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代之。腾,董夫人之弟也。十月,姚启圣计招宾客司傅为霖内应,高寿、蔡恺附之。建威后镇朱友发其事,为霖等伏诛。及怀安侯沈瑞,屠其家。瑞妻,礼官郑斌女也,免之,亦自缢。于是启圣疏荐万正色为陆路提督,施琅为水师提督,谋伐台湾。克塽以国轩为正提督,征北将军曾瑞、定北将军王顺为副,率诸镇守澎湖。命左武卫何祐为北路总督,智武镇李茂副之,率兵以戍鸡笼。
第二部分建国纪(8)
三十六年春,施琅治兵于平海。三月,竹堑番乱,命左协理陈绛平之。十二月,启圣遣副将黄朝用至澎湖,见国轩,议照朝鲜事例,遂入东宁。锡范、绳武不从。
三十七年春正月,克塽以天兴知州林良瑞如福州,报朝用之聘也。三月,何祐城淡水。五月,淡水通事李沧请采金裕饷,命监纪陈福、宣毅前镇叶明率所部往,遂至卑南觅,不得而还。六月十四日,琅发铜山,会于八罩屿,以窥澎湖。国轩守之,再战而败,林升、邱辉、江胜、陈起明、吴潜、王隆等皆战死,烧没军舰大小二百余艘。国轩知势败,乘走舸,入东宁,告急。克塽大会文武,议战守之策。建威中镇黄良骥请取吕宋,提督中镇洪邦柱赞之,愿为先锋。锡范将许之,国轩力陈不可,乃议降。以协理礼官郑英平、宾客司林维荣赍表谒琅,并与琅书,请仍居东宁。不可。七月十一日,又遣冯锡圭、陈梦炜、刘国昌再至澎湖,上表曰:“臣生自海外,稚兽无知,谬继创垂之绪,有乖倾向之诚。迩者楼船西来,旌旗东指,箪壶缓迎于周旅,干羽烦舞于虞阶。自省重愆,诚为莫赎。然思皇灵之赫濯,信知天命之有归。逆者亡,顺者昌,乃覆载待物之广大。贰者讨,服者舍,谅圣主与人之甚宽。用遵往时之成命,爰邀此日之殊恩,冀守宗祧以勿失,永作屏翰于东方。业有降表具奏外,及接提督臣施琅来书,以复居故土,不敢主张。臣思既倾心而向化,何难纳士以输诚。兹特缮具表章,并延平王印一颗、册一副,及武平侯臣刘国轩印一颗、忠诚伯冯锡范印一颗,敬遣刘国昌、冯锡圭赍赴军前,缴奏版籍土地人民,待命境上。数千里之封疆,悉归土宇,百余万之户口,并属版图。遵海而南,永息波涛之警,普天之下,均沾雨露之濡。实圣德之渐被无方,斯遐区之襁负恐后。独念臣全家骨肉,强半孺呱,本系南人,不谙北土。合情乞就闽省地方拨赐田园庐室,俾免流移之苦,且养赡有资,则蒙高厚之生成,当绘丹青以衔结。至于明室宗亲,格外优待,通邦士庶,轸念绥柔,文武诸官,加恩迁擢,前附后顺,一体垂仁。夙昔结怨,尽与捐除,籍没产业,俱行赐复。尤当广推宽大之仁,明布维新之令,使夫群情允惬,共鼓舞于春风,万汇熙恬,同沐游于化日。斯诚微臣无厌之求,邀望朝廷不次之恩者也。”琅得表,许之,命剃发。宁靖王术桂自以天潢之贵,义不可辱,自缢以殉,妾五人从死。八月十三日,琅至东宁,祭于成功之庙曰:“自同安侯入台,台地始有居民。逮赐姓启土,世为岩疆,莫可谁何。今琅赖天子之灵、将帅之力,克有兹土。不辞灭国之罪,所以忠朝廷而报父兄之职分也。但琅起卒伍,于赐姓有鱼水之欢,中间微嫌,酿成大戾。琅于赐姓,剪为仇敌,情犹臣主。芦中穷士,义所不为,公谊私恩,如是则已。”祭毕泪下。琅以台湾既定,疏告清廷,归克塽于北京,授汉军公,锡范汉军伯,国轩天津总兵,何祐梧州副将,诸将及明室诸王配之各省。自成功至克塽,凡三世,三十有八年,而明朔亡。
连横曰:清同治十三年冬十月,福建将军文煜、总督李鹤年、巡抚王凯泰、船政大臣沈葆桢奏言:“明季遗臣,台阳初祖,生而忠正,没而英灵。恳予赐谥建祠,以顺舆情,以明大义事。据台湾府进士杨士芳等禀称,窃维有功德于民则祀,能正直而一者为神。明末赐姓延平郡王郑成功者,福建泉州府南安县人。少服儒冠,长遭国恤,感时仗义,移孝作忠。顾寰宇难容洛邑之顽民,向沧溟独辟田横之孤岛。奉故主正朔,垦荒裔山川,传至子孙,纳土内属。维我国家宥过录忠,载在史策。厥后阴阳水旱之诊,时闻吁嗟祈祷之声,肸蚃所通,神应如答。而民间私祭,仅附丛祠,身后易名,未邀盛典,望古遥集,众心缺然。可否奏请将明故藩郑成功准予追谥建祠,列之祀典等因,并据台湾道夏献纶、台湾府周懋琦等议详前来。臣等伏思郑成功丁无可如何之厄运,抱未得曾有之孤忠,虽烦盛世之斧,足砭千秋之顽懦。伏读康熙三十九年圣祖仁皇帝诏曰:“朱成功系明室遗臣,非朕之乱臣贼子,敕遣官护送成功及子经两柩归葬南安,置守塚,建祠祀之。”圣人之言,久垂定论。惟祠在南安,而台郡未蒙敕建,遗灵莫妥,民望徒殷。至于赐谥褒忠,我朝恢廓之规,远轶隆古,如瞿式耜、张同敞等,俱以殉明捐躯,谥之忠宣、忠烈。成功所处,尤为其难,较之瞿、张,奚啻伯仲?合无仰恳天恩,准予追谥,并于台郡敕建专祠,俾台民知忠义之大可为,虽胜国亦华袞之所及。于励风俗、正人心之道,或有裨于万一。臣等愚昧之见,是否有当,理合恭摺具奏。”诏曰:“可。”追谥忠节,建祠台郡,以明季忠义之士百十四人配。而我台建国之大神,永镇兹土矣。
第二部分延平郡王世系表
绍 祖 字象庭,世居福建南安县杨子山下石井乡,娶某氏,生芝龙。
芝 龙 字飞黄,娶日本平户河内浦士人女田川氏,改姓翁氏,生成功及七左卫门。翁氏归国,七左卫门仍居日本。继娶某氏,生四子。
成 功 初名森,字大木,少名福松。隆武元年赐姓朱,改今名,字明俨。二年六月封忠孝伯,永历二年十月封威远侯,三年七月封延平公,十二年正月晋封延平郡王。娶董氏,生子经等十人。十六年五月薨于东都。
世 忠 从芝龙降清。
世 恩 后入北京省父,被杀。
世 荫 后入北京省父,被杀。
世 袭 从成功居思明,后入台湾。
世 默 后入北京省父,被杀。按七左卫门居日本,似在此五人之外,或则世袭,俟再考。经 字式夫,号贤之,袭封延平郡王。娶唐氏,生子克塽等七人,妾某氏,生克。永历三十五年正月薨于东宁。
聪 娶朱氏,生克坦。
明 娶林氏,无出,以裕次子克俊嗣。
睿 殉于南京之役,无出。
智 娶洪氏,生克璋。
宽 娶林氏,生克培。
裕 殉于南京之役。娶王氏,生克崇。
温 殉于南京之役。娶刘氏,生克模、克杰。
柔 娶洪氏,生克玺。
发 早世,以温之子克圭嗣。
克 立为世子、监国,后遇害。娶陈氏,无出。
克 塽 袭封延平郡王。永历三十七年归清,改封汉军公。娶冯氏,继娶史氏,生安世、安邦、安国。
克 举 娶许氏。
克 均 娶柯氏。
克 拔 娶冯氏。
克 娶赵氏。
克 圻 娶张氏。
克 塙 娶刘氏。
第二部分经营纪(1)
康熙二十二年秋八月,清人既得台湾,廷议欲墟其地。靖海侯将军施琅不可,疏曰:“台湾北连吴会,南接粤峤,延袤数千里,山川峻峭,港道纡回,乃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隔澎湖一大洋,水道三更。明季设水师标于金门所,出泛至澎湖而止,水道亦有七更。台湾一地,原属化外,土番杂处,未入版图也。然其时中国之民潜至,生聚于其间者已不下万人。郑芝龙为海寇时,以为巢穴。及崇祯元年,芝龙就抚,将此地税与红毛,为互市之所。红毛遂联络土番,招纳内地人民,成一海外之国,渐作边患。至顺治十八年,为郑成功所攻破,盘踞其地,纠集亡命,窥伺南北。及其孙克塽,六十余年无时不仰廑宸衷。臣奉命征讨,亲历其地,备见野沃土膏,物产利溥,耕桑并耦,渔盐滋生,满山皆属茂树,遍处俱植修竹。硫磺、水藤、糖蔗、鹿皮,以及一切日用之需,无所不有。向之所少者布帛尔,兹则木棉盛出,经织不乏。且舟帆四达,丝缕踵至,饬禁虽严,终难杜绝。实肥饶之区,而险阻之域也。一旦纳土归命,此诚天以未辟之方舆,资皇上东南之保障,永绝边海之祸患,岂人力所能致哉?夫地方既入版图,民番均属赤子,善后之计,尤宜周详。此地若弃为荒陬,复置度外,则今台湾人居稠密繁息,农工商贾各遂其利,一行徙弃,安土重迁,失业流离,殊费经营,实非长策。况以有限之船,渡无限之民,非阅数年,难以报竣。使载渡不尽,苟且塞责,则深山穷谷,窜伏潜匿,实繁有徒,和同土番,从而啸聚。假以内地之逃军流民,急则走险,纠党为患,造船制器,剽掠海滨。此所谓借寇兵而赍盗粮,固较著也。且此地原为红毛所居,无时不在贪涎,亦必乘隙以图。一为所有,彼性狡黠,善为鼓惑。重以来贩船只,制作精坚,从来无敌于海外。若得此数千里膏腴,必倡合党伙,窃窥边场,迫近门庭,此乃种祸。将来沿边诸省,断难晏然无虞。至时动师远征,两涉大洋,波涛不测,恐未易建成效。如仅守澎湖而弃台湾,则澎湖孤悬海外,土地卑薄,异于台湾,远隔金、厦,岂不受制于人?是守台湾即所以固澎湖也。台、澎联为臂指,沿海水师汛防严密,各相犄角,声气关通,应援易及,可以宁息。昔日郑氏得以负抗者,以台湾为老巢,澎湖为门户,四通八达,任其所之,我之舟师往来有阻。今地方既为我得,官兵棋布,风期顺利,片帆可至,虽有奸萌,不敢复发。臣业与部臣、抚臣会议,而部臣、抚臣未履其地,弃留未决。臣阅历周详,则不敢遽议轻弃也。且海氛既靖,内地溢设之兵,尽可陆续裁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