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司互相模仿,竞争产生的国际市场价值很小,或是遇到提高经营效率的阻碍。
竞争力和日本的商业环境
每个国家的商业环境都是由四个截然不同但又相互联系的因素形成。这可以用一个菱形图来表示,如图4…1所示。日本的竞争力依赖于日本在这些领域内相对于其他国家的环境。在我们的案例研究中,日本的行业如果拥有有利的要素条件、成熟的家庭
图4…1 微观经济商业环境
资料来源:波特1990年。
需求、有竞争力的支撑行业群和激烈的国内竞争,那么这个行业就会繁荣起来。相反,那些关键的原材料得不到供给或是质量很差,国内顾客需求与国际需求偏离,关键的支撑行业很弱或不存在,并且(或者)不存在有效的国内市场竞争的行业必然没有竞争力。
表4…1和表4…2(在这一章的最后)总结了我们研究的行业和部门的商业环境。在后面的几页中,我们根据上述菱形中的每个部分比较了一些有竞争力和没有竞争力的行业的环境,来解释我们的全部发现。
成本、质量和投入要素的专门化(要素条件)
要素条件指的是允许竞争形成的投入,诸如人力资源和国内科学基础之类。公司必须要能够以竞争性的价格和质量取得这些投入,才能够达到高水平的生产率。要素投入包括有形资产(如实物基础)和无形资产(如信息集合和大学研究机构)。在许多行业都通用的要素很少能够建立竞争优势,因为它们在很多国家都能够取得;相反,这可能成为一种劣势。为了提高生产力,要素投入必须在效率、质量等方面得到提高,最终要实现专门化以满足某个特定行业的需要。
第二部分第四章 如何解释日本的竞争力(3)
日本的失败工业主要是由基本要素的不利条件造成的。看一下巧克力业,日本政府的贸易限制使日本公司为了进口糖料和可可而支付超额价格。这与日本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行业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如酱油。也许因为大豆是日本食物的主要来源,而且需要保护的国内厂商非常少,日本政府没有制定什么大豆进口方面的限制措施。
日本的缺乏关键专门基础设施的行业,也是没有竞争力的。民用航空业的发展由于诸如风洞和试飞跑道等专门试验设备的缺乏而受到了限制。相反,发展良好的国内通信基础设施为传真机的迅猛发展提供了帮助。
竞争优势通常来自专业人员团队。例如,日本培养的、受过严格训练的电子工程师显然给日本在一些行业上创造了优势,如传真机、机器人和民用电子。雇员在看似不相干行业上的经验能够形成可转移的技巧,这带来了竞争优势。日本巨大的、发展良好的喜剧剧本业为视频游戏业提供了大量的画家和漫画家的支持。
相反,我们在第二章中提到过,日本缺乏专业人员的行业一般是没有竞争力的。日本薄弱的化学工业长期受制于化学家和化学工程师的短缺,这个问题与日本的大学系统和研究机构的薄弱有关系。专业技能的短缺同样也破坏了证券、软件和航空业的竞争力。
在一个行业中创造的投入组合能够在其他行业得到重新利用。例如,二战刚刚结束就进入缝纫机业的早期厂商原先是机关枪制造商。由于同盟国最初不允许日本生产飞机,飞机工程师跑到了汽车业。人造纤维曾经是很有名气的大行业,它的没落给碳纤业送去了受过良好训练的专门人才。
在自己拥有科学技术能力的行业,日本取得了成功。例如,在光学和电子学领域内,日本公司的实验室聚集了优秀的专业人员,他们的研究领域包括镓…砷化物(galium…arsenide)材料、光学印刷术以及光学通信等。这些公司实验室为半导体和光电子学提供了推动力。相反,日本的竞争失败发生在软件、化学、药剂和生物技术业,这些行业的国内研究能力(尤其是在基础科学上)是薄弱的。
在其他有利的微观经济条件存在的情况下,更基础的要素投入上的一些不利条件,像工资增加、当地原材料短缺和资源损耗,能够引发创新并引起生产力增长的连续波动。例如,20世纪80年代汽车业的劳力争夺导致了厂家将全时工人的雇用数目减到最小。通过引进新的生产设备和诸如全面质量管理和多技能之类的管理技术,日本公司得以前进,并提高了生产率。60年代国内需求的快速增长和70年代的出口增长,使得日本公司提高工人生产率的努力更加有效。
在资本领域,来自主要银行的长期低成本的资本和多角化经营的公司的内部融资促成了半导体、碳素纤维、VCR和传真业的大规模投资和快速扩张。然而,日本风险资本的缺乏阻碍了软件和生物技术的发展。这些行业的风险很高,而且缺乏实物资产做抵押,这使得它们不适合于向传统银行融资。
国内集群资源的可得性和竞争力:供应商、相关产业和支撑机构
如果无法有效得到成熟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零部件、机器、服务和信息等方面的支持的话,想要不断提高生产率并实现更高级的战略是不可能的。虽然这些要素中的一些是由政府、大学和其他机构提供的,但是它们中的大部分由公司生产。虽然可以进行国际性采购,但是向有能力的国内供应商进行采购更为可取,因为这样做可以提高生产率,并提高创新能力和生产率的增加速度。利用国内相关行业的资源—那些分享技术、销售网络或者顾客的行业—能够得到类似的好处。集群资源(clusters)在行业中产生了效率和其他的优势—经济学家称之为外部效应。
第二部分第四章 如何解释日本的竞争力(4)
集群资源指的是由互相关联的公司、专门的供应商、服务提供商、相关行业的公司和相关机构(例如大学、权威的代理商和贸易机构)形成的地理集中。集群资源出现于国家、州,甚至是城市。当特定领域内互相关联的公司和机构集中在某个地方时—比如说硅谷—它的所有成员都将获益,因为它们可以很容易地建立联系并直接取得专门部件、人员和服务。在专业知识和专业人员的帮助下,公司能够推进生产力的提高并形成更加成熟的战略,这是集群资源带来的另一个重要的好处。实际上,在更高等的竞争形式中,集群资源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使本地公司能有效地获取最完备的信息、人员、供应商和合伙人,这些是集群之外的竞争对手很难得到的。公司不必在自己内部花钱设置这些资产,却能够以低成本获取它们。
日本的有竞争力的行业也不例外,它们因日本国内具有强大的专门供应商基础而获利。看一下机器人制造业。在一系列相关支撑行业内(数字控制、机械工具、光学传感器和发动机制造),日本也是世界领头羊,这并不是偶然的。日本在一些零部件(如转换器、压缩机、小发动机和冷却器)上的世界领先优势,推动了家用空调业的成功。在传真机制造业,日本的成功源于相关的照相机、光学、电子和小发动机行业的强大的组合集群资源。类似地,铲车业受益于强大的日本汽车供应商的存在。连续的合成织物和碳纤业从日本的有竞争力的合成纤维厂商身上大大获益。
一些集群资源的产生源于实际需要。20世纪60年代日本汽车业的快速增长和产品增加要求汽车装配厂更多地利用外部资源来进行生产和产品开发,这引起了深层次供应商网络的建立。通常供应商位于装配公司的附近。集群资源不但推动了生产率的提高,也使得汽车厂商能够经受得住需求的波动。
相反,巧克力业的发展受制于集群资源—如食物加工机这样的领域和相关行业(如日用品和其他袋装食品)—的缺乏。同样,洗涤剂业的发展因日本缺乏有竞争力的相关支撑行业而受到限制,包括化学、广告代理和洗衣机等行业。日本在微处理器和PC机方面的弱势更是阻碍了软件业的发展,因为软件业的发展需要硬件结构的详细知识。
显著的竞争成功通常发生在几个集群资源交叠、相关技术融合并导致创新的领域。照相机业中,来自强大的光学电子业的新进入者刺激了自动调焦单一镜头反射相机的发展。打字机业的发展得益于电子学和精密仪器部件供应商的联合作用。打字机业转而成为打印机业的基础。
相互重叠的集群资源引导各种各样的公司进入新的领域,使它们吸收不同的行业背景和经营方法,在这些行业日本特别具有竞争力。在传真机制造业,佳能(Canon)基于它生产复印机的经验率先开发了一种新的光学扫描仪,推出一种设计非常紧凑的传真机。夏普(Sharp)利用它在民用电子和个人电脑上的优势,以中档价位推出高性能的传真机。
然而,当相关行业的边界受到监管的冻结的时候,集群资源不再能够培育出竞争力。在证券业和银行业,日本财政部决定了每一类型的金融机构所能提供的产品范围,不允许越过这些人为边界的新产品出现。结果是产品创新和竞争力几乎完全呈现真空状态。
国内顾客的成熟度(需求条件)
经济上的更新过程要求提高公司的改善产品质量、提供最新产品并最终形成独特的产品和服务的能力。在高等经济中,公司并不只是一味地去适应国际市场,而是要去引导它。国内需求条件—国内顾客的需求和购买行为—大大影响了更新过程。成熟的顾客能促使公司做出改进,并向公司提供了它们对现存和未来需求洞察的,这在外国市场是很难取得的。国内市场也构成一种能够将一家公司与另一家区分开的细分市场。
成熟的国内需求促使公司进行更有效的竞争。如果国内顾客见识广博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