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dhamma),堪能行练根修行之事,速达不动种姓;“不动法”(akuppa…
dhamma)与“不退法”(aparihana…dhamma),此二者是
最利根,能断尽一切烦恼,得尽智及无生智。此中,修练为因而得者
称为不动(即不败坏所得三昧之种种因缘)依本来种姓者称为不退(即
不退失所得之功德)“慧解脱”(pannavimutta),了断慧隙之烦
恼,于慧得自在;“俱解脱”(ubhatovimutta),了断定障、慧障,
断不染污无知,得灭尽定,于定慧能自在。前七者依根之利钝而分,
后二者就所离之障而分。
1129。 五法:对应之巴利文为“pancasu sikkhapadesu”(AN。 III。
p。211),中文译为“五学处”,意思是“五戒”,即从杀生远离、
从偷盗远离、从邪淫远离、从妄语远离、从饮酒远离(参考注解85)。
1130。 四增上心:对应之巴利文为“catunnan …abhicetasikanam”
(AN。 III。 p。211),中文译为“四心增上心”,意思是“四不坏
净”,即对于佛陀、佛陀的教法、比丘僧众及戒律,有坚固不移的信
心(参考注解397)。
1131。 尸赖、三昧、般若、解脱、解脱知见:这五项是“五分法身”,
即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其中,“尸赖”(sila)是戒、
“三昧”(samadhi)是定、“般若”(panna)是慧,这三者合称
“三学”。
1132。 息心:对应之巴利文为“santesu”(AN。 III。 p。213); 中文译
为“寂静者”。
1133。 尨色爱乐色:对应之巴利文为“kammasasu”(AN。 III。 p。
214),中文译为“有斑点的、杂色的”。
1134。 诸鸽鸟:对应之巴利文为“parapatasu”(AN。 III。 p。
214),中文译为“鸽色”。
1135。 居士本工师:对应之巴利文为“vesse sudde candalapukkuse”
(AN。 III。 p。214),中文译为“吠舍、首陀罗、旃陀罗补羯娑”,
意思是“农夫商人、奴隶、贱民”。
1136。 人有瞋恚,习瞋恚,瞋恚所覆:对应之巴利文为“Kodhano 'yam
……purisapuggalo kodhabhibhuto kodhapareto”(AN。 IV。
p。94),中文译为“这样的人
219
220
是有瞋恨的人,被瞋恨征服,被瞋恨打败”。
1137。 彼应得利而不得利,应不得利而得利:对应之巴利文为“anttham
pi gahetva‘attho me gahito' ti mannati; attham pi gahetva
‘anattho me gahito' ti mannati”(AN。 IV。 p。95),中文译为“当
他没有得到利益时,他却认为:‘我已得到利益。’当他得到利益
时,他却认为:‘我没有得到利益。’”
1138。 彼作如是身、口、意行,使彼大失财物:对应之巴利文为“ye pi
'ssa te honti bhoga utthanaviriyadhigata bahabalaparicita
setavakkhitta dhammika dhammaladdha; te pi rajakosam pavesenti”
(AN。 IV。 p。95),中文译为“他所有
的财富,经由勤奋努力所得来的,以手臂的力量所累积的,由流汗所
得到的,以合法的方式所得来的,都会被国王送进国王的财库”。
1139。 造作痴罪业:对应之巴利文为“Bhunahaccani kammani … karonta”
(AN。 IV。 p。98),中文译为“造作杀生业”。
1140。 像瞋恚:对应之巴利文为“kodharupena”(AN。 IV。 p。98),
中文译为“因为瞋恨而生起的〔厌恶〕相”。
1141。 昙弥:巴利文为“Dhammika”,是比丘的名字。
1142。 佛图:即“浮图”,是寺塔的别名。对应之巴利文为
“avasesu”(AN。 III。 p。366),中文译为“住处”。
1143。 生地诸比丘:对应之巴利文为“agantuke bhikkhu”(AN。
III。 p。366),中文译为“外来的比丘”。
1144。 住沙门法:对应之巴利文为“samanadhamme thitam”(AN。 III。
p。371),中文译为“遵守沙门法”,意思是“奉行修行人应做
修”。
1145。 高罗婆:巴利文为“Koravya”,又译“拘牢婆、拘罗婆、拘毗
罗、拘猎、俱卢、拘未欺、极作”,是转轮王的名字。
1146。 善住:巴利文为“suppatittha”,是尼拘类树王的名字。
1147。 二升瓶:对应之巴利文 “alhakathalika”(AN。 III。 p。
369),中文译为“一升瓶”。
1148。 牢梨破群那、阿罗那遮婆罗门、瞿陀梨舍哆、害提婆沙罗摩
纳、储提摩丽、桥鞞陀逻,及萨哆富楼奚哆:巴利文为
“Mugapakkha; Aranemi…brahmana; Kuddalaka…sattha;
Hatthipala…manava; Jotipala; Govinda sattapurohita”,
意思是“牟梨破群那、阿罗那遮婆罗门、瞿陀梨舍哆、
害提婆罗摩纳、储提、桥鞞陀逻〔等〕七位大师”。
其中,“萨哆富楼奚哆”(sattapurohita)不是人名,
是“七位大”,即善眼、牟梨破群那、阿罗那遮婆罗门、瞿陀梨舍哆、
害提婆罗摩纳、储提摩丽、桥鞞陀逻。
1149。 无殃:对应之巴利文为“sada”(AN。 III。 p。373),
221
222
中文译为“常常”。
1150。 觉砾拘荀大:巴利文为“Kakusandha”,又译“迦罗鸠孙陀、迦
罗鸠村大、拘留孙、俱留孙”,是过去六佛的第四位佛陀。
1151。恶:巴利文为“Dusi”,是过去世时,尊者大目揵连为魔王的名
字。
1152。 黑:巴利文为“Kali”,是过去世时,尊者大目揵连为魔王时
的妹妹。
1153。 音:巴利文为“Vidhura”,又译“毗楼、无比者”,是拘留孙佛
陀的二大弟子之一。
1154。 想:巴利文为“Sanjiva”,又译“萨尼、幸存者”,是拘留孙佛陀
的二大弟子之一。
1155。 此秃沙门以黑所缚,断种无子,彼学禅,伺、增伺、数数伺:
对应之巴利文为“Ime pana mundaka samanaka ibbha kinha
bandhupadapacca:jhayino 'sma jhayino 'sma ti pattakkhandha
adhomukha madhurakajata jhayanti pajjhayanti nijjhayanti
apajjhayanti。”(MN。 I。 p。334),中文译为“这
些秃头的修行人是卑贱的、黑皮肤的、〔梵天〕 脚下所生的子孙,
〔自我宣称〕 :‘我们是禅思者!我们是禅思者!’ 他们两肩下
垂、低头、无精打辨地禅思,勉强地禅思,远离禅思,错误地禅思。”
1156。 鸺狐在燥樵积间:对应之巴利文为“uluko
rukkhasakhayam”(MN。 I。 p。334),中文译为“猫头鹰在树技上”。
其中,鸺,音ㄒㄧㄡ,小的猫头鹰。
1157。 无缺:巴利文为“Avici”,又译“无间、阿鼻”,是大地狱的
名字。
1158。 百钉、逆刺、六更:对应之巴利文为“sankusamahato;
paccattavedaniyo; chaphassayataniko”(MN。 I。 p。337),中文
译为“击桩、各别受苦、六触处”,这是无缺地狱的三个别名。
1159。 若有不知者,比丘佛弟子,必得如是苦,受黑业报:对应之巴
利文为“Yo etam abhijanati bhikkhu Buddhassa savako;
tadisam bhikkhum asajja Kanha dukkham nigacchasi。”(MN。 I。
p。337),中文译为“魔王!攻击任何知道如此事实的佛弟子比丘,
你会遭受到苦报。”
1160。 大须弥山岩,善修之所熏,修习于解脱,受持最后身:这句与
上一句“若干种园观,人者在于地,食自然粳米,居止在北洲”,
是形容尊者大目揵连修行上的成就。
1161。 跱:音ㄓˋ,止。
1162。 作诸众妓乐,往诣帝释所,本以一屋舍,善觉了为施:《佛说
魔娆乱经》(大一˙八六六中)作:“作众诸伎乐,是释乐所游,
彼亦有二俱,在前而恭敬”。
223
224
1163。 毗阇延殿:巴利文为“Vejayanta”,又译“最胜、大胜、胜德、
乐声”,是帝释天的宫殿。
1164。 那游咚:梵文为“nayuta”,又译“那由多、那由他、那术”,
是印度的数量名称。通常,那由他是指千亿,但也有说是万、十万。
1165。 我见此境界,诸梵皆过去:对应之巴利文为“Passami
vitivattantam Brahmaloke pabhassaram”(MN。 I。 p。338),中文
译为“在梵天界,我看见超越的光芒”。
1166。 欢喜奉行:这句话似乎与前面的“即于彼处没”互相矛盾。
1167。 喻芦吒:巴利文为“Thullakotthita”,又译“投楼吒、睹罗、
吐罗”,是“拘楼国”(Kuru)的城镇。
1168。 赖吒和罗:巴利文为“Ratthapala”,又译“赖吒和罗、
罗吒波罗、护国”,是拘楼国?芦吒镇的长者,他的儿子与他同名。
1169。 若我在家,为锁所锁,不得尽形寿清净行梵行:对应之巴利文
为“n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