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鼐答应着,却迟迟不动身。李自成这才记起,明天五更,他们就要离开北京了,李岩奉旨和马世耀断后,有什么机会见面呢?
想到此,他只好又一次挥挥手说:“好吧,你让他进来。”
散朝后,李岩拖着懒洋洋的步子往中州会馆走,皇上已决计西行,明天五鼓便要出发,他奉旨和马世耀断后,得抓紧时间布置。不想才走到午门,却遇见了大队柴草车,从前门棋盘街一直排到紫禁城,有近千辆之多,在这座金碧辉煌、有数百年历史的宫殿群落前,形成一道很不和谐的风景线。
他不由诧异,乃问押车的一个小校,怎么把柴草运到宫中来了,且不走后门而走前门?小校告诉他一个惊人的消息:这是凛遵皇上谕旨而备办的,为准备放火焚宫之用。
什么,皇上要焚毁这座紫禁城?李岩不由大吃一惊。清兵逼近,北京是守不住了,但就因这个原因,要把这座巍峨的宫殿烧毁?皇宫不但是皇权的象征,且也是数百年来,集天下臣民的智慧、血汗于一体的结果啊,何所谓中原上国,不就体现在这些地方吗?自己得不到,或者说暂时要放弃,就应该付之一炬、毁之于一旦吗?
八 大顺皇帝(8)
想到此,他不由又返身往宫中走。才过金水桥,只见宋献策迈着八字步,一摇三晃地走过来,一见李岩,不由问道:
“任之何去而复往?”
李岩一把拿住他的手臂,问道:“你可听说皇上要焚紫禁城?”
宋献策点点头,低声说:“这是你那位同乡加同年的好主意,说皇居壮丽,岂可弃掷他人?不如效咸阳故事,将带不动的尽付丙丁,就是后人议及我辈,也不失楚霸王之英名。”
“糊涂,糊涂之至,项羽烧阿皇宫,落了个千古骂名,难道他也想让皇上背一个千古骂名?姓牛的真是尽出馊主意!”
宋献策微笑着,反手挽住李岩,摇头晃脑地吟起了诗:“徒纵咸阳三月火,让他娄敬说关中。你可知这是谁的诗句?”
这真是急惊风遇上慢郎中,李岩不由生气,忙气急败坏地说:“此时此刻,你还有心吟诗?”
宋献策笑嘻嘻地说:“你们二人不是同乡吗,他是举人,你也是举人,怎么就如此不同?”
李岩说:“什么不同?”
宋献策悠哉游哉,竟说:“坏文人有个好习惯,开口就是好听的;好文人有个坏习惯,开口就是别人不愿听的,你想做好文人呢,还是做坏文人呢?”
说着,拖起李岩就往回走,可李岩却挣脱他的手,说:“这么一座宫殿,建成多不易呀,就这么烧了你不痛心我痛心,你不愿说我要说。”
说着,就仍往宫里走。宋献策又一次追上他,连连喊着他的名字说:“李任之呀李任之,千里搭凉蓬,没有不散的筵席,人家不心痛你心痛什么?你不觉得话太多了吗?”
李岩一怔,不由立定了脚跟,恰在此时,巍峨的五凤楼上,那报时的钟被敲响了,悠扬的音调,一下一下的,似乎在向他诉求什么,李岩心一横,说:
“皇上前天还让我畅所欲言呢,话虽多,可是好话啊,如果能救下这座皇宫,就是被皇上杀掉也值!”
说着,也不管宋献策在摇头,仍一个劲往前走。宋献策身材矮小,追他不上,只好望着他的背影,连连顿足叹息。
李岩进殿,跪下恭行大礼。李自成望着他,催促道:“任之,什么事快说,再过几个时辰,这里就要点火了。”
李岩一见皇上提到“点火”,心里不由“咯登”一下,看来,焚宫之说,果有其事,但仍追问一句道:
“点火可是烧毁有关文件?”
李自成说:“不是,那些东西早处理好了,点火是要焚宫,将这一大摊劳什子烧掉,不要让满鞑子坐享其成。”
李岩赶紧奏道:“皇上,火可不能举,皇宫为天下臣民血汗凝聚,为我中华历代祖先文物,项羽为末路英雄,他烧阿皇宫的故事学不得,须知这不是留与满鞑子,而是留与后人。”
才开过杀戒的李自成,情绪仍很激动,不想李岩开口便不中听。他想,说要从长计议的是你,说满人是来争江山的也是你,你不这样说朕还不想烧,就因你这样说了朕才一不做二不休,可你却又来拦阻,你这是什么意思?想到此,他不由口气严厉地说:
“李任之,你好不晓事,留与后人不就是留与满鞑子吗,难道你想让他们在此为所欲为,号令天下?你是什么意思?”
李岩一惊,皇上好短识啊,前天晚上不还要我畅所欲言吗,今天为什么这样不耐烦呢?这时,一边的张鼐在向他使眼色,要他退下。可他一想,若不说,这皇宫就要化为一片白地了,不由硬着头皮连连磕头,苦谏道:
“皇上,皇上,请听微臣把话说完。”
李自成独眼一瞪,说:“你不要再在这里嗷嘈了,朕还有很多急事要办!”
李岩伏地不起,磕头如捣蒜,说:“皇上,皇宫乃穷天下之力,朱明历二百余年苦心经营始成,集人文之大观,为华夏的骄傲,若一火焚之,将为千古罪人,要遗臭万年!”
此言一出,连一边的张鼐也惊呆了,李自成更是气得连连顿足,说:“李任之,你再要说下去,可别怪朕不能容你了!”
八 大顺皇帝(9)
张鼐一闻此言,赶紧将李岩一手挽住,狠命地往外推搡,好容易将李岩推到殿外甬道上,才压低声音警告说:
“任之将军,你疯了吗?你前天一席话,已让皇上彻夜未眠,你可知皇上刚才已亲手杀了好几个人了?”
说着,就把皇上杀窦妃及宫女、太监的事叙述了一遍,又说皇上眼下心情不好,什么话都听不进的,不要再火上加油了。
李岩一听,不由泪流满面,仰天长叹一声,怏怏地走了出来……
4 一把火
甲辰年'1644'四月的最后一天,距大顺军进入北京才四十一天,北京城又经历了一次翻天覆地的大变化。
不可一世的大顺军终于狼狈地撒出了北京城,李自成身上仍是那套行头,仍是那匹乌驳马,但就连乌驳马似乎也明白,这是一次失败的出走,它踩着细碎的步子,从紫禁城出来,立在汉白玉石桥上,竟回过头,对着巍峨的皇宫发出一声长长地嘶鸣,那音调,是那么低沉和悲怆。
李自成尚未离开武英殿,负责放火的张鼐就指挥手下数百人,就分别在后面的东西六宫放火了,他们嫌一处处地放火太慢,便用小炮向充塞宫门的柴草开炮,由炮火去引燃柴火,待李自成走出午门,后面已是炮声隆隆,美奂美轮的宫殿群落便处处冒出青烟,煞那间,一齐窜出了红红的火舌。
他回头望着这巍巍宫墙,凤阁龙楼,雕栏玉砌,那红墙黄瓦,上接云齐的宫阙,在晨曦的衬映下,轮廓是那么清晰,色彩是那么亮丽。其实,长安的秦王府怎么能与这里相比呢?他不由感慨系之,心想,这一烧不是向世人宣告,朕再也无力杀回来么?
看来,李任之的话也许是对的。
行行重行行,逶迤直向西,哪条路上来的,仍从哪条路回去。他们从广宁门出城,一直朝西南走,中午,队伍终于到达芦沟桥一带,李自成下旨,令人马原地休息,自己仍坐在马上,不时极目四野,看到的只是一片荒芜,人民逃散一空,连野狗也是稀见。
然而,此时的北京城却正鬼哭狼嚎,遭受到空前的大劫,这一回且是焚林而猎、渴泽而渔——因为他们要走了,不能把好处让给夷人。
奉旨断后的李岩,冷冷地注视着眼前的一切。
搜尽民间骡马,便于驮运物资。这是皇上的圣旨,大顺军战士遵旨而行,这本是无可说的,但除此而外,金银玉帛加妇女,便也成了他们搜寻的对象,这以前是专找官宦之家,轮到马世耀部进城,官宦之家早家徒四壁了,他们便只能向民间搜求,这班人觉得太亏,搜求更狠,且分赃不匀,发生火并,于是,杀人的,不堪受辱自杀的,相互残杀的,到处发生。
李岩亲眼看见手下的士兵在烧、在抢、在强奸,但他无动于衷,他明白,自己这监军早已徒具虚名,其实,谁怕谁呢?自己若多管闲事,不但无功,反自讨没趣。他只一个劲地叨念着,完了,大顺军完了,李闯王的千秋伟业就这么完了,那晚君臣的一席谈,自己虽剖肝沥胆,皇上却只当耳边风,一切都被宋献策这个鬼头鬼脑的江湖术士言中了。
李岩不得不考虑起自己的下半世光景。
自己是彻底得罪皇上了,所谓“指斥乘舆,罪该万死。”昨天,只差一点点,他就要被皇上当作伺候他的宫女、太监,一起亲手砍掉,他与皇上之间的君臣之义,或者说,还有一份友情,已在昨天,随着即将燃烧的宫殿,统统化为灰烬,皇上眼下是忙,无心来收拾自己,待安定下来,恐怕就要跟他算账了,此时不走,更待何时?可何处才是自己真正的归宿?
他忍着绞痛的心,信步来在前门的大街上,大街上,能看到什么?
“天街踏碎公卿骨,内库燃成锦绣灰”。
这不是韦庄笔下,黄巢进入长安后的景象么,怎么又重现在自己的眼前呢?
这难道就是自己的部下,自己的同僚?这难道就是自己曾经效忠过的事业?
八 大顺皇帝(10)
风云三尺剑,明月一床书。自己本是一个风流倜傥的官宦公子,一个懒散而超脱的富贵闲人,在家乡的河南杞县,田连阡陌,广厦万间,每日寄情山水,徜徉田园,或与友朋联诗结社;或与亲人登高望远;过的是妻贤子孝,兄友弟恭,舒适而高雅的生活,为什么一步步走到这里呢?
李岩背翦着手,像一个局外人似地在乱兵中穿行。这班人都认识他,却也毫无避忌,他于是得以仔细地、一个个地看着这班作恶的人,他们都长着一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