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自然与人生的盛宴-莎士比亚戏剧-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友,煽动我的仇敌;他的理由是什么?只因为我是一个犹太人。难

  道犹太人没有眼睛吗?难道犹太人没有五官四肢、没有知觉、没有

  感情、没有血气吗?他不是吃着同样的食物,同样的武器可以伤害

  他,同样的医药可以疗治他,冬天同样会冷,夏天同样会热,就象

  一个基督徒一样吗?你们要是用刀剑刺我们,我们不是也出血的

  吗?你们要是搔我们的痒,我们不是也会笑起来的吗?你们要是用

  毒药谋害我们,我们不是也会死的吗?那么要是你们欺侮了我们,我们难道不会复仇吗?

  本来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坏人,一个万人唾骂的“恶狗”。但在戏中莎士比亚通过写他命运的两个方面把他塑造成极敏感、有个性的人物形象,这就加深了观众对生活与人性复杂性的认识。他的形象与一般的悭吝人不同即在此,如果相同就没有味道。

  夏洛克和鲍西娅这两个主要人物在剧中分别代表两个世界。前者代表现实的世界,是铅灰色的、令人沮丧的,充满着阴谋,散发着铜臭,其背景在威尼斯。而鲍西娅所在的世界是贝尔蒙特理想乡,月光皎洁、温柔,音乐和歌声欢快动听,友谊和爱情散发出迷人的芬芳。莎士比亚着重在对比中描写这两个世界。值得注意的是,阴影还是多了一点儿。铅灰色的世界向皎洁的世界挤压。就连鲍西娅也感到精神上的郁闷,她厌恶涌向她这个纯净世界的俗不可耐的王公贵族们。她一出场就对侍女尼莉莎说:“我这个小小的身体已经厌倦了这个广大的世界了。”

  在《威尼斯商人》中,爱情占的篇幅并不多,所谓的爱情,其实是婚姻,而且总不如在《仲夏夜之梦》中那样纯洁了。例如巴萨尼奥在选匣子时对人们追逐钱财表示轻蔑和鄙视、发了一通议论,但他处心积虑要娶鲍西娅不也是为了那份丰厚的嫁妆吗?那位罗兰佐自有不能与恋人相会的苦楚,但他后来与情人私奔时也不忘卷走未来岳父的家私。至于比夏洛克更有人情味的商人安东尼奥,受尽折磨没有什么收获,仍然留在冷酷的散发着铜臭气的现实世界里,没有什么喜相。

  总之,莎士比亚在现实中找不到欢快的东西,只好把喜剧世界搬到另外一个地方,让新婚的人儿在那里过幸福的生活。而对生活的纵深开掘,使他塑造了夏洛克这个蕴含极丰富的人物形象。夏洛克与福斯塔夫、哈姆莱特并称为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三大典型。

  《温莎的风流娘儿们》

  ——五光十色市井图

  在历史剧《亨利五世》的开篇,莎士比亚大刀阔斧,巧妙安排,让新国王,也就是早些时候与福斯塔夫等人混在一起的王子哈尔,一改故态,与“老朋友们”彻底决裂,将福斯塔夫远远地发配了。历史剧里的福斯塔夫将吹牛撒谎、好色贪杯、贪生怕死等种种作态,表现得淋漓尽致。莎士比亚所在的剧团常进宫演出,据说女王看到这个大肚子角色这般有趣,就下令要莎士比亚在两周之内写一部喜剧,讲一讲这位可笑的骑士的恋爱故事。虽然这种说法有些传奇色彩,该剧是否在两周内写完也无从查考,但这个剧作在莎士比亚的全部作品中是很特殊的。其特殊性不单单在于福斯塔夫这个角色的又一次出现,使莎士比亚的创作有一些连续性,而在于因为有了这个角色,引出更多的人物,组成一个五光十色的市民社会场景。

  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莎士比亚以前写的大多数作品,其取材总是有迹可寻,或者是以前有过剧作,他加以改编;或者是古代或当代著述中记载着故事,他进行改造。但《温莎的风流娘儿们》却无所依傍,完全出自作者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和研究;其次这里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与他的家乡斯特拉福镇有些关系。其中的乡村法官夏禄以镇上的乡绅托马斯·路西爵士为原型,夏禄提到他的鹿被人射杀,使人想起莎士比亚年轻时进入爵士禁苑偷猎的事。另外一点更值得注意。乍一看,这里的主人公还是历史剧里的福斯塔夫,其实二者之间已有了显著的不同。在历史剧里,福斯塔夫是个中心人物,野猪头酒店困有了他而四壁生辉。他以成串的妙语,把无赖的技巧发挥到极致,是一样地痞流氓、骗子偷儿的领袖。而在这出戏里,他就普通得多,很难说是主角,因为单是在他这个圈子里,快嘴桂嫂比他还活跃 (就是原野猪头酒店老板娘,在这个戏里是个穿针引线的媒婆),很多矛盾冲突情节都离不开她。在《亨利四世》中福斯塔夫理直气壮地追求金钱,往往得手,使同伙都钦佩他的手段高超。而在 《温莎的风流娘儿们》中,他干的是偷偷摸摸,连自己都心里发虚的勾当——为了骗男人的钱而勾引他们的妻子。其结果成为一个受愚弄的小丑和笨蛋。

  总之,这不是一出富有异国情调的浪漫喜剧,而是一出写实的世情喜剧,写的是英国文艺复兴时代社会生活,这里没有王公贵胄,只有快乐的市民。

  全剧的故事很简单:约翰·福斯塔夫爵士为了弄些钱,要勾搭城里两位有钱人的太太培琪大娘和福德大娘。这两位很生气,经过周密的布置,捉弄了这位骑士一顿。与此同时,培琪的女儿安的婚事也引出许多风波。乡村法官夏禄的侄子斯兰德和法国医生卡厄斯都通过快嘴桂嫂迫求她,但都未成功。安爱上范顿,遭其父反对。但青年人坚持下去,痴心不改,终成眷属。福德先生原来嫉妒成性,总怀疑妻子不贞,这回看到妻子智斗福斯塔夫的具体行动,有所醒悟,妒症为之减轻。温莎地区是皇上行官所在地,皇室每巡幸至此,总给这里的人民带来节庆和欢乐的机会。“风流娘儿们”(MerryWives)这个译法很有生活气息,也很大众化。但“风流”二字却不是象汉语中某种意义那样包含“放荡”的意思。应该是当快乐、快活讲。正如全剧结束时,培琪大娘玩闹过一场之后总结的那样:

  不要看我们一味胡闹,这蠢猪是他自取其殃;

  我们要告诉世人知道,风流娘儿们不一定轻狂。

  但不管怎么说,福斯塔夫还是这出戏里最有趣也最有戏的人物。他的性格是个奇妙的混合体。在历史剧中,他常常胆小如鼠,在战场上怯阵装死,平时只说不干。但在这里他却胆大包天,无所顾忌。主要表现在对金钱和女色的迷恋和追求上。俄国作家普希金认为他的好色的一面很突出,是个典型的享乐主义者:“福斯塔夫的恶行,一个连着一个,构成一串滑稽的、畸形的图画,酷似古代的酒神祭时的景象。我们分析一下福斯塔夫的性格,那就可以看出,他的重要特征是好色;粗俗地、卑贱地追逐女性,大概从小就成了他的首要嗜好,但现在他已是五十开外的人了,他发胖了,衰老了;贪食和美酒显然胜过了维纳斯。第二,他是个懦夫,但是因为他和年轻的酒肉朋友生活在一起,不断地受到他们的嘲笑和捉弄,他也会掩饰自己的怯懦,表现出躲躲闪闪的可笑的勇敢。他有吹牛的习惯和心计,福斯塔夫一点也不笨,并且正相反,他也有那种常常与好人在一起的人们的某些习惯。他一点也没有什么常规。他象女人一样软弱,他需要强烈的西班牙酒 (the sack)、油腻的饮食和供养自己情妇的金钱;为了获得这些,他什么都干,只要不去碰明摆着的危险。”的确,在这出戏里,福斯塔夫色胆包天,到了不顾一切的地步,甚至在明知道有危险的情况下,也要去碰碰运气。但究其原因,却并非为了女人。追求女人自然是他生活的一部分,而且也是作者为遵女王之命而特意安排的情节,但作者更强调福斯塔夫贪财的一面。有了钱,他就可以更多地满足自己的欲望。他与两位太太调情,是因为他听说福德大娘掌管着家里的钱财,家里的钱数也数不清,而培琪大娘家就象一座取之不竭的金矿。他于是下定决心说:“我要去接管她们两人的全部财富,她们两个人便是我的两个国库;她们一人是东印度,一个是西印度,我就在这两地之间开辟我的生财之道。”这位穷极无聊的骑士被钱财诱得昏了头,拼命往前冲,结果落进了陷阱,当众受辱。他最后被一群“精灵”捉弄,难受之余,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弱点”:“我曾经三、四次疑心他们不是什么精灵,可是一则因为我自己做贼心虚,二则因为突如其来的怪事,把我吓昏了头,所以会把这种破绽百出的骗局当做真实,虽然荒谬得不近情理也会使我深信不疑,可见一个人做了坏事,虽有天大的聪明,也会受人之愚的。”这实际上也透露出他的性格中怯懦的分子,因为他的社会地位低下,生活没有保障,只好干些偷偷摸摸的勾当,没有了以往的骄横。

  但我们不要忘记,莎士比亚是在写喜剧,而且是为宫廷所写,所以对人物的处理,因为作者怀着的一腔乐观情绪,就总保留几分友善。与福斯塔夫同伙的几个人,毕斯托尔、巴道夫、尼姆等虽都是市井无赖,但他们作为福斯塔夫的跟班一面也受着他的奴役和剥削。他们也还有善良的一面,如在酒店里谁都不愿为福斯塔夫送情书,巴道夫因此被解雇,毕斯托尔后来也和众人一起捉弄自己的主人。就连福斯塔夫,作者也没有将他弄得一败涂地,仍采用玩笑笔法,与人为善,劝人改过。

  除了福斯塔夫,这出戏几乎是女性占尽风流。主要人物有培琪大娘、福德大娘、安·培琪小姐和快嘴桂嫂。在以往的戏里,莎士比亚善于描写少女,这出戏里则大多是妇人。妇人就没有那么多诗意,这跟这出戏的主题和背景也有关系。两位大娘是市镇上那种贤惠、安分、普普通通的女人,她们受不了在大城市流行的男女调情的把戏。当福斯塔夫给她们分别写了一封情书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