影响内,能够引发自己的佛性,用这个方法来引发,所以我们必须要修戒定慧。戒是从外面修,定慧是从里面修,内外一起下手,外影响内,内影响外。到你心地清净了,智慧生起来,那个戒律没有人劝导你,你自己一举一动、一言一笑自然就是这样的。你的行为、表现圆满了,这是戒行的圆满,你演出来了,演出来是什么?为众生做最好的榜样。最好的榜样就是自性圆满的流露,这个我们不能不知道。这是经上的话,「必假修习智慧禅定之力,方能引发本有之性」,这叫做引出佛性。
  最后一条,那是证果了,你证得了,你佛性真的被引出来,「至得果佛性」,至是到达,你的佛性真的被引出来。「修因满足,则本有佛性,於证得果位之时,了了显发,是名至得果佛性。」这是什么境界?《华严经》上圆教一乘,《华严》在大乘之上,叫一乘。大乘终极的果报是菩萨,一乘果报是成佛。大乘经很多,一乘经只有三部,《华严》是一乘,《法华》是一乘,《梵网经》是一乘,这是过去古来祖师大德们所肯定的,「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