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1白话中阿含经11good!-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国是鸯迦(Anga)、摩竭陀(Magadha)、
                                                                                 449

                                                                                 450
      迦尸(Kasi)、拘萨罗(Kosala)、拘楼(Kuru)、般阇罗(Pancala)、
      阿摄贝(Assaka)、阿和檀提(Avanti)、技提(Ceti)、跋耆
      (Vajji)、跋蹉(Vamsa)、跋罗(Malla)、苏摩、苏罗吒、
      喻尼(Yona)、剑浮(Kamboja)。
1988。 留邵、鞞留、鞠勒、马瑙:这些是不同宝石的名字。
1989。 晡利多:巴利文为“Potaliya”,是居士的名字。
1990。 当知我离俗断俗,舍诸俗事:对应之巴利文为“me ……
      sabbe kammanta patikkhitta sabbe vohara
      samucchinna ti”(MN。 I。 p。360),中文译为
      “我已经舍离一切家业,断除一切俗事”。
1991。 汝有相标帜如居士:对应之巴利文为“Te hi te gahapati
      akara te linga te nimitta yatha tam gahapatissati。”
      (MN。 I。 p。360),中文译为“居士!你有居士的相貌、特征、
      特相。”
1992。 我无为无求游,唯往取食,存命而已:对应之巴利文为
     “tatthaham anovadi anupavadi ghasacchadanaparamo viharami”
      (MN。 I。 p。360); 中文译为“我不训诫〔他们〕,不责难〔他们〕
      只靠衣食维生”。
1993。 依离邪淫、断邪淫:对应之巴利文为“apisupam vacam nissaya
      pisuna vaca pahatabba”(MN。 I。 p。360),中文译为
      “依止不两舌,断除两舌”。
1994。 依无害恚、断害恚:对应之巴利文为“anindarosam nissaya
      nindaroso pahatabbo”(MN。 I。 p。360),中文译为“依止无
      恶意的责难,断除恶意的责难”。
1995。 依无僧嫉恼、断僧嫉恼:对应之巴利文为“akodhupayasam
      nissaya kodhupayaso pahatabbo”(MN。 I。 p。360),中文译为
      “依止无忿怒的懊恼,断除忿怒的懊恼”。
1996。 若有此舍,离欲、离恶不善之法,谓此一切世间饮食永尽无
      余,当修习彼:对应之巴利文为“evam etam yathabhutam
      sammappannaya disva ya‘yam upekha nanatta nanattasita
      tam abhinivajjetva ya‘yam upekha ekatta ekattasita
      yattha sabbaso lokamisupadana aparisesa nirujjhanti tam
      ev' upekham bhaveti。”(MN。 I。 p。364),中文译为“如此,以正
      慧如实知见之后,他去除依止于种种性的“种种舍,修习依止于单
      一性的单一舍,将所有对于世!间利得的执着断尽无余。”其中,
     “依止于种种性的舍”是“与五欲相关的舍”;“依止于单一性的舍”
      是“第四禅定的舍”。
1997。 世尊!我于尔时,彼实无智安着智处,实无智祠,又无智食,实无智
      奉事如智慧人。世尊!我从今日,诸比丘众及世尊弟子,此实有智,
      安着智慧处,实有智祠,又有智食,实有智奉事智慧人也:对应之
                                                                                 451

                                                                                 452
      巴利文为“Mayam hi bhante pubbe anatitthiye paribbajake
      anajaniye va samane ajaniya ti amannimha; anajaniye va
      samane ajaniyabhojanam bhojimha; anajaniye va samane
      ajaniyatthane thapimha; bhikkhu pana mayam bhante ajaniye
      va samane anajaniya ti amannimha; ajaniye va samane
      anajaniyabhojanam bhojimha; ajaniye va samane anajaniyatthane
      thapimha。 Idani pana mayam bhante annatitthiye paribbajake
      anajaniye va samane anajaniya ti janissama; anajaniye va
      samane anajaniyabhojanam bhojissama; anajaniye va samane
      anajaniyatthane thapissama; bhikkhu pana mayam bhante ajaniye
      va samane ajaniya ti janissama; ajaniye va samane ajaniyabhojanam
      bhojissama; ajaniye va samane ajaniyatthane thapissama。”(MN。
      I。 p。367…368),中文译实“佛陀!在以前,虽然外道的游行者
      不是高贵者,我们却把他们视为高贵者,虽然他们不是高贵者,我们
      却以高贵者的饮食供养他们;虽然他们不是高贵者,我们却把他们置
      于高贵者的地位。然而,佛陀!虽然比丘是高贵者,我们却把他们视
      为非高贵者;雄然他们是高贵者,我们却以非高贵者的饮食供养他
      们;虽然他们是高贵者,我们却把他们置于非高贵
      者的地位。现在,佛陀!因为外道的游行者不是高贵者,我们将会知
      道他们不是高贵者;因为他们不是高贵者,所以我们将会以非高贵者
      时饮食供养他们;囚为他们不是高贵者,所以我们将会把他们置于非
      高贵者的地位。而且,佛陀!因为比丘是高贵者,我们将会知道他们
      是高贵者;因为他们是高贵者,所以我们将会以高贵者的饮食供养他
      们;因为他们是高贵者,所以我们将会把他们置于高贵者的地位。” 
1998。 罗摩:巴利文为“Rammaka”,是婆罗门的名字。
1999。 謦咳:音ㄑㄧㄥˋ˙ㄎㄜˊ,咳嗽。
2000。 有一实病法、求病法,实老法、死法、愁忧戚法,实秽污法、
      求秽污法:对应之巴利文为“Idha bhikkhave ekacco attana
      jatidhammo samano jatidhamman neva pariyesati; attana
      jaradhammo samano jaradhamman neva pariyesati; attana
      byadhidhammo …… attana maranadhammo …… attana
      sokadhammo …… attana sarikilesadhammo samano
      sankilesadhamman neva pariyesati。”(MN。 I。 p。161…162),中文
      译为“此中,有一类人自己有生法又遍求生法,自己有老法、病法、
      死法、愁法、秽污法,又遍求老法、病法、死法、愁法、秽污法。” 
                                                                                 453

                                                                                 454
2001。 众生于中触染贪着,憍傲受入,不见灾患,不见出要,而取
      用之:对应之巴利文为“Jatidhamma h' ete bhikkhave upadhayo;
      etthayam gathito mucchito ajjhopanno attana jatidhammo
      samano jatidhamman neva pariyesati。”(MN。 I。 p。162),中文译
      为“诸比丘!这些执着的对象是生法,于此被束缚者、迷恋者、完全
      沉溺者,自己有生法又遍求生法。”
2002。 我自实病法,无辜求病法。我自实老法、死法、愁忧戚法、秽污法,
      无辜求秽污法,我今宁可求无病无上安隐涅槃:对应之巴利文为
     “Idha bhikkhave ekacco attana jatidhammo samano jatidhamme
      adinavam viditva ajatam anuttaram yogakkhemam nibbanam
      pariyesati”(MN。 I。 p。162…163),中文译为“此中,有一类人自己
      有生法,知道生法的危险之后,遍求没有生法的无上安隐涅槃”。
2003。 阿罗罗伽罗摩:巴利文为“Alara Kalama”,又译“阿罗逻迦蓝
      、阿兰迦兰、阿罗茶、罗迦蓝 摩、迦兰”是一位成就无所有处定的
      外道导师,佛陀刚出家时,曾随其学习禅定。
2004。 象顶山:巴利文为“Gayasisa”,又译“伽阇尸利沙、伽耶、象头”,
      是山的名字。
2005。 斯那:巴利文为“Sena”,是村庄的名字。
2006。 生知生见,定道品法,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
      知如真:对应之巴利文为“Nanan ca pana me dassanam udapadi:
      Akuppa me vimutti; ayam antima jati; natthi dani punabbhavo
      ti。”(MN。 I。 p。167),中文译为“我生起如此的知见:‘我的解脱
      是不动的,这是我最后的生,从此没有再生。’”
2007。 阿罗罗伽摩,彼人长衰不闻此法,若闻此者,速知法次法:对应之巴
      利文为“Mahajaniyo kho Alaro Kalamo; sace hi so imam
      dhammam supeyya khippam eva ajaneyyati。”(MN。 I。 p。
      170),中文译为“阿罗罗伽摩的损失很大,〔因为〕如果他听到
      这个法,他将会很快就了知这个法。”
2008。 五比丘:佛陀刚出家时,他的父亲净饭王派遣五人伴随他修行。后来
      他们看到他放弃苦行,便离他而去。当他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之后,
      为感念他们伴随的辛劳,便首先为他们说四圣谛。这五人就是后来的
      五比丘,即“憍陈如”、“阿摄具”、“跋提释迦王”、“摩诃男拘隶”
      、“和破”(参考注解464…468)。
2009。 优陀:对应之巴利文为“Upaka”(MN。 I。 p。171),中文译为“优波
      迦”,是外道的名字。
                                                                                 455

                                                                                 456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