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博览群书2004年第09期-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俊河要离去但摔倒在地上,他说,以为她不会发现,因为昨天晚上他在这里练习了好久。好几年以后,桔希才知道俊河在她出嫁以后才结婚,有一个儿子……
  就在他们当初相遇的河边,桔希获得已经去世的俊河最后希望转交给她的一箱他们从前的书信。桔希的丈夫也很早就去世了,桔希不肯再嫁,她远远地去了国外。这是琪希说的。琪希是桔希的女儿。
  某一天琪希打开一个盒子,那是妈妈的盒子,里面装着很多信。琪希展开其中一封正要开始阅读,电话铃响起,是她的好朋友素英来电。素英要她跟他们去看戏,还有素英的男朋友大午。是大午的主意,素英说。素英当然不会出这样的主意。素英一直让琪希帮她写e-mail给大午,大午不知道。
  看戏时他们都处在微妙的情绪中。素英力图要向琪希展示大午对她的爱,大午邀请琪希留下来吃饭,素英对琪希说:大午这么说是因为你是我的好朋友,不过你走好啦。大午跟琪希重申他的邀请,素英又说:你什么时候看见大午这样邀请别人?他是因为你是我的朋友。不过没有关系你走吧。后来大午拿出两个礼物,对琪希说,一个是给她的,让她挑选。素英抢走了一个,可是过了一会儿又追上已经离开的琪希,说:我还是比较喜欢你的这个,我们换一下——不由分说就把自己那个塞到琪希手里,拿走了琪希的礼物。而当琪希在电话里告诉素英,她发现装礼物的小盒子里有一张卡片,上面写着“当太阳升起的时候,我想起你;当星星出现的时候,我想起你”,素英又说那是给她的,要琪希把卡片带来还给她。
  如果不是一场大雨,琪希对大午的暗恋几乎就要被素英自以为是的喋喋不休熄灭。下雨的时候琪希和大午在雨中偶然相遇,他们都没有带伞,大午用自己的外衣笼罩着琪希,送她去图书馆。琪希在心里感叹路程太短。可是后来她终于发现那一天原来大午是带了伞的,因为偶然看见了她,才将伞留给了咖啡店的女孩,跑出来假装跟她偶然相遇。
  琪希终于明白了大午的感情,那些藏在心底里因不能够肯定对方的心意而迟迟不能出发的情意终于有了表达的机会;琪希带着大午来到她母亲和俊河相遇的那条河边,她说起那个故事忧伤的结尾:最终也没有和桔希在一起的俊河去世了,他最后的要求是让桔希把他的骨灰撒到这条河里。忧伤的情绪在琪希和大午之间流转,大午取下自己的项链,将它戴在琪希的脖子上——那是桔希送给俊河的项链,过了许多年,它终于可以见证有圆满结果的情缘。
  两个隔着年代发生的美丽故事被一条项链串连起来,项链最后由拥有它多年的大午传递给琪希,含蓄然而明白无误地使我们了解到大午和俊河之间的关系,那么就像无数上一代没有完成的爱情被相遇的下一代偶然遭遇,年轻的人们注定了要承接被中断的期待。琪希把故事讲述给大午听,并不只是因为他和琪希相互爱恋而成为最为合适的听众,和琪希一样,他和这个故事中的人物是血肉相连的。最重要的信物,就连琪希也不知道流落何方的信物,被他持有。
  这条项链出发的时候所包含的期待是针对泰守的,可是泰守从来就没有和项链有缘。桔希曾经两次将项链交给俊河,当泰守自杀的时候,俊河也明白了自己应该退出,他让桔希去看昏迷中的泰守,把项链挂在泰守病房的门的拉手上。桔希转头看见那项链的光亮,立刻就明白了俊河要彻底离开的心意。
  什么是信物?信物仿佛应当是那个将要以之为凭据,使得人们相信它所引领和代表的事件和意义的物品,比如这一条项链。当桔希追赶远去的列车,终于将项链再度塞进正在奔赴战场的俊河手里,要求他一定要活着回来的时候,项链重新承载了她的期待。战火熊熊,俊河已经转移到安全的地方了,却发现他的项链丢了。没有任何犹豫,俊河跑回他出发的地方,在死去的人手里找回他的信物。俊河在回来的时候踩到地雷,血流满面地倒在地上,几乎没有知觉,但是他的手里紧紧地握着那枚项链。也许桔希没有机会知道,俊河把她给他的信物看得比他的生命还要重要。
  年轻的俊河,“除了爱桔希之外一无所长”的俊河,放了一只萤火虫在桔希手里就几乎俘虏了她的心了;柔弱的桔希居然把萤火虫带了回来,还养着这只虫子,夜晚的时候看它的亮光——那是一颗又亮又温柔好像花一样柔软的光,会牵动人心底的情绪。然而这些终究都是要消失的,像一些短促经过的季节,还有一些放在盒子里的信,那些和三个名字都有关系的文字,那些温柔的想象和希望,都只是路过桔希的身旁。俊河也同样如此。不能知道他曾经是如何握着桔希的项链想念她。到以后,到桔希都觉得自己老了的时候,两个人相见,俊河心里有很多话要对桔希说,却什么也说不出来的时候,他短暂的生命很快就要结束了。
  后来就不再有人写很温柔很温柔的信给桔希了。
  琪希是否一开始就知道自己重复着俊河的命运,才这样来写信给大午呢。现在人们已经不写信了,大家都发e…mail。琪希也许喜欢做这件事情,琪希在看见大午的时候就觉得这个男孩使她觉得喘不过气来。这也正是俊河初见桔希的感觉。不过琪希不能够对大午表白,因为大午是她的朋友素英的男友。要藉由一把雨伞,琪希才能够明白大午的心意。
  我们看见琪希那些隐忍的纤细的爱恋终于和大午那些小心翼翼的表达相遇,他们之间的相互试探终于有了回应,故事进展到逐渐舒展的段落。从前的矛盾不存在了;素英那些自以为是的主张看来不仅仅是弄错了大午的意图,也使得观众的同情心旁落。写e…mail的时代,人们的情感转换是如此快速,处理感情似乎已经不再考虑旁人的感触了,尤其是素英的拙劣作为完全不能引发观众的同情。而我们要再次想起从前那个和爱情无缘的男孩,那个突然之间长得高高大大却总是无所适从的男孩泰守,他爱桔希,然而当他明白过来桔希爱的是他的朋友的时候,他告诉桔希俊河的地址,又建议俊河在信上写上他的名字,这样家长就不会干涉。过于善良的泰守,即使出生在一个富贵的家庭,还是不能避免地遭遇着社会和家庭的双重暴力。因为桔希的缘故,他被父亲责打,那些暴力几乎也扭曲他,使他也来使用暴力。可是暴力的出口是对着自己的,泰守要逃避就选择了自杀。
  最隐忍的态度即使只是由泰守来承担,也间接地把压力传递给了俊河和桔希。他们早先就讨论过的分手,为了同样纯洁毫无功利的友谊。时光流逝,泰守这样的人物,日后再也不会有。我们看见素英,她和泰守一样无缘于自己钟情的人,只觉得她虚张声势的姿态后面根本就是和大午没有关系的。曾经对桔希和俊河产生的同情还伴随着对泰守的不忍,而日后在期待琪希和大午的时候却不再有任何对素英的恻隐之心。因为,素英携带的只是一些人们可以忽略甚至嘲笑的品性;因为,即使是已经发生很多改变,这个世界已经不是原来那般亲切的时候,琪希和大午都还懂得如何相爱——那些微妙的东方式的难以言传的爱慕,那些深深的却是羞涩的情意。
  多年以后,大午也在夜晚的河边,那个相同的小桥旁边,涉水去为琪希捉萤火虫。他们重复多年以前那刚刚开始单纯相爱的年轻人的行为,仿佛爱的表白从未有过新的更柔情蜜意的方式。被传递的虫子,它的光泽,古老的重新出现的项链——我们怎么才能知道,在一个故事里,在实现愿望更漫长的时光中,什么是信物?


宗教研究范式转换的中国透视
■  黎念青 温春娟
  新兴宗教是现代社会出现的某些新形式的精神运动和宗教团体,一般指十九世纪中期以来涌现出来的多种宗教教派、宗教组织。它们与传统主流宗教相比,具有许多新的特点,从而区别于传统主流宗教。据《国际传教研究公报》统计,至1997年,新兴宗教教派组织约有十几万个,全世界新兴宗教教徒达1。484亿人,约占世界总人口的2%。(谭松林、孔思盂主编:《反对邪教、保障人权》,群众出版社2001年6月版,第7页)
  如何看待新兴宗教现象,特别是新兴宗教中的一些极端教派,在各国的政界、学术界和宗教界都见仁见智,众说纷纭。“新兴宗教”是一个宗教学上的分类用语,是对一些成立时间较短的宗教组织的总称。这种分类方法并不十分严格和科学。但这种分类方法在西方宗教学界使用较为广泛,对研究我国当前的民间宗教问题也有其便利之处。从历史上看,各类宗教组织层出不穷是我国历史的一个鲜明的特点。在清代档案中有明确记载的教门名目达一百多种。(《论邪教——首届邪教问题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版,第444页)这些教门教派的特征与西方的“新兴宗教”理论较为相类。近年来国际性新兴宗教现象在我国局部地区也有表现,故本文仍使用这一提法。
  目前,国内理论界对新兴宗教的研究还比较少,研究方法和视角也都是基于传统的宗教理论。这不利于对新兴宗教做出客观的评价。本文拟从宗教经济范式视角,对当前我国的新兴宗教问题进行分析。  宗教经济范式是罗德尼·斯达克等美国宗教社会学家“把经济学的基本原则应用在团体或社会层面的宗教现象上”所形成的宗教研究的新模型。(罗德尼·斯达克、罗杰尔·芬克著,杨风岗译:《信仰的法则——解释宗教之人的方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版,第44页。以下凡出自本书的引文均只标页码)罗德尼·斯达克认为,“宗教行为一般是建立在代价/利益计算的基础上的,因此是理性的行为”(第69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