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寐语者-帝王业(上)-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父亲和哥哥无数次提起找个人,也不足为奇。

直到,子澹也提到了这个名字,用一种我无法理解的复杂语气。

他说,天降此人,是家国之幸,恐怕也是苍生之苦。

几天前,爹爹一回府,就向我们宣布了好消息,我军南征大捷,即将班师回朝。

大军仅用九个月时间,远征南疆蛮族,一路势如破竹,南疆二十七部族全部归降,我国疆土向南拓展了六百余里,声威震慑四方,更截断蜀中叛贼南边退路,令贼寇胆寒心惊,退守剑门不出。

朝野上下闻之振奋,大军班师回朝,太子率百官出城相迎,犒赏三军。

消息传来,朝野振奋不已,只有父亲似乎早已经料到了这个结果,只是淡淡而笑,欣慰的表情中,隐隐有一丝忧虑。我却不明白他忧虑什么。

这次又立下赫赫战功的,正是那个人,镇国大将军,豫章王——萧綦。

上至宫廷下至市井,如果还有人不知道豫章王的赫赫威名,那人不是聋子就是白痴。 

——出身扈州庶民,少年时曾铸剑为生,十六岁从军,十八岁升为参军,被征入靖远将军麾下,北上征讨突厥。朔河一役中,率百名铁骑,定妙计,奇袭敌后,烧尽粮草辎重,以一人之力杀敌八百,尸堆成山,身受二十一处重伤,竟得以生还。突厥军遭此重创,又受大军迎面痛击,溃退千里,不但收复了被突厥侵占多年的朔曷二州,更一举占领朔河以北六百里的肥沃土地。

萧綦一战成名,从小小参军一跃而为前锋副将,深受靖远将军器重。驻守边关三年间,击退突厥百余次进犯,阵前斩杀突厥大将三十二人,包括突厥王爱子也命丧萧綦手下,突厥元气大伤,再无进犯之力,举族北迁三千里,北方边关从此固若金汤。萧綦威名远震朔漠,晋封宁朔将军,人以“天将军”呼之。

永僖四年,滇南刺史屯兵自重,勾结白戎部族,自立为王。宁朔将军萧綦征奉旨西征,一面将敌军前锋阻隔在罗朗关,一面绕道黔州,强行在崇山峻岭中开出栈道,出其不意直袭叛军心腹,沿途遭遇归附了叛军、抵抗朝廷的夷狄部,招抚不遂,萧綦一怒之下屠城而过,将夷狄灭族,乘势大破白戎,收复滇南,将叛军首领十三人全部枭首示众。萧綦趁胜追击,历时两年,夷平西南边陲,以赫赫功勋晋封豫章王,镇国大将军,统摄百万兵马,成为当朝皇族之外,唯一的异姓藩王。

永僖七年,南疆蛮族犯境,刚刚平定西南的豫章王,再度领军南下,在遭遇洪灾,瘟疫肆虐的南疆边陲苦战拒敌,又逢洪水冲毁道路,后方补给中断,几番身陷险境,萧綦临阵决断,以破釜沉舟之心强渡澜沧江,硬生生将南蛮逼退八百里,再无北犯之力。

永僖八年,豫章王大军在滇中休整半年之后,再度南下,有备而战,将南蛮击得溃不成军,仅用九个月时间,就将南疆二十七部族全部收降。

整整十年间,豫章王统率大军征战各地,力挽狂澜,匡扶社稷于危难,当之无愧为朝廷肱股,家国柱石。

此番大军凯旋回朝,朝野振奋,皇上原本决意亲自出城迎候,却因龙体抱病已久,只得命太子率领百官出迎,代天子犒赏三军。

一次次听父亲和哥哥说起前方战事,一次次被那些惊心动魄的战况震骇。

“豫章王”这三个字简直有如魔咒,每一次说到此人,都会令我联想起着杀伐、胜利和死亡。

当我终于可以亲眼看见这个传说中如魔似神的人,不知道为什么,我却莫名的畏惧起来。

哥哥在瑶光阁包下整层,那是朝阳门附近最高的楼阁,让我可以居高临下,远远看见大军入城的盛况。

十万大军不能全部进京,豫章王只带了三千铁骑入城,饶是这样,也足以让整个京城为之震撼。

成百上千的百姓将入城大道的两侧围挤个水泄不通,但凡可以看见城门的楼阁,都早早被人挤满。

朝阳门已经暂时关闭,入城甬道正中一条红毡铺路,两列御林军甲胄鲜明,侍立两侧,皇家的明黄华盖,羽扇宝幡层层通向甬道尽头的高台。

正午时分,礼乐齐鸣,金鼓三响过后,太子一身褚黄朝服,在百官的簇拥下登上高台。

远远地看过去,根本看不清每个人的面貌,只能凭服色猜测,站在太子左侧,一身朱红朝服的人必然是爹爹。 我扯了扯哥哥衣袖,冲他眨眼,“喂,你什么时候也蟒袍玉带,站在百官之首出出风头啊?”

哥哥重重一扇敲在我额头,“臭丫头,什么时候学会说风凉话了?”

我跳起来,正要夺过他那把装模作样的折扇,突听一声低沉肃远的号角响起,城门缓缓开启。

仿佛整个都城,都在一刹那肃穆下来。

正午耀眼的阳光陡然暗了下去,空气中仿佛骤然有了一种寒意。

刹那间,我以为眼前出现了无边无际的黑铁色的潮水,在阳光下闪烁着金属的寒光。

一面大大的黑色衮金边帅旗跃然高擎,猎猎飘扬于风中,上面赫然一个银勾铁划的“萧”字。

黑盔铁甲的铁骑,分作九列,严阵肃立,当先一人重甲佩剑,盔上一簇白缨,端坐在一匹通身如墨的披甲战马之上,身形笔挺如剑。他一马当先,提缰前行,身后九列铁骑依序而行,步伐划一,每一下靴声都响彻朝阳门内外。

礼乐毕,那黑马白缨的将军,勒缰驻马,右手略抬,身后众将立时驻足,行止果决之极。

那人独自驰马上前,在高台十丈外驻鞍下马,解下佩剑,递与礼官,一步步缓缓登上高台。

哥哥的声音在身后响起,带着紧涩,“那是萧綦。”

那个人离我们如此之远,远得看不清面目,仅仅遥遥望去,竟已让我生出压迫窒息之感。

他在太子三步之外停步,微微低首,屈膝侧跪下去。

太子展开黄绫,宣读犒封御诏。

远远听不清太子的声音,却见那一袭墨黑铁甲,雪色盔翎在正午的阳光下,熠熠生辉,闪耀寒芒。

太子宣诏已毕,萧綦双手接过黄绫诏书,起身,转向台下众将,巍然立定,双手平举诏书。

——吾皇万岁!

这个声音如此威严遒劲,连我们远在这楼阁都清晰听到了。

陡然,那潮水般的三千黑甲铁骑,齐齐发出震天的三呼万岁之声,撼地动瓦,响彻朝阳门内外。

所有人都被湮没在这雄浑的呼喊声中,连赫赫的皇家仪仗,也黯然失色。

左右御林军无不是金盔明甲,刀剑鲜亮,而这三千铁骑,连甲胄上的风霜征尘都尚未洗去,却将御林军的气势压倒无余,在他们面前,平日风光八面的御林军顿时成了戏台上的木偶一般,徒具花巧,全无用处。

他们是从万里之外喋血而归的将士,用敌人的鲜血洗亮自己的战袍。

那刀是杀敌的刀,剑是杀敌的剑,人是杀敌的人。

杀气,只有浴血疆场,身经百战,坦然直面生死的人,才有那样凌冽而沉敛的杀气。

那个传闻中,仿佛是从修罗血池走来的人,如今就屹立在众人面前,登临高台,俯视众生,凛然如天神。
 5、惊变
三天之后,我在东宫把亲眼看见萧綦的一幕,绘声绘色讲给宛如姐姐听。

太子妃谢宛如和旁边几名姬妾听得目瞪口呆。

宛如姐姐缓过神来,轻轻叹一口气。

“听说豫章王杀过上千人呢”,太子侧妃卫氏按着胸口,小心翼翼地说。

旁边一人抢过话头道,“哪里才只千人,只怕上万都嫌少,听说他还嗜饮人血呢!”

众女一片惊呼。

宛如姐姐蹙眉,“不可胡说,那些市井传言怎么可信,真若如此岂不是将人说成了妖魔。”

我微微一笑,道:“如今烽烟四起,若没有豫章王这样的人物,怎么镇得住人心。” 

卫妃不以为然,“杀戮太重,总是有违仁厚之道。” 

宛如姐姐闻言摇头,制止了众人的议论,宫中女眷议论朝臣总是不合规矩的。 

众姬闲坐一会儿,也各自告辞退下,只留下我和她二人。 

宛如姐姐比我年长几岁,自幼一起玩耍,她和子澹又是表亲,我们之间的情分自然更近一层。 

“从前老觉得阿妩还是孩子,不知不觉竟长成如此绝色的美人了。”她侧首笑看我,容色温柔动人。 

这些日子听惯了溢美之词,我也懒得自谦,径自笑吟吟吃着蜜枣,由得她说去。 

“子澹最近可有信来?” 

一听及这个名字,心里的甜意似要盖过口中蜜枣。

她见我眯着眼睛,只笑不语,便点着我额头,嗔怪道,“小妮子还要装模作样。” 

正笑闹间,门口宫人传报,“皇后娘娘驾到——” 

未待我们迎出去,姑姑已经匆匆跨了进来,“阿妩可在这里?” 

宛如姐姐忙道,“启禀母后,郡主与臣媳正在品枣叙话。” 

姑姑松了口气,看我一眼,径直走到堂前坐下,脸色沉郁,似乎心事重重。 

我和宛如姐姐面面相觑。

“刚才宛如姐姐正跟我说,今年进贡的蜜枣特别清甜,待会儿还想给您带些过去尝尝呢。” 我挨到姑姑身边,像往常一样撒娇。

姑姑黛眉微蹙,嘴角勉强牵出一缕浅笑,“刚才在西阁见了你爹爹和几位朝臣,听说你在太子妃这儿,就赶着过来了。”她的语气让我心里隐隐不安,却不便多问,只得拉着她的手,软语笑道,“敢情是什么好事儿,让姑姑这样急着找我?” 

宛如姐姐奉了茶递上来, 姑姑却连茶也不接,却直直看着我,那神色看得我一阵惶惑。 

“宛如,你先退下吧。” 姑姑挥挥手,叫我在她旁边坐下。

所有人都退了出去,空荡荡的东宫正殿,我与姑姑都是良久无语。

我不敢贸然开口,心头暗自惴惴,寻思着最近可有惹下什么是非。

姑姑突然淡淡问道,“阿妩自小到大,有没有受过谁的委屈,怨怪过谁?”

我愕然,看姑姑的表情并不像是寻常谈笑。

自小到大,这皇宫内外,谁能给我委屈,让我怨怪——

“好像没有……哥哥欺负我算不算?”我想了想,有些困惑的望向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