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愿意在自己的生活中体验到更多的沉静吗?
我如何能够为每一天腾出一点点可以安静下来的时候?
…在必须(或无法避免的)噪声与自己想要的沉静之间,我是如何维持平衡的?
神秘时刻
并不多人人都曾有过与宇宙浑然一体的体验,也许是一个人坐在湖边的时候,也许是在夏天抬头看星光灿烂的夜空时,也许是在乡间小路上看到庄严的日落里感受到的内心的孤独和敬畏。这些神秘的时刻使我们与女神的王国连接起来。它们会使我们发呆,会使我们产生转化。我们并没有足够有力的词语来形容那样一种感觉,就是跨出我们常有的疆界而进入某个宏大和惊人的世界时的感受。可是,人人都明白那感觉是什么样子的。这样的时刻总是在没有人的寂静时刻发生的。
一般来说,我们会很偶尔落入这样的体验中。这些体验都是来去匆匆,朦胧模糊的。可是,如果学会入静,学会等待它们在我们的内心之眼前出现,那我们就能经常看到它们。这些时刻让人想到另外的现实,那就是别的无数世界在我们面前短暂地揭开了一部分面纱,当我们意识到,并且倾听到其柔软的踩踏声在我们内心的风景里响起的时候,它们就会来到我们眼前。这就是来自女神的礼物。
在《神圣的每一天》里,苏•;本德尔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说起她去索荷区看现在已经变成了内城古根汉姆博物馆的一个翻修仓库的事情。她描述那个房间“井然有序,狭长的白色浮在空中,静得出奇,特别安静,无边无际的感觉,里面的白色墙壁上挂着白色的油画……神殿就应该是那个样子的:一个‘浮满灵魂的神殿。’那个地方十分安静,让人让想纯洁这个字眼……那就是‘我们内心的广袤无垠,’是无尽的种种可能。”
应该经常性地把沉静邀请到自己的生活中来,你会进入女神的内心,会听到她神圣的声音。
女神练习:闹中取静
做这个练习的时候,需要一只钢笔和一张纸,至少还需要20分钟的安静,没有任何人来打扰。当你感觉内心清明,身心放松,可以在一页纸上画三个栏目,每个栏目取一个名字,如下所示:
1. 我希望在自己的生活里证明的安静
2. 我希望在自己的生活里摆脱掉的噪声
3. 在自己的生活中闹中取静
现在,列出自己在每个栏目里想到的一切,包括对每个生活范围的感觉。让自己的想象力自由地流动,现在别担心会得出什么样的结果。把内心真正的愿望写下来就行了。关注于自己想要成就的事情是成功的关键。明白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会让你更专心于自己想要的东西。看到自己真正的欲望会激发内在的方向感。
把所有的想法都写在纸上以后,仔细检查第一个栏目,问问自己,看看里面的内容是否真实地反映出自己想要摆脱的一切。看看自己修改的结果。例如,你也许再也不想听你兄弟那闹哄哄的重金属音乐了,可是,你又没有办法要他不再放他的音乐。可是,你可以让他明白那种音乐让你有些烦了,请他在彼此同意的时候播放,而且在规定好次数的播放时戴上他的耳机。
接下来,问问自己是否愿意做必须要做的一切以便得到自己想要的安静,无论那是一整天里的半个小时还是整整半天的时间,或者是一个星期有两次这样的安静时刻。你得确保自己真正想要到达自己列出来的那种安静水平。
把头两个栏目里列出来的内容看过一遍之后,把如何平衡两者的办法也写下来,想到什么写什么。之后,把这个单子放到一边去,一个星期不再看它,也不想它了。让你深深的内心为你提供自己想要的答案。接下来的那个星期再看这个单子,看看自己是否想要做些修改,或者看看还有没有什么新点子想要插进去。重复这个过程,整整一个月,也不要跟别人谈起此事。这个过程必须是对你自己和自己的需求的一个反省。不能根据别的任何人的意见来列这个单子,无论别人是怎么看待你对于沉静的需求的。
一个星期之后,拿出这个单子来,按照下面的次序重新排列头两个栏目里面的内容,并且给里面的每一个项目加上一个代码,如A,B,C或Z。
A代表绝对必须要有的。
B代表有比没有好。
C代表如果没有办法,不要也行。
Z代表无所谓,你知道这并不重要。
如果你的A,B,C里面有不止三个项目,那就要考虑一番,直到“想要摆脱”和“希望得到”的单子里都只有两到三个A项。这是你最想要关注的一个单子。它会告诉你安静下来真正想要做的事情是什么,哪里是你感觉可以灵活一些的,哪里是自己必须要妥协的。
第二部分设法独处
灵魂的独处
亚伯拉罕•;马斯洛是一位心理学家,他认为“峰值体验”就是那些身心合一的时刻,或者是自我为全体所认同的时刻。他说,一个人得到峰值体验的能力,取决于不为别的任何人所困。按照他的话说,“这意味着我们成为远不止自身的人……我们真实的自我,我们真实的身份。”
马斯洛的方法与其他一些人的方法大为不同,那些人认为,人生的全部意义大都是从人际关系中得来的。
★★
独处
如果沉默是金,那么,独处就是一粒珠宝了。历史学家爱德华•;吉本称独处是培养“天才的学校。”
可是,独处跟入静同样难于做到。对众多的少女来说,独处更是得之不易。你的时间排得满满的,精力也总是不够用。有学校的事情,有家庭作业,有体育活动要参加,有社交活动要应付,还有亲朋好友的人际关系要维持,更不用说还有男朋友要交往,如果能够找出一段属于自己的时间,那可真是令人惊奇的事情。
我们大多数人甚至都没有学会如何寻找独处的时刻。如果我们害怕安静,那就会发现独处是最难受的时候。如果独处不能被看作是价值无底的一座宝库,那么,一个人独处就会被看作是极其有害的情形,应该立即予以纠正。如果我们没有活生生的人围在身边,电视上晃来晃去的人影也能起陪伴我们的作用。可是,跟入静一样,独处是“必需有的东西。”没有它,哪怕身边围着人群,我们还是会感到孤独,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们并没有跟自己的最深层的内心取得联系。忽视或者抛弃最深层的自我,最后会酿成一杯苦酒。我们感觉自己并不知道自己是谁,因为我们没有去寻找自我,也没有想办法通过发现自己内心的女神而找到自我。
我们当中有许多人觉得,一个人独处多少让人觉得次人一等。没有别人围在身边,或者如果缺少朋友,我们会觉得自己一定是哪个地方出了毛病。这是一个很大的错误,折磨着很多少女,她们往往会去问别人,以求得证明,以征得别人的赞同。真实的情况是,如果我们害怕失去自我,那么,想办法独处就是必须的一步。世界上最有创造力的艺术家和作家都喜欢独处,而不太喜欢跟别人在一起。
完全的幸福,那种内在和外在世界之间完美的和谐感,毕竟只是一种不太常有的体验。而当我们的确进入如此深刻的心理和精神状态,则几乎总是在内心里体验到的,而且只有“居于内心的自我”才能见证。这样的幸福感很少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发生的。
1934年冬季,伯德上将坚持要求独自一个在南极设立一个只有一个人值守的高级天气预报基地,他在日记里是这样解释原因的:“……我想在最大程度上体验那是什么样的一种经历,一个人在那里逗留一个时期,品尝安宁、宁静和独处的滋味,时间长了就能发现到底是什么样的感受。”1934年4月14日,他纪录了这样的经历:“走路的时候,我停下来听一听,看看四周的寂静是什么滋味,”之后他又补充说,从寂静当中听出来的是“一种轻柔的节奏,是完美的和弦,也许是天体的音乐吧。
“仅仅能够跟上那样的节奏已经是足够了,那一刻,我自己就是这个节奏的一部分。那一刻,我毫无疑问地感觉到人与宇宙成为一个整体的完整感觉……宇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不是一团混乱……”
理查德•;伯德,
《极地独处》
“毕竟,非有不可的东西是独处,是巨大的内心孤独。进入自己的内心,一连很多小时不见人,人们应该有能力做到这一步。”
雷纳•;里尔克,
《致一位青年诗人的信》
★★
我们能够适应这个世界,这种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能够想象有一个内在的世界,而且这个世界还在发展,我们在这个内在世界里保护自我,免遭不动荡不定的外部世界的侵扰。如果没有坚实和构造合理的内部结构,外部的世界看上去就十分可怕,十分危险。
看起来,人类的心灵有这样一种构造,如果发现内心世界里有一种合一,或者在内心世界里创造这样的合一感,那就会产生一种完满的感觉,或者可以在外部世界形成一种合一感,就如同镜像。新时代有这么一句话,说“你自己的现实是你自己创造出来的,”这句话大概就是指的这个意思吧。外部世界发生的事情和内部世界产生的体验不仅仅是不可以彼此分开的,而且,还能够彼此产生影响。因此,当内心世界与自身保持和谐的时候,外部的世界也会像玩魔术一样照样本复制。
我们并不清楚这样的事情是如何发生,为什么会发生的,可是,证据显示,与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