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钱的问题能解决,两人的婚姻关系或许不会显得那么剑拔弩张。光靠写作并不能致富,安东的收入已不足以维持庞大的生活开销,尤其是他的布加蒂(Bugatti)名车与私人飞机需要一笔金额不小的保养费。1929年,伽利玛与安东签订了《南线邮航》的合约,在原始合约中,伽利玛承诺日后至少再为安东出版六本著作,但《夜航》的版税收入未臻理想,安东觉得光凭写作不能﨔口。安东和许多藉藉无名的作家一样,梦想来日“一鸣惊人”,从此不必再为五斗米折腰。
自从在圣拉斐尔坠机之后,安东丢掉了高薪工作,无法正常出勤飞行。1934年4月,法航的公关室正缺人手,安东接下了这份差事。月薪只有3500法郎,他抽一个月的黑猫(Craven A)香烟还不止这些钱。
安东的职责包括出国开会、宣传,若自驾飞机赴会,每次可以多赚1000法郎。除了《夜航》的版税收入与《玛丽安娜》(Marianne)画报周刊稿费之外,在法航工作的头七个月就让他赚了4万法郎。
还有三种可行方案能够解决入不敷出的窘境:为具有商业价值的发明物申请专利;写电影剧本;打破长途飞行记录,赢得一笔大奖金。事实上,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安东三种方法都试过了,但还是没有足够收入可以支付瓦斯费、水电费和电话费。
1934年12月,安东注册了生平第一项专利,是他发明的飞行器降落系统。截至1940年为止,他申请了13项专利。有时候他语带玄机,暗示自己靠发明赚进了大把钞票,但这只是吹牛,因为提出申请后,大部分案子到了1939年、1940年才正式完成注册手续,想要从中得利却已错过了时机。他的新点子大多来自飞行经验,他的发明品包罗万象,包括助航仪器、火箭推进器、安全系统、导航设备等。安东对于几何学与科学产生浓厚兴趣,加上源源不绝的想像力,使他致力于钻研发明。他的发明大多构造复杂,但非常实用。不过,想赚大钱还是进军电影界比较有机会。
1934年,美国拍摄的《夜航》在巴黎上映长达十周。虽然安东的版税收入低于预期标准,但是壮观的飞行场景深深吸引了安东。他觉得,历史上第一次有电影成功捕捉到民航机飞行的感觉。
与此同时,安东即将为电影《安娜-玛丽》(AnneMarie)完成脚本。事实上,1931年他人在南美洲时已经开始动笔。有些传记作家刻意回避这部作品,因为他们认为,安东不满意这部庸俗、商业气息浓厚的电影。他告诉朋友,他对于剧情的发展毫无主控权。导演雷蒙·贝尔纳(Raymond Bernard)的父亲是当时赫赫有名的剧作家。
《安娜-玛丽》情节的铺陈不若《南线邮航》细腻,同时无法像《夜航》一样发人深省。剧情概要如下:五位测试飞行员迷上同一名女子——飞机设计师兼飞行员安娜-玛丽,担纲演出的女主角正是安娜贝拉(Annabella),她后来进军好莱坞,并与泰隆·鲍华结为夫妻。电影的结局是:五位测试飞行员纷纷成为第六位男主角的手下败将,这名男士是发明家,有一回安娜-玛丽在夜间执行飞行任务时,正巧碰上暴风雨,结果发明家救了她一命,让飞机躲过坠毁的劫难。发明家切入城内的电力供应系统,利用街灯发送摩尔斯密码,导引她返回机场。
三位测试飞行员的绰号分别是乡巴佬、大情人以及拳击手,这三号人物以吉约梅、梅尔莫兹与雷尼作为模板,他们和安东曾一起在南非、南美洲冒险犯难;其他三位男主角分别是发明家、思想家与侦探,他们展现了安东的多面性格。或许最怪异的情节是侦探与思想家之间起了正面冲突,就像安东一样,侦探和发明家都是变魔术高手,有一回发明家拆穿了侦探的戏法,在真实生活中,安东最忌讳别人拆穿他变把戏的招数。反正错综复杂、扑朔迷离的关系到最后终于明朗化。有机会赢得芳心的男士只剩下两人——思想家与发明家,思想家天生会写情书,但他死于坠机意外,所以最后的胜利者是发明家。最后一幕,侦探临死前说了一句话,助了发明家一臂之力。他说:“吻他吧,他是条汉子。”
在安东所有的著作中,从《雅克·伯尼的遁走》到《小王子》,处处可见到他自己的影子。因此大家不免臆测这部电影脚本的寓意何在。红粉知己内莉·沃格花了许多时间研究、编辑安东的著作,所投注的心血无人可比。她说,安东写来写去写的都是同一个故事,而且主题大多是人类互相依赖、勇气十足的精神。排除这些主题之后来看,《安娜-玛丽》根本不像安东的作品。其中一个重要理由是:故事中的女主角胆大包天,安东以法国航空界女前辈玛丽丝·巴斯捷(Maryse Bastier)的生平事迹为基础,塑造出了安娜-玛丽这位女英雄。故事不寻常的情节是:发明家最终是以专业技术而非英勇行为、高尚品格,博取了安娜-玛丽的青睐。
或许安东只想借通俗艺术的媒介赚钱。往后几年,安东写了数部电影剧本,而且享有著作权保障,但这些剧本在拍成电影之前就已夭折。1936年,安东改编了《南线邮航》,最后拍成一部制作水准备受肯定的电影佳作。在片中,安东担任替身,拍摄沙漠飞行的场景。
安东在电影界最大的成就反倒没被记上一笔。他集写作、编导于一身,拍摄《南大西洋》(Atlantique sud),目的在于纪念非洲与南美洲之航线上,第一百架次班机飞行成功。
这部长达一小时的纪录片被公认为法国电影史上最成功的纪录片。1931年,这部电影在法国首映,12年后仍有剧院放映此片。安东拒绝接受表扬,不过多少会从中获得益处。制作这部纪录片是法航的工作内容之一,除了拍片之外,安东还为公司刊物撰写文章,但没有具名。
1935年5月,安东完成《安娜-玛丽》脚本。在此之前,安东已经重操旧业,再度坐上飞机驾驶座。他一心想借打破长途飞行记录赢得大笔奖金。一开始,他尝试巴黎到西贡的航线。12月底飞机在沙漠中坠毁,让他美梦破灭,但是这次历劫归来,他已摇身一变,成为全国家喻户晓的大英雄。
第二部分 1931—1939年干燥的风
一整年里,安东拼命工作赚钱养家。他肩上的担子很重,每天忙得焦头烂额,这样的生活注定以悲剧收场。1934年,安东搬进巴黎市香那叶大道(Chanaleilles)5号的四房公寓,每月租金高达650法郎。他奉派前往莫斯科出差。此外,他驾驶私人飞机在地中海地区为法航举办巡回讲座。首次长途远征之前三个月,安东的飞行里程数累积达15万公里,他常飞到蔚蓝海岸或昂贝略拜访亲朋好友,安东利用这段空当儿完成了《安娜-玛丽》脚本,投稿至报章杂志,为他第一项发明申请专利这些工作。
忙归忙,安东创作的热情却丝毫未减。他常在新潮的左岸咖啡馆、餐馆写作,时常可以看到他坐在双偶咖啡馆(Les Deux Magots)与丽波餐厅(Brasserie Lipp),四周堆满纸团。在咖啡馆写作胜过窝在斗室。作家亨利·让松(Henri Jeanson)形容安东的公寓是“鸟笼”,他的住处原本就小,凌乱的摆设让屋子看起来更拥挤。此外,康苏罗的朋友不时进进出出,让他无法专心写作。在这段时间里,安东的社交生活相当活跃。他暴饮暴食,因此健康亮起红灯,脸色也灰败黯淡。朋友们为他担心不已。安东身材臃肿、面容疲惫,不时嚷嚷肝有毛病。
安东的生活作息极不规律,有时候好几个礼拜都不回家,夫妻俩常为这类事吵架。安东则怪罪康苏罗没把他放在眼里、乱花钱买衣服首饰、纵情玩乐。1935年秋天,康苏罗搬到皇桥饭店(Htel Pont Royale),地点靠近圣日耳曼大道上伽利玛的办公室。事实上,吵架不过是间接导致康苏罗离家出走的因素。
家里一大堆账单尚未付清,安东再也住不起这间公寓了。水电、瓦斯、电话全被切断,而且安东积欠房租、所得税,弄得官司缠身,后来家具全遭法院扣押。安东甚至没有多余的钱可以买狗食,安东送给康苏罗的叭儿狗必须央请公寓管理员代为照料。安东以金表作为担保,管理员才勉强答应。
安东面临经济压力时,反应往往是花更多钱。1934年4月,即使法航的工作仍未确定,他就先花了两万法郎买下法尔曼402观光飞机。1935年9月,账单一张张寄到家中,但安东还是买下全新的科多龙630希姆飞机(Caudron 630 Simoun),这架飞机的价钱大约是法尔曼402的十倍,安东便驾驶这架全新座机畅游地中海地区。
从设计的角度来看,双人座的希姆属于顶级机种,它的造型仍保有十足现代感。自1930年起,科多龙公司打造的飞机都装配雷诺公司特别开发的引擎。这些飞机的性能卓越,凌驾于其他对手。到了1935年,最新机型能以每小时280千米的速度飞行1200千米。在各路英雄争相打破长途飞行记录之时,科多龙飞机更是赢家的最爱。希姆的高速性能自有商业价值,后来成为蓝天公司(Air Bleu)的生力军。空中邮局解散后,马西米与多拉合创了蓝天,专门经营法国国内航空邮件业务。
只有一架希姆名留青史——大红色与奶油色相间、机身上漆了“FANRY”几个大字的机型。安东驾驶着这架180马力引擎的飞机长征西贡,后来飞机在利比亚沙漠坠毁,安东险些脱水而死。在99个小时内从巴黎飞到西贡的飞行员可以获得15万法郎奖金。一旦成功,安东将可以清偿所有债务。另外,《强势报》(L'Intransigeant)主笔勒内·德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