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881-1950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榈氖焙蛩嫠呶艺饷匆蛔虑椋邓龅氖笛椋甘虼蔚氖笛椋挥辛礁鼋峋峭耆嗤摹U飧龌笆裁匆馑迹烤褪恰痘乖垂邸防锩娼驳摹赋錾蘧 埂R磺蟹ù有南肷愕那澳罡竽畈灰谎值木筒幌嗤磺澳罡竽詈芟嗨疲值南嘞嗨疲煌耆嗤览碓诖说亍N颐悄盟歉鍪笛榭梢岳唇馐汀痘乖垂邸返娜椋罩芊ń绫椤⒊錾蘧”椤⒑菘沼斜椋馐怯钪嬷涞恼嫦唷K运歉龌畹模皇谴舭宓摹H缓笪颐前阉氲街罘鹌腥谑兰洌蘼凼鞘裁瓷矸郑阆感墓鄄欤馊种鼙榫驮谒蕴妇僦挂磺卸髦浔硐治抟牛憧吹贸隼础�
  第三修行住,「善住比丘」,善财来参访他,是海云比丘介绍的。见他,善住菩萨教他、帮助他「除心境不明净障」,这诸位都要知道,极其微细。我在讲《四十华严》,在台湾讲过、在香港讲过,那个时候我讲的跟现在完全不一样。那个时候我讲的,真的以为是有障,现在我们了解,是习气、是自然的现象。就跟水实验那个水结晶的现相一样,是自然的,决定没有妄想分别执著夹杂在里头,它能现相,这叫妙用,随缘妙用。随缘妙用这一句,是四德里第一个,是法身菩萨,不是凡夫。不但不是六道凡夫,四圣法界叫外凡,也不是,确实是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见性之后才有这个能量,才有这种表现;没有见性,那是十足的凡夫。这跟我们各人修学境界不相同,你自己修行到某个境界,你能看出某个层次,没到这个境界看得很浅,全著了事相,著了相。现在晓得,五十三参著不得相。可是我们在过去也明了,善财童子离开文殊菩萨那个时候是明心见性了,这我们知道,但是看他五十三参我们就又糊涂了,没有办法将五十三参自圆其说,怎么他还有这么多障碍,还在这里破障?清凉大师注解里讲得很清楚,但是自己就是悟不出来。现在晓得,我们放下得不够,你真放下,就悟入了;你放下得不够,你悟入就浅,不够深度。但是那种讲法对我们是有利益,我们是凡夫,愈是浅说我们愈得利益,深说反而不得利益。
  这是这么多年来,从修学累积经验当中,说出来跟同学们分享,佛法的秘诀没有别的,秘诀在放下。可是放下不是容易事情,放下的基础在看破,佛经帮助我们看破,帮助我们了解事实真相,你了解得愈深、了解得愈透彻,你放下就愈容易。你放下会真正感到快乐,放下之后的现象,在日常生活当中确实烦恼轻、智慧长。我们不能说没有烦恼,没有烦恼那就是入了初住,那真的没烦恼。我们现在还在凡夫,可是烦恼轻一分、智慧长一分,这里头就有快乐、有法喜,方东美先生所说的「人生最高的享受」,那就是生智慧,少生烦恼。
  「见善住比丘,除心境不明净障」,心境已经是光明清净,怎么不明净?比起究竟如来果位上那就比不上,比不上究竟佛果。古人有个比喻,譬如等觉菩萨,这还差远了,等觉菩萨跟佛怎么比喻法?古大德讲晚上看月亮,月亮最美、最圆的时候,中国人都讲中秋,都用中秋月亮做比喻。等觉菩萨看中秋的月亮就像隔个玻璃,隔个玻璃看月亮;妙觉位,就是究竟果位,什么间隔都没有,连一层玻璃也没有。玻璃隔的跟没有玻璃看的好像是一样的,但还是有一层,我们凡夫看是完全看不出来。像初住菩萨,像这个菩萨,他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放下,他看到满月,古人讲隔罗看月,罗是罗纱,很细的绸缎制的,像罗纱,隔著一层。看得清不清楚?清楚,看得很清楚,隔了一层罗纱,叫隔罗望月。比上不如,比下那就差多了,这叫不明净。我们从这个比喻里面去体会,渐渐就明白了。
  「得菩萨无碍解脱门,能见一切众生根器业行,死此生彼,悉皆明见。」这是说他们的利益,就更清楚、更明白了。能够看到一切众生,这一切众生是十法界的众生,十法界从佛、菩萨、缘觉、声闻,一直到三恶道,畜生、饿鬼、地狱,他的根器、他的业行、他的生死,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不是看他一生,看他生生世世,看他过去未来,为什么?在初住菩萨,时间、空间没有了,现在科学里面所讲的,时空维次完全突破,空间没有了,就是距离没有了。如果我们能突破空间维次,那极乐世界在哪里?就在面前,没有距离了。时间要是突破之后,就是没有先后,无量劫之前、无量劫以后都在眼前,所以他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根器业行,死此生彼,这几句话我们一看马上会联想到这属於神通,从神通要再往深处一想,好像这些事情都是前定。伊斯兰《古兰经》里面,六种信最后一个「信前定」,谁定的?没有人定,自己定的。自己过去生中的根器、业行决定这一生,这一生的根器、业行决定下一生,这一生心善行善,来生一定生天。为什么?天人的业感自自然然的,他那里有个道德标准,那边的居民个个都是心善行善,你也心善,自然到那里去。好像我们世间人的俱乐部,你看看香港这个都市,喜欢跳舞的都到跳舞厅去,他自然就去了;喜欢打麻将的,你看条条街上都有麻将馆,他都往那里去了。所以说你到哪一道去,你怎么去的?是你的习气、你的爱好。贪心重的都到那一块去,那是什么?饿鬼道。瞋恚心重的、傲慢心重的、嫉妒心重的,都到地狱去。所以是谁叫你去的?你的业力牵引著你去,就是你对那个有爱好。学佛的人当然都到佛道去,他欢喜佛,欢喜菩萨。业力牵著你走,不是有什么人做主宰,没有!真正做主宰的就是此地讲的,是你的根器、业行,这个东西做主宰。所以教育太重要,接受圣贤教育,肯定他跟圣贤走,那走的是善道;接受佛菩萨的教育,那肯定跟佛走,走的是佛道,佛道高明,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
  现在科学家我们也很佩服,他们大多数还是依据数学的推演,所以数学是科学之母,用精确的计算来推演,发现许多奥秘,宇宙的奥秘。佛法它不用数学,佛法用什么?用禅定,也就是用清净心。《楞严经》上佛说「净极光通达」,心清净到极处时候它就放光,这个光就是智慧,智慧一出来,没有一样不通达。所以一定要晓得,清净心生智慧。我们要懂得这个道理,依据这个道理来看现在看过去,你就会明白为什么古时候古圣先贤世出世间高人很多,现在科学技术进步,反而高人没有了,什么原因?古时候人心清净,有欲望,欲望不大,现在的人心浮气躁,他心不清净,他的欲望没有止境的、没有边际的,他可以有很多的知识,他没有智慧。从这里我们就都明白了,我们在现前社会里,我们最重要的是什么事情?是修清净心,是学不被外面境界干扰,这叫真功夫,这叫真学问。你动我不动,要怎样才能学到这个本事?必须知道经上所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像《般若经》上所讲的,「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你心就是定的。生活在这个世间随缘,也学,认真学,努力去学,学多少算多少,管用。学什么?学随缘妙用,妙用很难,我们恐怕学不到,我们可以学随缘不变。
  真正通达了解宇宙的变化真像万花筒一样,出生无尽,千变万化,没有一样是真的,没有一样值得留恋的,没有一样值得控制的,没有一样值得占有的,你的心自然就平静了。这个要了解事实真相,弥勒菩萨跟释迦牟尼佛的对话我们要常常念念,把它念得很熟,境界现前,才起贪瞋痴,马上把这个念几句,就会把贪瞋痴念跑掉。「一弹指三十二亿百千念」,也就是我们常讲的,所有现象的存在,那个生灭的存在,时间只有一千二百八十兆分之一秒,你怎么能控制它、你怎么能得到它?你所看到的就像看电影一张一张、一格一格的相续相。这个现象,整个宇宙的现象是一种相似相续相,速度太快,弥勒菩萨告诉我们「不可执持」,你没有办法执著它,你决定没有办法保持它,瞬间就走了、过去了,这是事实真相。了解事实真相,你掌握住不动心,你能够欣赏,你在这里成就自己的德行,就是成就自己寂而常照、照而常寂;成就自己的清净心,成就自己的不动摇心,然后清净心生智慧,你跟菩萨一样,照见五蕴皆空。然后再去帮助有缘人,人人都有缘,缘分有浅深不同,深的缘分是什么?他能信、能解,他真干,这个缘分深。缘分浅的,他是相信,他也喜欢听,他做不到,这缘分浅。接触到,不相信,那缘分更浅,有没有缘?有缘,为什么?一历耳根、一历眼根,他阿赖耶识里佛种子种下去,叫佛度有缘人,人人都有缘。
  「已上初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明得十住中出缠心胜,是故善财初二三善知识,皆是比丘,明离缠解脱,表此三住位中行相故。」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你看他初出来就看到三个出家人,这三个出家人代表什么意思?代表出世,他取这个意思。五十三参里面出家人总共是六个,代表出世间,远离尘寰,是这个意思。所以就是出离的心胜,把世间烦恼习气统统放下,表这么个意思。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二0二二卷)  2009/1/13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2022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十住品第十五」,李长者的《合论》,第二面最后一行,从第四「生贵住」看起。
  我们把这经文念一段,「明对治世间法则,及生死烦闠不自在障,令自在故」。这是长者为我们说明十住菩萨断惑次第,前面一段他讲的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这三住是「总修出世间心,破诸世间烦恼缠缚,一时顿成根本智慧」,这就是前面三住。这个地方特别要交代明白的,那就是菩萨十信圆满,十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