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349-经络考-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属性:起于大趾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 内廉,循股阴入毛中,过阴器, 
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其支者,从目系 
下颊里,环唇内;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是动则病腰痛不可以俯仰,丈夫 疝,妇人少腹肿,甚则嗌干,面 
尘脱色。是肝所生病者,胸满呕逆飧泄,狐疝遗溺闭癃,为此诸病。 
此言肝经脉气之行,乃为第十二经也。三毛后横纹为聚毛,髀内为股,脐下为小腹,目内深处为系。颃颡,咽颡也。 
足厥阴起于大趾聚毛之大敦,循足跗上廉,历行间、太冲,抵内踝前一寸之中封,自中封上踝,过三阴交,历蠡沟、中 
都,复上一寸,交出太阴之后,上 内廉,至膝关、曲泉,循股内之阴包、五里、阴廉,遂当冲门、府舍之分,入阴毛 
中,左右相交,环绕阴器,抵小腹,而上会曲骨、中极、关元,复循章门,至期门之所挟胃属肝,下日月之分络于胆 
也,又自期门上贯膈,行食窦之外。大包之里,散布胁肋。上云门、渊腋之间,人迎之外,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行 
大迎、地仓、四白、阳白之外,连目系,上出额,行临泣之里,与督脉相会于巅顶之百会;其支行者,从目系,下行任 
脉之外、本经之里,下颊里,交环于唇口之内;其又支者,从期门属肝处,别贯膈,行食窦之外、本经之里,上注肺, 
下行至中焦,挟中脘之分,以交于手太阴肺经也。及其动穴验病者,有 疝等症,随其经而见也,肝与肾通,故多腰痛。 

经脉
足厥阴肝经图
属性:r足厥阴肝经图p06…d32a25。bmpr 
肝重四斤四两,左三叶,右四叶,共七叶,附着于脊之第九椎下。《素问·刺禁论》云∶肝居下左。后世以为其藏 
在右,其脉在左者非。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本藏》篇曰∶肝小则藏安,无胁下之病;肝大则逼胃迫咽,迫咽则苦膈中,且膈下痛。肝高则上支贲,切胁 , 
为息贲;肝下则逼胃,胁下空,胁下空则易受邪。肝坚则藏安难伤;肝脆则善病消瘅易伤。肝端正则和利难伤;肝偏倾 
则胁下痛也。青色小理者肝小,粗理者肝大。广胸反 者肝高,合胁兔 者肝下。胸胁好者肝坚,胁骨弱者肝脆。膺腹 
好相得者肝端正,胁骨偏举者肝偏倾也。 

经脉
附肝经诸穴歌
属性:足厥阴一十三穴终,起大敦于行间循大冲,于中封蠡沟中都之会,膝关曲泉之宫,袭阴包于五里,阴廉乃发寻羊矢, 
于章门期门可攻。 

经脉
又分寸歌
属性:足大趾端名大敦(内侧为隐白,外侧为大敦),行间大指缝中存,太冲本节后二寸,踝前一寸号中封(足内踝骨前 
一寸,筋里宛宛中),蠡沟踝上五寸是(内踝骨前上五寸)中都踝上七寸中(内踝上七寸前骨中),膝关犊鼻下二寸, 
曲泉曲膝尽横纹。阴包膝上方四寸(股内廉两筋间,蜷足取之,看膝内侧必有槽中),气冲三寸下五里(气冲下三寸, 
阴股中动脉应手),阴廉冲下有二寸,羊矢冲下一寸许,气冲却是胃经穴,鼠鼷之上一寸主,鼠鼷横骨端尽处,相去中 
行四寸止,章门下脘旁九寸,肘尖尽处侧卧取,期门又在巨阙旁,四寸五分无差矣(巨阙,任脉穴,脐上六寸五分,计 
十三穴,左右共二十六穴)。 
r足厥阴肝经之图p06…d32a26。bmpr 

经脉
督脉诸穴歌
属性:督脉在背之中行,一十七穴始长强,舞腰俞兮歌阳关,入命门兮悬枢间,脊中筋束乃造至阳。灵台上神道身柱,陶 
道以大椎而驻,哑门风府兮脑户强间,后顶百会兮前顶在前。囟会近上星之照,神庭见素 之妙,水沟至兑端而无差, 
龈交居唇内而病疗。 

经脉
又分寸歌
属性:督脉龈交唇内乡,兑端正在唇端夹,水沟鼻下沟中素,素 宜向鼻端详,头形北高面南下,先以前后发际量,分为 
一尺有二寸,发上五分神庭当,发上一寸上星位,发上二寸囟会良,发上前顶三寸半,发上百会五寸央(在顶中央旋毛 
中,可容豆,两耳尖。性理北溪陈氏曰∶略近些子犹天之极星,居北)。会后寸半即后顶,会后三寸强间明,会后脑 
户四寸半,后发入寸风府行(项后发际入一寸,大筋内宛宛中),发上五分哑门在(后发际上五分,项中央宛宛中,仰 
头取之,入系舌本),神庭至此十穴真。自此项骨下脊 ,分为二十有四椎,大椎上有项骨在,约有三椎莫算之,尾有 
长强亦不算,中间廿一可排椎,大椎大骨为第一,二椎节内陶道知,第三椎间身柱在,第五神道不须疑,第六灵台至阳 
七,第九身内筋缩思,十一脊中之穴在,十二悬枢之穴奇,十四命门肾俞并,十六阳关自可知,二十一椎即腰俞,脊尾 
骨端长强随。(共二十七穴) 
r督脉之图p06…d32a27。bmpr 
x本篇此处无督脉任脉之说,止下文有督脉任脉之别盖指络穴言也。今附二图于此,则十四经始全。x 

经脉
任脉诸穴歌
属性:任脉一十四穴行腹与胸,会阴始分曲骨从,中极关元石门可通,气海阴交神阙水分,下脘建里兮中脘上脘,巨阙鸠 
尾兮中庭膻中,玉堂上紫宫华盖,璇玑上天突之尊,饮彼廉泉,承浆味融。 

经脉
又分寸歌
属性:任脉会阴两阴间,曲骨毛际陷中安,中极脐下四寸取,关元脐下三寸连,脐下二寸名石门,脐下寸半气海全,脐下 
一寸阴交穴,脐之中央即神阙,脐上一寸为水分,脐上二寸下脘列。脐上三寸名建里,脐上四寸中脘许,脐上五寸上脘 
在,巨阙脐上六寸五,鸠尾蔽骨下五分,中庭膻下寸六取,膻中却在两乳间,膻上寸六玉堂主,膻上紫宫三寸二,膻上 
华盖四八举(四寸八分),膻上璇玑五寸八,玑上一寸天突起,天突喉下约四寸,廉泉颔下骨尖已,承浆颐前唇棱下, 
任脉中央行腹里(行腹中央共二十四穴)。 
r任脉之图p06…d32a28。bmpr 


营卫
属性:黄帝问于岐伯曰∶人焉受气?阴阳焉会?何气为营?何气为卫?营安从生?卫于焉会?老壮不同气,阴阳异位,愿 
闻其说。岐伯曰∶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五脏六腑,五脏六腑皆受其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居脉 
中,卫居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 
此详营卫之生会也。始焉谷入于胃,而后能生精微之气,此气出于中焦,以传于肺,而肺传于五脏六腑,则五脏 
六腑皆得以受此精微之气矣。其大气积于胸中者,为上焦,所谓宗气流于海者是也(上焦即任脉经膻中穴,又名上气 
海);脐上四寸曰中脘穴,为中焦;脐下一寸曰阴交穴,为下焦。此三焦者,上焦降于中焦,而中焦降之下焦,下焦升 
于中焦,而中焦升之上焦,犹天道下济,地道上行之象也。上焦为阳,中焦则上半为阳,下半为阴,下焦则为阴。然中 
焦之下半为阴者,由上节之气降于中焦,而中焦之气随上焦之气,以降于下焦,而生此营气。营气者,阴气也。故曰∶ 
清者为营,言由上、中二焦之清气,降而生之者也。下焦之为阴者,阴极生阳,升于中焦,随中焦上半为阳者,以升于 
上焦,而生此卫气者,阳气也。始于阳气甚微,而至此阳气甚盛,故曰∶阳受气于上焦。然此卫气者,乃下焦之浊气 
升而生之,故曰∶浊者为卫。宗气积于胸中,出喉咙以司呼吸,而行十二径遂中。营则阴性精专,随宗气以行经遂之 
中,所以营之行者,在于经脉之中也。卫则阳性 悍滑利,不能入于经脉之隧,故不随宗气而行,而自行于各经皮肤、 
分肉之间,所以卫之行者,在于经脉之外也。营气之随宗气而行者,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呼吸定息,则脉行 
六寸,一日一夜,一万三千五百息,脉行五十度周于身。漏水下百刻,营卫行阳二十五度,行阴亦二十五度,故五十度 
复会手太阴也。 
黄帝曰∶余闻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此之谓也。 
宗气积于上焦,出喉咙以司呼吸,而行十二经遂之中,弥伦布KT ,如天之有雾也。营气并胃中,出上焦之下, 
泌 
别糟粕,蒸为精微之气,而心中之血,赖之以生,凝聚浮沉,如水之有沤也。胃纳水谷,脾实化之,糟粕入于大肠, 
水液渗入膀胱,故三焦为决渎之官,膀胱为州都之官,正以下焦如渎之渗泄乎水也。然下焦之阴中有阳者,从是升 
中、上二焦,而卫气生矣。(嗟呼!此篇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行脉中,卫行脉外,一十六字,乃圣神之宗旨,犹尧 
舜相传,道统不外,人心惟危云云,一十六字也。人之病否生死,从是而决,升降表里,阴阳补泻,从是而分。其祸 
始于越人《难经·第一难》,将此第四节与营俱行之“营”字下,增一“卫”字,致使“三焦并降、三气所生”之义不 
明,于世而用药多谬,安能有起死回生之功耶?噫!自仲景而下,如孙、王、刘、张、李、朱辈,尚未有识此义者,况 
其他乎?) 
r正人脏图p06…d32a29。bmpr 
x阑门,谓大小二肠会处也。自此泌别渗入于膀胱中,乃为溺。x 
x分水,谓水谷承受于阑门。水则渗灌于膀胱而为溺。便谷之泽秽则自阑门而传送大肠之中也。x 
r伏人脏图p06…d32a30。bmpr 
x肛门者,言其处似车 之形,因以为名。直肠、肛肠、洞肠,皆即此也。主受大肠之谷而道出焉。x 
x其系上贯于心,下通于肾,心肾水火相感而精气溢泄,乃化血收精之系也。x 
x肛肠,又名广肠,即肛门也。一名鬼门,大便出处。x 

营卫
精气津液血脉
属性:素问曰∶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上焦开发,宣五谷味,薰肤充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