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警世通言-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何事萧郎恋远游?应知鸟帽未笼头。
  图南自有风云便,且整双萧集凤楼。
  德称看罢,微微而笑。王安献上衣服银两,且请起程日期。德称道:〃小姐盛情,我岂不知?只是我有言在充:'若要洞府花烛夜,必须金榜挂名时。'向困贫困,学业久荒。今幸有余资可供灯火之费,且待明年秋试得怠之后,方敢与小姐相见。〃王安不敢相逼,木赐回书。德称取写经余下的茧丝一幅,答诗四句:
  逐逐风尘已厌游,好音刚喜见怦头。
  妓娥夙有攀花约,莫遣莆声出凤楼。
  德称封了诗,付与王安。王安星夜归京,回复了六英小姐。开诗看毕,叹惜不已。
  其年天顺爷爷正遇〃土木之变〃,皇太后权请成王摄位,改元景泰。将奸阉王振全家抄没,凡参劾王振吃亏的加官赐荫,黄小姐在寓中得了这个消息,又遣王安到尤兴寺报与马德称知道。德称此时虽然借寓僧房,图书满案,鲜衣美食,已不似在先了。和尚们晓得是马公子马相公,无下钦敬。其年正是三十二岁,交逢好运,正应张铁口先生推算之语。可见: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
  德称正在寺中温习旧业,又得了王安报信,收拾行囊,别了长老赴京,另寻一寓安歇。黄小姐拨家憧二人伏侍,一应日用供给,络绎愤送。德称草成表章,叙先臣马万群直言得祸之由,一则为父亲乞恩昭雪,一则为自己辨复前程,圣旨倒,准复马万群原官,仍加三级,马任复学复摩。所抄没田产,有司追给。德称差家僮报与小姐知道。黄小姐又差王安送银两到德称寓中,叫他度例入粟。明春就考了监元,至秋发魁。就于寓中整备喜筵,与黄小姐成亲。来春又中了第十名会魁,殿试二甲,考选庶吉士。上表给假还乡;焚黄谒墓;圣旨准了。夫妻衣锦还乡,府县官员出郭迎接。往年抄没田宅,俱用官价赎还,造册交割,分毫不少。宾朋一向疏失者,此日奔走其门如市。只有顾祥一人自觉羞惭,迁往他郡去讫。时张铁口先生尚在,闻知马公于得第荣归,特来拜贺,德称厚赠之而去。后来德称直做到礼、兵、刑三部尚书,六摸小姐封一品夫人。所生二予,俱中甲科,替缨下绝。至今延平府人,说读书人不得第者,把〃钝秀才〃为比。后人有诗叹云:
  十年落魄少知音,一日风云得称心。
  秋菊春桃时各有,何须海底去捞针。
  第十八卷 老门生三世报恩
  买只牛儿学种田,结间茅屋向林泉。
  也知老去无多日,且向山中过几年。
  为利为官终幻客,能诗能酒总神仙。
  世问万物俱增价,老去文章不值钱。
  这八句诗,乃是达者之言,未句说:〃老去文章不值钱〃,这一句,还有个评论。大抵功名迟速,莫逃乎命,也有早成,也有晚达。早成者未必有成,晚达者未必下达。不可以年少而自恃,不可以年老而自弃。这老少二字,也在年数上,论不得的。假如甘罗十二岁为丞相,十二岁上就死了;这十二岁之年;就是他发白齿落、背曲腰弯的时候了。后头日子已短,叫不得少年。又如姜太公八十岁还在渭水钓鱼,遇了周文王以后车载之,拜为师尚父。文王崩,武王立,他又秉锁为军师,佐武王阀商,定了周家八百年基业,封于齐国。又教其子丁公治齐,自己留相周朝,直活到一百二十岁方死。你说八十岁一个老渔翁,谁知同后还有许多事业,日十正长哩!这等看将起来,那八十岁上还是他初束发,刚顶冠,做新郎,应童子试的时候,叫不得老年。做人只知眼前贵贱,那知去后的日长日短?见个少年富贵的奉承不暇,多了几年年纪,陆跄不遇,就怠慢他,这是短见薄识之辈。譬如农家,也有早谷,也有晚稻,正不知邓一种收成得好?不见古人云:h t t p : // hi。 baidu  /云 深 无 迹
  东园桃季花,早发还先萎。
  迟迟涧畔松,郁郁含晚翠。
  闲话休提。却说国朝正统年间,广卤桂林府兴安县有一秀才,复姓鲜于;名同;字大通。八岁时曾举神童,十一岁游库,超增补国。伦他的才学,便是董仲舒、司马相如也不着在眼里,真个是胸艺万卷,笔扫千军。论他的志气,便像冯京、荷辖连中三元,也只算他使袋里东西,真个是足蹑风云,气冲牛斗。何期才高而数奇,志大而命薄。年年科学,岁岁观场,不能得朱衣点额,黄榜标名。到三十岁上,循资该出贡了。他是个有才有志的人,贡途的前程是不屑就的。思量穷秀才家,全亏学中年规这几两康银,做个读书本钱。若出了学门,少了这项来路,又去坐监,反费盘缠。况且本省比监里又好中,算计不通。偶然在朋友前露了此意;那下首该贡的秀才;就来打话要他让贡,情愿将几十金酬谢。鲜于同又得了这个利息,自以为得计。第一遍是个情,第二遍是个例,人人要贡,个个争先。
  鲜于同自三十岁上让贡起,一连让了八遍,到四十六岁兀自沉埋于伴水之中,驰逐于青补之队。也有人笑他的,也有人怜他的,又有人劝他的。那笑他的他也不睬,怜他的他也不受,只有那劝他的,他就勃然发怒起来道:〃你劝我就贡;止无过道俺年长,不能个科第了。却不知龙头属于老成,梁皓八十二岁中了状元,也替天下有骨气肯读书的男子争气。俺若情愿小就时,三十岁上就了,肯用力钻刺、少不得做个府佐县正,昧着心田做去,尽可荣身肥家。只是如今是个科目的世界,假如孔夫子不得科第,谁说他胸中才学?若是三家村一个小孩子,粗粗里记得几篇烂旧时文,遇了个盲试官,乱固乱点,睡梦里偷得个进士到手。一般有人拜门生,称老师,谭天说地,谁敢出个题目将带纱帽的再考他一考么?不止于此,做官里头还有多少不乎处,进土官就是个铜打铁铸的,撤漫做去,投人敢说他下字。科贡官,兢兢业业,捧了卵子过桥,上司还要寻趁他。比及按院复命,参论的但是进士官,凭你叙碍极贪极酷,公道看来,拿问也还透头,说到结未,生怕断绝了贪酷种子,道:'此一臣者,官箴虽砧,但或念初任,或念年青,尚可望其自新,策其末路,姑照浮躁或不及例降调。不勾几年工夫,依旧做起。倘抖得些银子央要道挽回,不过对调个地方,全然没事。科贡的官一分不是,就当做十分。晦气遇着别人有势有力,没处下手,随你清廉贤宰,少不得借重他替进士顶缸。有这许多下平处,所以下中进士,再做不得官。俺宁可老儒终身,死去到阎王面前高声叫屈,还博十来世出头。岂可屈身小就,终日受人懊恼,吃顺气丸度日!〃遂吟诗一首,诗曰:
  从来资格困朝绅,只重科名不重人。
  楚士凤歌诚恐殆,叶公龙好岂求真。
  若还黄挎终无分,宁可青衬老此身。
  铁砚磨穿豪杰事,春秋晚遇说平津。
  汉时有个平津侯,复姓公孙名弘,五十岁读《春秋》,六十岁对策第一,做到丞相封侯。鲜于同后来六十一岁登第,人以为诗敞,此是后话。
  却说鲜于同自吟了这八句诗,其志愈锐。怎奈时运不利,看看五十齐头,〃苏秦还是旧苏秦〃,不能匈改换头面。再过儿年,连小考都不利了。每到科学年分,第一个拦场告考的就是他,讨了多少人的厌贱。到天顺六年,鲜于同五十七岁,鬓发都苍然了,兀自挤在后生家队里,谈文讲艺,娓娓不倦。那些后生见了他,或以为怪物,望而避之;或以为笑具,就而戏之。这都不在话下。
  却说兴安县知县,姓蓟名遇时,表字顺之。浙江台州府仙居县人氏。少年科甲,声价甚高。喜的是谈文讲艺,商古论今。只是有件毛病;爱少贱老;不肯一视同仁。见了后生英俊,加意奖借;若是年长老成的,视为朽物,口呼〃先辈〃,甚有戏侮之怠。其年乡试届期,宗师行文,命县里录科。例知县将合县生员考试,弥封阅卷,自恃服力,从公品第,黑暗里拔了一个第一,心中十分得意,向众秀才面前夸奖道:〃本县拔得个首卷,其丈大有吴越中气脉,必然连捷,通县秀才,皆莫能及。〃众人拱手听命,却似汉皇筑坛拜将,正不知拜那一个有名的豪杰。比及拆号唱名,只见一人应声而出,从人丛中挤将上来,你道这人如何?
  矮又矮,脾又胖,须鬓黑白各一半,破儒中,欠时样,蓝衫补孔重重绽。你也瞧,我也看,着还冠带像胡判。不在夸,下在赞,〃先辈〃今朝说嘴惯。休羡他,莫自叹,少不得大家做老汉。不须营,不须于,序齿轮流做领案。
  那案首不是别人,正是那五十六岁的怪物、笑具,名叫鲜于同。合堂秀才哄然大笑;都道:〃鲜于'先辈',又起用了。连蒯公也自羞得满面通红,顿口无言。一时间看错文字,今日众人属目之地,如何番悔!忍着一肚子气,胡乱将试卷拆完。喜得除了第一名,此下一个个都是少年英俊,还有些咳中带喜。是日删公发放诸生事毕,回衙闷闷不悦,下在话下。
  却说鲜于同少年时本是个名士,因淹滞了数年,虽然志不曾灰,却也是:泽衅屈原吟独苦,洛阳季千面多惭。今日出其不意,考个案首,也自觉有些兴头。到学道考试,未必爱他文字;亏了县家案首;就搭上一名科举,喜孜孜去赴省试。众朋友都在下处看经书,温后场。只有鲜于同平昔饱学,终日在街坊上游玩。旁人看见,都猜道:〃这位老相公,不知是送儿子孙儿进场的?事外之人,好不悠闲自在!〃若晓得他是科举的秀才,少不得要笑他几声。
  日居月诸,忽然八月初七日:街坊上大吹大擂,迎试官进贡院。鲜于同观看之际,见兴安县蒯公,主征聘做《礼记》房考官。鲜于同自想,我与蒯公同经,他考过我案首,必然爱我的文字,今番遇合,十有八九。谁知蒯公心里不然,他又是一个见识道:〃我取个少年门生,他后路悠远,官也多做几年,房师也靠得着他。那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