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梦林字少林,亦漳浦诸生。多从名士大夫游,驰驱楚、越、滇、黔间,
戎马江湖,俯视一世。康熙五十年,诸罗知县周锺瑄初修邑志,聘任笔政,
志成,称善本焉。当是时,清人初得台湾,不事经理,文恬武嬉,偷安旦夕。
梦林忧之,乃著论曰:“天下有宏远深切之谋,流俗或以为难而不肯为,或
以为迂而不必为。其始为之甚易而不为,其后乃以为不可不为而为之,劳费
已什百千万矣。明初漳、潮间有南澳,泉属有澎湖,尔时皆迁其民而墟之,
且塞南澳之口,使舟不得入,虑岛屿险远,劳师而匮饷也。及嘉靖间倭人入
澳,澳人复通巨寇,吴光、许朝光、曾一本先后踞之,两省疲敝,乃设副总
兵以守之,至今巍然一巨镇矣。澎湖亦为林道乾、曾一本、林凤之巢穴,万
历二十年,倭有侵鸡笼、淡水之耗,当事以澎湖密迩,不宜坐失,乃设游击
以戍之,至今巍然重镇矣。向使设险拒守,则南澳不惫闽、粤之师,澎湖不
为蛇冢之窟,倭不得深入,寇不得窃踞,漳、泉诸郡未必罹祸之酷如往昔所
云也。今半线至淡水,水泉沃衍,诸港四达,犹玉之在璞也。流移开垦,舟
楫往来,亦既知其为玉也已。而鸡笼为全台北门之锁钥,淡水为鸡笼以南之
咽喉,大甲、后垄、竹堑皆有险可据,乃狃于目前之便安,不规久远之计,
为之增置县邑防守,使山海之险,弛而无备。将必俟亡羊而始补牢乎?则南
澳、澎湖之往事可睹矣。”闽浙总督觉罗满保闻其才,延入幕府。及朱一贵
之役,南澳镇总兵蓝廷珍奉命出师,满保命参戎幄,与鼎元日夜筹画,不辞
劳瘁。中宵闻警,拥盾作书,顷刻千言,其所襄助不亚鼎元。事平归里。雍
正元年,复游台湾,数月乃去。著《台湾后游草》,鼎元叙之。后卒于家。
为之增置县邑防守,使山海之险,弛而无备。将必俟亡羊而始补牢乎?则南
澳、澎湖之往事可睹矣。”闽浙总督觉罗满保闻其才,延入幕府。及朱一贵
之役,南澳镇总兵蓝廷珍奉命出师,满保命参戎幄,与鼎元日夜筹画,不辞
劳瘁。中宵闻警,拥盾作书,顷刻千言,其所襄助不亚鼎元。事平归里。雍
正元年,复游台湾,数月乃去。著《台湾后游草》,鼎元叙之。后卒于家。
洪寿春字士晖,同安人。来台,居彰化二林堡,为糊纸匠以自给。得钱
辄购书,旦夕讽诵,饔飧屡空,晏如也。有《集古串律诗》四卷,知县杨桂
森见之,赋诗赠,并为制序。又有所作若干卷,稿失不传。
蔡推庆
蔡推庆晋江人,或曰某总戎之第六子也。来台,居彰化县治。洒落不羁,
尝学画,不得其趣,刻意覃思。一日风雨大作,只身走山崖间,会意烟景,
逼肖入神。有大宪募致千金,一语不合,拂袖竟去。居恒独处斗室,咏歌自
乐,寒暑唯著一袍。没后,邑人葬之八卦山上,题曰“处士蔡推庆之墓”。
查元鼎
查元鼎字小白,浙江海宁州人。少好学,文名藉甚,以岁贡生屡试秋闱
不售。道光间,游幕台湾,当轴争延致之。性耿介,懒于征逐,稍拂意,辄
去不可留。同治元年,彰化戴潮春起事,淡水同知郑元杰礼聘之。道出后垄,
被掳,几罹于死,平生著作尽没。元杰与厅绅林占梅、郑如梁遣人分道求之,
卒免于难。绘竿笠跨犊图,征诗纪事。晚年侨寓竹堑,境益穷,守益坚,日
与占梅辈以诗酒为乐。著有《草草草堂吟草》四卷,今存三卷,未刊。卒年
八十有三。子仁寿字静轩,能诗,工篆刻,亦卒于竹堑。著《静轩诗稿》二
卷,今亡,闻有《百寿章》,为竹人士所得。
吕世宜
吕世宜字西村,泉之厦门人。博学多闻,富阳周凯任兴泉永道,见而奇
之。居于玉屏书院,与庄中正、林混煌等有名庠序间,嗣举乡荐。性爱金石,
工考证,精书法,篆隶尤佳。家藏碑版甚富,见有真迹,辄倾资求之。当是
时,淡水林氏以豪富闻里辏氲芄冀宰衬辏褚馕氖拢酪耸
慕之,具币聘。且告之曰:“先生之志诚可嘉,先生之能亦不可及。今吾家
幸颇足,如欲求古之金石,敢不唯命是从。”世宜遂主林氏,日益搜拾古代
鼎彝,汉唐碑刻,手摹神会,悠然不倦。林氏建枋桥亭园,楹联楣额,多其
书也。又求善工刻所临篆隶,未竣而卒,归葬于里。是时诏安谢颖苏亦主林
氏,以书画名。
林豪
林豪字卓人,泉之厦门人。博览史籍,能文章。咸丰某年领乡荐。同治
元年秋,至台湾,居艋牛J闭没鞒贝浩鹗拢终济贩钕焱帕罚
之,延主潜园,相与讨论文史。及平,豪游府治,因就见闻所及,撰《东瀛
纪事》二卷,以志此役始末。六年,淡水同知严金清聘修厅志。淡自开设以
来,尚无志,前时郑用锡曾辑志稿二卷,多疏略,豪乃与占梅商订体例,开
局采访,凡九月,成书十五卷,未刊。而陈培桂任同知,别延侯官杨浚修之。
浚文士也,无史识,多方改窜,豪大愤,撰《淡水厅志订谬》以弹之。嗣就
澎人士之聘,主讲文石书院。又辑《澎湖厅志》,稿存台南。光绪十八年,
台湾议修通志,各厅县皆有采访。而澎自法役之后,建设尤多,通判潘文凤
乃再聘豪成之,凡十四卷,上之大府。豪以厦门人久游台湾,凡夫国计盈虚,
民生利弊,皆有所论,而于澎事尤关切。豪之论曰:“闽海四岛,金门、厦
门、海坛、澎湖,旧有富贵贫贱之分,则以厦富金贵,而澎湖独以贫称也。
澎湖硗瘠无水,所种者地瓜花生而已,中稔之年,不免拮据,若咸雨一下,
则颗粒无存。至海滨渔利,亦必风平浪静,始能下网,而澎之狂风,往往兼
旬不息。则所谓以海为田者,亦强为之辞,非真如耕者之按候可获也。夫澎
湖斥卤,处处可以晒盐,而民间皆食官盐,每斤十数文,或以七八十斤为百
斤,所获之鱼每不足抵盐价,此外别无利可取,民安往而不贫乎?若能听民
晒盐自食,征其正课厘金,既可裕国,而民间又日日获利,每岁骤增数万金
之益,乃抽其余利,以为书院诸生膏火,则人竞于学,而科第可兴矣。若能
戍兵撤回,而招募澎人,则每岁骤增饷米数万金,互相挹注,其材武者有进
身之阶,而武途可兴矣。是一转移之间,民风不变,即未能方驾内部,而已
顿改旧观矣。胡文忠公有言,以官养民,不如使民自养。是故就地招募,以
官养之也;听民晒盐,则使民自养也,是皆万世之利。不然民自有可富可贵
之资,而不为经理,地瓜花生,仅足。。口,并无富强之业,年复一年,则亦
终跼蹐于贫苦而已。”豪归后,居于金门,著书以老。
林豪字卓人,泉之厦门人。博览史籍,能文章。咸丰某年领乡荐。同治
元年秋,至台湾,居艋牛J闭没鞒贝浩鹗拢终济贩钕焱帕罚
之,延主潜园,相与讨论文史。及平,豪游府治,因就见闻所及,撰《东瀛
纪事》二卷,以志此役始末。六年,淡水同知严金清聘修厅志。淡自开设以
来,尚无志,前时郑用锡曾辑志稿二卷,多疏略,豪乃与占梅商订体例,开
局采访,凡九月,成书十五卷,未刊。而陈培桂任同知,别延侯官杨浚修之。
浚文士也,无史识,多方改窜,豪大愤,撰《淡水厅志订谬》以弹之。嗣就
澎人士之聘,主讲文石书院。又辑《澎湖厅志》,稿存台南。光绪十八年,
台湾议修通志,各厅县皆有采访。而澎自法役之后,建设尤多,通判潘文凤
乃再聘豪成之,凡十四卷,上之大府。豪以厦门人久游台湾,凡夫国计盈虚,
民生利弊,皆有所论,而于澎事尤关切。豪之论曰:“闽海四岛,金门、厦
门、海坛、澎湖,旧有富贵贫贱之分,则以厦富金贵,而澎湖独以贫称也。
澎湖硗瘠无水,所种者地瓜花生而已,中稔之年,不免拮据,若咸雨一下,
则颗粒无存。至海滨渔利,亦必风平浪静,始能下网,而澎之狂风,往往兼
旬不息。则所谓以海为田者,亦强为之辞,非真如耕者之按候可获也。夫澎
湖斥卤,处处可以晒盐,而民间皆食官盐,每斤十数文,或以七八十斤为百
斤,所获之鱼每不足抵盐价,此外别无利可取,民安往而不贫乎?若能听民
晒盐自食,征其正课厘金,既可裕国,而民间又日日获利,每岁骤增数万金
之益,乃抽其余利,以为书院诸生膏火,则人竞于学,而科第可兴矣。若能
戍兵撤回,而招募澎人,则每岁骤增饷米数万金,互相挹注,其材武者有进
身之阶,而武途可兴矣。是一转移之间,民风不变,即未能方驾内部,而已
顿改旧观矣。胡文忠公有言,以官养民,不如使民自养。是故就地招募,以
官养之也;听民晒盐,则使民自养也,是皆万世之利。不然民自有可富可贵
之资,而不为经理,地瓜花生,仅足。。口,并无富强之业,年复一年,则亦
终跼蹐于贫苦而已。”豪归后,居于金门,著书以老。
梁成枬字子嘉,广东南海人。少负气,尝以事忤文宗,将绳以法,遂出
走。历游吴、楚戎幕,落落无所合,愤而渡台,为栋军掌书记。当是时,巡
抚刘铭传方倚栋军以治番,私牍公务日或数至,主文者每辞不达意,至是壁
垒一新。铭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