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痪跽照摺梗�
【於实见真实。非实见不实。如是究竟解。是故名为佛。】
觉照,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说得很好,我们把他的注解念一下。「次一觉照者」,次一就是第二段,次是第二段,有一首偈,就是第六首。「真谛名实,无和合故。俗谛非实,假和合故。互融无杂,名究竟解」,这句很重要,也解释得很清楚。什么叫真谛?真谛跟俗谛,就是我们讲真的、假的。什么是真的?非和合是真的,凡是和合都是假的。和合是什么?众缘和合而生,这不是真的。像我们人,人是众缘和合,人身体的物质叫四大,四大是讲物质现象,地水火风。佛经里面讲科学,这是讲物质现象。地就是物质,你能看得见,它再小,现在我们用显微镜,高倍显微镜里面看到的基本粒子,你能看得到,它是个物体,佛家称它为地大;第二火大,第三水大,水、火现在讲带电,阳电就是佛家讲的火,阴电就是讲的水,或者讲湿度;风大,它是动的,风是动的,不动就不叫风,它是动的。再小的物质,这个物质是个物体,它本身它有热度,有温度,它有湿度,或者说它带阴电、带阳电,它是动的,这是物质现象。科学也讲到,佛法也讲到,只是用的名词不一样,地水火风。精神方面有受想行识,他有感受,他有想,他有思,他有这个;实在讲,想是执著,思是分别,识是妄想。今天时间到了,下一点钟再详细来跟诸位讨论这个问题。这是讲受想行识,这是和合的,这是假的,不是真的。所以四大聚合,假相成就了;四大分开之后,这相就没有了。所以真假,佛是这样说。不是和合的,譬如像时间跟空间,它不是和合的。我们的自性不是和合的,不是和合的是真的。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九九七卷) 2008/10/14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997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须弥顶上偈赞品第十四」,经文第八段,「西北方真实慧菩萨」。偈颂,我们从第六首看起:
【於实见真实。非实见不实。如是究竟解。是故名为佛。】
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跟我们开示的,我们把文念一遍,「次一觉照者」,这首就是第六首,第六首跟我们讲觉照,「真谛名实,无和合故;俗谛非实,假和合故;互融无杂,名究竟解」。先把什么叫真实,就是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把这个定义说出来。凡是因缘和合而现起的现象,都不是真的,都是假的;反过来,它不是因缘和合而生起的,那就是真实。我们想想在一切法里面,能大师所说的「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这个万法,依报是宇宙,正报是我们这个身体,你细心去观察,哪一法不是因缘和合而生的。
菩萨在《百法明门》里面,把一切法(就是诸法)归纳为一百类,称之为百法。这一百法又把它分为两大类:一类叫有为法,一类叫无为法。有为是什么意思?就是因缘和合。凡是因缘和合就有生有灭,这是非实,在佛法里面也称为妙有,你不能说它没有,你也不能说它真有。后面有六法叫无为法,无为法那就是没有生灭的现象,它不是和合的,不是因缘和合的。可是这六法里头,有相似的无为法,有真正的无为法,这又得要搞清楚。真正的无为法只有一个,前面五个都可以说相似无为,因为你在这现象里面看不出它的生灭。譬如虚空,虚空是一法,虚空有没有生灭?有生灭。什么时候生的?一念不觉而有无明,它是这个时候生的。什么时候灭?你放下起心动念,虚空就没有了;只要你起心动念,它就有。所以这就难了,也就是成佛的时候虚空没有了,空间跟时间都没有了,没有成佛之前都有;也就是说十法界里头都有,你看不到生灭,到一真法界才知道,所以这个是相似的无为法。真正的无为法只有一个自性,真如本性。惠能大师见性的时候,「何期自性,本不生灭」,那是真的无为法,那才叫真实。连虚空都是真如无为变现出来的,变现出来的我们看不出它和合的现象,就是找因缘和合找不到,把它列入无为法。所以真,确实有真实的,有相似真实的,好像是真实的,这个不一样。
有,就是因缘和合的,那个包括范围可大了,虚空、法界,我们这个正报身体。佛在经上告诉我们这个身体四大,四大讲物质,五阴,除了色之外,色就是四大,其他的受想行识这四大类是属於心法,也是因缘和合的。像阿赖耶、末那、意识、前五识都是有为法,就是它有生有灭因缘和合。缘聚的时候它生,这个现相就出生;因缘分散,这个现相就没有了。所以缘聚则有,缘散则灭,这是佛教给我们。这些法在哪里?就在我们眼前。我们今天能见的、能听的、能嗅的、能尝的、能接触到的,甚至於你心里面所想的,心里所想的是知,没有一法不是有为法,没有一法不是因缘所生法。
佛教导我们这些法都不是真的,假的!真的、假的确实它混合在一起,真的里头有假的,假的里头有真的,是两桩事情。真俗不二,性相一如,这个事情就难了,就难懂了。谁能够辨别?能够看得这么清清楚楚?佛看清楚了,菩萨也看到了,甚至於我们说的阿罗汉也看到几分,他怎么能看到的?这个地方讲见,『於实见真实』,「实」是自性,从自性里面你真的见性了,明心见性。『非实见不实』,「非实」是所有一切现象,森罗万象,这不是实在的,你也见到了。它确实不是,你怎么见到?就像弥勒菩萨那样的程度,他见到这一切现象,刹那生灭,念念不住,他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於是我们能体会到十法界依正庄严无有一法可得。这个还真难懂,很不容易体会,我们还是用电影幻灯做比喻。
我们现在看电影,电影实际上是幻灯片。镜头打开,一张幻灯片打在银幕上,再把它关起来,我们再放第二张。如果我们把电影的底片,一张一张剪成幻灯片,我们按这个顺序,把放映的时间放在二分之一秒,就是一秒钟两张,你就清清楚楚看到。我们用幻灯来打,连续起来它就变成电影了。你看电影是二十四张,一秒钟二十四张,我们如果一秒钟里两张,用这种慢速度你就看出来了。看出什么现象?一张一张的,每一张不一样!你细细观察一下,大同小异。而且怎么样?上一张不是下面一张,下面一张不是上面一张,相不相关?不相关。这是佛在经上告诉我们,这种现象,幻灯片这种现象,是自性里头变出来的。自性不动的时候它有,能大师告诉我们「本自具足」,就是宇宙所有的现象本自具足。
如果起心动念,这是极微弱的振动,一有振动它相就现了,就是能生万法。所以在不动的时候,你不能说它没有;动的时候,你也不能说它有,这是事实真相,必须要看得清清楚楚。真跟妄妨不妨碍?不妨碍,这是《般若经》上佛讲得很清楚。真空,真空就是自性的本体,不碍万象发挥,十法界依正庄严,在这里面现相一点都不妨碍。万象也没有妨碍自性的清净不动,它不妨碍。於是佛陀教导我们,现相那一部分可以随缘;如如不动的这一部分你要能保持得住,它还是不动,随缘还是不动,这就是讲的随缘不变。不变就是不动,这是什么人?见性的菩萨,《华严经》上讲的法身大士。他跟我们有什么不一样?我们就是守不住自性,佛法里面所说的「真如不守自性」,就这个现象,那就变成凡夫,随缘随著变。如何能够做到随缘不变?我们讲这叫功夫,随缘,知道什么?知道相是妄的。
现在这个社会没有圣贤教诲,所以众生烦恼习气膨胀,见到外面的幻相,幻相是什么?财色名食睡,你看是不是幻相?贪瞋痴慢的心就起来,起来叫随缘随著变。他不像佛菩萨,佛菩萨随缘,看到五欲六尘的现象,他不起贪瞋痴慢,他如如不动。他不是不随缘,随缘,他依旧是如如不动。这个如如不动妙了,这妙用,妙在哪里?不是形相如如不动,形相,他跟外面现相,他也动,里头不动。里头不动是他没有起贪瞋痴慢,也就是说他没有妄想分别执著,他一样的动,一样的现相,一样跟大家互动。众生他里头有起心动念、分别执著,而佛菩萨虽然跟大家一起互动,没有妄想分别执著,这是真功夫,这是四德里面所讲的「随缘妙用」。
大家一起吃饭,众生吃饭有起心动念、有分别执著;菩萨吃饭自然也是吃得很快乐,他没有起心动念,他没有分别执著。那就是说凡夫吃东西,吃出滋味来了,有滋有味;菩萨吃饭没有滋味,这个妙!这也很不好懂。他没有分别执著,哪来的滋味?有滋味的吃了,没有滋味的吃而无吃,无吃而吃,这妙,妙极了。所以我们听到妙善法师,这是我们讲距离我们最近的,也是一个甲子之前,就是六十年前的人,距离我们不远,真的,不是假的,他一个星期不吃饭没事,无吃而吃;一餐吃几十碗也没事,吃而不吃。我们一般世间人看到,这人有神通!你要在佛法里真正了解事实真相,很平常!
我们处在这个时代,这首偈对我们很有用,特别是这两句,「於实见真实,非实见不实」。於实见真实是见性,非实见不实是见到相,性相是一不是二,性中有相,相中有性,性不离相,相不离性,性就是相,相就是性。这个「见」不是眼见,肉眼见不到,天眼也见不到,至少要慧眼。《金刚经》上讲佛有五种眼,五眼圆明,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这讲五种人。凡夫只有肉眼,天人有天眼,跟我们眼不一样,我们眼睛见东西有障碍,天眼没有障碍。实际上这也不稀奇,我们现在知道,眼见要靠什么?必须要有光,我们有日月灯明,我们就能见到。如果日月灯统统没有了、黑暗了,我们什么也见不到。但是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