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件相关的可能性;
(&)每一个事件的后果。
若必要,应从供货商处索取危险物质的危害性质的说明。此外,如有必要,还应咨询
联合国环境计划署、国际劳工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化学安全国际计划处,以获取可行的建
议,例如在安全贮存、化学品的管理和处置方面。
(二)现场应急计划
!)计划制定的依据
现场应急计划应由企业管理部门准备并应包括重大事故潜在后果的评估。
计划制定的依据为危险评估即事故后果分析,包括:
(!)对潜在事故的描绘(如容器爆炸、管道破裂、安全阀失灵、火灾等);
(〃)对泄露物质数量的预测(有毒、易燃、爆炸);
(#)对泄露物质扩散的计算(气体或蒸发液体);
()有害效应的评估(毒、热辐射、爆炸波)。
〃)现场应急计划包括的内容
现场应急计划应包括:
(!)潜在事故性质、规模及影响范围;
(〃)危险报警和通讯联络步骤和方法;
(#)与政府及各紧急救援服务机构的联系;
()现场事件主要管理者(总指挥)及其他现场管理者的职权;
(%)应急控制中心的地点和组织;
(&)危险现场人员的撤离步骤;
(’)非现场但可能影响范围内人员的行动原则;
(()设施关闭程序;
())节假日等特殊情况的安排。
#)应急控制中心(指挥部)应包括:
(!)足够的内外线电话和无线通讯设备;
(〃)危险物质数据库:危险物质名称、数量、存放地点及其物理化学特性;
(#)救援物资数据库:应急救援物资和设备名称、数量、型号大小、存放地点、负责人及
调动方式;
()设施示意:
———救援设备存放点
———消防系统
—
#〃!!
—
铁路运输质量安全管理与事故处理实用手册
!!!!!!!!!!!!!!!!!!!!!!!!!!!!!!!!!!!!!!!!!!!!!!!!!!!
!!
———污水和排水系统
———设施接口
(!)风速、风向和气温等测量仪器;
(〃)个人防护和其它救护设备;
(#)厂内职工名单表;
()关键岗位人员的住址和联系方式;
(%)现场其他人员名单,如承包商和参观者等;
(&’)当地政府和紧急服务机构地址和联系方式;
(&&)应急与事故处理法规标准手册。
应把应急控制中心设在风险最小的地方并确定另外一个应急中心,因为主控制中心
可能被有毒气体笼罩而不能使用。
()现场应急计划的注意事项
制定现场应急计划应注意以下事项:
(&)每一个危险设施都应有一个现场应急计划;
())现场应急计划由企业制定并实施;
(*)企业负责人应确保应急所需的各种资源(人、财、物)及时到位;
(()企业负责人应与紧急服务机构共同评估,是否有足够的资源来执行这个计划;
(!)应急计划要定期演习;
(〃)确保现场人员和应急服务机构都知道;
(#)根据内外情况的变化,应急计划要进行评估和修改。
!)报警和信息传递
在报警和信息传递方面有以下要求:
(&)企业管理部门应能将任何突发的事故或紧急状态迅速通知给所有有关工人和非
现场人员,并作出安排;
())企业管理部门应将报警步骤通知所有工人以确保能尽快采取措施,控制势态的发
展;
(*)企业管理部门应根据设施规模考虑紧急报警系统的需求;
(()应在多处安装报警系统,并达到一定的数量,这样报警系统才能工作;
(!)在噪声较高的地方,企业管理部门应考虑安装显示性报警装置以提醒那里工作的
工人;
(〃)在工作场所警报响起来时,为能尽快通知应急服务机构,企业管理部门应保证有
一个可靠的通讯系统;
〃)关键岗位工人的确定和责任划分
(&)作为应急计划的一部分,企业管理部门应委派一名现场事件管理者(如果必要,委
派一名副手)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控制、处理事故。
())现场事件管理者应肩负如下责任:
!评估事件的规模(为内部和外部应急机构);
〃建立应急步骤以确保工人的安全和减少设施和财产的损失;
第十二章铁路运输特大、重大安全事故的责任认定与处理—
#〃!
—
!!!!!!!!!!!!!!!!!!!!!!!!!!!!!!!!!!!!!!!!!!!!!!!!!!!
!!
!在消防队到来之前,直接参与救护和灭火活动;
(如有必要)
〃安排寻找受伤者;
#安排非重要工人撤离到集中地带;
设立与应急中心的通讯联系点;
%在现场主要管理者到来之前担当起其责任;
&如有要求,应给应急服务机构提供建议和信息。
(!)现场事件管理者应从服装或帽子的穿戴上很容易辨认。
(〃)作为应急计划的一部分,企业管理部门应委派一名现场主要管理者(如需要,也可
委派一名副手),从应急中心开始负责全面的事故管理。
(#)现场主要管理者的责任如下:
’决定是否存在或可能存在重大紧急事故,要求应急服务机构帮助,并实施场外应急
计划;
(在受影响以外的地方,尝试进行设施的直接操作控制;
!继续复查和评估事件的可能发展方向,以决定事情可能的发展过程;
〃指导设施的部分停车,并与现场事件管理者和关键工人配合,指挥这些设施的现场
撤离;
#确保任何伤害都能得到足够的重视;
与消防人员、地方当局和政府监察员取得联系;
%在设施内实施交通管制;
&对保持紧急情况的记录作出安排;
)给新闻媒介发送有权威的信息;
*在紧急状态结束之后,控制受影响地点的恢复。
()当应急计划确定其它由工人承担的主要任务时(如急救人员、大气监测人员、照顾
受伤人员),企业管理部门应确保这些工人知道他们准确的任务。
%)现场措施
(&)现场应急计划的首要任务是控制和遏制事故,从而防止事故扩大到附近的其他设
施,以减少伤害。
(’)企业管理部门应在应急计划中包含足够的灵活性以保证在现场能采取合适的措
施和决定。
(!)企业管理部门应考虑在应急计划中怎样进行下列各方面的工作:
’非相关工人可沿着具有清晰标志的撤离路线到达预先指定的集合点;
(指定某人记录所有到达集合点的工人,并将此信息告之应急控制中心;
!指定控制中心某人核对与事故有关的那些人到达集合点的名单,然后再核对那些
被认为是在现场的人员名单;
〃由于节日、生病和当时现场人员的变化,需根据不在现场人的情况,更新应急控制
中心所掌握的名单;
#安排对工人进行记录,包括其姓名、地址,并保存在应急控制中心并定期更新;
在紧急状态的关键时期,授权披露有关信息,并指定一名高级管理人员作为该信息
—
#〃!
—
铁路运输质量安全管理与事故处理实用手册
!!!!!!!!!!!!!!!!!!!!!!!!!!!!!!!!!!!!!!!!!!!!!!!!!!!
!!
的惟一出处;
!在紧急状态结束后,恢复步骤中应包括对再次进入事故现场的指导。
!)规划关闭设施程序
企业管理部门应确保对于复杂设施的应急计划充分考虑他们不同部分的内部关系,
这样当需要时,停车可依次进行。
〃)应急程序演习
(#)一旦应急计划被确定下来,企业管理部门应确保让所有工人以及外部应急服务机
构都知道。
()企业管理部门应对应急计划进行定期检查,检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在事故期间通讯系统是否能运作;
#撤离步骤。
#%)计划评估与修订
(#)在制定计划和演练过程中,企业管理部门应让熟悉设施的工人包括相应的安全小
组一起参与。
()企业管理部门应让熟悉设施的工人参加应急计划的演习和操练,与设施无关的
人,如高级应急官员、政府监察员也应作为观察员监督整个演练过程。
(&)每一次演练后,企业管理部门应核对该计划是否被全面检查并找出不足和缺点。
(’)企业管理部门应在必要的时候修改应急计划以适应现场设施和危险物的变化。
(()这些修改应让所有与应急计划有关的人知道。
(三)现场外应急计划
#)场外应急计划的制定原则
(#)根据当地安排,场外应急计划应由地方政府和企业管理部门负责。
()这个计划应建立在企业管理部门识别的那些意外事件的基础上,这些意外事件能
影响设施外部的人员和环境。
(&)对现场应急计划所使用过的评价原则,该计划也可效仿。
(’)除了该计划中特定内容外,该计划应能灵活地处理紧急情况。
)现场外应急计划所应包括的内容
(#)组织———指令系统、报警系统、执行步骤、应急控制中心、应急协调人姓名、现场主
要管理者及代理人姓名。
()通讯———公安、消防、卫生、安全监察、新闻等有关部门和人员的联系方式。
(&)应急设施———列出提升、挖掘、消防等特殊设备名称、型号大小、数量、存放位置、
负责人及调用方法。
(’)专家系统———应急事故救援和调查分析专家名单及联系方式。
(()气象服务———紧急情况时气候条件、天气预报。
())救援物资———如交通工具、药品和衣物、食品、临时避难场所、资金等。
(*)公开信息———接待新闻媒介并告之紧急事件发生发展情况和救援情况。
场外应急计划由企业协助政府制订并实施。场外应急计划与场内应急计划同时演
练,及时修改补充和更新。
第十二章铁路运输特大、重大安全事故的责