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在这个时代出现,我相信你肯定是这种做法。这跟大夫治病一样,你现在诊断,现在这个社会病在哪里,你的处方一定要对症下药,药到病除,效果就看到了。今天这个病状就是小小戒不持,小小戒不持,重戒也不持了,就没有了。要恢复,从哪里恢复起?从小小戒开始,小小戒都重视了,重戒当然你就更重视,这才有救。不是救别人,是救自己。
我们不能有一个度人之心,那个太奢侈,做不到,我们念念有一个度自己的心,度自己就度了别人,为什么?我做了个好样子。人要在人中做个好样子,出家人要在出家人里面做个好样子,在家人要做在家人的好样子,家庭要做所有家庭的好样子,这叫菩萨,道场要做所有道场的好样子。记住一句总原则,「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一定要做好样子给人看,从起心动念开始。念头一动,想到我这个念头能不能给社会大众做榜样,不能,不能念头就不能起,可以,可以就照做,这叫应断已断。我们学习,每样学习都很认真。
现在这个时代谁教育社会大众?谁教育?现在可以说小孩从出生到老死,每天所接受的,电视的教育。从学校念书的,中国学校我还不太清楚,我在美国住过一段长时间,那时候韩馆长在,韩馆长的孙子上幼稚园(幼儿园),上小学,小学一年级就用电脑。电脑里玩什么?玩游戏机,家里人不知道,还以为我这个小孩多用功,晚上睡觉蒙在被子里面还在用功,他玩什么?他玩游戏机,他在那里游戏打仗。你说这个事情多麻烦。这个事情怎么办?电视没有罪,网路也没有罪,里面的软体有罪。我们才想到,我们应该提供好的软体、好的内容,所以才搞一个卫星电视台,天天讲经,带著大家念佛,搞这个东西。同修们有发心的,我鼓励他们去做电视连续剧。有做了几片,像《了凡四训》、《俞净意公遇灶神记》,这类因果报应的故事,好!寓教於乐,这是古圣先贤的遗教。在佛门里面,我看到古德出家人编的一个剧本,叫《归元镜》。过去我在台湾的时候华藏佛教图书馆翻印过,印的数量也不少,在全世界跟人结缘。但是那个剧本是平剧,舞台表演的。内容是三位祖师的故事,第一位是慧远大师,都是净土宗的,第二位是永明延寿大师,第三位是莲池大师,这三位祖师的故事搬上舞台表演。编剧的人是出家人,正确。我看到这个剧本之后,我很有感动。再看看,好像是《嘉庆藏》,《嘉庆藏》里面有两大册赞叹佛菩萨的歌曲,两册合起来差不多有这么厚,精装本。我看里面有好几万首,唱歌,表演,都是劝善的。那个歌曲就是说唱艺术。我看那个词好像有点像黄梅调,用黄梅调的方法来唱,歌词,内容很丰富。这些事情古人都想到、都提到,而现在这个社会迫切需要。
我们讲经利用网路电视,对一般已经入佛门的人,他喜欢听,接引广大群众还是说唱艺术,好!像高春艳居士,她自编自导自演的「六祖坛经」。她那套东西现在在两广非常受欢迎,因为六祖一生弘化在那个地区,产生非常好的效果。佛经里面内容太丰富了,取之不尽,要好好的来利用,用这个方法来推广,用艺术的方法来推广。出家人可以表演,为众生,不是为自己,现在众生需要用这个方法接引他,那就没错。时间到了,今天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九0三卷) 2008/1/30 华严讲堂 档名:12…17…1903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升须弥山顶品第十三」,经文第九段第四首偈看起,我们将这首偈念一念:
【毗舍浮佛无三垢。诸吉祥中最无上。彼佛曾来入此殿。是故此处最吉祥。】
清凉大师在《疏》里面给我们开示:「毗舍浮者,亦云毗湿婆部」。这是梵文音译,音相同,用的字不一样。「毗湿婆」翻成中国意思,遍一切;后面的尾音「部」,中文的意思是自在,也翻作遍胜。你看遍一切自在,遍胜,殊胜的胜,意思相同。十尊佛,我们才学到第四尊,可是他已经给我们突显出一个原则,那就是佛佛道同,所以佛法里面讲的平等是真平等,决定没有高下。特别要提示的,也就是我们必须要记住的,我是佛,你也是佛,他也是佛,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古大德常常提醒我们,这桩事情一定要直下承当,不能说这个事情我不敢当,这地方不能说客气话,一定要承当。佛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我要承当,我是佛。我们的老祖宗说「人之初,性本善」,我们要承当,我们的本性本善,纯净纯善,没有能够相比的。我的本性本善,你的本性也是本善,他的本性也是本善,这个本善跟佛法里面讲本觉是一个意思,佛是觉的意思,一切众生本来成佛,要用中国话来讲,就是本性本觉。所以本觉跟本善意思是相同,觉就善,不觉就不善;善就觉,不善就不觉。我们细心去思惟观察,真的是言语上不相同,意思上一丝毫差别都没有。明了这个道理,明白事实真相,我们自己惭愧心就生得起来,为什么我们今天变成这个样子,依然在六道里面起惑造业受苦,这不应该的!
这次这个风雪的灾难,我们看到网路上的讯息。这个地方是道场,没有电视也没有报纸,这些讯息几乎我们都把它隔绝了,为什么?染污的太多了。我至少有四十五年不看报纸、不听广播、不看电视,现在连电话都不听,手机也没有,这对於我们修清净心非常有帮助,最重要是清净心。你看看净土,净土经论里面常讲「心净则佛土净」,什么人能往生净土?是不是佛号念得多?不是的。是不是经念得多?也不是的。佛拜得多?也不是。心净则佛土净,清净心念一声佛号,比那个不清净的人念十万声佛号,功德都不能跟他相比。为什么?那个清净心是「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心不清净,念十万声依旧不相应,道理在此地,这是我们应该要知道的。
你再看看佛德,前面说过,佛有一万个名号,从理上去讲,或者从事上去讲,名号说不尽,为什么?性德没有办法称赞,赞不尽的,统统是自己的自性。所以世出世间最尊最贵无与伦比是什么?是明心见性。怎样见性?性德是圆满的,有没有失掉?没有,要失掉就不叫自性。所以智慧德能相好统统没有失掉,只是东西障碍了。什么东西?妄想分别执著这个障碍了。妄想分别执著不是真的,为什么?自性里头本来没有,所以马鸣菩萨告诉我们,不是真的一定可以断掉,自性里面的智慧德相是真的,永远不失的,我们只要把障碍放下,智慧德相它就现前。这桩事情信得过叫真信,信佛信什么?就是信这个,信你自己是佛,不是信他佛。他佛有没有?有,从哪里来的?我自性变现出来的。自性弥陀、自性释迦、自性毗卢遮那、自性药师如来,自性变的;离开自性,什么都没有,无有一法可得。净土,唯心净土,还是自己心识变的,到哪里去求?到自性里面去求。怎么求法?『无三垢』,你看毗舍浮佛无三垢,这就行了。
三垢是什么?清凉大师在这注解里给我们开示:「无三垢故,无不自在而超胜也。三垢,现、种及习」,就这三个。现行的烦恼、种子及习气,这三样东西,这说得很细了。《华严经》里面一般场合,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妄想分别执著,这说得细,妄想的现行、妄想的种子、妄想的习气;分别的现行、分别的种子、分别的习气;执著的现行、执著的种子、执著的习气,全都没有了。初学听起来很不好懂,什么叫现行、种子及习气?现行是现在发作了,譬如世间人常讲「见钱眼开」,看到钱财摆在面前,贪心就起来了,那个贪心起来叫现行;贪心没有起来的时候,在心里面叫种子,没有遇到缘它不起现行、它不发作,看到钱财它就发作。这个例子很粗,很明显,大家好懂。
那么修行人真的不贪,不贪财了,可是看到财他还笑笑,好像有欢喜心,那是什么?习气。他贪不贪?他真的不贪,这是习气。现行好断,习气难断!我们在经典里面看到很多例子,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他举阿罗汉,阿罗汉确实把三界六道里面的见思烦恼断尽了,贪瞋痴慢疑都没有了,都断尽了,超越六道轮回;可是他在六道里面应化,来教化众生,还带著有见思烦恼的习气。佛举出来,譬如傲慢,他真的没有傲慢,可是他的举止言谈还有傲慢的样子,实际傲慢他真断了,那是什么?那是习气,绝对不是烦恼的现行,是习气现行,说明习气很难断。习气真的断了,习气没有了,那就不是阿罗汉,升了一级,叫辟支佛。阿罗汉断三界六道的见思烦恼,辟支佛连习气都断了,所以辟支佛的功夫超过阿罗汉。一般阿罗汉决定有回小向大的一天,要多久?两万大劫,要有那么长的时间他才能觉悟,觉悟的时候,小乘放弃了,学大乘,可是辟支佛只要一万大劫。辟支佛也是小乘,一万大劫就回头了,阿罗汉要两万大劫,一个是有见思烦恼的习气,一个是没有见思烦恼的习气。菩萨,菩萨修行是断分别执著,不是像小乘,小乘是只放下了执著,分别存在!一般讲分别是什么?法执,我执断了,法执犹存。菩萨是我法两种执著同时断,但是功夫各人根性不相同,各人的缘分也不相同,这一点不能不知道。
根性是与宿世有关系,自己修行功夫有关系,就是善根不一样。而缘分,这是讲福德、福报,各人也不相同。福报,固然自己有福报的种子,还必须要有助缘,佛法讲缘生法,如果没有助缘,你阿赖耶识里虽然有福报,没有助缘不能现行。譬如我们讲一般算命,看相算命的讲,给你算命,你有财库,你的财库很丰足,你将来会发大财。那你在家什么事情都不干,坐在家里等发财,能不能发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