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薄命人何足言。必欲识吾者,吾腰带中藏有小佩囊,没后可取视。”翌日
竟卒。启之,果有寸帛,字模糊不可读,略得一二。盖郑氏故将,台湾亡后,
隐悯遁世。而两僧则为其旧部,故在播迁,犹不失礼。乃葬于其地,建一室
以祀,惜仍不识其姓名尔。乌乎!怀忠蹈义之士,岂仅一卖卜也哉?吾撰通
史,吾甚望为之表彰也。
某曰:“先生与若有故耶?”■曰:“彼盗安得故我,我岂与盗故哉?”怒
欲止。某跪而谢,华亦代请。乃曰:“勉为若一行。”既至,环相居宅,曰
盗当从此来。取砖甓列门外,为数垒,诫家人闭户寝,勿声,彼亦就寝。久
之,闻有人马声自远至,火炬照耀如白昼。家人潜起窥之,盗众数百,剑戟
有声,势张甚。及垒而骋,旋绕不息,自初更至于黎明,竟不知其何为,其
人亦寤。问:“盗来乎?”曰:“来矣。”“来何在?”曰:“在门外旋绕。”
曰:“然则吾当遣之去。”众于门外设坐,俟之出。坐定,以麈尾麾盗,若
寐尽仆。顾曰:“缚之。”众次第反接其手,驱之前跪。其人大言曰:“男
子负膂力,不能为国家效命,乃弃身匪类,以污辱乡里,罪当死。吾今且贷
汝,须改过,勿妄动。”顾某取百金来,命解其缚,叱之去。卖卜者既居华
家,宾主甚相得,课授之余,独处一室,不与人士往来。岁暮馈修贽,亦不
受。强之,曰:“吾今固无事此也。”华氏兄弟与谈文史,应答如流,而每
至玄黄之际,君亡国破之惨,则悲从中来,潸然欲涕,乃强为欢笑。一日趣
华治具,作饭四斛。曰:“明旦有客至。”如其言,至则两僧仪状雄伟,操
闽南音,始见皆伏拜,起而肃立。命之坐,不敢坐,有问则跪答。卖卜者曰:
“止。今岂可以昔礼比耶?吾之在此,而具知之,而之行止,吾亦无不知。
自今各以心喻,母琐琐。顾而可即去,勿再来,吾已为而治饭矣。”出具食
之。二僧袒衣大啖,俄顷而尽。抚腹曰:“径饱,自此至彼,可免再餐也。”
再拜告别,出门径去,卖卜者亦黯然。后值重九,生徒散学,华兄弟邀出游,
逍遥陇畔,意甚得也。已而指一地问谁氏有?具答之。曰:“后日可葬我于
是。”华讶其不祥。笑曰:“修短有命,吾已尽于明日矣。”华兄弟惊而泣
曰:“自得先生,亲承杖履十有二年矣,尚未识里居姓氏,固知先生有隐痛
者,是以未敢强问。今日月淹迫,先生宁终忍无一言乎?”卖卜者亦泣曰:
“薄命人何足言。必欲识吾者,吾腰带中藏有小佩囊,没后可取视。”翌日
竟卒。启之,果有寸帛,字模糊不可读,略得一二。盖郑氏故将,台湾亡后,
隐悯遁世。而两僧则为其旧部,故在播迁,犹不失礼。乃葬于其地,建一室
以祀,惜仍不识其姓名尔。乌乎!怀忠蹈义之士,岂仅一卖卜也哉?吾撰通
史,吾甚望为之表彰也。
连横曰:正气之存天壤也大矣。《论语》志逸民,而冠以伯夷、叔齐。
孔子称之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乌乎!此则孔子之微意也。当殷之
衰,武王伐纣,会于牧野,一戎衣而天下定,八百诸侯罔不臣服。而伯夷、
叔齐独耻其行,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及饿且死,此则所谓求仁得仁者
也。明亡之季,大盗窃国,客帝移权,缙绅稽颡,若崩厥角。民彝荡尽,恬
不知耻。而我延平郡王独伸大义于天下,开府思明,经略闽、粤,一时熊罴
之士,不二心之臣,奔走疏附,争趋国难。虽北伐无绩,师沮金陵,而辟地
东都,以绵明朔,谓非正气之存乎?吾闻延平入台后,士大夫之东渡者盖八
百余人,而姓氏遗落,硕德无闻,此则史氏之罪也。承天之郊,有闲散石虎
之墓者,不知何时人,亦不详其邑里,余以为明之遗民也。墓在法华寺畔,
石碣尚存,而旧志不载。岩穴之士趋舍有时,若此类湮没而不彰者,悲夫!
汉司马迁曰:“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显。”余感沈、卢诸贤之不
泯,而台湾之多隐君子也,故访其逸事,发其潜光,以为当世之范。《诗》
曰:“虽无老成人,尚有典型。”有以哉!
曰:“虽无老成人,尚有典型。”有以哉!
徐孚远字暗公,江苏华亭人。崇祯十五年举于乡,与邑人夏允彝、陈子
龙结几社,以道义文章名于时。会寇乱亟,阴求健儿剑客而部署之,蓄为他
日用。子龙为绍兴推官,引东阳许都见之,使募义勇,西行杀贼,又请何刚
荐之。既而东阳激变,子龙单骑入都营,许以不死,招之降;大吏持不可,
竟杀之。孚远贻书曰:“彼以吾故降,今负之,天下谁复敢交子龙哉。”故
子龙以功迁给事中,辞不赴。宏光时,马、阮乱政,养晦不出。及南都亡,
允彝起兵,而为之辅,授福州推官,进兵科给事中。闽亡,浮海入浙。是时
义旅云兴,不相统属,孚远周旋其间,说以国恤,而悍将郑彩、周瑞之徒咸
不听。乃返浙东,入蛟关,结寨定海之柴楼。比监国入舟山,往贺,以劝输
贡赋,迁左佥都御史。及舟山破,监国入闽,航海从之。当是时,招讨大将
军郑成功开府思明,礼待朝士,摚痍鹊轮艿卣撸怨橹6谠读煨淦
间,军国大事,时谘问焉。永历十二年,帝在滇中,遣漳平伯周金汤晋成功
延平郡王,迁孚远左副都御史,余各授爵。冬随金汤入觐,失道越南,越王
要以臣礼,不从。曰:“我为中朝大臣,何可辱?”越王嘉之,乃归。克台
之岁,从入东都,礼之尤厚。常自叹曰:“司马相如入夜郎,教盛览,此平
世事也。以吾亡国大夫当之,伤如之何?”十月,清廷诏迁沿海居民,各省
骚动,兵部尚书张煌言寓书成功,以乘势取福建,并遗孚远书,劝其代请出
师。时东都初奠,休兵息民,故未行。久之卒。或曰,永历十七年,清军破
思明,孚远遁入饶平山中,提督吴六奇匿之,完发以死。居台生一子,扶榇
至松江,未葬,子亦死。
张煌言字元箸,浙之鄞人也。崇祯时登贤书,从鲁监国。监国败,率残
兵数百,飘荡海上。延平郡王招之,至思明,表为兵部左侍郎。永历十四年,
北伐,至金陵。王谓煌言曰:“芜湖为上游门户,倘留都不旦夕下,则江楚
之援日至,控扼要害,非先生不可。”七月初七日,煌言率师至芜湖,驰檄
郡邑,江南北相来附。未几郑师败绩,煌言走铜陵,与楚师遇。兵溃,变姓
名,从建德祁门山中,出走天台,入海,仍与王同定台湾。当是时,东都初
建,军旅未精,煌言见王无西意,为诗刺之曰:“中原方逐鹿,何暇问虹梁。”
又曰:“只恐幼安肥遁老,藜床皂帽亦徒然。”王一笑而已。无何王薨,子
经嗣。知不足与谋,益郁郁不乐,乃散其部曲,拂衣竟去,浮海涉江,至杭
州西湖,觅山僻小庵,隐焉。瞻望藩篱,犹有所冀,为杭守吏所侦,与健仆
杨贯玉、爱将罗自牧同被执。二人皆勇绝群伦者。煌言乌巾葛衣,不言不食,
啜水而已。临刑,二卒以竹舆舁至江口。煌言出,见青山夹岸,江水如澄,
始一言曰:“绝好江山。”索纸笔赋绝命辞三首,付刑者,端坐受刃。贯玉、
自牧同斩。略一振臂,绑索俱断,立而受刃,死不仆,刑者唯跪拜而已。时
永历十八年中秋之日也。煌言所著诗词,贮一布囊,悉为逻卒所焚,唯绝命
辞在。
张煌言字元箸,浙之鄞人也。崇祯时登贤书,从鲁监国。监国败,率残
兵数百,飘荡海上。延平郡王招之,至思明,表为兵部左侍郎。永历十四年,
北伐,至金陵。王谓煌言曰:“芜湖为上游门户,倘留都不旦夕下,则江楚
之援日至,控扼要害,非先生不可。”七月初七日,煌言率师至芜湖,驰檄
郡邑,江南北相来附。未几郑师败绩,煌言走铜陵,与楚师遇。兵溃,变姓
名,从建德祁门山中,出走天台,入海,仍与王同定台湾。当是时,东都初
建,军旅未精,煌言见王无西意,为诗刺之曰:“中原方逐鹿,何暇问虹梁。”
又曰:“只恐幼安肥遁老,藜床皂帽亦徒然。”王一笑而已。无何王薨,子
经嗣。知不足与谋,益郁郁不乐,乃散其部曲,拂衣竟去,浮海涉江,至杭
州西湖,觅山僻小庵,隐焉。瞻望藩篱,犹有所冀,为杭守吏所侦,与健仆
杨贯玉、爱将罗自牧同被执。二人皆勇绝群伦者。煌言乌巾葛衣,不言不食,
啜水而已。临刑,二卒以竹舆舁至江口。煌言出,见青山夹岸,江水如澄,
始一言曰:“绝好江山。”索纸笔赋绝命辞三首,付刑者,端坐受刃。贯玉、
自牧同斩。略一振臂,绑索俱断,立而受刃,死不仆,刑者唯跪拜而已。时
永历十八年中秋之日也。煌言所著诗词,贮一布囊,悉为逻卒所焚,唯绝命
辞在。
辜朝荐字在公,广东揭阳人。崇祯元年进士,始任江南安庆推官,历掌
谏垣,晋京卿。北京破,南归,居金门,既为延平郡王上客。后入台卒。子
文麟,及长回乡。
沈佺期字云又,福建南安人。崇祯十六年登进士,授吏部郎中。隆武立
福京,擢右副都御史。及帝陷汀州,佺期南下,随延平郡王起兵于泉州桃花
山,为幕府上客。后入台湾,以医药济人。永历三十六年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