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样伟大。
法国文学大师雨果曾说过,“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宽
容是一种博大,它能包容人世间的喜怒哀乐;宽容是一种境界,它能使人生跃上新的台阶。
其实,不论古今,宽容都是每
个人必须具备的品质,是为人处世最基本的道理要求。宽容,就是宽恕容忍,指能容纳异己和接受与愿望不符的事物。孩子一旦有了
宽容的品质,他就能容纳不同的意见,尊重他人的生活方式,允许他人犯错并给人改正错误的机会,与人和睦相处。有宽容之心的人
也能较快地接受新生事物和适应事物的发展变化,表现出较强的社会适应性。
有学者说,宽容是人们交往、合作的“润滑
剂”,说得确实很有道理。现在的社会更具有开放性,社会变化加速,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社会价值取向也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人
们的个性也变得更加鲜明。在这种情况之下,孩子只有具备宽容的品质,他才能接受容忍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和人们的独特个性。而懂
得宽容的孩子才会懂得爱。
第四部分宽容:心灵的成长需要包容(2)
你的孩子有多宽容
也许只是一个微笑,一
次相扶,就会为自己赢得一方晴空。宽容地给予,会为自己赢得一个无限的世界。如今的社会压力越来越大,我们更多的会保护自己
,因而会犹豫,会嫉妒,wωw奇書网会明争暗斗……也许是我们做家长的忘记了,我们的孩子在将来同样会面临我们面临过的生存压力,你是不
是已经帮助自己的孩子学会宽容,他是不是一个宽容的孩子呢?
你了解自己的孩子到底有多宽容吗?不妨让自己的孩子做
下面的小测试,看看他是否足够宽容,也许测试出来的成绩会是比较客观的。
您的评分标准:
凡是单数题,“是
”为2分,“是与不是之间”为1分,“不是”为0分;
凡是双数题,“是”为0分,“是与不是之间”为1分,“不是”为2
分。
1.你是否不计较别人对你讲话的态度?
2.你是否对别人的批评尤其是大庭广众的批评耿耿于怀?
3.你是否乐于看到同你关系不好的人取得成绩?
4.你是否喜欢嘲笑或贬低与你意见不一致的人?
5.你是否欢
迎原先不如你的人如今超过了你?
6.你是否嫉恨才干不如你的人得到提拔?
7.你听到有人讲你的坏话,是否能
做到一笑了之?
8.你和别人争吵以后,是否常常越想越气?
9.你是否容易原谅别人不自觉的过失?
10.别人讲话刺伤了你,你是否一定要回敬对方几句?
11.你经常在大人面前讲别人的优点吗?
12.你与别人相
处是否信奉“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原则?
13.你尊重能力不如你的朋友吗?
14.朋友
们是否指责你为人过于敏感?
15.你是否认为没有必要对伤害你的人进行报复?
16.你想起很久以前受到过的创
伤,仍会忿忿不平吗?
17.你愿意同以前和你对立的人一起共事吗?
18.你认为老实人在生话中经常吃亏吗?
19.别人对你的亲疏,你是否看得很轻?
20.你是否认为地位比你低的人对你进行批评是一种冒犯?
21.
你是否常常认为老师对你的批评是出于成见?
22.你是否经常感到你在学习上的努力没有得到赏识?
23.你主张
邻里相处中宁肯自己吃亏,也要搞好关系吗?
24.你和同学经常为一点小事争吵不休,是不是?
25.你是否认为
互让互谅是朋友相处的重要准则?
26.外出吃饭,你的朋友常常爱占便宜不掏钱,对此你是不是很反感?
27.你
是不是很少计较朋友的脾气?
28.你得知好朋友有些事没同你商量就自作主张,是否大动肝火?
29.你认为任劳
任怨是为人的美德吗?
30.你是否希望用不着的亲戚越少越好?
结论:
50分以上:说明你的孩子是一
个气量很大的人,不计较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善于原谅别人的过失,是一个很容易和同学、同事、家人相处的人。
41…50
分:说明你的孩子的气量还可以,在很多问题上,能原谅别人的态度,但在有些问题上,又同别人很计较。总的说,你的孩子是一个
比较容易同人相处的人。
31—40分:说明你的孩子气量不很大,在不少问题上,计较别人对自己的态度,计较自己的个人
得失,和同学、同事、家人相处不时会发生矛盾。
30分以下:说明你的孩子的气量很小,经常生别人的气,认为别人和自
己过不去,而且试图还击或报复别人。他情绪总是感到压抑,别人也不喜欢同他相处。
有很多方式可以表示宽容。孩子们
对那些行为的说法与做法越是清楚,他们就越有可能学会宽容。以下的表格,是一些有关宽容的语言与行为,可以用来与孩子讨论和
演示。
第四部分宽容:心灵的成长需要包容(3)
怎样培养孩子的宽容心
孩子的宽容心是一种非常珍贵的感情,
它主要表现为对别人过错的原谅。这种感情对于孩子个性的健康发展,尤其是情感的健康发展,以及对于孩子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有
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富有宽容心的孩子往往心地善良,性情温和,惹人喜爱,受人拥护,而缺乏宽容心的人往往性情怪诞,易走极端
,不易为人亲近,因而人际关系往往不好。怎样才能让孩子拥有一颗宽容的心呢?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孩子
在学校里受了委屈,父母心疼得不得了。于是有的父母就教育孩子说:“别人对不起你,你就对不起他,别人打你,你就打他。”这
就助长了孩子不仅在学校里不会处理好同学之间的关系,而且还会影响到孩子将来人际关系的处理,甚至还会影响到孩子日后的夫妻
关系。因此,教会孩子学会宽容,不仅是为了孩子今天能处理好同学关系,而且也是为孩子将来的幸福打基础。
现实生活
中,人们常常遇到别人对不起自己或有损于自己的事情,对此不要耿耿于怀,不要过分计较在意,能够笑一笑就过去,这就是宽容。
宽容是人的一种美德,是做人的一种风度和境界。宽容能使人性情和蔼,能使心灵有回旋的余地,能使人消除许多无谓的矛盾,化干
戈为玉帛。宽容的人,时时处处都会受到人们的拥戴,因此他们能够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能够很快地适应各种不同的环境,能够融
洽地与人合作,充分实现自己的潜能。
一位翻译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在泰国的一个度假村,那时我在那里担任
中英文的翻译。有一天,我在大厅里,突然看见一位满脸歉意的工作人员,正在安慰一位大约4岁的西方小孩,饱受惊吓的小孩已经
哭得筋疲力尽了。问明原因之后,我才知道,原来那天小孩较多,这位工作人员一时疏忽,在儿童的网球课结束后,少算了一位,将
这位小孩留在了网球场。等她发现人数不对时,才赶快跑到网球场,将这位小孩带回来。小孩因为一人在偏远的网球场,饱受惊吓,
哭得稀里哗啦的。现在孩子的妈妈出现了,看着自己哭得惨兮兮的小孩。
如果你是这位妈妈,你会怎么做?是痛骂那位工
作人员一顿,还是直接向主管抗议,或是很生气地将小孩带离开,再也不参加“儿童俱乐部”了?
都不是!我亲眼看见这
位妈妈,蹲下来安慰四岁的小孩,并理性地告诉他:“已经没事了。那位姐姐因为找不到你而非常地紧张难过。她不是故意的,现在
你必须亲亲那位姐姐的脸颊,安慰她一下!”
当时只见那位4岁的小孩踮起脚尖,亲亲蹲在他身旁的工作人员的脸颊,并且
轻轻地告诉她:“不要害怕,已经没事了。”
就是要这样的教育,才能培养出宽容、体贴的孩子。
做父母的,既
可以将自己的孩子培养成胸怀广阔的人,同样也可以将孩子培养成心胸狭窄的人。但为了孩子的幸福,同样也是为了孩子的学习,为
了孩子将来能有所作为,我们应当教孩子学会宽容。作为成人的我们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对孩子进行宽容精神的教育:
(1)父母为孩子树立榜样
孩子的宽容之心最主要的来源就是父母。孩子最初是从父母那里学习待人接物的方式的。父母宽
容、大度、遇事不斤斤计较,与邻里、同事之间融洽相处,孩子就会学着父母的样子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也会变得宽容、好善、乐
于与人相处。
(2)教孩子学会“心理换位”
所谓心理换位,就是指当双方产生矛盾时,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上
思考问题,思考对方何以会如此行事、如此说话。如果真的能够做到这一点的话,就能够理解对方,就能够减少很多不必要的矛盾。
许多孩子只习惯于从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而不习惯于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思考问题。要消除这种现象,办法就是“心理换位
”。
会下棋的人,可能都有这样的经验,刚学下棋时,往往仅考虑自己第一步怎样、第二步怎样,而不会考虑别人会怎样
。只有棋下到一定水平后,才会考虑我怎样,对方会怎样应对,对于对方的应对,自己应当如何一一应对。如此考虑的回合数越多,
个人的水平也会越高。处理生活中的问题也是如此,能够“心理换位”,能够站在对方的位置思考,能够设身处地地多为对方设想,
生活中的许多矛盾就都容易化解了。
站在父母的角度上考虑,就会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站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角度上
考虑,就会理解老人的那份关爱和唠叨;站在老师的角度上思考,就会理解老师的艰辛;站在同学的角度上思考,就会觉得大多数同
学是可爱可亲可交的。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