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总计起来,进入统计序列的中国A股基金的规模已经上升到了300亿元人民币,相比上一期增加了60亿元人民币以上。
暴跌:一次调仓或买入的重要机会
对于2007年的中国股市走势,我们的研判是:
1。中国证券市场正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良好环境,中国资本市场步入一个黄金发展时期。同时,由于2007年市场存在诸如经济外部需求波动、阶段性扩容压力释放、制度创新等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我们预计2007年市场震荡将显著加剧,整体市场运行趋势呈宽幅震荡上行格局。
2。2007年1月底以来A股市场调整是健康、正常的。这场调整,笔者早在2006年初写的《大财五年:抓住你一生中最好的投资机会》一书里就已经脉络清晰地预测到了:
“2007年初至年中的某个时段,中国股市可能有一次短暂但很剧烈的下跌,特别是当央行为过热经济可能再次收紧银根时更是如此。但我们认为,如果真有这样的下跌,周期应不会太长,这只是一次超级长牛市途中的一次千金难买的重要技术调整,此次调整是为了发动更大行情作准备的。”参见程超泽:《大财五年:抓住你一生中最好的投资机会》,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
笔者维持在《大财五年:你一生中最好的投资机会》的原判,并进一步认为,经过此番调整后,更多的市场机会将会出现。预计此次调整时间不会太长,幅度也不会太深。大盘有20%~30%的回调已经足够,但金融股的调整幅度可能会更大些。从循环周期角度看,1月底开始的这波调整的合理长度应该在2~3个月,反弹后可能继续调整,然后慢慢形成相对的大底。因此建议投资者除非打算长期持有,否则应分批减持,2~3个月之后再逐步介入。
3。没有直接原因支持市场的连番巨幅下跌。下跌的根本原因是股指在达到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后投资者的心态变得非常有些脆弱,市场中一旦出现风吹草动,多杀多的局面很容易出现。笔者甚至认为,2月27日中国股市最大一次跌幅是海外共同基金联合采取行动的一场阴谋,采用股市中惯用的造谣伎俩,形成市场恐慌,然后再行打压股市之能事。其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赚取廉价股票筹码。但这决不是一次国际游资大撤退,反而是乘乱象之际队中国内地股市的一次高歌猛进。但这一次市场始料未及的跌幅,却歪打正着地夯实了大盘根基。我们相信,接下来这种波幅较大的暴涨暴跌还将不断出现,大牛市走得越远,市场的波动和震荡就越大。为此,长线投资者应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对于如何防范这种巨幅波动的风险,首先应保持一个冷静的心态,切忌追涨杀跌,在暴跌之时不要慌张,而在暴涨之时也不应急于追进,尤其是那些估值比较高的品种。通过合适的持股也可以回避很多波动风险。而更重要的还是应遵循价值投资理念,在当前长期看好而短期大幅波动的市场中,选择抵抗性良好的品种作为配置对象。
4。股市暴跌为市场提供了一次大浪淘沙的机会,对于股价虚高的股票往往将其光环洗掉打回原形,而对于真正有价值、有题材、有发展的股票反而是一次“淘尽浮沙始见金”的重大洗礼,股市的调整将真正的黄金般投资机遇展现在眼前。
股市暴跌也给市场投资者提供了一次调仓和买入的重要机会。我们反复强调,与未来巨大的上升空间相比,现阶段的任何调整都只是中国资产长期牛市中的一个小波折,都只是给投资者提供逢低增持优质资产的机会。在大跌之后继续恐慌抛售,甚至采取退出市场的策略,绝对不可取,过多考虑10%的调整空间可能使投资者失去持有未来3年上涨100%股票的机会。对于牛市信念坚定的投资者而言,这次调整将提供一个非常好的逢低买入优质资产的机会,例如金融、地产、食品饮料、商业零售等。对于行情中表现较好的资产注入与重组板块,在市场完全起稳后再考虑重新介入则更为稳妥。
5。在当前国内市场流动性充裕的情况下,只要没有大的利空政策出台,牛市不会停步。到2007年年中,又新增了更多优质公司,令整体市盈率降低,同时市场也积攒了一定的能量,相信A股将迎来更大的牛市。2007年的高点会在哪里?没有人能回答。但经过这次级别较大的调整,笔者非常相信,我们将在2007年看到4
000点的高点。笔者有一个观点,即没有最高只有更高。因为在2007年的A股市场里可以预见的机会实在太多,不管是人民币升值、经济继续良好快速发展这两大现实背景,还是奥运、3G、数字电视、新股发行上市、大规模的重组并购等,这些题材都可能让如今身处股市里的投资人应接不暇,只恨资金太少。这自然会吸引场外资金源源不断地流入股市,市场创新高将是一种必然趋势。
6。市场轮动脉络将在蓝筹股与成长股之间取得平衡,资金将在相对估值泡沫与估值洼地之间展开轮动,股市也将在成长与蓝筹股估值的交替提升过程中呈现螺旋式上升趋势。当成长股的估值提升速度超越了业绩增长速度时,市场资金转而青睐蓝筹股,一旦蓝筹股出现全面泡沫,市场资金又将逐步流向估值偏低的行业与板块。
7。总体投资策略是:
——“战略布局,趋势投资,坚持成长,主动调仓”。战略布局思路的出发点在于:一是投资战略性品种,二是更长期持有。在牛市中,选对品种、长期持有肯定是最赚钱的策略。
——在牛市中做坚定的“趋势投资者”。只要市场整体运行趋势未见实质性改变,就应该维持高比例仓位持有策略,但原则上不因市场短期波动做大的主动性仓位调整。虽然预期2007年市场震荡的幅度和频率都可能加大,但在长牛市的预期下,无法准确判断短期调整的时间和幅度,因此,在风险防范上将放弃主动性仓位调整,而应从个股投资品种上进行风险控制。
8。在股票配置上采用平衡策略以提高组合的抗风险能力。比如调整持股结构,不过分集中于特定的投资热点;风格上适当增持中小盘成长股而规避一些估值过高的大盘。为了进一步提高组合的安全边际,精选个股稳步建仓是取胜之道,2007年市场会有一些事件性的影响,比如3G上马、奥运临近、所得税并轨、新农村建设、滨海开发、铁路和电网建设等,所有这些都将进一步带来新的投资机会。而人民币快速升值,将始终是2007年乃至未来长牛市(如果有的话)的一个长期主题。
9。投资者不妨关注那些具备长期业绩参照的精品基金。考察一只基金的业绩,不能单看基金的短期表现,要综合考察这只基金在牛市、熊市和调整市中的综合表现,进而判断其是否具备获取持续稳定收益的能力。
震荡市里股民必须要做的几件事
2005年年底发端的本轮大牛市行情共出现过的三次巨型震荡,均在2007年,分别是“1。31”、“2。27”和“4。19”。对市场估值的意见纷呈、莫衷一是,是导致三次大震荡的“元凶”。笔者非常相信,今后,多空分歧将始终伴随大盘战战兢兢地前行,大成交、大震荡将是一种常态。大盘越是碎步盘升向上,市场投资者的心态矛盾就越大。迷茫的不仅仅是散户,从基金年报和最新季报,以及券商研究报告等中我们不难发现,机构对不断上行的大势也抱有警惕。于是,市场变了:一方面,股价处在历史高位,一有风吹草动,抛盘就如潮水般涌出;另一方面,牛市的车轮滚滚向前,虽然震荡在加剧,但仍看不到牛步停歇的迹象。但作者想要告诉投资者的是,与其被大盘走势长期折磨得不成人样,毋宁“长痛不如短痛”,做一次“遵义会议”式的总结和沉淀,而沉淀则是为了更大踏步地走向万里长征。为此,笔者建议,投资者必须要做如下几件事情:
1。将思维不失时机地矫正到“中国超级长牛市”的正确轨道上来。中国证券市场经过2006年历史性的转折之后,其长期繁荣才刚刚开始。长牛市反映的是当下中国经济的四大现象:一是人民币升值是对中国股市的最直接和最重要的传导效应,即以人民币计价资产的全面重估和整体升值;二是全球性资本充裕而引起的严重泛滥,人民币升值更导引了全球资本泛滥向中国的涌流;三是股权分置改革给中国股市带来的巨大制度变迁效应必然在市场运行中的反映;四是中国经济还将长期高速成长,以及由此引发的对行业和上市企业绩效的大幅增长的预期。上述四个方面因素的交织作用与叠加效应,不仅是中国股市由熊转牛的主要原因,也将是中国股市走向超级长牛市的现实和潜在源泉。
2。用平常心来看待长牛市途中的涨涨跌跌。中国本轮牛市经过2006年一轮恢复性行情后,现仍处在大繁荣前期,后市行情的发展仍将以温和震荡不断向上作为主基调。如果没有内外生灾变式的因素或力量,中国长牛市格局将可望延续好几年。作者的观点是,直到2010年年底或2011年年初结束。由于市场投资机构和投资个体的心理是各异的,它们的合力作用有可能因巨大财富效应的不时兑现而相应造成股市的震荡,甚至大幅调整。而震荡不但能使市场短期风险得以释放,更重要的是,它是保证中国股市长牛市健康有序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类似的震荡和下跌回调将与中国这轮长牛市始终相伴左右。但不管市场短期如何调整,从我们为期5年的趋势预测看,有利于长牛市行情延续的因素不会发生改变。
3。坚决摒弃因为惧怕输钱而轻率作出放弃中国长牛市的投资或提早退出投资的错误决策。因为以什么样的视野和高度去看待中国这轮一生中可能只遇一次的长牛市格局,将决定你今后财富的多少和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