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另类西安事变-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真的是去死呀!我後事都准备好了。自个儿说,要是我的部下这样对待我,我早就把他整瘪了,早就把他枪毙了。〃张学良赴洛阳,是入〃虎口〃,张学良居然到这个〃虎口〃才能安然入睡,可见张学良当时感到西安比洛阳(这个〃虎口〃)更可怕,更令他胆战心惊,他可以劫蒋除蒋,向苏联邀功,以能在苏联支持下,实现取蒋而代之的目的。西安地区的其他人士,也可以劫张除张,向南京邀功,达到取张学良而代的目的。孙蔚茹的:〃把蒋放了,把张学良扣起来。〃使张感到他宛如坐在一个随时都可能爆炸的火药桶上,而惊恐万分,是张无条件释蒋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张学良是擅长做〃秀〃的,哪些是张的〃秀〃,哪些是张的真情流露,极不易分,捕捉到张学良真情流露的镜头,对於了解张内心世界很有帮助。十二月二十五日下午三时许,杨虎城与张一齐乘车送蒋赴机场。蒋公、张学良、宋美龄及谭海共乘一车,谭海与张学良坐前排,蒋公与夫人坐後排。宋子文、瑞纳与杨虎城乘另一车'注73',驶往机场。
  二十五日下午四时,飞机起飞,飞赴洛阳。约十分钟後闻讯赶到机场的周恩来等,所见的是〃机去人杳。〃'注80'
  笔者既不同意那种认为蒋公私下承诺六项条件,以换取恢复他个人自由的贬蒋的观点,(这是因为蒋公不是没有恢复自由的途径,如只需换一套没有委员长特征的衣服'即潜行',与张学良同乘一辆车,行至张部,即可恢复自由,何必另向杨承诺六条);也不同意那种认为是蒋公伟大人格感召,使张德服,而释蒋的褒蒋的观点。因为这二种观点,均衍生出一系列无法解释的其它问题。(如张学良晚年就说:〃我说看了日记,其实是给蒋一个下台阶,我是看了。但内容使我更生气,唉!里面不谈了,那只是给蒋先生面子的下台阶而已。'注74')笔者在一文中,详细探讨张释蒋的原因,并对宋子文、宋美龄在西安事变中所的作用,做了恰如其份的评价。
  张学良一方面非常秘密的准备释蒋,另一方面又玩弄他的手下,仍委托设计委员们开会研究出对西安方面最有利的释蒋条件。〃二十五日下午三点钟,设计委员会开会研究应该提什么条件才能放蒋走,正在讨论最热烈的时候,忽然听见天空响起一阵响声,接着接到张副司令公馆来电话,说蒋介石、宋美龄等巳坐飞机走了,张副司令也陪他们一齐去了。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好像晴天霹雳,震得大家耳聋目眩;又好像一盆冰水,浇得大家浑身颤抖,会不开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大家都说不出话来,好半天,杜斌丞说:'我们是不是在做梦,天地间竟有这种事,'说完向床上一躺,双手抱头,不言不语。申伯纯含着眼泪激动地说:'既然已经走了,就算是吧!'〃'注81'另一些委员们,或〃捶胸顿足的流泪〃,或〃呼天嚎地的痛哭〃……。这些记录告诉世人:在此以前,即从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十二日他们劫蒋後,直到二十五日下午三时,这些设计委这些设计委员们所研究出的种种释蒋条件,均未被对方接受,因而他们此时才重新开会,商讨出既对他们有利,又能被对方接受的条件。倘若在此之前,他们的条件巳被对方接受的话,他们此时根本就没有商讨释蒋条件的必要,(也从侧面告诉世人:他们的所有宣传品中的所谓释蒋条件均为一面之辞。)更不会〃捶胸顿足的流泪〃,〃呼天嚎地的痛哭。〃而是在举杯庆祝他们的革命胜利,至少也会像于文俊那样,在戏院里一边看戏,一边回味他们革命胜利的馀兴。(于文俊完成枪杀王以哲这一伟大的革命任务後,尽管刘多荃早已扬言要杀回西安为王报仇。但于文俊仍能在戏院里,回味杀王的馀兴,以至要刘在戏院里抓到他。)显然在〃忽然听到见天空响起一阵响声〃之前,他们的条件均未被对方接受。当然了,他们是不甘心如此释蒋的。他们正在讨论中的释蒋条件,也成了他们的遗恨。因而,亲共的作者们,设计出如下绝妙的情景,让他们的遗恨得以实现。〃当时飞机场上,有一、二千学生和群众队伍,这批人本是等候欢迎在绥远作战的傅作义将军的,但是蒋介石以为是对付他的。他恐怕群众出来闹事,就急忙对杨虎城说:〃我答应你们的条件,我以领袖的人格保证实现,你放心,假如以後不能实现,你们可以不承认我是你们的领袖,我答应你们的条件,我再重复遍:
  、明令中央军入关之部队在二十五日起调出潼关;、停止内战,集中国力,一致对外;、改组政府,集中各方人才,容纳抗日主张;、改变外交政策,实行联合一切同情中国民族解放之国家;、释放上海各被捕领袖,即下令辨理;、西北各省军政,统由张、杨两将军负全责。〃'注81'
  仅仅只有出现以上情景,他们的遗恨才能实现。以上情景能出现吗?答案是否定的。
  第一,十分钟後,闻讯赶到机场的周恩来,所见到的是〃机去人杳。〃'注80'既然〃人杳〃当然就不存在一、二千学生与群众的队伍,另据张学良秘密派去机场准备飞机的周文章事後说:〃假若机场上有送客者的话,恐怕只有他一人。〃'注15'且张此次送蒋正如他自己所说〃小心〃'注78'兼绝对保密,连孙铭九这样的亲信,张都不让他知道,更不会允许闲杂人员进入机场,因而机场内有人群的可能性,几乎是零;第二,蒋乘第一辆车,而杨乘第二辆车,以当年汽车的噪音,蒋不可能与在另一辆车上的杨做如上交谈;第三,蒋公根本就不可能如此熟练的背出杨虎城等事後编造出来的六项承诺,杨等编造出的以上六条,甚至被中共否定了,中共也公布了他们的所谓六项承诺:
  、改组国民党与国民政府,驱逐亲日派,容纳抗日分子;、释放上海爱国领袖,释放一切政治犯,保证人民自由权利;、停止剿共政策,联合红军抗日;、召开各党、派、各界、各军的军事会议,决定抗日救国方针;、与同情中国抗日的国家建立合作关系;、其它具体的救国辨法。'注82'
  若将中共所谓的〃六项承诺。〃'注82'与杨虎城的所谓〃六项承诺〃'注81',做一对比,怎么看也看不出是同一批人商讨的结果。因而只能得出这样的结论,他们各自的所谓〃六项承诺〃,是他们事後根据各自的需要,编造出来的。
  事实也确实如此,杨虎城的六条,是二十五日下午四时後,〃张少帅无条件释蒋并亲自陪送的消息传来,比西安事变带来的震撼更大,冲击更强……。
  闻讯皆惊愕惶恐,感觉受了张学良的欺骗愚弄,有的人蒙头大哭,有的人破口大骂……,群情激愤。〃'注72'杨虎城面对此群情激怒的困境,第二天清晨,赶忙找周恩来商量对策,他们商量出编造一份蒋已满足他们的要求的文件,来安抚那些〃激愤〃的部下。关键时露了馅,尽管周恩来才华横溢,文思敏捷,但巧媳难为无米之炊,〃由於此前(指二十六日前)与两宋的谈判并无任何文件与记录,归纳成文字,成了一件颇为复杂的事情。〃'注82'根据大陆著名学者杨奎松先生考证:周恩来於一九三六年十二月二十六日中午,〃归纳〃出如下〃五条〃:
  (子)仃战撤兵,西北军事归张、杨主持。
  (丑)改组南京政府。
  (寅)联合各党派抗日,仃止剿共。
  (卯)释放爱国领袖,保障民主。
  (辰)改变处交方针,联合同情中国民族解放的国家。'注82'周恩来绞尽脑汁〃归纳〃的以上〃五条〃,仍未能满足激愤的〃激进分子〃们的胃口,以致要根本就没有参与会谈的杨虎城秘书王菊人,将周恩来所〃归纳〃的〃五条〃修改成更能满足那些〃群情激愤〃的〃激进分子〃们心愿的六条会谈〃结果〃,希望能籍此来平熄那些因张学良无条件释蒋,所带来的〃比西安事变的震撼更大,冲击更强……。闻讯皆惊愕惶恐,感觉受了张学良的欺骗愚弄。〃而引起的〃群情激愤〃,并於二十七日登在西安的《解放日报》上。
  中共的六条,也因周恩来〃归纳〃上述〃五条〃,不能满足革命的需要,以致要根本就没有参与会谈的毛泽东,代周恩来〃总结〃出另六条会谈〃结果〃,并於二十八日公布'注82',以能鼓舞革命士气。
  从此一同一次会谈,三种不同的会谈结果的的出炉过程,可清楚的看出:第一,尽管周恩来才华横溢,文思敏捷,总结、综合、概刮能力极强,但面对〃并无任何文件与记录〃'注82'的实际情况,〃归纳成文字〃时,遇到巨大困难,致使周恩来〃归纳〃出的上述五条,既不能满足杨虎城的心愿;又不符合毛泽东的要求,反倒要根本就未参与会谈的毛泽东、王菊人,来捉刀代笔,为这位著名的谈判高手周恩来,〃总结〃出〃六条〃谈判〃结果〃。
  有人为他们辩解,说甚么:由於周恩来碰到〃与两宋的谈判并无任何文件与记录〃的实际情况,〃归纳成文字〃〃成了一件颇为复杂的事〃,致使周恩来〃归纳〃出的上述五条,〃未能准确概刮二十五谈判的成果。〃而杨虎城的六条,与中共的六条更能〃准确概刮二十五日谈判的成果。〃如此辩解合理吗?从未参加会谈的毛泽东以及杨虎城的秘书城王菊人,根本就不可能知道〃并无任何文件与记录〃'注82'的谈判进程,怎么能〃总结出更能准确概刮谈判成果的六条谈判结果〃呢?更何况持的观点的人,置周恩来的总结、综合、概刮能力於何处?
  因而与其说毛泽东以及王菊人〃总结出更能准确概刮二十五日谈判成果〃的〃谈判结果〃,不如说是毛泽东以及王菊人更知道他们面临的实际问题以及需要,因而能讲出更能符合他们的需要的安抚他们部下的话。即他们的六条,根本就不是蒋的六项承承诺,而是毛、杨根据他们的需要,或为安抚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