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生意人将信将疑、迟疑不决,可小伙子显得十分焦虑,一个劲地催他:“你快走,快走!你要是不信,可以过一会再过来看看!”
就这样,生意人只好一个人先走了,他在小镇的街头转了好几圈,越想越觉得那个跑堂的是在耍他,就再也不想在街上闲逛了,于是他就回到了刚才吃饭的小饭店,一看,吃饭的包间里血流成河,几个同来的生意人全被砍死了……
我问父亲:“这个故事是真的吗?”
父亲看着我,看了半天,一字一句地说:“千真万确,我就是那个被救的生意人啊!”
我明白了父亲的意思,我说:“这几天我正在忙一笔生意,实在不能耽搁,过几天我忙完了,一定会过问这件事的。”
三天后,我忙完了手头的生意,便又找出李军的手机号,想打电话问问他,如果那个人确实是女儿有病,我准备把钱汇给他。不料这次一打就通了,我在电话里说了我的想法,李军听罢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说:“那几天刚好我和老婆吵架,一气之下我就在外边混了一段日子,我怕老婆找麻烦,一直没开机……其实当时他实在是走投无路,他连续几天四处求人借钱,甚至向几个仅有一面之交的人借,因为他听爷爷讲过一件事——他的爷爷曾经因为和一个人有一面之交而出手相救,才使那人没有在饭店的包间里被生意上的仇家杀死,他爷爷说,一面之交是一个人命运中的缘分,所以,他才厚着脸皮找你借钱的,他是想碰碰运气……”
我听到那人的爷爷救人的事后猛地心中一动,问:“他爷爷救的是一个怎样的人?”
李军说:“他讲,他爷爷救的那人眉毛间有个不小的黑痣……”
天啊,这个世界太小了,因为我父亲的眉毛间就有一个不小的黑痣,那人的爷爷救的就是我的父亲呀!我当即在电话里对李军说:“你转告那人,我马上把钱汇给他!”
电话里,李军沉默了,好久才开了口:“不用了,我也是从外地回来后才知道的消息,他的女儿在两天前就病故了,如果当时凑够了钱,他的女儿就不会死了,唉!”
那一刻,我拿着手机,望着身边的父亲,满眼都是擦不完的泪水……
(题图、插图:刘斌昆)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03月 TOP 故事会
故事会 》》》 2008年第13期 血情 作者:韩 苏 字体:
【 大 中 小 】
“在废墟上托起生命的方舟”,这是四川汶川大地震后中国亿万民众的共同心声,以下这个故事,是作者根据其家人在街头献血时看到的真实情景创作的……
老张和老刘是哥们,又是一对谁都不服输的“对头”,这一斗就是三十多年,从年轻时在一个车间里斗生产技术,斗烟斗酒,到退休后斗养鸟、斗下象棋,连得了病都要比谁好得快,反正是谁也不服谁。
这天,老刘想找老张下棋,走进他家的门,一看,老张的老伴正对着电视机抹眼泪,她没好气地对老刘说:“都地震了,还下什么棋?”
老刘叹着气说:“唉,就是心里堵得慌才想下下棋、宽宽心,你说我们一把老骨头,也使不上啥劲儿,不是干着急么!”
老张的老伴眼睛红红的,她瞪了老刘一下,说道:“咋使不上劲?这不,老张跑市红十字会捐款去了,他说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老刘一听连连顿足,哎呀呀,人老了脑子就不好使,怎么就没想到捐钱?唉,又让老张这死老头占了先!他心里这个气哟,赶紧一溜小跑回家取钱。
老刘捐完了钱回家,路上看见很多人在排队,好家伙,队伍排得像长龙,想当年国家困难时期排队买花生油也没见有这么多人。老刘上前一打听,原来是给灾区献血,看看排队的人,男女老少,啥样的人都有,老刘心头顿时热乎乎的,他二话没说,就站在了队尾。
过了好久,总算轮到老刘了,他快步上了献血车,接待的医生一问他的年龄后连连摇头,说是献血的年龄上限是55岁,老刘一听急了,左说右说,医生就是不同意,老刘憋了一肚子气往家走,半道上碰着老张,便随口问道:“干吗去?”
老张很神气地说:“献血。”
老刘一听就摇头:“你也别费力气白排队了,我才60,人家都嫌我老,你都61了,还指望能收你的血?”
老张神秘地一笑,说:“你的血不收,我的血可得收,我那是稀型血。”
老刘平时总笑老张说英语不标准,这回更是乐得前仰后合:“你老糊涂了?什么西型东型的,你说的是C型吧?我只听说A、B、AB、O四种血型,没听说有C型血的!”
老张不理他,自顾自地往前走,还有点神秘兮兮的,老刘起了好奇心,就跟在后面,想看看他是怎么个C型血。
老张都没排队,直接走上献血车,跟医生嘀咕了几句,又戴上老花镜认真地填了表,一个护士采了血样化验,不一会儿就给老张绑上手臂开始扎针,血刚流进管子,老张突然有点头晕,一旁的医生、护士全紧张了,但老张很快就平静了下来,他歉意地一笑,说:“没事,接着抽吧,我是晕血。”
老刘急得直跺脚,埋怨道:“好你个老张,就算是为了跟我比,也不能把命搭上啊!”
老张回过头来笑吟吟地对老刘说:“别说晕血了,就是吐血也得献,灾区缺这个稀型血。”接着他又开起了玩笑:“不像你这种血,又老又普通,没人要。”
老刘被老张说得有点摸不着头脑了,他问护士:“原来还真有C型血?”
大家先是用奇怪的眼光盯着老刘,突然又明白了,满车人哄堂大笑,护士笑着解释道:“这位老同志是稀有血型,RH阴性血,不是什么C型血。”
老刘这下总算听明白了,以往他和老张总是唇枪舌剑的,半句软话都不肯说,可这一回他倒竖起了大拇指,三十多年来他第一次在老张面前认了输……(题图、插图:刘斌昆)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03月 TOP 故事会
故事会 》》》 2008年第13期 神秘的声音 作者:孙一君 字体:
【 大 中 小 】
李丽今年五十多岁,退休了,老伴也已过世,于是热心人就给她介绍了一个男的,对方叫老林,见了几次面后,李丽觉得他不错,憨厚老实,很勤快,体贴人,家里也没有什么负担。
李丽心里有意,便开始对老林细心观察起来,没想到这一观察,竟发现了一桩怪事。
这天下午,李丽去老林家,门是虚掩着的,她把门推开就听见了两种奇怪的声音,第一种声音听得出来,是老林嘴里发出来的“嗨嗨”声,估计他在干一件力气活,是用了好大的力叫出来的声音;第二种声音就很难分辨了,李丽听了很长时间,总感觉好像是猪肉撞在墙上的那种“叭叭”声。这两种声音都来自老林的房间,门是关着的,不知道他在里面干什么。
没多久,门开了,老林走了出来,只见他面色红红的,浑身是汗,连走路都有些晃悠了。趁老林去冲凉那会儿,李丽看了看房间,没见到什么猪肉,也没见到能发出那种声音的任何东西!
在随后的日子里李丽继续观察,她发现,只要老林在房里发出那种声音的时候,他的房门不仅是关着的,而且连窗帘都遮盖得严严实实,大热天也是如此,他在房间里干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呢?
更奇的事接着就发生了:李丽有一个小外孙,刚满一岁,这小家伙自然也将是老林的小外孙了。小外孙过去一直都是李丽带着的,满周岁那天,老林忽然提出,说是白天由他来带,李丽认为这是好事,也就答应了。没想到只带上两天,小孙子竟对李丽翻脸不认人了,见了她不是哭就是闹,而见了老林就往他怀里钻,更可怕的是,小孙子有时还做出一些很怪异的动作,在李丽看来,那动作既有点像“鱼跳龙门”,又有点像“猴子上树”。
一天下午,李丽去了老林家,刚把门打开,只听见老林的房间里又发出了那种声响,这次声响有点不同,过去李丽听到的是两种声音,这次是三种:一是老林的“嗨嗨”声,二是“猪肉”撞墙的声音,第三便是小孙子“咯咯”的笑声,还笑得格外起劲,那笑声,比大人买彩票中了大奖还开心呢!
老林自个儿在房间里发出那种声响,这本身就有点让人琢磨不透,现在又和小孙子一起玩这种把戏、发出这种声响,房门和窗户又都关得严严实实的,李丽不禁有些提心吊胆起来,她实在憋不住,就问老林,可他神秘兮兮地说是“保密”,弄得李丽没辙。
李丽家离菜场不远,下午菜场清闲,李丽常去那里聊天,一次,一个卖肉的摊主无意间说了一件更为离奇的事—
这卖肉的住在乡下,每天都是天不亮就赶来菜市场卖肉,路上经过一条大堤,这是一条废弃了的堤,别说晚上,就是白天也很少有人经过。这天凌晨,天还没亮,那卖肉的在大堤上走着,猛然间发现有一个“活物”正朝自己“移动”着,越来越近。说那活物是猪,可要比猪高;说那活物是牛,可没有牛壮;再仔细一瞧,奇怪,那活物竟然没有腿,没腿却能向前移动,而且速度很快,这是什么呢?那卖肉的有些慌了,好在手上拿着割肉的刀,眼看那活物越来越近,只差几步了,卖肉的便把刀举了起来,也就在这时,那活物开口说话了:“早上好!”卖肉的这才知道那是个人。天很黑,看不清是谁,但从声音中听得出来,他是老林!卖肉的到现在还是没有弄明白:老林的腿呢?没有腿又怎么能行走呢?
听了这番话,李丽猛然想起了小外孙做出的“鱼跳龙门”、“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