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之龙并且吆喝道:“校长命令,把这个王八蛋捆紧些!”
另一路人马由刘峙率领,把第二师各级党代表捆起来的时候,这些党代表们莫名惊诧,不是国共合作吗,昨晚还同桌共餐,怎么突然就翻脸不认人了呢?大家还很从容地说:“我们问心无愧,不知为了什么?见了校长再说吧。”
20日上午10时,周恩来到造币厂去见蒋介石,他带着四个武装卫士,到了造币厂,也被缴械。周恩来见着蒋介石,蒋告诉他:“李之龙及中山舰有叛变的嫌疑,幸亏发觉得早,李之龙已被捕,中山舰解除了武装,第二师的所有共产党员,为了保障他们的安全,已集中看管。”
周恩来郑重地对蒋介石说:“校长,现在首要的问题是澄清事实。在事情没有搞清楚之前,兴师动众,大肆抓捕,你考虑到后果了吗?”
“既然校长说,为了保障第二师各级党代表的安全,进行集中管理,那么为什么将他们捆绑起来呢?”
蒋介石无言以对,大骂刘峙胡来,并答应立即释放被押人员。
周恩来从造币厂出来,又去找汪精卫,只见“他气得两眼发直,用手捶胸,以头碰壁,他简直像一个小孩子一样,毫无主意”。
从党、政、军几个方面来说,汪精卫都是蒋介石的上司,但蒋介石在汪毫不知晓的情况下,悍然发动“中山舰事变”,显然没把汪放在眼里。这使汪十分气恼,但对蒋又无可奈何,便称病不出。
蒋介石心知肚明,表面文章还是要做的,学古人廉颇“负荆请罪”,他找上门来,向汪精卫作解释,两个人话不投机半句多,不欢而散。
接着便是汪精卫提出辞职,离开广州出国。他后来说:“3月20日之事,事前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委员会没有知道,我是政治委员会主席,我的责任应该怎样?3月20日广州戒严,军事委员会并没有知道,我是军事委员会主席,我的责任应该怎样?3月20日,第二师团党代表以下都被拘留,我是国民革命军总代表,我的责任应该怎样?我这时候,以为不问事情做得错不错,而这件事情做法不能说不错。我只责己而不责人,我以为皆我不能尽职所致,所以我引咎辞职。”
蒋介石气走了汪精卫,并解除了季山嘉的聘约,接着便按预定的步骤开始清党。首先从他的第一军开始,清退所有党代表,这次不是五花大绑,而是礼送。4月20日,他宴请退出第一军的党代表及官长,在致辞时说:“李之龙的事情要等我死了之后,才可以完全发表。现在事情还没有十分明白,我亦不愿意十分追究。李之龙究竟是自己的学生,如果我的学生不好,就是我自家不好,然而现在一时是不能释放的。”(1928年李之龙在广州白色恐怖中被杀害)
中山舰事件之后,蒋介石发表了一连串的讲话,表明自己的清白,声称“此事件只是个人问题,完全与共产党团体是没有关系的”。但是,“会说的不如会听的”,说得再好听也瞒不过世人雪亮的眼睛。面子还是要维护的,于是采取了具体行动,将王柏龄免职,限令立即离开广州;免去陈肇英虎门要塞司令职务,责令离开广州;免去吴铁城本兼各职,送虎门要塞监禁;欧阳格、陈策、徐桴受到处分。
书包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制造中山舰事件,攫取最高权力(3)
中山舰事件气走了汪精卫,打击了左派,排挤了共产党,扩大了中派和右派的势力,从此,蒋介石个人独裁的局面开始形成了。
1926年5月5日,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在广州召开,会议完全由蒋介石操纵,通过了《整理党务案》。根据此案,改组了国民党中央领导机构,此前担任国民党中央部长的共产党员,组织部长谭平山、代理宣传部长毛泽东、农民部长林祖涵、中央执行委员会秘书长刘伯垂等全部被撤换。蒋介石担任了组织部长(蒋介石从上海召来陈果夫代理)、军人部部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蒋介石请出张静江担任了中央常务委员会主席,谭延辏Т碇醒胝位嵋橹飨婀裾飨J比私灾啪步墙槭拿诵郑费雨'被称为“药中甘草”,按此人的习性,绝不会对蒋介石构成威胁,只能充当一枚橡皮图章而已。
这样,蒋介石自参加同盟会以来17年,从出任黄埔军校校长以来仅2年,在孙中山逝世15个月后,就实现了大权独揽,开始了个人独裁的局面。他的下一个目标就是进行北伐战争,向北洋军阀开战。此时,蒋介石“梦中至大至极的目标……成为中国独一无二的领袖”(陈洁如语)。
长沙惊魂,阅兵坠马(1)
7月27日,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蒋介石偕同苏联顾问加仑将军,以及邓演达等人,从广州出发,经韶关、乐昌、郴州,8月9日到达衡阳。兴师北伐,统一中国,是大势所趋,反映了广大民众的强烈愿望。因此,一路之上,民众自发地涌于道路两旁,夹道迎送,都以一瞻蒋介石的芳容为快。蒋总司令出尽风头,也深受感动。
蒋介石到达衡阳时,北伐军前敌总指挥兼第八军军长唐生智已在衡阳迎候。唐生智(1889—1970),字孟潇,湖南省东安县人。1914年保定军官学校步兵科毕业,与蒋介石可称为校友。早年参加辛亥革命和讨袁护法战争,后为湘军旅长,因遭湖南军阀赵恒惕的排挤与迫害,1924年即秘密与广东革命政府取得联系,并在1926年5月先期在湖南揭开北伐序幕,配合北伐先遣军,打击北洋军阀吴佩孚的军队。他身材高大,留有一撮八字胡,戴一副金边眼镜。他刚加入国民革命军的行列不久,因此见到蒋介石时,表现得十分热诚而拘谨。
8月12日,蒋介石抵达长沙,受到当地民众的热烈欢迎。他从广州出发到达长沙,一路行来已经半个多月,对广大民众和部队官兵的热烈欢迎,他有所感动,也有所触动,他悟出一个道理,古人云“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此语确是金玉良言。与此同时,他一路上的所见所闻,一些深层次的东西,也使他内心不无忧虑,他是一个十分敏感的人,甚至有些神经质。
他在湖南看到,千百万工农群众奋然而起,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下,热烈响应和支持北伐战争,这里的男人组成运输队,女人组成救护队,积极支援前线。随处可见红缨枪、梭镖队,配合北伐军维持治安,防奸反特。蒋介石是位叶公好龙的角色,民众发动起来了,他又担心“请神容易送神难”,有朝一日惹火烧身,那可不是玩的。
他又看到唐生智借北伐攻克长沙之机,收编大量北洋军队,第八军迅速扩充至6个师之众,按粤军编制足有10个团,军械充足,精神统一,战斗力极强。唐生智不但得到共产党的支持,而且,他得知唐和第四、七、八军毕业于保定军校的将领结成“保定帮”,便张皇失措了。湖南的政权、军权都已落入唐的手中,共产党人又掌握了工农群众运动,内心十分不安。
尤其使蒋介石伤脑筋的是他的嫡系部队,自从中山舰事件排挤了共产党后,元气大伤,纪律松懈,军官吃喝嫖赌成风。入湘后,一路之上,拉夫派差,强买强抢,骚扰民众,怨声载道。为此,唐生智向蒋介石提出,第一军可以去江西,言之意下,不要参与进军湖北之战,使蒋总司令尴尬难堪。
蒋介石心事重重,辗转反侧,夜不安眠,思来想去,心生一计,决定修改北伐总战略,改变主攻方向。第二天,蒋介石在长沙前藩台衙门,召开北伐开始后的第一次军事会议,便在会议上首先提出来。他说:“北伐已处在一个关键时刻,下一步怎么走,需要我们认真研究。除了原来预想的方案,现在有人提出一个新的方案,这个方案的要点是暂时停止粤汉线的进攻,将主攻方向指向江西攻取南昌。这个方案的可行性在于,北方敌军兵力过于强大,据守江西的孙传芳部,力量比较弱,选择江西,容易得手;有利于保卫和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又可底定东南。大家意见如何,请发表意见。”
蒋介石的主观意图是什么?早有高人洞若观火,李宗仁后来评说道:“中央也可能在暗防唐生智的反侧。恐他得志于武汉之后,形成尾大不掉之局。今番如对武汉取守势,全师东移,则吴佩孚主力南下,和他作消耗战的,将为唐氏。待其两败俱伤,我主力肃清江西后,再北取武汉,便无虞唐生智的割据称王了。在政治上说,此议原无可厚非,唯纯就军事观点来说,实犯了兵家的大忌。”
李宗仁所说的兵家大忌是什么?他在长沙军事会议上说:“如果先打孙传芳,吴佩孚必然来救,势必对北伐军造成两面受敌之险;如果先攻武汉,孙传芳正等待北伐军和吴佩孚两败俱伤后再出兵,坐收渔人之利,现实对北伐军没有威胁。”
书包 网 bookbao 想看书来书包网
长沙惊魂,阅兵坠马(2)
最后,还是李宗仁的意见,得到苏联顾问、中共成员、唐生智等众多将领的赞同。蒋介石放弃了先攻江西的打算,决定仍维持原议,先攻武汉。
8月14日,蒋总司令召集第七、八两军在长沙的部队举行检阅。阅兵典礼在长沙东门外大校场举行。这天,晴空万里,风清气爽,参加检阅的两万官兵,人强马壮,生龙活虎,器械整齐,军容极盛。
蒋总司令在十余名高级将领陪同下,分乘骏马十余匹,徐徐而来,出现在检阅场,顿时军乐大作,蒋介石骑着一匹高大的枣红色战马,走在最前面,李宗仁位居第二,唐生智紧衔其后。按顺序,首先检阅第七军,蒋总司令神色从容肃穆,气度潇洒,不时缓缓举手答礼,认真检阅。
第七军检阅完毕,第八军排头的军乐队立时奏乐,但见总司令的坐骑已有些神情不安、不听调度的样子。军乐队后面是号兵队,当总司令的坐骑刚走近军号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