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
现按该列车的时间顺序列出“三报”填写反转报过程:
()北京站—
———始发站预报。
北京站准确地统计乘车人数后,填写乘车人数通知单(客统—〃)交列车长,同时立即
将剩余能力报前方收报站(天津西)组织利用。
因该次列车北京站可发售至济南以远的固定票额为
&…&,而北京站上车人数
&++,则
剩余能力为
。,限售济南及其以远,预报给天津西站。
(’)列车到达天津西站之前——
——列车作速报和预报。
!速报(列车长将速报交天津站,转报天津分局客调)。
列车由北京站开出后,在到达天津西站前作好速报。因北京站开出后经核查,车内人
数为
&…&(此调整数以代替北京站开车后原有人数
&++),列车经廊坊站后车内人数为
+。,应从该两个数字中选取最大值
+。为该区段(京———津)旅客密度的报告数,如表
+
;’
;…所示。
〃列车预报(由列车长交天津西站)。
第七章铁路旅客运输安全管理—
#!〃!
—
!!!!!!!!!!!!!!!!!!!!!!!!!!!!!!!!!!!!!!!!!!!!!!!!!!!
!!
表
!〃
#〃
%旅客密度、分界站报、预报通知单客统—#
天津
请转报
沧州
站(客调)
项目
区段
座别
定员
区段密度分界站报预报
京
—
&
局局
合
计
济
南
及
其
以
远
合
计
硬座
’%’
!(
%
%
软座
软卧
’)上
硬
卧
中
硬卧
)!
下
分界站上车人数
中
线人
分界站上车后合计数转
人
线人
记
数
线人
事线人
站签收人
*年
*月
*日
*次列车长
***
列车长在列车到达天津西站前作好预报。计算剩余能力为
%(限售济南及其以
远)。是用列车超成定员
%(#,减去收报站(沧州)以远车内人数
!(,再减去发(天津西)、
收(沧州)报站之间各站的固定票额
)+(不包括发站天津西站的固定票额)得出总剩余能
力
;;,再减去首站以近的剩余能力
…(即
!+
〃
),则济南及其以远的剩余能力为
%,
如表
!
〃
#
〃
%所示。
(;)天津西站———中途站转报速报和预报。
天津西站接到列车长交下的速报,按原数字转报给列车已通过区段(京———津)所属
分局(天津分局)客调。
对列车交下的预报剩余能力(;;),应减去本站到沧州站以远的上车人数(+),剩余
能力只有
#;(限售济南及其以远),然后转报给沧州站。
沧州站接到天津西站的预报后,即可加上本站票额分配数(;+),按
…;人组织发售。
())列车到达沧州站之前———列车预报。
列车到达沧州站之前,列车长作好预报,预报列车剩余能力
;((限售济南及其以远)
即
%(#
〃[%;%
〃(…。
;+)]〃
/
)),再减去济南以近剩余能力
…,即得济南及其以远剩余
能力为
;(,如表
!
〃#〃(所示。
—
#〃!
—
铁路运输质量安全管理与事故处理实用手册
!!!!!!!!!!!!!!!!!!!!!!!!!!!!!!!!!!!!!!!!!!!!!!!!!!!
!!
表
!〃
#〃
%旅客密度、分界站报、预报通知单客统—#
请转报德州站(客调)
项目区段密度分界站报预报
济
区段
座别&
&
&
&
&
&
&
&
&
&
&
合南
及
其
合
定员
局局计以
远
计
硬座
’(’
)%
)%
软座
软卧
’*上
硬
卧
中
硬卧
*!
下
分界站上车人数
中
线人
分界站上车后合计数转
人
线人
记
数
线人
事线人
站签收人
+年
+月
+日
+次列车长
+++
(;)沧州站—
———中途站转报。
沧州站接到列车交下的列车剩余能力(**)的预报后,应减去本站到德州以远的上车
人数(#;),得
%。车站应按剩余能力
%人转报给德州站。
(’)列车到达德州站之前—由列车长作“三报”,如表
!〃
#〃
##所示。
!速报(请转报天津分局客调)。
津——
——沧
()((天津西———唐官屯间
(#%人、唐官屯———沧州间
()(人,该区段取最
大值
()(人)。
沧———德
(!)(沧州—
———泊镇间
(’)人、泊镇—
———德州间
(!)人,泊镇站开车后调整
人数仍为
(!)人,该区段取最大值
(!))。
〃分界站报(请转报济南分局客调)。
德——
——济
*#(列车到达德州站之前,车内有到达分界站以远该区段的下车人数为禹
城
…人和济南
)#人)。
第七章铁路旅客运输安全管理—
#〃!
—
!!!!!!!!!!!!!!!!!!!!!!!!!!!!!!!!!!!!!!!!!!!!!!!!!!!
!!
表
!
〃
#
〃
#旅客密度、分界站报、预报通知单客统—#
天津分局
请转报济南分局站(客调)
济南站
项目
区段
区段密度分界站报预报
津
沧
德
济
兖
沪合
兖
沪
合
座别
定员
—
沧
—
%
—
济
—
兖
—
%
局局计
—
徐
—
局
计
硬座
&’&
’(’
’!(
)#
)&
*#&
+
’)(
#’
#’
;&
软座
软卧
&)上
硬
卧
中
硬卧
)*!
下
分界站上车人数
)
(
#
#)
((
中
线人
分界站上车后合计数
)&
)+
*#’
&;(
’!&转
人
线人
记
数
线人
事
德州站下车
(人
线人
站签收人
…年
…月
…日
…次列车长
济———兖
)&(系指车内有到达该区段的下车人数泰安
*&人,兖州
(人)。
兖———徐
*#&(系指到达该区段的下车人数滕县
*人,苑城
**人、徐州
*;人)。
沪局
+[用列车到达德州站之前车内的总人数,减去德州以近人数,再减去德州
。徐州间的下车人数得出,即
’!(〃
(
〃()#
/
)&
/
*#&)0
+或用到达沪局的下车人数
相加得出]。
合计数
’)(。
!预报(请转报济南站)。
列车长作预报交德州站,预报济南站以远的剩余能力为
;&人,即
’+#
〃[’!(
〃((
/
*/
(#)]〃
(;0;&。
其中分区段应售数为:
兖——
——徐
#’[用该区段固定票额减去该区段下车人数得出,即(*/
*)/
*()〃(*
/
**
/
*;)0
#’]。
沪局
#’(用总的剩余能力减去前面区段的应售数得出)。
(!)德州站—
———“三报”分别进行转报。
〃速报:按列车交下的速报数字直接转报给天津分局客调。
#分界站报:德州站接到列车交下的分界站报后,对进入外局(德州站与转报的济南
分局客调不属同一个局)的列车,在“分界站报告”人数栏内按旅客到达区段、局加上自站
—
#〃!
—
铁路运输质量安全管理与事故处理实用手册
〃〃〃〃〃〃〃〃〃〃〃〃〃〃〃〃〃〃〃〃〃〃〃〃〃〃〃〃〃〃〃〃〃〃〃〃〃〃〃〃〃〃〃〃〃〃〃〃〃〃〃
〃〃
(德州)上车人数后,再转报给前方相邻分局客调,应为德———济
!〃,济——
——兖
!#,兖——
——
徐
%&,沪局
〃’(,合计
&)〃,如表
)*
%*
%+所示。
!预报:德州站应将列车交下的剩余能力,减去自站(德州)到收报站(济南)以远的乘
车人数,应按区段或局报,即兖———徐
%(,沪局
!,合计剩余能力为
%),转报给济南站。
列车在济南等站提交的预报、速报等,计算方法与前相同,以下略。
);旅客列车运营情况统计报告表
为了及时掌握旅客列车运营情况,分析运输市场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改进产品设计和
调整产品结构、加强客运组织、提高服务质量、落实站车经营责任、加强客运营销工作力
度,自
##&年
#月
日起,旅客列车除按规定填制“三报一表”外,另需填写旅客列车运营
情况统计报告表(如上海局式样见表
)
*
%
*
%,其他各局车次、区,分界口有所不同),用
于列车长!担当客运(列车)!分局客调!路局客调!部客调报告列车运营情况,并填写
列车办理客运业务站客调递交客统—(情况统计表(见表
)
*
%
*
%%),用于担当段分车次
统计客统—(递交情况并逐级上报。
表
)*
%*
%旅客列车运营情况统计报告表
上海局年月日
车次运行区段
定员始发人数各分界口交口人数
最高
密度
最低
密度
平均
上座
率
…
进款数
(元)
终
到
晚
点
时
分
软硬硬合软硬硬合分
界
人分
界
人分
界
人分
界
人分
界
人密度人密度人
(
列车
补票
)
车
站
进
款
合
计卧卧座计卧卧座计口数口数口数口数口数区段数区段数人
数
进
款
。(
。!
北京———上海
上海———北京
德符
。〃’
。〃〃
北京———南京西
南京西———北京
德符
(
(%
北京———杭州东
杭州东———北京
德符
!’
!〃
北京———福州
福州———北京
德符倒余
〃(
〃!
北京———合肥
合肥———北京
德符
)#
&+
上海———昆明
昆明———上海
新醴大风
##
++
上海———广州东
广州东———上海
新醴
)’
)〃
上海———厦门
厦门———上海
新余
))
)&
上海———福州
福州———上海
新余
(+!
/
’
/
!
/
’
(+〃
/
(
/
〃
/
(
福州———重庆
重庆———福州
余东达
(
(%
南京西———广州
广州———南京西
新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