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存在主义-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终于可以与我的存在相符合;总之一句话,是 为了使得原来处于“不是我所是”的我,现在处于一种本质 实在的情态,它的假设乃是基本上我已以本质实在的情态是 我所曾经是的东西。如此,我们在诚实的事例中发现到一种 


8 2 3 存 在 主 义 


持续的“镜子与反射”的游戏,一种经久地从是其所是的存 在,到不是其所是的存在,并逆转过来,从不是其所是的存 在到其所是的存在。而自我蒙骗的目的又是什么呢?是为使 得我以 “不是其所是” 的情态是我所是,或以 “是其所是 的”情态不是我所是。我们在此处发现了同样的镜子游戏。事 实上,为了使我有一个诚实的意图,我必须在一开始同时是 并且不是我所是。诚实并未向我指定一种存在情态或某种特 定本质,除非在这种本质的关系中它要使我从一种存在的情 感转向另一种存在情态。这第二种存在情态,这诚实之理想, 是我就本性而言不能达到的,因为当我为达到它而努力的那 同一个意图,我必须具有如此一种本性,即是,在我的存在 中我逃离我自己。设如我是沮丧的或懦弱的,如同这只墨水 瓶是墨水瓶,则自我蒙骗的可能性就根本不能想象。不仅我 不能逃离我自己;即使连想象我逃离它亦成为不可能。然而 设若由于单纯的投射作用,自我蒙骗成为可能,那是因为就 我的存在而言,如果我从我的投射作用被截断,就不再有是 与不是之分别。 
   自我蒙骗之所以可能,唯因诚实意识到它无可避免会旁 失它的目标,这是由于这个目标之本性使然。当我是懦弱的 时候,我之可以试图认我自己为“不是懦弱”,是因为“是懦 弱的” 在它自身存在的同一时刻,它自己本身即处于 “问 题”之中,因为它自身就是一个问题,以致在我想要去认识 它的同一时刻,它就从所有方向自我逃脱,并且消灭了它自 己。使我可以为自我蒙骗作努力的条件乃是,在某种意义上, 我不是我所不愿成为的这个懦夫。然而,我以单纯的“不是 


存 在 主 义 
9 2 3 


其所不是”的情态不曾是懦弱的,我将因宣称自己不是懦弱 而诚实 (in good faith)。如此,这个懦弱是飘忽的,难以 捕捉;为了我不是懦弱的,在某种意义上我又必须是懦弱的。 这并非意指我必有“一种”懦弱—— 就以“一点”的意义表 示“在某一程度上懦弱”,而非“懦弱到某一程度”而言。不, 我必然在同时,在所有层面中完全不是一个懦夫。如此,在 这个状态中,自我蒙骗要求我不要是我所是;这即是说,在 人性实况的存在情态中,具有一个轻不可量的分别,将是与 不是加以分别。然而,自我蒙骗并非被拘限于仅仅否认我所 具有的东西,仅被拘限于不去看到我所是的存在状态。它同 时也将我自己认作我所不是的状态。当我不是勇敢的时候,它 把我认为是勇敢的。而同样的,这件事之所以可能,唯有设 若我是我所不是;这即是说,唯有设若在我之内,非存在即 使由非存在之力亦不能存在。当然我不是勇敢的;不然就不 是自我蒙骗了。然而在我的自我蒙骗的努力之外,必须包含 有一种本体意义的内涵,即是,即使在我所是的通常存在状 态中,我亦并非真正是它,并且,譬如说,在“是沮丧的”这 一存在状态 (这乃是我以不是我所是的情态所是的)与“不 是勇敢的”这一“非存在”状态(这是我欲向自己隐瞒的)之 间并无本体意义的不同。更且,是之否定,其本身就恒久是 被消除的对象,而“非存在”的意义,其本身在人性实况中 乃是恒久处于问题之中的。设若我不是勇敢的,如同这个墨 水瓶不是桌子一样;这即是说,如果我被孤立于我的懦弱之 中,坚定地依靠着它,不能把它置于与它的相反之物的关系 之中;设若我不能自己决定我的懦弱 (这即是说,否定自己 


0 3 3 存 在 主 义 


勇敢,并在确定我的懦弱之同一时刻逃脱它);设若在原则上 我不可能与我的不勇敢合而为一并同样与我的勇敢合而为一 —— 则任何目我蒙骗的投射都不可能发生。如此,自我蒙骗 若有可能,诚实自身必须是处于自我蒙骗之中。自我蒙骗得 以成立之条件乃是,人性实况在其最为直接的存在状态中,在 我思(cogito)的直接(未到达反省阶段的)内在结构中,必 须是其所不是,并且不是其所是。 
Ⅲ.·自·我·蒙·骗·的“·信·念” 前面所已指出的只是使得自我蒙骗可被想像的一些条 件,是使我们对自我蒙骗形成一些概念的存在结构。我们无 法将自己拘限于这些思考,我们尚未将自我蒙骗与欺诈加以 分辨。关于双重面向的诸种概念,我们所做的描绘无疑会被 谎骗者所利用,用以反驳他的质难者—— 尽管我们每个人都 能够了解,并应当了解,这些概念的双重面向是建立于人之 本质,而非建立于某些环境经验。自我蒙骗的真正问题显然 在于自我蒙骗是信念(faith)这一事实。它既不是一种讽嘲性 的谎骗,又不是一种确断—— 设如确断是对于事物的直觉据 有。然而,如果我们给予信念的定义是,当对象事物并未呈 现,或呈现得不够清楚之际,存在却将其自身贴附于这种对 象,则自我蒙骗即是一种信念;而自我蒙骗之基本问题亦就 是一个信念的问题。当我们明明是为说服自己而编造一些概 念时,我们如何会以自我蒙骗来相信它们呢?我们必须提及, 事实上,自我蒙骗之投射必然是本身处于自我蒙骗之中。当 我在我的努力之终结,当我已经构成了我双重面向的一些概 念,当我已经说服了我自己之际,我不仅处于自我蒙骗之中; 


存 在 主 义 
1 3 3 


实际上,我未曾说服我自己;就以我能够被如此说服而言,我 一向是如此。而在我意图将自己置于自我蒙骗之中的同一时 刻,这种意图本身亦必然是处于自我蒙骗之中。对我而言,叫 我把它认作是自我蒙骗,则是一种讽嘲;而如果我真诚相信 它是纯洁的,则又变成了真诚信念。使自己处于自我蒙骗之 决定,不敢自名其名;它相信自己而不相信自己在自我蒙骗; 它相信自己,而不相信自己是处于真诚信念之中。就是这个 原因,决定了随之而来的态度:自我蒙骗的Weltanschauung (世界观)。 
   自我蒙骗,并不以批判思想中有关真诚信念方面所接受 的真理标准与范型为准据。它所最先决定的乃是真理的性质。 就自我蒙骗而言,真理是一种思考的方法,是一种存在形式, 如同物体的形式然。自我蒙骗之世界的本体特质—— 患者以 此突然将自己团团围住—— 乃是在此处其存在是“是其所不 是,并且不是其所是”。结果是一种特殊形态的证据出现;非 说服性的证据。自我蒙骗惧怕证明,然而它不让自己被证据 所说,免得由此变为真诚信念。它使自己谦卑;它说,它并 非无知于信念乃是决心,而在每个直觉之后,都须做决心,并 愿做决心,并愿望其所是。如此,自我蒙骗在它最初始的投 射,及连入世界之际,就决定了它的所需之物的本性。它坚 决认定不要求太多,只要稍被说服即满足了,并且强使自己 去相信那些不确定的真理。这种自我蒙骗的原始投射,乃是 在自我蒙骗中所下的一种决心,先把信念的性质做了决定。让 我们了解清楚:此处并无所谓反省的、自动的决心,而只是 我们的存在的一种自然发生的决定。一个人将自己置于自我 


2 3 3 存 在 主 义 


蒙骗之中,如同是去睡觉,而他之处于自我蒙骗乃是如同作 梦。一旦这种存在形态已经实行,要想使自己离开,就如同 把自己从睡梦中叫醒一样困难;自我蒙骗是“于世界存在”的 一种情态,如同醒着或者作梦,它自己趋向于永久延续其自 身—— 尽管它的结构是属于一种趋变形态。然而,自我蒙骗 意识到它自己的结构,并且小心地采取这样一种预防方法,即 是:决心认定趋变结构即是存在的结构,而 “非说服性结 构”乃是一切的信念之结构形式。因此,如果自我蒙骗是信 念,并且在它的最原来投射中包含对它自己的否定 (它决定 自己不要十分被说服,以便说服它自己“我是我所不是”),那 么,一种希望自己不要十分被说服的信念必然是可能的。如 此一种信念的可能性之条件是什么呢? 
   我相信我的朋友比叶对我感到友情。我以真诚信念如此 相信。我相信这件事,然而,对这个信念,我并没有不证自 明的直觉,因为这一种对象,由于其本性,是不能提供直觉 证明的。我相信它;这即是说,我允许自己完全投入对它的 信任之中;我决心相信它,并支持我自己这种决心;最后我 使我自己觉得它确乎如此,并以此调整我整个态度。这个我 所界定为信念的东西,就是黑格尔所称的直接者 (the im A mediate)。这纯粹是一种信念。黑格尔会立即证明直接者需要 间接,而相信,由于变成为己相信,就进了不相信状态。假 如我相信我的朋友比叶喜欢我,这意思是说,对我而言,他 的友情乃是他的一切行为之意义。相信,乃是对于比叶之行 为意义的一种特殊的意识。然而设若我知道我相信,这个相 信,对我而言,乃是一种纯粹主观决定,没有外在的相应事 


存 在 主 义 
3 3 3 


实。“信仰”一词之被用于指陈信仰之无动摇性的坚定(“上 帝啊!我信仰你”),并用于意指它的严格的、无自卫能力的 主观性格,原因即在于此。(“比叶是我的朋友吗?我不知道; 我相信是的。”)然而意识的本性乃是如此,即是,在它之中, 间接与直接乃是同一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